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1第一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一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⑴二个观点(联系、发展)⑵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⑶四对范畴(内容与形式、本质和现象、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解)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特点①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对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于事物。3②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包括方面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处于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二是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三是指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4③联系的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①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②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③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④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和现象⑴含义:现象: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⑵关系:①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②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⑶意义: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⑴含义:必然性: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的趋势。
偶然性:事物发展不一定如此的趋势。⑵关系:①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②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③二者相互转化。⑶意义:把握必然性;注重偶然性。53.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意义(掌握)①联系客观性的要求:要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反对唯心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虚假、浮夸之风。②联系普遍性的要求: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立、片面的观点。③联系多样性的要求:要善于从动态中考察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反对形而上学““刻舟求剑””的静止、僵死的观点。6二、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1.发展实质(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有生命力的东西。②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根据、日趋灭亡的东西。7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掌握)第一,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第二,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了其中的消极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不具有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8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理解)(1)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所谓过程,就是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延伸,表明事物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2)把世界看做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是形而上学。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94.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即作为过程来考察。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10三、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1.内容与形式2.现象与本质3.必然与偶然4.现实与可能111.内容和形式12⑴含义:①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②形式是指事物的结构或表现方式。⑵关系:①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②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内容是活跃交易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⑶意义:①内容决定形式,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形式主义。②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要善于利用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2.现象与本质•⑴含义:
①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⑵关系:①首先,相互区别:
第一,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二,现象是多变易逝,本质是相对稳定;第三,现象是外露于事物表面,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13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14②其次,相互依赖:第一,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第二,现象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本质:真象是正面的,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颠倒的表现本质的现象。⑶意义:第一,本质与现象的辩证统一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者相互区别,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二者相互联结,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第二,这一原理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科学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途径和方法则是从事物的现象入手,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3.必然与偶然⑴含义:①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②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趋势。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⑵关系:①相互渗透: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②相互依赖: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偶然背后总有必然起决定作用;③相互转化: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意义:①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力武器。②其次,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能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增强行动的自觉性。③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各种偶然因素,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154.现实与可能⑴含义:①现实性是标志一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的范畴,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②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16要对可能性有个全面的认识:第一,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的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第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的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还不充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第三,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
或然率(也叫“概率”、“几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17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及意义⑵关系:①首先,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不是可能,二者有本质的区别。②其次,可能与现实相统一。第一,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经充分展开并实现了的可能;第二,现实成为现实,首先是可能的,有着先在的并发展成为现实的某种因素和根据;第三,现实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潜蕴着未来发展的方向。③最后,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⑶意义:①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要求人们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而不要从可能出发,注意区分理想与空想、幻想。②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18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1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20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理解)(1)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①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分离、互相排斥的性质和趋势。一、事物的对立统一性(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理解)21①相互区别: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相互联结: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矛盾同一性的斗争性辩证关
系的原理要求:在同一中把
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理解)22•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由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引起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⑴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②矛盾双方互相包含,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⑵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统一体产生,推动事物前进。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⑴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⑵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谐不和谐23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1.内因和外因(了解)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2.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掌握)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意义(掌握)这一原理是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根据。24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理解)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共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②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每一事物、事物发展的每一过程中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即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25(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理解)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①区别: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相对的。②联结: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其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最后,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白马非马26(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27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一般,“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个别。2.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理解)①主要矛盾是在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②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8(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其主导作用的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③二者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9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解)30①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要注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注意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②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重视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31①矛盾分析法的核心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
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的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一、质、量、度(理解)二、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掌握)三、量变和质变及其关系(理解)321.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2)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3)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4)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332.量量是事物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表现为事物的规模、范围、等级、层次、水平、速度等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1)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2)事物的量也是多样的。(3)认识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34353.度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1)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2)关节点是度两端的极限。冰水汽0
C100C50C二、认识事物度的重要意义1.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正确准则。2.适度原则:度的辩证原理要求在一切实践中都应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实践活动正常的进行和发展。适度,就是指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的度相符合。“注意分寸、掌握火候、过犹不及”等都体现这一道理。36三、量变和质变及其关系1.量变和质变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在事物的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发展的渐进性。②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变化。③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372.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⑴量变的两种基本形式: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同分异构体⑵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38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39⑴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⑵割裂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观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⑶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要把远大理想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4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05真题)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一、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涵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理解)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护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对立统一的。412.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理解)⑴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身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⑵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⑶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即批判又继承。423.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理解)第一,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434.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掌握)⑴坚持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态度。⑵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①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②对待西方的外来文化要批判的吸收,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44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涵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理解)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
否定)的周期性过程,使事物的发展在内容上达到自我更
新、自我完善,在形式上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①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事物的发展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45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过程(理解)方向或趋势的前进上升性表现在:⑴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在内容上是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而不是简单的循环。⑵事物发展的否定性,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实现了事物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麦粒麦粒植株462.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理解)道路或途径的迂回曲折性表现在:⑴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在形式上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⑵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反复斗争,甚至还可能出现失败和倒退的曲折过程。国家公有制原始公有制资本私有制47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理解)直线论和循环论的错误在于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⑴循环论片面夸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⑵直线论片面夸大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48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掌握)49⑴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⑵特殊性
①否定形式上,不同性质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否定形式;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有着不同否定形式
②前进中的复归以及倒退、逆转。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都是特殊的。典型试题分析5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材料二:“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结合材料一、二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参考答案: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构建和谐社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②坚持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用发展眼光看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解决民生问题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有不断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典型试题分析5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完善、科技更加进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运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意义。【答案要点】
(1)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尚未实现的潜在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二者关系相互依存,可能性以现实性为根据,现实性以可能性为前提,相互转化,现实——可能——新现实——新可能。(2)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立足点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坏的可能,争取好的可能成为现实。从现实出发,就是从实际出发,预见可能,就是规划发展。(3)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是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典型试题分析52••论述题: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我国社会主义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答案要点:
(1)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它是一切事物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在当今世界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
系。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发达资本主义的交流与合作,需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同时,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
资本主义又是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这体现了矛盾的斗
争性。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只看到合作而看不到斗争或之斗争不合作都是错误的。典型试题分析53材料:目前,我国中医的从业人数只有27万人,中、西医的发展极不均衡。由于对中、西医相结合的片面理解,中医异化是中医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医已经陷入了传承危机,甚至有一部分人声称要废除中医。卫生部发言人明确指出,废除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抹杀。请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我国中医的现状进分析。【参考答案】:(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点论。一方面要看到中医治病养生方面的长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医存在的一些不足。(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用西医的标准看待中医必定不能正确认识中医。(3)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中医对中华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流是好的,不能因为中医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对其全盘否定。典型试题分析论述题:看图分析并说明画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一基本原理,并阐论这一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意义【答案要点】(1)图片上边的三匹马皮毛颜色各不相同,反映了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图片下边三匹马在各方面相同,揭示了各种马的共性,马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图片揭示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相互区别。①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有条件、相对的。②二者相互联结。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③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3)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一是中国特色。作为
社会主义,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等,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这些属于矛盾的普遍性。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的具体特点和国情,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正处在社会主
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相对落后,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科学技术不发达等。
我们要从这种特殊的国情实际来制定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坚持了矛盾的特
殊性。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统
一关系的原理,又符合中国的实际。③只有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
系原理,克服割裂二者关系的片面性错误,才能深刻理解并自觉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54课堂练习55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1.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2.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联系不仅包括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也包括主观想象的联系。4.联系的普遍性表明:世界既没有孤立之物,也没有孤立的要素。5.直接联系就是必然联系,间接联系则是本质联系。6.“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体现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7.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8.旧事物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已经灭亡的事物。9.新事物不可战胜,因为它的力量非常强大。10.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课堂练习56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11.规律可以被人所认识和利用,但不能被创造和消灭。12.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14.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15.假象不表现本质。16.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17.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18.不可能可以向可能转化,可能又可以向现实转化。19.抽象的可能性实质是一种不可能。20.马克思主义的政策是以现实的东西而不是以可能的东西为依据。课堂练习57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3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问题。3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联系和发展两大观点。3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34.区别和差异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35.和谐就是消除矛盾。36.同一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37.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共性与个性相联系而存在。3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39.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包含着重点论。40.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量则不是。课堂练习58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41.度就是关节点上的变化。4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其变化是否达到关节点。43.把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超出度的界限。44.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次序上的改变也属于量变。45.量变包含着部分质变,质变当中有量的扩张。46.部分质变也是质变,不是单纯的量变。47.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相同错误在于割裂量变和质变。4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49.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质变。50.物质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课堂练习59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5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表现在事物发展的任何一点上。5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53.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次否定两个阶段的周期性过程。54.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表现为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55.直线论和循环论的错误在于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6.事物的发展在内容上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57.否定之否定中的否定说的是复归、倒退、逆转等情况。58.事物的发展总是要回到它的出发点。59.“扬弃”的实质是否定,而不是肯定。60.矛盾分析法的核心是辩证否定法。辩证法:真题回放6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35分)1.我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强调“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14)A.对立统一律B.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C.分析和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否定之否定律2.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C.内因决定外因的观点B.理论来自于实践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真题回放613.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是指()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有差别的二者之间和谐统一C.不包含差别的二者之间绝对统一D.事物是永恒发展的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14)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C.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最能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对立统一原理C.质量互变原理B.否定之否定原理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真题回放626.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13)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7.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矛盾双方相互斗争
D.外力的作用8.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忽视了(
)A.矛盾的同一性C.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真题回放639.事物发展的本质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对立统一D.事物的螺旋式上升10.“喜鹊叫喜,乌鸦报丧”。这一说法的错误在于(13)A.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B.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C.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D.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12)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真题回放6412.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的()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 B.思维的前后不一致C.对立面的互相排斥
D.对立面的斗争13.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统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对立统―规律的原理B.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D.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真题回放65B.周而复始循环的
D.螺旋式上升的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1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联系、发展的环节C.“扬弃”
D.肯定一切
,否定一切16.事物的发展是(12)A.一帆风顺的C.直线上升的17.“抽刀断水水更流”蕴含的哲理是(11)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18.“是即是,否即否,除此之外全是鬼话”,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C.折衷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真题回放661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
)A.内因是条件,外因是根据 B.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C.
外因无足轻重 D.
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2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D.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21.从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目前上海等城市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广州等城市也将在近年实现现代化。这说明(
)A.量变中有部分质变C.质变形式的多样B.量变形式的多样D.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真题回放6722.“在给婴儿倒洗澡水的时候,不能连同婴儿一起倒掉”,这句话反映的哲学原理是(11)A.否定是联系的环节C.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B.质量互变规律
D.度是量与质的统一23.“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10)的观点A.机械唯物论C.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
D.庸俗进化论24.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真题回放682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6.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27.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方式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真题回放69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28.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2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0.“居安思危”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真题回放7031.唯物辩证法人味,发展的实质是(09)A.事物数量的增减 B.事物的简单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变更32.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C.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33.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真题回放7134.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A.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B.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C.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D.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35.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A.事物处于量变阶段B.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C.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D.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性36.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A.从头脑中自生的C.从书本上学来的B.第二性的
D.第一性的真题回放72B.包含差别的同一
D.具体同一37.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
)A.对立同一C.抽象的同一38.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的主要素的总和 B.事物的内部联系C.使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39.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联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真题回放7340.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08)A.要用系统的眼光看问题 B.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要用实践的眼光看问题41.矛盾发展不平衡型原理,要求我们(
)A.正确认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B.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C.领会矛盾的两重性原理D.坚持与发展的观点4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07)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真题回放7443.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06)A.对立的关系 B.
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C.统一的关系 D.
同一的关系44.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荒漠化,一遇大风,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的植被,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05)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45.“沉舟侧畔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真题回放75B.唯心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量监控供货无忧
- 购销合同的简单写法
- 购销合同管理的方法探讨
- 超值木板购销合同
- 车辆服务合同的续签
- 践行禁毒责任的承诺
- 连带责任担保借款合同格式
- 退役军人的服务承诺书
- 采购合同中的合规培训
- 采购质量保证书解析
- 元旦、春节前我市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通知
- 敏捷开发测试规范V01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MySQL数据库应用》网络核心课实验训练2及4答案
- 洁净车间换气次数规定及记录表格
- 店店长交接表---7天连锁酒店
- 消防报警主机操作步骤
-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 家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
- 110kV兑山变电站进线工程(钢管杆组立)施工方案
- 卡特彼勒 C-9 发动机介绍ppt课件
- 《会滚的汽车》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