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新教材)第五部分近代世界第十六单元第40讲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国际法与基层管理_第1页
历史教案(新教材)第五部分近代世界第十六单元第40讲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国际法与基层管理_第2页
历史教案(新教材)第五部分近代世界第十六单元第40讲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国际法与基层管理_第3页
历史教案(新教材)第五部分近代世界第十六单元第40讲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国际法与基层管理_第4页
历史教案(新教材)第五部分近代世界第十六单元第40讲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国际法与基层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0讲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国际法与基层管理主题概览(1)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宗教改革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近代欧洲民族国家逐步形成。(2)在国家利益冲突、战争之中,国际法和外交制度建立。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国际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建立了世界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与联合国。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基层治理的加强1.专制王权国家背景(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表现(1)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2)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2.民族国家背景(1)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2)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3)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4)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经过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特点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图解历史专制王权与民族国家的关系3.基层治理的加强(选必1,第18课子目1)(1)背景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各国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2)表现英国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由自治市自主开支,受选民监督美国乡镇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材料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表现。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天主教势力衰落(封建割据势力削弱),世俗王权强化;对民族语言的重视,民族认同观念兴起;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观念增强。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建立奠定基础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确立原则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国际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外交制度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1815年建立维也纳体系,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区图解历史维也纳体系2.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评价(1)积极: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2)局限: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法指国际社会之法,或者是指国家在相互间交往的关系中所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习惯规则和条约规则的总和,或者是指现代文明国家认为在与其他国家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们具有约束力的特定行为规则的总和。材料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1648年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的根本原则,确立了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中的核心地位。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由西方国家确立;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等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使用范围上排斥非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服务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中古时期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受到封建领主贵族的阻挠,城市市民支持王权打击地方贵族,利用王权保护城市的自主权,王权逐渐成为公共权力的受托者,这是民族国家兴起的第一推动力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建立商品流通的交通网络,需要保护资产阶级的海外活动,这都需要建立强大的、统一的国家机器,这是推动民族国家形成的经济根源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后,基督教会在很多国家的统治土崩瓦解,民族的宗教、语言、心理诞生,新教成为促进民族国家形成的宗教因素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超越了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民族国家在欧洲更加普遍2.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及基本原则(1)发展原因及特点影响近代国际法的原因近代资产阶级运动的重大影响近代局部战争不断使国际法承认国家有战争权学者研究对国际法有巨大推动国家间关系的矛盾影响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发展历程的特点适用主体不断扩大,由主权国家发展为争取独立的民族和其他国际组织,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单一的政治内容发展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门类、涉及细化分支的庞大的体系实施以国际组织为保障,以“大国一致”为原则,确立处理国际关系的诸多原则和方法在演进过程中废弃不合理部分,丰富部分内容,增加新分支(2)基本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各国不论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有所不同,一律享有平等权利,承担同等的责任互不侵犯原则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国,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国,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平等互利原则各国在法律上必须是平等的,在事实上必须是互利的和平共处原则根据国际法的要求,彼此尊重对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实行广泛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民族自决原则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权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应当通过和平的方法予以解决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善意履行由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产生的、其作为缔约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各项义务1.(2023·1月浙江选考)这是一场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冲突引发的战争,也是20世纪之前欧洲最具毁灭性的战争,德意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之后,交战各国创建了一套外交体系,借此维系相互竞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秩序。下列项中,属于这套“外交体系”的有()①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②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③建立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④确立了国际关系中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18年,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卷入其中。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结束了欧洲混战的局面,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盟约》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1815年维也纳体系形成后,外交人员衔级制度建立起来,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2.(2022·山东卷)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哉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今美利坚教师丁韪良翻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学者张斯桂认为《万国公法》对中国外交有益,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D项正确;否认宗藩体制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当时部分中国人力主融入国际社会,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而非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排除C项。3.(2022·江门期末)德国剧作家莱辛(1729-1781年)提出,德国作家对法国戏剧程式的应用不能停留在盲目模仿层面,而要建立起具有德国特色的戏剧体系,作品要体现德国民族情感。这一主张()A.体现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B.批判了天主教会神学束缚C.受到俾斯麦统一思想的影响D.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德国剧作家莱辛主张不能盲目模仿法国戏剧程式,而要建立起具有德国特色的戏剧体系,作品要体现德国民族情感,这体现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批判了天主教会神学束缚”,排除B项;俾斯麦统一思想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而莱辛生活于18世纪,排除C项;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而莱辛1781年去世,排除D项。4.(2022·鄂州期末)阅读下面“19世纪末英国地方机构图”。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地方自治体系化和多样化B.建立起自上而下的三级政府体制C.中央对地方实施了垂直管理D.地方承担了所有的公共服务功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英国地方机构图”中的内容可知,当时英国的自治机构有多种,也有不同的层次,体现了英国地方自治体系化和多样化,A项正确;材料中的自治机构只有一级或者二级,未体现三级政府体制,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式,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公共服务的类别,排除D项。5.(2023·台州八校高三一模)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相关著作、签署了一系列条约使之发展、完善。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确定了国家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B.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C.国际联盟规定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D.《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答案A6.(2023·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联考)“相信坦白地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借使现在各国人民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可以永垂久远……”该材料出自()A.《战争与和平法》 B.《非战公约》C.《国际联盟盟约》 D.《联合国宪章》答案B解析1928年8月,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15个国家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故选B项。课时精练一、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期间,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却站在新教国家一方参战,当时法国的红衣主教曾言:“人可不朽,救赎可待来日;国家不得永生,救赎惟有现下,否则万劫不复。”由此可知,法国参战旨在()A.强化文化认同 B.维护国家利益C.促进民族交融 D.发起宗教改革答案B解析据“国家不得永生,救赎惟有现下”说明法国参战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故选B项;法国红衣主教的话强调对当下利益的重视,没有涉及文化的认同,排除A项;“法国却站在新教国家一方参战”虽然在同一战线,并不代表其与他们有民族交融,排除C项;宗教改革不是法国发起的,排除D项。2.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逐渐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反映出()A.民族认同观念的强化B.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C.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欧洲语言的书面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英国和法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语言的广泛使用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观念,故选A项;17世纪左右启蒙运动才传播自由平等思想,排除B项;17世纪宗教改革后欧洲民族国家才逐渐形成,排除C项;拉丁语时期就已经语言书面化了,排除D项。3.1791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征用圣热纳维耶芙大教堂改为先贤祠,用以供奉伏尔泰等人。在仿古罗马万神殿的三角门楣上,雕刻了“献给祖国感念的伟人”的铭文,大型浮雕的主题从天使围绕十字架的“信仰之爱”变成了“祖国为公民与英雄加冕”。这反映出()A.法国开始形成近代民族国家B.天主教失去精神独裁地位C.启蒙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D.当时政权注重塑造民族意识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献给祖国感念的伟人’的铭文”“‘信仰之爱’变成了‘祖国为公民与英雄加冕’”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D项;“法国开始形成近代民族国家”是在1337—1453年百年战争时期,排除A项;B项“失去”不符合史实;题干并未强调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排除C项。4.自16世纪起,法语开始试图改变拉丁语主导法国文化表达的状况。17世纪后期,法语在与拉丁语的竞争中最终获得了法国文化的阐释权。到18世纪,古典法语已经成为通用语言,并以报刊、书籍等形式构建了一个内在统一的“法语文学共和国”。这一现象()A.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开启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答案C解析据材料“法语在与拉丁语的竞争中最终获得了法国文化的阐释权”可知,法语改变了拉丁语主导法国文化的状况,确立了法国法语的民族国家特色,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C项;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启蒙运动开启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排除D项。5.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出现的现象有()①民族意识开始萌生②地方自治基本形成③国内关税逐步废止④国际公约日渐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随着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开始萌生”出现在中世纪,不是近代,故①错误;结合所学,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可知“地方自治基本形成”出现在中世纪,故②错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废除了境内关税,从而形成了统一市场,故③正确;结合所学,近代国家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各国之间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6.国际法之父荷兰人胡国·格劳秀斯(1583—1645年)指出: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即使神也不能更改。根据自然法,整个海洋和海洋的分支都不应被任何人占为财产。在辽阔的海域上,各国都可共同使用。据此判断他强调自然法的主要目的是()A.反对对上帝的信仰B.适应荷兰资本主义发展C.维护民族国家主权D.构建资本主义国家蓝图答案B解析“根据自然法,整个海洋和海洋的分支都不应被任何人占为财产。在辽阔的海域上,各国都可共同使用”,当时(1583—1645年)荷兰凭借庞大的商船队,成为“海上马车夫”,胡国·格劳秀斯此时强调自然法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荷兰的海上贸易利益,适应荷兰资本主义发展,故选B项。7.1814年10月1日,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齐聚维也纳,召开了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持的国际会议,整个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首相卡斯莱尔、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该会议()A.由大国来协调争端B.带来了欧洲的和平C.开创国际会议先例D.确立近代外交制度答案A解析据“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在幕后决定”可以看出当时欧洲的秩序是由这几个大国来协调争端,故选A项;材料重点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无法判断之后国际关系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判断本次会议在历史上的地位,排除C项;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只是为了解决当时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秩序的划分,没有规定国与国之间应该如何进行外交的问题,排除D项。8.为结束三十年战争带来的巨大混乱,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相互承认各国自主处理国内事务包括宗教事务的权力。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开启了()A.联合发展的新时代B.民族国家发展的新时代C.和平发展的新时代D.国家统一发展的新时代答案B解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开启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新时代,故选B项;标志欧洲开启联合发展新时代的史实是二战之后的欧洲走向联合,排除A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之后欧洲并没有实现长久的“和平发展”,排除C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D项。9.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许多国际机构纷纷建立,其建立的初衷是促进各国行政部门之间的国际合作,解决纠纷。机构拥有监督成员国该行政部门的权力,如1865年建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3年成立的国际气象组织等。到1914年,这样的组织已经有30多个。这些组织()A.有效维持了欧洲的和平局势B.为国际联盟的建立提供借鉴C.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想D.有利于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些国际组织的建立为国际联盟的建立提供了借鉴,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欧洲在1914年爆发了一战,因此有效维持欧洲和平局势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一战后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步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这些电报联盟和气象组织的建立可以推动国际电报事业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故与欧洲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项。10.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根据大会决议,一致确认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所包含的国际法原则,即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受惩罚。违反国际法的罪行包括危害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上述国际法原则的确认()A.建立了集体安全制度B.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C.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D.避免了地区间的武装冲突答案B解析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意在制裁、惩罚危害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的个人并进行追责,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故选B项;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题干未提及相关信息,排除A项;“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的是一战、二战等,排除C项;“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应为“有利于缓解”,排除D项。二、选择题Ⅱ(每小题3分,共15分)11.(2022·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联考)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改用英语为正式语言,代替教会历来使用的拉丁文,1611年出版了钦定版英语《圣经》,在教会内使用。荷兰于1637年规定用荷兰语的“国定版”《圣经》,在荷兰共和国内推进语言标准化以及荷兰语的普遍应用。英、荷两国的做法()A.促进了新教观念的传播B.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C.增强了居民的宗教意识D.瓦解了天主教会的势力答案B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两国在宗教方面使用本国语言,而英国的宗教改革并没有推行新教观念,排除A项;英、荷两国强调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是增强了居民的民族意识,不是宗教意识,排除C项;英、荷两国进行宗教活动仅改变了使用的语言,没有提到对天主教会势力的影响,排除D项。12.英国历史学家奥黛指出:“16、17世纪的西欧社会,见证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信徒在宗教生活中自主地位的提高。”其意在强调()A.西欧国家逐渐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宗教改革推动社会层面变化C.西欧具备了向近代化转型的必要条件D.启蒙思想在西欧的广泛传播答案C解析西欧国家逐渐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在17、18世纪,排除A项;宗教改革主要影响人们的宗教生活,而材料呈现了政治、经济及宗教生活出现的变化,排除B项;启蒙思想起源于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达到高潮、随后扩展到欧洲,16、17世纪启蒙思想并未在欧洲广泛传播,排除D项。13.法国国王路易九世(1226-1270年在位)时期,其设立的巴黎高等法院成为面向整个王国接受个人和团体上诉的机构。1294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以英王爱德华一世拒赴巴黎高等法院应诉为由,宣布没收其在法国的领地。由此可见,巴黎高等法院的设立()A.激化了君主与贵族间的矛盾B.助推法国走向近代民族国家C.强化了法国国王对抗教会的力量D.推动法国形成分权制衡体制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只有认同法国最高法院才能在法国享有领地,有利于民族认同形成,故选B项;最高法院的设立激化了法国国王与英国国王的矛盾,没有激化法国国王与本国贵族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王与教会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分权制衡理论是在启蒙运动时出现的,排除D项。14.近代以来,国际法观念被引入中国。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陈炽意识到:要捍卫国家的主权和维护国家的权利,就必须认真研究公法。另一代表人物薛福成认为,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公法确实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准绳,起到了维持国际和平和秩序的作用。材料中两位思想家()A.暗讽了清政府外交观念的滞后B.一味依赖国际法捍卫主权C.呼吁清政府官员抛弃华夷观念D.肯定了国际法的积极价值答案D解析陈炽认为公法对捍卫国家的主权和维护国家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薛福成认为公法起到了维持国际和平和秩序的作用,两位思想家都肯定了国际法的积极价值,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暗讽清政府的外交观念,也无法体现一味依赖国际法捍卫主权,排除A、B项;材料没有涉及华夷观念,排除C项。15.《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A.确立了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B.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意识觉醒C.推动了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D.消除了教会对欧洲政治的影响答案A解析该规定明确了国家应该拥有的主权,且不受任何形式和借口的侵害,是国家主权和独立原则的体现,故选A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推动西方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的衰败推动了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材料并未提及,排除C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三、非选择题(共25分)16.(2023·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联考)(10分)民族主义既是社会政治思潮,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二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此外,强调人民主权的法国重组大大促进了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即每个民族共同体均有权自由地、不受外力控制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代表了一股变革的力量,不仅在统治时期给欧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将他的理念散播出去,从而塑造了欧洲的未来。——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799—1900》(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并指出17—19世纪英、法两国最终确立的政治制度。(5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思想领域、政治运动两个角度概括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表现。(5分)答案(1)因素:民族语言的兴起;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