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调查报告——女性弱势,千百年来的历史难题摘要:离婚,是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它不仅影响婚姻当事人的生活和子女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我们追寻了千百年来我国离婚制度的脉络,探讨了当今中国导致家庭离婚的缘由,重点关注了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并试着提出了强化素质,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司法援助,保护女性合法权益等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对解决女性弱势这一千百年来的历史难题有所裨益。关键词:离婚制度离婚家庭暴力Abstract:Thedivorceisanancientandserioustopic.Itnotonlyimpactmarriagelitigant'slifeandchildren'shealthgrowth,butalsoaffectsociety'sstability.Wetrackeddownthesystemofdivorceofourcountry,discussedthereasonofdivorcetoday,paidattentiontothedivorcewhichthedomesticabusecaused,andtriedtoproposesomepondersandsuggestionsuchasstrengtheningquality,raisingthelegalconsciousness,protectingthefemininelegitimaterightsandinterests,andsoon.Andwehopetosolvethehistoricaldifficultproblem.keywords:thesystemofdivorcedivorcedomesticabuse“离婚”一词,是现代各国法律统一的用语。在古代社会,由于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特别是在离婚问题上,丈夫有休妻的特权,而妻子无离婚的自由。因此,中国古代法律上不用离婚这个词语,而用“绝婚”

、“离弃”、“休妻”、“出妻”等用语。结婚,认为是合二姓之好,而离婚,则认为是绝二姓之好,所以叫绝婚。而“休妻”、“离弃”则是指丈夫遗弃妻子。一、中国古代离婚制度简介

从中国古代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看,它已经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基本上有两大立法主义:一是禁止离婚主义,一是许可离婚主义。

(一)中国古代的离婚主义

(1)禁止离婚主义

禁止离婚就是禁止一切离婚的主张。古籍中记载:“夫妇影必世相依”,“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特别是妇女,规定“从一而终”。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也不能离婚,男方有休妻的权利。

它的理论根据,无非两点:第一、道德说。不论是奴隶主阶级或是封建地主阶级,对离婚都存在偏见。他们认为婚姻是人生的大事,结了婚就应该“白头偕老”,离婚时一种罪恶,是一件丑事、坏事。因此,离婚时不合道德的。如果允许离婚,就等于允许淫乱,就会导致公共道德的堕落和社会风气的败坏。第二、子女利益说。子女是婚姻的自然结果,夫妻有抚养、教育子女的天职,若允许离婚,必然影响子女的利益。为了保护子女的利益,也不应该允许离婚。我们认为,这两点也正是千百年来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封建深层根源之所在,突出地表现在离婚过程中。

(2)许可离婚主义

许可离婚主义即允许夫妻一方或双方离婚的主张。一方要求离婚,叫单意离婚;双方离婚,叫协议离婚。不论是一方要求还是双方同意,离婚应该准许。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又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男女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大体上经历了专权离婚主义、限制离婚主义和自由离婚主义三个阶段。

具体是:第一,专权离婚主义。即允许男子单方面离婚。丈夫享有离婚的特权,妻子则无离婚权。中国古代的“七出”制度就是典型的专权离婚主义的代表。第二、限制离婚主义。即允许人们离婚,但要有一定的限制,具体规定了允许离婚的各种理由。它的特点是:一方面,认为夫妻感情不和不符合夫妻本意,可以允许离婚,其不同于专权离婚主义的是,既允许男子离婚,也允许女子离婚;另一方面,又认为离婚是影响社会、家庭和子女,所以又有必要的限制。第三、自由离婚主义。即依照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志而离婚的主张,认为婚姻是契约,可以自由离婚。(二)中国古代离婚制度

(1)七出或七去

七出作为离婚的条件,在西周就已出现。《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即所谓的“七去”,也叫“七出“。所谓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第一、不顺父母或不事舅姑。如媳妇违反公婆的心意,即使是芝麻小事,也可能被丈夫休弃。第二、无子。生子立后,是古代婚姻的一个主要目的。无子被出,视为理所当然。第三、淫。淫能乱族,妻子有不贞行为,乱了夫家的血统,所以列为出妻的一大理由。第四、嫉妒。妻子有嫉妒的心理,影响了丈夫娶妾、多妻,或引起妯娌、姑婆和婆媳不和。第五、恶疾。意思是说妻子得了严重的不好治愈的疾病丈夫不能和妻子一起吃饭,不能一起去祭祀祖先。第六、多言。“勿听妇人言”乃是封建家规的格言。妻子对家事多言多语,离间家庭关系、影响和睦。第七、盗窃。在中国古代,女子一旦嫁入夫家,就没有了财权,甚至嫁妆都要归夫家所有。所以,妻子如果擅自动用家庭财产,就是盗窃行为,违反了封建的“义”。

七出制度实际上反映了包办买卖婚姻把妇女当作私有物,是片面的强加给妇女的枷锁。七出与其说是解决男女双方之间的对抗,不如说是靠牺牲妇女的利益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保全宗法孝道、保证男方传宗接代。(2)义绝

《唐律》规定:“诸犯义绝者离之,违者徒一年。”义绝是一种强制离婚制度。如果夫妻之间、夫与妻的亲属之间或妻与夫的亲属之间、夫妻双方的亲属之间,发生了法律所指明的事件,如殴打、杀害、奸情等,不论夫和妻的意愿如何,必须离异,违者要受刑事处罚。这种官方强制离婚,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们婚姻关系的直接干预。其包括:第一、夫殴打妻之祖父母、父母;第二、夫杀妻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第三、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第四、妻欧夫之祖父母、父母;第五、妻杀伤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第六、妻欲害夫者。

(3)和离

《唐律》规定:“若夫妇不相安偕而和离者,不坐。”所谓和离就是夫妻双方合意离婚。唐代以前,已有和离现象,单用法律规定和离,则自唐律始,这是相当进步的措施。后世王朝皆承用此条。和离是从我国古代带有民主性质的民族习俗发展而来的,因此它只是七出、义绝的补充,即使和离也采取休妻的形式。和离的后果对妇女不利。如果不是经过父母同意的,妇女归宗,日子不会好过。经父母同意而和离,即使再嫁不受歧视,其地位也很难同初嫁时相比。虽然法律有和离的规定,但实际上实例非常少。

由此,千百年来,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在这里,在离婚现象中,也没能跳出这一“历史惯律”的支配。斗转星移,历史步入20世纪,又在21世纪的今天,女性的地位又如何呢?二、关于离婚案件的调查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离婚意味着家庭的不稳定,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秩序的混乱。由此可见,离婚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从某法院近十三年的离婚案件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从近三年来审结的离婚案件中随机抽取了100件(判决和调解的案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一些微薄的结论,并提出一点拙见,以供参考。下表是从1991年——2003年,十三年来离婚案件数量的调查: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件数218169193235205224207219187228261227212比例%20121615132118201521252324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离婚案件的比例总体上是有所上升。我国1980年离婚率为4.75%,而到了1997年离婚率竟增加到13%,有的大城市甚至达到了25%。通过抽样分析,我们发现离婚的原因主要有:(1)因不能正确对待家庭生活矛盾而导致离婚的

;(2)因双方感情不合分居而离婚;(3)因一方患严重的疾病;(4)因家庭暴力而离婚;(5)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离婚;(6)因婆媳关系不和导致离婚;(7)其他案件。其中,尤其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因家庭暴力而离婚的情况。根据全国妇联权益部门的统计,我国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施暴者多为男性。目前,涉家庭暴力离婚案件中,因丈夫的暴行而涉讼,导致夫妻离异的占绝大多数,由此表明妇女(妻子)是家庭暴力的最大受害群体。这,难道是千百年来女性的宿命?三、家庭暴力概述

(一)概念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规定,家庭暴力即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这里仅谈夫妻之间即婚姻主体之间存在的家庭暴力行为。

(二)特征

家庭暴力由于行为人的不法行为直接针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并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后果。与其他暴力行为相比较,它的特征,可从两个角度进行概括:一是从静态的构成要件上看,它的特征是:(1)主体双方的亲属身份性,即施暴人与受害人之间存在特定的亲属身份关系,如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孙、婆媳等,其中配偶之间的暴力占主流,且女性多为受害方。(2)暴力场所的特定性,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共同生活关系中,以家庭内为行为场所。(3)侵害的客体集中于身体、精神方面的人身权利,即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精神性人格权。(4)主观上的故意性。即施暴人实施暴力行为,主观上存在明确的目的性和故意性;过失行为不构成家庭暴力。(5)在客观上,家庭暴力既可以是积极作为,如殴打、伤害、捆绑、禁闭、强奸等暴力行为,或者以暴力进行恐吓、威胁、逼迫,也可以是消极的行为,如使受害人挨冻受饿、不准出门、有病不治疗等。二是从动态的运行表现上看,家庭暴力有六个特性:(1)手段多样性;(2)行为隐蔽性;(3)时间的连续性和长期性;(4)原因的复杂性;(5)外界介入的困难性;(6)受害程度的不可测定性。然而,可悲的是,大多数受害者认为,家庭暴力系个人的家庭隐私。“家丑不可外扬”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为了不使家庭矛盾激化而影响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故而,受害者大多采取忍耐态度,不向外张扬,更谈不上要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由此导致施暴者更加猖狂。其后果是严重的,不仅造成受害者身体、精神的痛苦、心理的压抑,还威胁到家庭的和睦与稳定,甚至会导致恶性案件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统计与分析

随着“禁止家庭暴力”载入2001年4月28日公布的新婚姻法,并将实施了家庭暴力作为准予离婚的条件之一。我们就某法院2002年至2004年审结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进行如下统计与分析:

2002年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990件,其中婚姻案件876件,判(调)离685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78.19%;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为59件,占判(调)离婚案件数的8.67%。2003年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1028件,其中婚姻案件908件,判(调)离660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72.68%;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为82件,占判(调)离婚案件数的12.44%,较上年相比上升3.77%。2004年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743件,其中婚姻案件为634件,判(调)离400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63.09%;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为79件,占判(调)离婚案件数的19.75%,较上年相比上升7.31%。

以上数据表明,三年来,在离婚案件中,涉家庭暴力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四、家庭暴力导致离的婚原因

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既有婚姻当事人自身原因,也有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等外界原因,还有职能部门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原因。

(一)婚姻当事人自身原因

第一、婚姻基础较差。婚姻当事人婚前认识时间短,相互了解不够,草率结婚致使婚后夫妻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或大或小的矛盾,双方便会失去应有的理性认识和法律意识,出现伤害对方的言行,矛盾激化后,双方为达到各自的目的而采取极端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彼此,导致暴力行为发生和升级。如吴女诉张男离婚案,二人(均系再婚)认识不到二个月便进行了婚姻登记,由于相处时间短,彼此了解不够,婚后,各自缺点逐渐暴露,并缺乏沟通交流,为此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后来发展到张男稍不如意便对吴女实施家庭暴力,致使吴女诉至法院要求结束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

第二、男权思想较重。男权思想是古老“文明”的遗产,然而,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些人或家庭中仍有存在,更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以自我为中心的丈夫在家庭中保持高傲姿态,一旦妻子做出不合要求或不如所愿的行为就会换来暴打,作为弱势群体的妻子则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不敢声张,默默忍受。以致家庭暴力更为频繁。如张女诉李女婚案,李在家庭中以“大男子”自居,随意辱骂女方,多次殴伤女方住院治疗,甚至威胁、恐吓张及其家人。为使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张女诉请法院解除与李男的婚姻关系。

(二)外界原因第一、法律制度的原因。家庭暴力长期以来被视为家庭私事,其隐蔽性决定了很少会有相关部门主动管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除杀人和重伤外,司法机关大多作为自诉案件处理,采取“不告不理”的做法,就让其成了相关部门不管不问的真空地带。具体是:(1)现行的保护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立法太分散,有的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针对性不强;(2)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法律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旧道德、旧习俗的影响力更大;(3)执法环节薄弱,四大“弱者”保护法没有配设相应的执法保障机制;(4)法律援助的普及性不够,用于援助的社会有效资源短缺,民间性的法律援助缺少权威支撑;(5)公安、司法部门对家庭暴力问题态度陈旧,干预、介入的积极性不高,管事不足,推诿有余;(6)没有相应的司法监督机制,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客观存在。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导致涉暴引发离婚案件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经济和社会地位强势的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往往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往往在经济和生活上依赖于他们,一旦发生家庭矛盾,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通常会成为发泄对象,且大都逆来顺受。而这种软弱的反应使得施暴者无需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第三、社会不良风气是导致涉暴引发离婚案件的外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腐朽思想与陋习不同程度地波及到婚姻和家庭。债台高筑、嗜酒如命、重婚等社会丑陋现象的存在引发了家庭暴力,施暴者为达到自己的畸形目的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五、思考与建议

我们认为,要减少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首先应反对和消除家庭暴力的存在,如何消除家庭暴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家庭暴力中,丈夫打妻子大多缘于夫妻在家庭中地位不平等,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女性首先应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消除封建残余思想,要认识到自己与男性具有同等的人格与尊严,保护自身不受伤害。其次,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和家庭的关系,不要在无感情基础可言的情况下草率结婚;婚姻生活中,双方多进行沟通与交流,遇到存有分歧的问题,要共同理性地面对并心平气和地提出各自的看法与意见,不能动辄就进行人身攻击,以免事态激化,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最后,受虐待女性应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如在面对极其残暴的施虐者,有可能出现被杀或严重伤害的情况下,要尽快离开家庭到住所地的派出所求救,或请求相关部门如妇联、工会以及各种公益性的法律救援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安机关等的介入,必要时还可寻求法律的保护,如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以达到保护自身安危,震慑与制裁施暴者的目的。

第二、强化素质,提高法律意识。全民综合素质与法制道德意识应该得到增强与提高,这不仅需要公民自身的修养,更需要国家加大宣传力度,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社会上存在的陋习与丑恶现象,应当加大打击力度,纯净社会环境,让家庭暴力没有生长的土壤。司法机关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让保护妇女的法律规定深入人心,提高广大女性的法制观念,增强其反家庭暴力的自觉性和斗争性。

第三、构建体系,发挥职能作用。政府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中起主导作用。要通过明确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地位,增强对家庭暴力的重视程度,构建整个社会防控和制裁家庭暴力的体系,并将其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畴。报刊、电视、广播等社会媒介和舆论监督也要及时地曝光和谴责残害妇女的家庭暴力行为。从舆论、道德到法律、机制,从司法机关、社区、单位到家庭编织一个反家庭暴力之网,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暴力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达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的目的。

第四、加强司法援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援助和保护受害者是反对家庭暴力的重要措施。家庭暴力发生后一方面要制裁施暴者,另一方面要抚慰受害者。居委会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及妇联等要重视给受害者精神上的抚慰,及时解决她们的困难。相关部门还可以开辟女性热线电话,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设立妇女庇护所、家庭事务裁判所、家庭暴力救助中心等。

第五、公正执法,强化司法机关。为了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司法机关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要重视和加强对施暴者的制裁力度,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