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及产业管理知识分析理论_第1页
国际贸易及产业管理知识分析理论_第2页
国际贸易及产业管理知识分析理论_第3页
国际贸易及产业管理知识分析理论_第4页
国际贸易及产业管理知识分析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国际贸易新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偏好相似理论存在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二战后,国际商品市场出现了新气象:产业内国际贸易快速发展;要素禀赋相同的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快速转移。上述现象无法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发展。表5-1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贸易的起因贸易的模式传统贸易理论静态技术差异资源禀赋差异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新贸易理论动态技术差异(动态比较优势)不同的需求偏好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新贸易理论产生在传统贸易理论上的改变:假设条件分析框架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特点:贴近现实,强调可操作性;动态分析,多角度探索等。传统理论与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差异分析理论假设前提有所创新:消费者偏好、市场结构因素、企业规模收益因素、技术进步因素等。产生新的研究结论: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等。理论的现实解释功能得到提升。贸易政策方面有所发展。第一节规模报酬递增理论(theTheoryofincreasingreturnstoscale)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也称规模收益递增理论,由克鲁格曼(PaulKrugman)和赫尔普曼(HelpmanElhanan)在《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年)一书中提出。其论点是: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所谓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换句话说,在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由这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或收益的比例。规模报酬与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密切相关。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增加一单位的某种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产量。它描述的是其他投入不变时产出对于单一投入增加的反应。根据产量变化的程度,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三种: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stoscale)、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returnstoscale)、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returnstoscale)。规模报酬(ReturnstoScale)总产量可变要素投入量递增不变递减O一、规模报酬的有关定义在规模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这就意味着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因此,规模经济被定义为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美国经济学家林德特认为,规模经济是“所有投入按某种既定的百分比扩大,所导致的平均成本降低的百分比。或者用相对的语言来讲,当所有投入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下降时,就存在规模经济。(林德特:《国际经济学》,P118,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二、规模报酬的分类规模报酬(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企业就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的利用率,从而使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少,进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一般为大企业,多集中在汽车、钢铁、飞机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内部规模经济的出现,是由于具体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和企业内部分工造成的。规模巨大而复杂的生产设备的使用、高度的劳动分工和完善的管理、大量的科研和开发活动、巨量材料的买卖等,都只是对那些已在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才是可能的和经济的。外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相关。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表现,其产生的源泉有很多,主要来源于行业内数量的增加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同行业的增加和地理位置的相对集中,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交通运输、通讯设备、金融机构、自然资源、水利能源等生产要素,从而促使企业在运输、信息收集和扩散、知识积累和分享、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成本的降低。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北京的“中关村电脑城”、广州天河电脑一条街、佛山的陶瓷生产、广州大学城等。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外部规模经济)存在四大好处:生产设备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供应的市场化(劳动力)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产生技术溢出政府的政策红利规模报酬递增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分工和贸易会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产业达到更大的国际规模而获利,而参加分工和贸易的双方均获其利。此外,规模报酬递增,尤其是内部规模报酬递增会破坏完全竞争,导致独占和倾销,也会发生国际贸易。三、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具体地说,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或许出口产业的建立是偶然性的,但一国一旦建立起大于别国的生产规模,该国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这样,即使其他国家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该国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形下,贸易模式并不能根据比较优势而加以确定,强烈的外部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某种已无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大而不能倒”(toobigtofall)。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士的钟表业。“船小好掉头”

PatternofTrade国际贸易的格局取决于哪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率先达到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推动的国际分工有两种实现的形式。一是先起步并发展较快的国家最先实现规模经济(自发);一是两个起步相同的国家为避免资源的浪费,互相协调,分别发展两种产品的生产。图5-1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贸易模型图5-2外部规模经济的来源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信息和人才的外溢效应知识积累和竞争效应行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不变规模不经济O成本产量企业产量与收益曲线产量O收益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不变第二节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tradetheory)产业内贸易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是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该理论博采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的热门课题之一。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产业内贸易,也有人称之为双向贸易或重叠贸易,至今学术界对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也末形成统一的界定。目前,国内对产业内贸易概念的阐述主要有以下类型:(一)现象描述型界定产业内贸易又称双向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个产业内产品的行为。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相同或相似产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相同的产品。(二)统计分类型界定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产品。在这里,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至少前3位数都相同的商品,也就是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三)性能替代型界定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在需求或供给方面有替代关系的产品之间的国际交换。(四)要素密集型界定产业内贸易指一国进口和出口要素密集度相同的产品。(五)综合归纳型界定产业内贸易指同一产业的产品同时输出和输入的活动。产业内部范畴的贸易产品属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同一类产品,即这一类产品相互具有相当程度的消费替代性、相当接近的技术密集度和相当程度的生产替代性。图解ChinaUSAClothRiceClothRiceInter-sectorTradeIntra-sectorTrade表5-2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初级产品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鲜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草2类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物质4类动植物油、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5类未列名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8类杂项产品其他9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表5-3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Crudeproducts0FoodandliveAnimals1BeveragesandTobacco2Crudematerial,Inedible,exceptFuels3Mineralfuels,Lubricants,andrelatedmaterials4AnimalandVegetableOils,FatsandWaxesManufacturedproducts5ChemicalsandReratedproducts6Manufacturedgoodsclassifledchieflybymaterial7MachineryandTranspotequipment8Miscellaneousmanufacturedarticleselsewhere9Commodities&Transactionsnotclassifiedelsewhere表5-4美国的产业内贸易Examples:U.S.exportsandimports,1995(inBillionsofDollars)CategoryExportImportsAutos60.5124.5Computers39.656.4Telecommunicationsequipment19.815.3paper14.512.9Chemicals43.025.5steel5.816.1Machinetools5.26.6Electricalgeneratingmachinery23.024.1Meatproducts6.63.9Vegetablesandfruits7.92.42010年中国的产业内贸易及指数(单位:亿美元)商品名称出口金额进口金额GLI机电产品9334.36603.10.83高新技术产品4924.14126.70.91集成电路292.51569.90.3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306.9186.60.76农产品488.7719.00.81液晶显示板264.6467.80.72钢材368.2201.10.7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770.5177.20.37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1639.5292.80.30原油01351.50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形成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中呈现出以下明显倾向:第一,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并大于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第二,同类产品在一国内进出口的数量(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第三,由于产业竞争程度的加剧导致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形成,正是起源于对发达国家间相似产品贸易的研究并逐步推展到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等其他有关问题的研究,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问题的提出与统计推断时期最早观察到这一现象的是沃顿(P.J.Vordoorn)(又译为佛丹恩),他在考察“比荷卢经济同盟”成立后的贸易状况时,发现了这种不同于以往H-O模型的贸易形式的存在(1960)。他的统计分析表明,与集团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种贸易类型之内,而不是在异种贸易类型之间,而且交易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迈凯利(M.Michaely)(1962)在研究36个国家五大类商品的国际贸易商品集中度和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时,通过对进出口差异指数计算,也得出类似结论: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明显的相似性,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巴拉萨(B.Balassa)(1966)对欧共体形成后各成员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后也发现,欧共体各国的贸易增长大部分发生在SITC的商品组,而不是在商品组之间,并将其之为“产业内贸易”,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这种国际贸易新内容的关注及不断探究。林德尔(S.B.Linder)(1961)的偏好相似理论、波斯纳(M.V.Posner)(1961)的技术差距理论及弗农(R.Vernon)(1966)的产品生产周期理论等也对产业内贸易的存在进行了论证。阶段Ⅱ—理论的创立与实证检验时期对二战后贸易新格局所进行的大量经验性研究推进了理论研究的进展。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1975)在《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及测度》一书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被视为产业内贸易研究的“里程碑”。迪克西特(A.K.Dixit)和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1977)在《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中,克服了在一般均衡模型中研究内生递增规模经济的技术问题,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的贸易和产业政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因而也导致产业内贸易进入了对市场结构进行研究的理论探讨阶段(D-S模型)。阶段Ⅲ—多元化研究与理论拓展时期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并从不同的角度加阐述,80年代陆续建立起来的模型则描述了产业内贸易的许多新内容。主要理论模型有:新张伯伦模型(Neo-ChamberlinianModel)(克鲁格曼模型,KrugmanModel)。克鲁格曼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从模型上证明了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在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也能展开贸易,并且这种贸易能够增加两国的福利。兰卡斯特模型(LancasterModel)。兰卡斯特提出的基于简单的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则是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惟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他认为,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在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下,两个经济体间仍可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Neo-Heckscher-OhlinModel)(弗尔维模型,FalveyModel)。产业内贸易的出现,挑战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尽管其无法直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存在,但许多学者仍不希望放弃该理论体系。弗尔维等人通过对H-O模型假定前提的调整,将产品特性或差异与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不同组合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构建了“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也可称之为“新要素比例学说”。从而使H-O模型成为了对产业内贸易的一种理论解释,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以及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同时揭示了产业间的贸易和产业内的贸易。相互倾销模型(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Brand-KrugmanModel)。为解释标准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现象,布兰德和克鲁格曼构建了一个相互倾销模型。该模型指出,企业间由于寡头垄断的互相作用可以导致贸易在没有任何通常动因的情况下出现,从而对产业内贸易这个标准新古典贸易理论未能很好解释的现象提供了可能的解释。此外,赫尔普曼(E.Helpman)、埃西尔(W.Ethier)、格林纳威(D.Greenaway)等人也提出了有用的模型。三、产业内贸易的分类或表现(一)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homogeneousproducts)或相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说产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的贸易形式,通常都属于产业间贸易,但由于这类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或生产区位不同或制造时间不同,故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形成原因)大体包括以下情况:边境的大宗产品贸易(运输费用及自然资源的地域性的存在)产品的季节性(产品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不一致)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相互倾销(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又称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products),指的是产品不能完全替代,但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的产品。产品差异可具体表现在同类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型号、材料构成、色彩及商标牌号、包装装潢、广告、售前售后服务、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方面。差异产品及其贸易可分为三种: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指由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烟草、服装及化妆品等行业普遍存着这类差异。原因: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及产业内专业化(intra-industryspecialization)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指由于技术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差异。原因:产品的生命周期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指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原因:收入差异引起

格鲁贝尔认为,与产业内贸易有关的差异产品有三种类型,它们适用不同的理论解释。第一种是完全替代但生产要素投入不同的产品,如尼龙毛线与羊毛毛线,这种产业内贸易可以用H-O学说解释;第二种是生产要素投入极为相似但不大能替代使用的产品,这些产品是关联产品,如石油产品中的柴油、汽油、润滑油(机油)、煤油等,也可以用H-O理论解释;第三种是完全能够替代、功能极为相似、生产要素投入也几乎一样的产品,这些产品仅存在款式、质量或功能的细微差异。这些产品的贸易大量发生在工业国之间,形成竞争性贸易,是H-O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只能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四、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度(一)巴拉萨指数净出口在多大程度上被进口所抵消。计算公式:(二)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他们认为,巴拉萨指数至少存在两大不足:一是该指数只是一个简单算术平均数,不能反映出每个产业的权重;二是该指数没有考虑贸易不平衡对该指数的影响。他们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产业贸易总额减去产业内进出口贸易差额后的余额部分。他们给出了至今仍为众人引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用以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即1减去巴拉萨指数。其中,G-Lj为产业内贸易指数,Xj为特定产业的出口贸易额,Mj为特定产业的进口贸易额。很显然,0≤G-Lj≤1,若Xj=Mj,则G-Lj=1,即所有贸易均为产业内贸易;若Xj=0或Mj=0,则G-Lj=0,表示所有贸易均为产业间贸易,不存在产业内贸易。以每个产业进出口值占总进出口值的比重作为权重,对所有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得出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i为j国的产业数,其他符号的涵义基本同于上式。G-Lj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当G-Lj等于0时,表示j国该产业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G-Lj值越大,表示j国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当G-Lj等于1时,表示j国该产业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但是,上述公式只能反映进出口平衡时,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如果进口和出口不相等,该公式就无法成立。因此,它无法很好地表示一个国家或产业在贸易不平衡时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而贸易不平衡在缺乏强有力宏观调控条件下又是时有发生的。当产业或国家存在较大贸易顺差或逆差时,该指标反映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偏低。鉴于此,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又提出了一个修正公式:相比之后可以发现,在分母中减除贸易失衡的部分后,贸易失衡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扭曲就可以得到有效修正。所以,调整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G-Lj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能在一定程度明确地将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区分开,同时还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产业内贸易贸易水平的变动。但是它也只是考虑了一国总的贸易顺差(或逆差)对计算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具体某个产业的顺差(或逆差)对总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此外,它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首先,调整后的G-Lj指数部分消除了贸易失衡造成的影响,更适合于研究整体产业内贸易,而计量具体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G-Lj指数无法反映一个国家产业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也无法准确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变化。最后,该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一国产业内贸易的程度高低,但却未表明在一国的贸易流中,有多少贸易流是产业内贸易,有多少是产业间贸易;也不能区分一国的产业中,哪些是属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哪些是属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例题:利用格鲁拜尔和劳埃德指数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某一产业或产品群)某国2001年纺织服装出口100亿美元,同时进口纺织服装40亿美元,试测算该国本该国本年度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解:Bj=1-(Xj-Mj

/Xj+Mj)=1-(100-40/100+40)

=1-(60/140)

=0.57利用格鲁拜尔和劳埃德指数

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各产业或产品群)产业或产品群出口(Xj)进口(Mj)贸易差额ⅼXj-Mjⅼ产业内贸易指数BjA4030100.86B8040400.67C1060500.29D707001.00E200601400.46∑4002602400.64(二)阿奎诺指数(AQ指数)针对G-L指数的不足,1978年,阿奎诺(A.Aquino)提出了一个试图校正该指数的测算指标,即AQ指数。他认为贸易不平衡发生在各个具体产业之中,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是由各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加权所得,如果低估了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必然低估了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所以消除计量误差首先应该调整每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而不仅仅只是像G-L方法中表示的那样,通过减去总体的贸易差额以消除贸易不平衡。因此,AQ指数分别考虑了每一个产业的顺差和逆差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阿奎诺假设总贸易失衡对所有产业的影响是相同的,其计算公式如下:AQ的值介于0到1之间,如果所有产业在总进口和总出口中的权重一样,则AQ=1,则完全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如果进口和出口集中在不同的产业(产品)上时,则AQ趋于0,则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尽管阿奎诺计量法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运用G-L指标时因贸易不平衡造成的计量偏误,但该指标在修正贸易失衡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首先,公式假定所有的贸易不平衡在各产业中按比例分布,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其次,阿奎诺计量法忽视了周期和其他因素对一国整体贸易收支的影响;最后,阿奎诺指标的提出虽然在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由于存在的问题较多,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三)其他学者的指数对于贸易失衡的认识,赫尔普曼(Helpman,1987)指出,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量偏差根源于现实的贸易现象,统计上的简单调整是无济于事的。这无疑否定了调整后的G-L指数和阿奎诺指数。在理论界不断有学者探索新的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方法,以求更完美地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如伯格斯特朗德(Bergstrand,1983)、埃穆克森(Ramkishen,1995)等。伯格斯特朗德指数尽管G-L指标在衡量单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时有效,但在衡量两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程度时却存在明显不足,它无法对两国双边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衡量。因此伯格斯特朗德公式尝试使用新的方法考察两国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该公式的如下:拉穆克森指数为了克服因贸易失衡造成的计量偏差,埃穆克森(Ramkisen,1995)在研究新加坡同日本、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时,尝试了另一种计量方法。其计算公式为:进而推出所有产业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五、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制约因素涉及面较广,经济学家主要是从产品差异性、规模报酬递增和偏好相似(需求重叠)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理论说明。(一)同类产品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产品差异即产品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可以分为物质差异、形象差异、售后服务差异和消费者心中认定的差异。在每一个产业部门内部,由于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牌号、设计、装潢等的不同,每种产品在其中每一方面都有细微差异,从而形成无数种差异的产品系列。在每一个产业部门内部,由于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牌号、设计、装潢等的不同,每种产品在其中每一方面都有细微差异,从而形成无数种差异的产品系列。每一产业内部的系列产品常产自不同的国家,而消费多样性造成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使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相互需求,从而产生国际贸易。具体而言,产品差异的成因可以概括如下:质量或设计方面的原因;信息闭塞或不完整的原因;由销售推销行为,特别是广告、促销和服务引起的牌号、商标或企业名称的差异;同类企业地理位置的差异。由于产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也不同。从水平差异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需求的多样化;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从技术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二)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产业内贸易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部门内,各国将各自专注于该产业部门的某些差异产品的发展,再相互交换(即开展产业内贸易)以满足彼此的多样化需求。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成本随着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规模经济优势要成为贸易利益来源需要三个前提:产业内的产品存在着广泛的有差异的产品系列;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市场,异质产品间具有垄断竞争性;产品的生产收益可随着规模扩大而递增。(三)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推动,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产业内贸易。六、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与产业间贸易比较)贸易基础不同。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产品的异质性、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产业间贸易的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比较优势差异。贸易流向的确定不同。产业间贸易的流向以贸易前同种商品的国际价格差异来确定;产业内贸易的流向事先是不确定的。贸易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产业内贸易是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所有的要素都可能从中获益贸易与要素流动间的关系不同。在产业间贸易中,商品流动(贸易)与要素流动是一种替代关系;在产业内贸易中,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是一种互补关系。贸易基础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产品的异质性和规模经济贸易流向可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来确定具体流向很难确定收入分配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降低稀有要素的报酬所有要素都可能从中获益要素流动替代关系互补关系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主要西方国家产业内贸易状况1959196419801985法国45608282荷兰55587678英国32408181德国39426566美国40406260日本17212125澳大利亚1417//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产品差异性

各国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的约束和科学技术的差距,必须进行某些差别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因此,每一产业内部的系列产品常产自不同的国家。而消费多样化造成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使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互需求,从而产生贸易。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部门内,各国将各自专于该产业部门的某些差异产品的发展,再相互交换(即开展产业内贸易)以满足彼此的多样化需求。国家间的要素禀赋愈相似,愈可能生产更多相同类型的产品,因而它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将愈大。偏好相似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它们之间的分工大多是部门内产品内分工。它们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大体相同,对对方的产品形成广泛的相互需求,所以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大。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第三节技术差距论

TechnologyGapTheory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InnovationandImitationtheory),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sner)首创,1961年在《牛津经济论丛》10月号上发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提出这一理论。观点: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有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贸易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为止。创新国取得技术优势创新国出口技术领先产品技术外流,他国模仿他国自行生产,创新国出口下降他国规模生产,创新国进口产品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gaptheory)或称创新与模仿理论。主要论点:技术的进步或创新,能使同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获得更大的产出量,从而改变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进而影响各国的比较优势,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理论解释QTt2t3t0A国的生产t1A国出口B国进口B国出口A国进口B国的生产需求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滞后模仿滞后主要观点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情况很不一致。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发展出一种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流程时,这项技术国外尚未掌握,因而产生了国家间的技术差距。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就有可能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是,其他国家迟早会掌握这种技术,从而消灭了(这项技术的)技术差距。2009年主要经济体研发投入及占GDP的比重GrossdomesticexpenditureonR&DasapercentageofGDP

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世界7.286.596.586.586.596.52高收入国家7.926.846.776.786.806.71中等收入国家4.245.485.785.825.905.95中国3.707.397.777.697.747.75中国香港7.025.235.214.925.014.74印度3.603.804.575.235.145.61日本8.596.576.626.817.057.17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韩国6.847.757.507.167.027.07美国9.557.607.587.567.517.46巴西5.185.766.095.935.805.78法国6.395.955.955.986.035.74德国6.066.096.186.336.416.24俄罗斯3.514.654.694.414.254.12英国8.107.387.057.227.126.85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拨款(1999-2009年;亿元;现价)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及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4-2009年;亿元;%)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占制造业的比重技术差距论图解QT0T1T2T3A国的生产A国的出口B国的进口B国的生产B国的出口A国的进口4231模仿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滞后需求滞后Terms需求滞后: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后进国没有意识到它是国内产品的替代品——认识到其价格,有需求。反应滞后:创新国生产、出口新产品——后进国感到其对本国产品的威胁——决定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掌握滞后:后进国开始模仿该产品——达到与创新国同一水平而停止进口。模仿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时滞反应滞后若后进国自行生产效益不大,反应时滞就长,创新国可以长期保持出口优势。因此,反应时滞取决于:规模效益;贸易壁垒;后进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大小掌握滞后取决于: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R&D经费;技术基础;生产条件结论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模仿国的优势在于低工资水平。第四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TheoryoftheProductLifeCycle)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弗农(RemondVernon)于1966年在《经济学季刊》5月号上发表的题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the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TradeintheProductCycle)的论文中提出,后经威尔斯(LouisT.Wells)、赫希哲(Hirsch)、托里、斯图鲍格等人验证与完善。该理论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赫希哲把国际贸易商品分为三类:李嘉图式产品(主要指以大量自然资源制造的)、赫克歇尔-俄林式产品(由贸易国相对禀赋决定其比较利益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具有周期特征的产品(具有从创新研制到成熟生命阶段特征的贸易产品)。主要论点:该理论认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此期间,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种新产品,但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创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新生期成熟期衰退期又可细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一、制成品贸易周期学说(一)理论前提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传递受到限制生产函数是可变的,而且当生产达到一定水平后会产生规模经济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所表现的要素密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和消费结构是有差异的美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基本架构(二)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或五个)阶段1、产品的创新期(thephaseoftheintroduction)创新阶段指产品的研究和试销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从技术特性看,创新国企业发明并垄断着制造新产品的技术,但技术尚需改进、工艺流程尚未定型。从生产特性看,由于新产品的设计和设计的改进要求靠近市场和供应者,因此新产品生产地确定在创新国。从成本特性看,由于没有竞争者,所以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从价格特性看,这一阶段生产厂商数目很少,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因此价格比较高。从进口特性看,制造新产品的企业垄断着世界市场,国外的富有者和在创新国的外国人开始购买这种产品,出口量慢慢增多。2、产品的成熟期(thephaseofmaturation)所谓成熟阶段是指产品批量生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普及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从技术特性看,生产技术已经定型且达到优势极限,由于出口增大,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仿制开始,技术垄断的优势开始丧失。从生产特性看,创新国从事新产品制造的公司,开始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进行生产。从价格特性看,由于这一阶段是产品成长时期,产品有了广泛的市场,参加竞争的厂商数目很多,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加大,厂商只有降低价格才能扩大自己的销路。从成本特性看,随着出口增加及技术的扩散,其他发达国家也开始制造创新国的新产品,由于其他发达国家不需要支付国际间运费和缴纳关税,也不需要创新国在创新阶段花费的大量科技发明费用,故成本要比创新国的进口产品低。从进出口特性看,东道国厂商在本国生产新产品的成本虽然能够和创新国进口商品相竞争,但在第三国市场就不一定能和创新国企业的产品相竞争(运费、关税及规模收益)。因此,在成熟阶段,创新国虽然可能对东道国的出口有所下降,但对其他多数市场的出口仍可继续,当然出口增长率要减慢。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thephaseoftheadvancedstandardization)产品标准化阶段指产品的生产已经发展到标准化与规范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从技术特性看,产品已经完全标准化,一般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产品的生产技术,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掌握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从生产特性看,产地已逐渐开始向一般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转移,范围在不断扩大。从成本特性看,由于其他国家的厂商产量不断增加,生产经验不断积累,加之工资水平也低,所以产品成本开始下降。从价格特性看,这一阶段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市场供给能力充足,价格在相对较低水平趋于稳定。从进出口特性看,其他国家的产品开始在一些第三国市场上与创新国产品竞争,并逐渐替代了创新国而占领了这些市场,当这些国家成本下降的程度抵补了向创新国出口所需的运费和关税后,便开始与创新国的产品在创新国市场竞争,创新国开始从出口转变为进口。(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动态含义1、生产要素密集程度的动态变化在产品的不同阶段,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呈现动态变化。在新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尚需改进,工艺流程尚未定型,需要投入大量的科学家、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生产的产品是技术投入的结果,因而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成熟阶段,产品已经定型,可以转入大规模生产并扩大出口,这时维持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和销售技巧等)就成为扩大生产的关键,产品就由技术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到了标准化阶段,由于产品及其工艺流程都已形成标准化模式,价格竞争成为该产品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因而扩大生产就依赖于追加大量的劳动,此时产品也由资本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2、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根据产品生产周期各阶段的要素密集型特点,比较优势将在国与国之间发生转移。就不同类型的国家而言,在产品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比较优势是不同的。美国工业先进、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阔,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其他发达国家拥有较为丰富的科研力量和较强的科技实力,在模仿吸收制造新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些国家既可以把处于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欠发达国家,又可能把处于后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比他们发达的国家。而发展中家的半熟练劳动资源丰富,在生产标准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的运动过程中,其比较优势是从一种类型的国家向一种类型的国家转移的。经济发达国亚洲“四小龙”其他发展中国家研发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熟练劳动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比较优势动态模型二、原料贸易周期学说在国际贸易中,原料贸易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二战后,科技发展使新原料大量出现,合成代用品不断涌现,引起国际市场原料贸易及流向发生变化,并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1978年,经济学家麦吉(S·P·Magee)和罗宾斯(N·T·Robins)在参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料贸易周期学说”。与工业品相比,原料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需求弹性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原料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其价格波动幅度。原料的生命周期特点与工业品相比。一般地说,原料的生命周期要比工业品长,大致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派生需求繁荣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的发展使对原料的派生需求急剧增长,原料价格以较大的幅度上升。此时,原料处于生命力旺盛的成长期。第二阶段,需求和供给来源的替代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第一阶段的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迫使消费者(进口国)去寻找比较便宜的替代品,另一方面又促使更多的国家开发该项原料,供应世界市场。因此,原料供应来源的增多和使用相对便宜的产品,导致价格上涨的势头逐步减弱,最终出现下降趋势。第三阶段,合成代用品或研究与开发的介入阶段。科学技术的一方面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又发明了能够替代初级原料的合成制品,因而把初级原料推向生命末期。这时,合成原料作为新的工业制品被投入市场,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即进入弗农的产品周期。原料在其生命周期的生产要素特点表现为,早期主要是自然资源密集型,晚期则是研究与开发要素占主导。原料产品贸易周期有如下特点:首先,世界市场的原料供应者最初是少数出产这类资源的不发达国家,工业国则是这类原料的主要进口国。其次,更多的国家成为原料供应者,并且逐渐取代传统出口国而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原料市场随之扩大。最后,原料供应的优势转向富有创新能力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仅减少了初级原料的进口,而且开始出口合成原料。纵观百年来的世界经济,世界主要原料贸易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上述演变过程。原料贸易周期理论试图说明以下问题:一是原料贸易优势存在着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的趋势;二是初级原料的贸易条件日趋恶化;三是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主宰着原料生命周期阶段的转变;四是在刺激合成原料和原料多种用途的“研究与开发”方面,除了价格因素外,战争的作用很大。按照原料周期理论,原料贸易优势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的趋势,恰恰与弗农的工业品贸易优势的变化相反。就某种原料而言,其贸易条件随着其生命周期阶段的演进而恶化,但作为原料贸易的总体,其平均价格水平与工业制品相比基本上是稳定的。时间净出口净进口新生期初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工业领先国其他工业国发展中国家新生期技术领先国出口技术扩散跟随者出口技术停滞发展中国家出口图5-5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产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让与期时间数量0A

B

C

D消费消费创新国生产模仿国出口进口进口出口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三、总结1、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进。2、该理论成为对二战后,工业制成品贸易模式和国际直接投资解释的动态理论。它考虑了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利益的转移及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对落后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及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具有指导意义。贸易效应比较而言,高技术产品的创新国更有利可图,因为:引入、成长期相对较长,意味着垄断期和出口期较长;而成熟期、衰退期短,意味着模仿国获利的机会就少。若高技术产品的创新能不断地更新技术,使产品在进入成熟期后马上退出新产品,开始新一轮的产品生命周期,则有望持续其垄断地位,赚取超额利润。换而言之,高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特点对模仿国是不利的。第五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theoryofpreferencesimilarity)又称需求相似理论,或需求重叠理论,由林德(overlappingdemandtheory)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与变化》一书中提出。他第一次从需求角度试图对当代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决定需求的因素实际需求喜爱偏好收入水平----恩格尔法则需求偏好的不同而产生的贸易假定各国在生产方面的能力是完全一致的,即同样的生产技术,同样的资源比例,同样的生产规模等。假设中国和美国在小麦和大米上有相同的生产能力,但有不同的需求偏好。中国人喜欢大米,美国人喜欢面食。在双方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人不得不多种大米,甚至不惜在不适合做水田的土地上种大米。美国人不得不多种小麦,也可能把本来应该用来种大米的土地改种小麦。两国大米和小麦市场价格的差异会立即引起了商人对利润的兴趣,从而产生贸易的可能性。如果贸易发生,美国会增加成本较低的大米生产并向中国出口以换取小麦;中国也不必人为地将旱地改种水稻,而将这些土地有效地用来多生产小麦然后跟美国换大米。贸易和分工的结果是:中美两国的小麦和大米的消费量都增加了,达到了超出自己生产能力的新水平。需求偏好不同产生的贸易小麦

30027020010070

080100200280300大米PAAAC1ASPCC1CACP*进口出口出口进口EE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要素禀赋学说只适用于解释密集使用自然资源的初级产品的贸易,而不适用于解释工业品的贸易,后者需要从需求的角度即借助于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进行分析。国内需求是制成品贸易的前提条件:(1)国内需求是企业决定生产的直接动因;(2)国内需求是产品发明创新的直接动力;(3)国内市场是产品试制改进的最好保障;只有在国内已经存在大规模需求的产品才会是具有最大的相对优势的产品。即:一国将出口那些国内需求规模大的产品,因为在这些产业国家最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贸易的流向、流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即:如果两国具有相同的需求结构,则两国消费者和投资者所需要的是具有相同质量和精密程度的产品,两国间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偏好越一致,它们进行贸易的潜在机会就越多。罗尔夫·韦特归纳了影响一国国内需求结构的潜在原因:收入;总体的相对价格;政府规章管理;气候与地形;偏好等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对需求的影响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消费品的影响;二是对投资品的影响收入对消费品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一是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影响需求数量的变化;二是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影响需求质量的变化;三是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新的需求;四是收入的分配状况会影响到需求的变化倾向。收入对投资品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有的投资品存量,而投资品存量是否丰富则决定了对新投资品需求的质量构成。穷国与富国之间也会存在某些制造业产品的贸易,这是因为收入分配不均等,穷国与富国间的需求结构总会存在一定的重叠,即富国中有穷人,穷国中也有富人。偏好相似说

DemanddecidedTheory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林德1961年推出《论贸易与转变》一书,认为H-O理论只适用于初级产品贸易,不能解释工业品贸易,他强调了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用随经济发展产生的需求动态来说明工业品贸易。偏好相似论的主要内容

1、国内需求是产品出口的可能性条件

2、需求结构是影响国际贸易规模的重要因素

§4.2.3Linder理论的基本逻辑基本逻辑:代表性消费者(Repersentativeproducts)消费偏好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厂商产品供给变化----收入水平相近两国的需求重叠(overlapingdemand)----相互贸易国内需求是产品出口的可能性条件出口不过是国内市场扩大的结果。国内市场需求是新产品发明和生产的最初推动力。国内市场需求是形成比较优势的来源,即需求偏好的不同可以产生国际贸易需求结构对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它们之间的贸易量也就越大。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范围可能是最大的,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是贸易发展的障碍。收入水平相近而产生的贸易假设一国的需求由其“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决定。这一倾向会随着该国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转向奢侈品并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当人们收入提高,对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时,本国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者不断地扩大生产,改进技术。结果是,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对于该国出口的工业产品,只有与之收入相近的国家才会有需求。因此,进口工业产品的主要国家也是收入较高的国家。因此工业制成品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会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此理论,需求是引起生产变动和产生贸易的基础,收入变动又是引起的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收入增加的结果使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之间得到大发展。代表性需求一般而言,平均收入高的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也较高;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收入分化现象,因而对同类产品的需求也会分为高低不同的几个档次。RepresentativeDemand(代表性需求):一国的平均需求档次(消费量最大的需求)就是该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模式厂商倾销于生产那些代表性需求产品。两个效应:代表性需求产品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导致更低的成本与价格,从而发生国际贸易。

Welfare产业内贸易使贸易参加国获得两方面的利益:规模经济导致的低成本和低价格;消费者享受了差异产品。第八节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试图归纳国际贸易理论各学派的观点,被认为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综合与发展。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90年代出版了三部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的角度论述了“竞争力”的问题,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波特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教授简历生于1947年,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自26岁起便任教于哈佛大学商学院,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职位,是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先后获得过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三次获麦肯锡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并兼任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咨询顾问,是当今世界有关竞争策略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权威之一。波特在《竞争战略》(1980年出版,再版53次,被译为17种文字)中提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在《竞争优势》中创立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钻石理论”,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微笑曲线与苦笑曲线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迫切需要重建其国际竞争力(欧共体、日本、四小龙)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不足迫切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关国际研究的成果提供了国家竞争优势研究的佐证(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国家国际竞争力报告)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竞争优势的创新机制(1)微观竞争机制(2)中观竞争机制(3)宏观竞争机制微观竞争机制企业活动的目标是使其最终产品增值,而增值要通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才能逐步实现。这种产品价值在各环节上首尾相贯的联系,就构成了产品的价值增值链。所以,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盈利能力的创新应当是整个价值链的创新,而非单一环节的改善。中观竞争机制从产业看,个别企业价值链的顺利增值,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要素,而且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原棉→棉纱→棉布→棉服)和旁侧关联产业的辅助与支持(如拉链、印染);从空间上看,各企业为寻求满意的利润和长期发展,往往在制订空间战略时,把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信息灵通)、生产部门(劳动力低廉)和服务销售部门按一定的方式组合与分割。宏观竞争机制四个基本要素生产条件因素: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基础因素:先天拥有或不需付出太大代价;推进因素)相关和支撑产业:质优价廉,信息交流需求因素: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挑剔、攀比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两个辅助要素: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1)生产要素(2)需求状况(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5)政府(6)机遇与国家竞争力提高相关的因素(1)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2)国内产品在全球的需求规模(3)国内某些产品的消费需求层次(4)国内消费者与他国的需求攀比程度各国的竞争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别,一国最多只能在某些特定的产业中获胜。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1)要素推动阶段(2)投资推动阶段(3)创新推动阶段(4)财富推动阶段

完整的“钻石”模型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需求状况要素状况相关及支撑产业Porter’sDiamondModelChanceFIRMSTRATEGY,STRUCTURE,ANDRIVALRYFACTORCONDITIONSDEMANDCONDITIONSRELATED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