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8、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
对策
四、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本讲重点:
1.海底地形、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4.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5.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本讲难点:
1.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考点点拨:
《海洋地理》的总体框架
—认识海与洋
—认识海岸与海底地形
认识海洋一
—认识海洋水体
—认识海一气相互作用
海岸带的开发
—海洋资源的开发
开发海洋——海洋能的开发
海洋空间的开发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保护海洋———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维护海洋权益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
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一地中海内海一渤海边缘海一东海、南海最大海一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一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一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一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一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一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
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
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
全球变暖等因素。
海岸与海岸带
海
岸
线
潮上带一―潮间带一r-----------水下岸城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
物海岸。
(-)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
要类型。
大陆架
大随城
大陆陵
海岛如一海沟系
底
地海岭
形
海盆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
-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
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
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
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洋中褥
海底犷米与海底地彩泮光消「:
1.洋壳的爰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
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
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
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
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咨克靖清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
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第二课时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海水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收支
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
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r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一水平分布规律・同一季节,不同海区=>高纬(水温低)低纬(水温高)
VI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水温高),寒流流过(水温低)
、垂直分布规律:从表层到深层,水温渐低,1000米以下几乎无变化。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
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
[经典例题1]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1)海洋热量收入来自太阳辐射,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热量收入大致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图可知热量收入最多在赤道以北10°N附近,从全球海洋看热
量收支平衡,而各纬度海区热量收支不一定平衡,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A、九
(2)洋流通过对高、低纬度热量输送、交换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的水温差异,
且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由于近岸洋流影响导致水温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
同纬度大洋中部,故正确选项为B、D。
【答案】(1)AD(2)BD
(-)海水盐度: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
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机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
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
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
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2.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①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
高纬度海区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
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
水域狭窄,达4.1%
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
蒸发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不超过1%
3.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如下图)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
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二、海水的运动
(-)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
破坏力极大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卜.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
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
潮势,形成钱塘潮。
小潮大潮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
越小。
(-)洋流
(1)洋流分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①按成因,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②按性质:寒流'暖流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
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2)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北EU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
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
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第三课时
一、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1.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①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②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③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储存库,海洋对大气中C02的吸收是平衡co?的主要途
径。
④海洋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的两叶肺。
2.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全球的水量平衡是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
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支态平衡
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I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的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1、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东部温度低、海
面低的状态下形成的。如图所示:
正常状况的大气坏流——沃克环流赤遒太平洋降水、海温正常状况
★太平洋中、东则;喷阴、干燥;海温低、海洋制
(K>温层浅.
*太平洋西恻:多雨、湿润:海温高、潴洋斜温层
2.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西风;
②南方涛动(南方涛动(SO),指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
洋一印度洋之间海
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指数表现为明显的持续负指数;
③沃克环流异常偏弱;
④赤道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高空气压高于正常状态;
⑤两半球副热带北部冬季平均急流位置向赤道地区和向东偏移。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
灾。
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
重。
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3.拉尼娜现象
(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
(2)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具有低于正常温度的深厚冷水层,海面温度一般平均偏低1—2℃,
次表层水温偏低2—4C;
②赤道中、东太平洋斜温层深度比正常浅,深度仅达50〜100m;
③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对流性降水受到抑制;
④赤道太平洋大气偏东信风比正常增强;
(3)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
异常和水旱灾害。
三、海岸带的开发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
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2)港口建设
①定义: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②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先决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
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
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
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此外,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
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④港口规划中,通常要研究这样几个问题: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
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疏
集运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3)海洋旅游
①按照其空间范围,分为: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海上旅游和海底旅游
②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远洋旅游
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水资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2.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溪、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
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
3.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
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好
缺,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的产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制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取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
、在寒暖融汇处集聚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②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4.海底矿产资源
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镒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始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
源开发以油气资源为主。
五、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
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2.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④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六、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
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
难度大、风险大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
场、海底管道
J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利用万式]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恻处理场
、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水运动区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海洋交通与通讯
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
然后分南北两线。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
接中欧和北欧诸国。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
②亚欧航线也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由亚洲各个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
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波斯湾所产石油经这条航线,向东去日本,
向西去欧洲各国,因此该航线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但
受苏伊士运河航道限制,超过25万吨的特大船只仍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③南北美航线,也称巴拿马运河航线: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对美国东西
海岸的联络和运送阿拉斯加的石油具有特殊的意义。委内瑞拉、巴西、智利等国的农矿
产品也多由此转运输出。
④北太平洋航线:北美各国同亚洲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
起,这条航线上的贸易量逐年增加。
⑤非洲航线,也称好望角航线:苏伊士运河凿通之前,它是从欧洲到东南亚、东亚
的唯一海上通道。目前,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油轮散装船舶仍要利用这一航线。
它对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也利益攸关。除此以外,还有南大西洋航线、南太平洋航
线等。
(2)围海填海造陆
第四课时
一、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一)海洋自然灾害:
1.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
海啸、巨浪、海雾等。
2.风暴潮:
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且灾害严重的原因
地理位置-A台风或飓风多发地区
海岸形状一a呈半封闭或喇叭口形状
地形地势-A低平开阔———A潮灾严重
河流一►大河注入,有顶托作用
社会经济一A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3.海啸
(1)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2)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如图所示:
海啸的形成过程
★地篌释放的巨大俯m作用于海水.形成海味液.
(3)海啸危害特点:其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
4.海冰和冰山
(1)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
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4)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二、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
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来源: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污
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①城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集中
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也会影响海洋生物。
③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淤积,最终流入
海洋。
④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洋航运中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
此,石油污染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水域或海上航线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
污染物集中,污染迹象明显,危害严重,因而也备受公众关注。
(二)海洋生态破坏
1.产生原因:
①人类生产活动
排放污染物--造成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一一造成生物数量减少;海岸工程建设和
围海造田——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②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2.赤潮: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①地理、生物、化学:赤潮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植物中的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
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细菌等;海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
素的大量存在,是赤潮形成和发发展的基础。
②地理(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
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③地理(气候、洋流、地形等自然条件):春夏温暖季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
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总之,赤潮发生是人类活动造成
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然现象。
(2)我国沿海易发生赤潮的区域及发生时间: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
养殖水体比较容易发生赤潮,如渤海、东海的长江口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南海的
海口湾等。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3)赤潮的危害:
①危害水产养殖和捕捞业。赤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鳏上,使其窒息死亡;
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
缺氧窒息死亡。
②损害海洋环境。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等。
③危害人体健康。水产品富积赤潮毒素,人们不慎食用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④影响海洋旅游业。破坏旅游区的秀丽风光,因赤潮有毒,应避免在赤潮发生水域
游泳或做水上活动。
(三)海平面上升
1.海平面上升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
引起的
2.带来的危害:
(四)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提高陆地资源和海
洋资源的利用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实行清洁生产,改变
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经典例题2]2000年8月20日,广东大亚湾发生赤潮,下列各因素与之关系不大
的是()
A.晴天连续水温偏高B.海流运动微弱
C.湾内污染严重D.有台风活动
【解析】要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赤潮发生的原因及赤潮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所谓赤潮,是指浮游生物大量异常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天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多
数具有一定的颜色。正常情况下,由于数量小,不易察觉。但当水体富营养化使其急剧
繁殖增多时,它们便大全聚集于水面,呈块状、带状等多种形态漂浮着,使水面具有各
种颜色。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积累,
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而阳光强烈、水温
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又是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的自然条件。赤潮的出
现,使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
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缺氧窒息而死。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生物毒
素,可使鱼类病变
【答案】D
[经典例题3]读下面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和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年10月3R,•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
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
命危险。
——摘自《中国环境报》2000年12月30日
(1)材料上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
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
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海峡,运送的石油主
要供应»
(3)如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
面上的油膜将向偏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
(4)有关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海航线上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B.近岸或渔场周围,可以采用分散法使石油迅速分散
C.小面积的油污可用燃烧法清除
D.吸收法只能在净水环境中进行
【解析】海洋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
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
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
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石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怎样减少石油污染、
海上石油泄漏有哪些方法,都是学习中应该了解掌握的内容。
【答案】(1)中东波斯湾沿岸标注略(2)马六甲日本(3)西因油
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4)D
三、海洋权益
“海洋国土”,它不仅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它是一国内海、领海、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EEZ)、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是一个集合概念。
1.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性的海洋开发利用热潮,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海洋矛盾
和冲突日益增多。国际社会经20多年努力,于1994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
约》为解决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行为准则。该“公约”规定:沿海国
家在享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范围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
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的专属
经济区面积有300万平方千米。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6000多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中国的领海
面积37万平方公里,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为300万平方公里。
(2)我国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海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3)存在海洋划界等问题:
①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中有1/3是周边国家也声称拥有“主权”的水域。
②我国海上相邻或相向的八个国家,都与我国有海洋争端.
③与我国相邻或相向国家片面划定涉及我国管辖的海域范围共约150万平方公里之
多。
④就目前而言,存在“重复水域”、大陆架和岛礁争议的重区域是在东海和南海。
3.关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①主权意识:海洋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内水及领海主权、海域管
辖主权和主权权利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②资源意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地,对于解决
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③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意义:现代海洋资源的开发,属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
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海洋资源讲课带动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经典例题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卜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
伸拥有的()
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a=12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
【解析】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权,其管辖海域范围可外延至200海里,作
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由此可推断正确选项为B、C。
【答案】B、C
[经典例题5]读“海洋空间的划分留”回答下列问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有权;
对B处享有、、、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
为,是财产。
(2)我国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
的o
(3)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43万
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请用数学公式列出该答案的计算方
法:c)
【解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
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
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
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按《联合国海
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
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答案】(1)领海勘探开发利用国际共同海域人类共同继承(2)
管辖二分之一(3)〃x2O()2平方海里[乃X(200XL85)2]平方千米
能力训练
1.读“太平洋1700w附近某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SD
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
2.(图2)是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
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深度/m
3.③图中C地位于()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4.流经①图a海域的洋流是()
A.秘鲁寒流B.墨西哥湾暖流C.北大西洋暖流D.日本暧流
5.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围海造田,有可能引起海岸侵蚀
B.过度开采海滨砂矿,会减少人工养殖海产品场所
C.对鱼类过度捕捞,有助于减少生物对海洋造成的压力
D.海产品受污染,可影响人体健康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国,目前已确证有20
多万死亡。据此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海啸的叙述正确的()
A.海啸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B.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可引发海啸,而风暴则无法引发海啸
C.海啸是波浪的一种表现形式
D.海啸的毁坏破坏力极大,主要是对海上船只及其岛屿而言,而对沿海建筑和村
镇则影响很小
7.此次地震的震中在苏门答腊岛西岸,具体地理坐标为北纬3.6°,东经96.28°,
关于此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有()
A.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地球公转速度明显变慢
B.处于震中海域轮船上的人,先感觉到左右晃动再感觉到上下颠簸
C.震中位于板块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D.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8.此次地震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自救能力差②人口密度大③人口老龄化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
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读图,回答9—11题:
175,175.
♦♦IB
♦瓦
♦■卢
9.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
被淹没的原因有()
①岛屿沉降②海水膨胀③暴雨泛滥成灾④两极冰盖融化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0.风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图瓦卢5月份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11.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12.气候对海岸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海岸带变宽B.土地利用减少
C.浅海渔场增多D.海岸生态变化
13.由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A.风浪B.潮汐C.洋流D.海啸
14.目前,人类开发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是()
A.海洋滩涂养殖B.海港码头C.海底通讯电缆铺设D.海洋公园
15.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
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D.风浪小
16.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
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镒结核和沙矿
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
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17.一艘轮船由世界最大港口驶往我国最大港口的途中,走最短的航线,经过的海
上“咽喉要道”有()
①直布罗陀海峡②好望角③苏伊士运河④曼德海峡⑤马六甲海峡⑥望加锡海峡⑦巴
拿马运河⑧麦哲伦海峡⑨台湾海峡
A.①②⑤⑥⑨B.①⑦⑧⑨C.①③④⑤⑨D.②⑦⑨
18.读图分析,下列叙述不至碰的是()
A.a的宽度为12海里
B.b的宽度为200海里
C.a区域享有和该国领土一样的管辖权
D.b区域自然资源所属国享有勘探、利用、保护、管理的主权
19.读(一)大潮和小潮图、(二)月相变化图,回答
潮。
(3)图①中,A点出现大潮的原因是,出现大潮的
农历日期可能为o
图②中,A点出现小潮的原因是,出现小潮时所见
月相可能为图(二)中的(填字母)。
(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A.二次B.一次C.四次D.三次
20.读大陆架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谆面
--------7D
(1)图中A、B、D三处,处理藏着丰富的煤、石油等矿产资源处
广泛分布着镒结核。C箭头含义:。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处海域,因为①,
②。
(3)目前,地质学家通常利用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4)B上覆海域海水上泛,其原因主要有:①洋流中的流;②冬季温带海区
水温表层比底层,海水易形成对流。
(5)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拥有海里的领海权,海
里的专属经济区。
21.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盐场②潮汐发电③钻井平台④海上工厂⑤海洋捕捞⑥海上旅游⑦海
洋运输⑧海底隧道⑨石油天然气⑩藻类⑪蟹类⑫贝类⑬海底居室(⑷镒
结核⑮海水制取镁、钾、浪、碘、铀等⑯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内:
代号资源及其开发在示意图上的具体反映
A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⑤⑩(11)⑫
B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③⑨
C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课程设计的步骤
- 国际商务课程设计fanwen
- 童画少儿美术课程设计
- 隐喻课程设计探讨
- 雨水管网课程设计书
- 阿莫西林胶囊课程设计
- 非遗幼儿园课程设计
- 英语 综合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误区
- 退休人员管理课程设计
- 2025年中国高纯生铁行业政策、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2-2024年浙江中考英语试题汇编:完形填空(学生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各街道办事处招聘9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试部培训资料
- 硝化棉是天然纤维素硝化棉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央视网2025亚冬会营销方案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100道
- 计算机网络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胃镜下超声穿刺护理配合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