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1页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2页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3页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4页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目标定位

1.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

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

作用。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核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

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⑴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

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的。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的变化

核心点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诠释

思维拓展

某一要素的变化,能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但不会对其他地区的

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这种认识正确吗?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

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黄土高原

的植被遭到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黄土高原形成了千沟万壑

的地表形态,而且使黄河含沙量增大,黄河下游泥沙淤

积形成著名的“地上河”,一旦出现洪水,就容易造成堤坝决口,发

生洪涝灾害。

类型1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此作用把地理环境中的(2)箭头a表示

植物叶片的作用;箭头b、c分别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释放。

(3)植物能够使土壤中物不断积累,质不断富集。在土壤的形

成过程中,生物起着作用。

⑷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可概

括为(多选)()A.调节气候B.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

D.涵养水源答案(1)有机界无机界(2)蒸腾CO2O2⑶有机矿物主导

⑷ABCD

它们分别来自哪一圈层一它们分别来自哪一圈层一光合作用过程前

后它们的存在形式和空间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光合作用的结果和意

义怎样。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变式练习1读“陆地生物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D表示环境,则A表示生物类别),它通过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

机物,把能合成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内。

(2)C表示(生物类别),其作用是

O答案⑴绿色植物光合太阳

(2)微生物分解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

中去,维持生物圈的收支平衡

类型2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

中水是

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⑴〜⑶题。

⑴判断方框I、II、III、IV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下

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

D.①②④答案(1)C(2)AC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要素的影响。人类修建水库使

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增多,从而使植被生长旺盛,覆盖率增大,蒸腾作

用加强,库区降水增多;同时修建水库使水面面积扩大,蒸发量增多,也

利于降水增多。从而说明了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因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使输入下游的水量减少,盐碱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渔业产量下降。

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其应用

(1)整体性的表现

首先,组成地理环境的每一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其次,地

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

整体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另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不

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2)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陆地环境的某一要素产生影响,不仅影响该组成要素,还

会影响到其他要素,这是由于陆地环境的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变式练习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的黑土原本非常肥沃,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利用、轻

养护、肥力下降。材料二华北地区春旱严重,蒸发旺盛,使地下水中

的盐分大量积聚到地表土壤中,形成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壤。

材料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退化、甚至沙化。

(1)人类对土壤的耕作和经营,是否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请说明理由。

(2)是否向土壤中多施肥,就能做到对土壤的用养结合?

⑶要做到用养结合,对东北、华北和黄土高原地区各应采取哪些措

施?

答案⑴主要看人类如何经营,如果耕作方式合理,不仅肥力不会下

降,而且还能不断提高;如果方式不合理,就可能出现沙化、盐碱化、水

土流失等现象,使肥力下降。

(2)不是,施肥只是用养结合措施中的一项。用养结合是多方面的综合

措施,如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等。

(3)要做到用养结合,需对东北地区的土壤合理施肥,最好是农家肥,

提倡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还应采取轮作的方法恢复土壤肥力等。华

北平原地区盐碱化土壤,应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如排灌结合、有灌有排

等。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要采取保持水土的综合治理措施,如植树种草、

营造防护林、打坝淤地、整修梯田、进行农林牧综合发展等。

解析土壤这种地理要素,与气候、水文以及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

系。土壤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组合和搭配。合

理地利用土壤,可以使土壤保持肥力;不合理地利用土壤,会破坏肥力,

甚至引起土壤退化。材料反映了东北、华北、黄土高原的土壤问题是在人

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解决的方法是因地制宜、有的放

矢的综合治理,不能依靠单一的方法解决。

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地表形态与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关

C.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成为“干旱核心”

D.陆地环境各要素孤立发展

答案D

解析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

部分发展变化着。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

完成2〜3题。

2.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B.②C.③

D.(4)

3.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⑤B.⑥C.⑦

D.⑧

答案2.A3.B

解析该题目所给的显性条件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而构成的整体性表现。隐性条件是:①松花江和珠江分别属于北方河流和

南方河流,其流量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及有无结冰期等水文特征明显

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气候条件的差异;②黄土高原地貌特征表现为千沟

万壑,这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结果。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自然界中很多物种都有濒临灭绝

的危险,粮食短缺、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接踵而来,直接危及

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平衡、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等一系列话题,已经深入人们的大脑,进入人们的生活。据此

回答4〜5题。

4.物种灭绝、生态恶化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破坏的地理环境的什

么功能()

A.生产功能B.净化功能C.平衡功能D.循

环功能

5.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除了人口增长的原因外,还有人类破坏

的自然环境,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随之影响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生产功能B.净化功能C.平衡功能D.循

环功能答案4.C5.A

解析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的过程。平衡

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

持稳定的能力。

三峡水库最近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

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

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

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无论结

果怎样,建设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据此完成6〜8题。

6.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

体性

7.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

8.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B.地方气候更温和湿

C.土壤肥力下降D.洪涝加剧

答案6.D7,C8.B

解析本组题考查三峡水库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材料显示,

由于三峡水库水位上升,导致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水面漂浮物增加,

甚至发生了富营养化的迹象,这说明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一

个整体,其中水文要素

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水库能调节地方气候,具有增温增湿

的作用。

9.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回

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②,③,

@,⑤。

(2)如果②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

化?

河流:

;动物:

;地下水:

土壤:

(3)这些要素之间具有的关系。

答案(1)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2)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

和年际变化增大栖息地遭到破坏,物种减少水位降低肥力下降(3)相互

制约、相互影响解析图中反映了小范围内的地貌、生物、气候、河流、

土壤等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

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古代诗歌或俗语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1-3

题。

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B,地域差异C.地带性D.非地

带性

答案A

解析这充分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文、植被、

土壤等多个要素组成的整体性特点。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

A.能量流动关系B.物质循环关系

C.食物链关系D.生态金字塔关系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死亡枯萎后被微生物分解重新为绿色植物利用,反映

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关系。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文

答案B

解析海拔高度不同,气温不同,由此影响了山上和山下桃花盛开的

时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形。

4.对下图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的从沿海到内陆的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答案B

解析从图中轮廓可以看出,该区为我国新疆地区,虽然地处西风带,

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小,水能并不丰富;新疆北部属半干旱

地区,自然带在山地体现了明显的垂直地域分异;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

水为主。

下图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循环示意图反映的是()

A.地壳物质循环B.水循环C.生物循环

D.大气循环

6.关于这一循环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

B.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C.参与地表形态的形成和进化

D.在该循环中,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答案5.C6,D

解析该循环示意图通过二氧化碳的循环流动展示了有机质的合成和

分解的简要过程,表明是生物循环。在生物循环中,绿色植物一方面通过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释放出二

氧化碳。

7.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

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B,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减轻

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D.中下游河床泥沙

淤积量加大答案C

解析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十年来,黄

河上中游建设了许多水库,特别是中游如三门峡、小浪底等,使泥沙在水

库中淤积,从而减少了下游的泥沙含量。

8.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

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

的整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资料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

⑶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

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

(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气候逐

渐干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流失的功能逐

渐下降。

(3)

??地貌变化:地表多沟谷,平坦高原呈现破碎状

水土流失?植被变化:自然植被分布高度和覆盖率下降

气候变化:地方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水文变化:河流含沙

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土壤变化:肥力下降

由此可知,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

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知识和读图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由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变化示意图判

断,商周时期气候和现在相比温暖湿润。由区域位置、气候、降水图判断

该区域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联系该区域土壤特征分析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

原因。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

化。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目标定位

1.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2.知道区

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带。3.用实

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了解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正确理解因地制宜的原则。

核心点一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带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

气候类型,现以北半球为例对应如下:

方法技巧

(1)注意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并非完全对应。

(2)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甚至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中较湿

润地区)对应的自然带同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同种气候类型控制下自然带也有不同的特征。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

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4)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中的自然带相差一个字“硬”与“阔”,

但地理意义相差很大。

核心点二地带性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

⑴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

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具体如下表所示:

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到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这种变化在中纬度无论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还是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都是由热量和水分共同作用引起的,只不过前者以热量为基础,

后者以水分为主导。

2.垂直地域分异

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

植被、土壤和动物种类组合,地表景观(如植被、土壤等)随高度发生有规

律的更替,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体如下表所示:

思维拓展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垂直分布差异一般受下列因素影响:⑴山体要达到一定高度;(2)山体

所处的纬度愈低,垂直自然带谱就愈多;(3)山体的起点高度低,相对高度

大,自然带垂直分布差异明显,如珠峰海拔8844.43米,南坡起点低,又

处在亚热带,自然带与由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有

些相似;北坡起点处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垂直带谱比南坡

少得多。

类型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的关系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气候,位于大陆西岸

的是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

的是,它们都是由于形成的。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规律,它的

形成是以为基础。

E-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答案⑴C、H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

(2)G、H海陆热力差异

⑶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中纬

解析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分布具有相对应的关系。依据气候带的

分布规律,即可一一判断。

第⑴题,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

(2)题,位于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都是由于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形成。第(3)、⑷题,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从赤道到

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变式练习1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⑴〜

(2)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

平原

答案(1)A(2)B

解析(1)由图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大致由森林过渡为草原、荒漠,

则与我们所学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类似,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断减少,

故沿X方向干燥程度不断增加,即A项正确。从图中可看出,沿Y方向自

然景观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以及热带雨林,这又与自然带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及垂直分异规律有相似之处,故沿Y方向热量条件应越来越好,

则C、D两项错误。(2)依上题分析,M地自然景观应该是森林景观,且M

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之间,根据自然带的地域规律,该地最有可能

是亚热带阔叶林。四个选项中的A、D两地都是温带沿海地区,植被以温

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刚果盆地地处热带,为热带雨林景观,唯有江南丘陵

受亚热带季风影响,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类型2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布

下图是“北半球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

异示意图”,读后分析回答问题。

(1)自然带①带,它在40。N的山地分布高度是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判断理由是。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

(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部的典型土壤为,在大陆西侧的典型植被为

⑸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该自然带典型的动物

有。(举一例)

(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

答案(1)寒带苔原带4000〜5000米之间

(2)没有南半球在50°S〜70°S范围内,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狭

(3)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

(4)红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猩猩(河马)

⑹低纬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气候类型、典型植物、典

型动物和典型土壤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会判读该图,明确横坐标表示纬

度,纵坐标表示海拔高度,同时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即把该图与“世界陆

地自然带分布图”,相对照判读。自然带①的水平分布在北纬70°〜85°,

可判定为苔原

带;根据纵坐标,可读出其在北纬40°的高山上分布高度是4000米〜

5000米左右。其余依次类推。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示意图如下:

变式练习2根据下表资料,回答⑴〜⑶题。

(1)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一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一水稻B.②一高山针叶林带

一玉米

C.③一高山针阔混交林带一花生D.④一高山草地带一

小麦

⑵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B

.②C.③D.@

⑶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影响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

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D.河流源远流长

答案(1)A(2)A(3)B

解析第⑴题,①地年均温在18℃〜24℃,为亚热带和暖温带气温范

围,其温度条件可满足水稻生长的热量要求。第(2)题,该山地纬度较低,

低地闷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海拔较高的地区,交通不便。比较气温、海

拔各要素,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是气温适合、交通较便利的①地区。第⑶

题,从题目信息来看,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美洲地区,其位貉不在赤道地

区,位于板块的消亡(两板块碰撞地带,其山脉就是由于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边界,而山脉东坡由于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并且该地东北信风从海洋

上吹来,水汽含量大,多地形雨,所以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的基带。

1.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

B.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C.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D.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同

答案C

解析纬度位辂不同,海陆位络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排除A项,海

拔高度不同、阴坡、阳坡及山体座落的纬度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排除B、

Do故选C。

2.下列有关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分布着跨经度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非洲大陆的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

D.南美洲最南端和非洲最南端的自然带是同一个自然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南半球无亚寒带气候,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带;南美洲最南端为温带,非洲最南端为亚热带,自然带不同;由于赤道

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故非洲大陆的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以赤道为对

称轴南北对称。

3.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

4.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3.A4,D

解析由表可知:①城市雨热同期,且最冷月(1月)气温大于0°C,由

此可知①城市所属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城市雨热不同期,且最

热月气温出现在7月,由此判定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

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形成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5.北京奥运会火炬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

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雅典所处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混交林带

答案B

解析雅典为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二读图回答6〜7

题。

6.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

南地区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形起伏大,崎岖不平,且位于我国

第二级阶梯上,根据其海拔,结合地形特点可知该地区应为我国西南地区

的云贵高原。

7.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知,甲地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8.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答案B

解析A位于南半球,同一自然带在南北坡的分布,海拔应有所差异;

C位于赤道上,同一自然带在南北坡的海拔高度差异应很小;D位于南半

球,同一自然带应是北坡海拔高,南坡海拔低。因此,A、C、D错误。B

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在坡向的影响下,同一自然带南

坡的海拔高,北坡海拔低。但若是积雪冰川,则要考虑大陆性冰川与海洋

性冰川的差别。

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一②一③一④的变化是以为基础的,这种

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A@-

②一③一④;B:③一⑤一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⑶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

的原因是

o答案⑴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2)A海拔高度不同,

水热状况不同

⑶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水平差异)的理解。同时,

对气候、土壤、生物等整体性也加以考查。此图画出了大陆东半部植被分

布情况,在南北方向上能看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东西方向上能看

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

域分异

C.非地带性D.垂直地域分异

2.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的影响

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

答案1.A2.D

解析非洲大陆的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呈南北更替,主要的影响因素为

热量,所以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洋流能影响沿海地区的气

候,进而影响自然带的分布。

3.下图是30°N附近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图中1、2、3、

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

叶林

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

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

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答案B

解析本题展现的是垂直地带性分异,实际上是考查基带与该地水平

自然带的关系,有很大的迷惑性。图中五座名山的基带都处在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其自然带与该地水平自然带一样,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

较差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