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
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和气候
第1课时课题: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布
•
为什么说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说明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有哪些?
学习知识
1.思考:中学化学课中学过大气的组成,其主要成分有哪些?
2.阅读教材P36-37第一、二自然段和表2—2—1”干洁空气的主
要成分”,完成:
①地球表面包围着的大气,称为。
②低层大气有哪几部分组成?
③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⑤讨论思考:大气降水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小结: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
致雨。
3.思考:城市上空的雾为什么比郊区多?如果某地有大面积的水域
或者森林,其水汽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某地大气污染很严重,或发
生火山爆发等突发灾害,其固体杂质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4.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成分也会有影响,有些影响甚至造成大气污
染。讨论分析::①举周围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
影响?
②现在有些冰柜在做广告时,为什么说是“无氟绿色冰箱”?
小结:由于人类活动的排放,大气中的含量增多;氟氯煌化合
物等含量的
增多,使含量减少。这些活动造成了大气组成成分比例的变化,
甚至导致大气污染。
③思考:我们应怎样对待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这一问题?
运用知识
1.干洁空气中占其容积99%的是()
A.氧和氮B.氮和二氧化碳
C.氧和臭氧D.臭氧和二氧化碳
2.下列哪两种物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汽D.固体杂质
自主探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学习知识
1.讨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着装很厚,说明什么?是否随
着高度的增加气
温会不断降低下去?
当气温垂直分布出现不同变化时,大气的运动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大
气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一由此说明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
2.阅读教材
一,完成:
(1)(2)填写适当的数字,表示大气层分界高度。
(3)读图分析对流层、平流层的气温垂直变化情况。
度会发生季节变化吗?
对流层空气的垂直运动状况影响着其厚度。一般情况下,地面温度越
高,空气对流运动越显著,对流层上界越高,否则越低。因此,对流层厚
度由高纬到低纬的变化是
;夏季要比冬季
(6)讨论分析: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因为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可以说是“人类之家:与人们生
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云、雨、雾、雪等)都发生在
对流层。
(7)思考:为什么说平流层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天然屏障?
因为平流层中的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
过多紫外线的伤害,所以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8)高层大气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太阳活动为什么会影响地面的
无线电通信?
在80-500千米的高空,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所以又叫电离层。电
离层能反
射,我们能听到很远地方电台的广播,就是电离层的作用。
运用知识
1.大气中随高度的增加而气温递减的层次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以上都不对
2.有关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存在于平流层B.主要存在于暖层
2.自测自评:
一、选择题:
1.对流层中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
A.0.6度B.7度C.3度D.6度
2.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
4.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流层中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B.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热层中的氧原子,全部吸收了大于0.175微米的紫外线。
D.对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5.大气圈由高到低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温逐渐升高B.气温逐渐降低
C.密度逐渐增大D.密度逐渐减小
二、读图题:(千米)高度
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20(1)图中A层是层,100其
气温变化特点,
因为:。80c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60因
为①;
40②。B
20A
温度(℃)
气温垂直分布图
(2)B层是,适合于高空飞行,因为、
(3)C层是,该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是:。
第2课时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目标导航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方面各有哪些?
简述大气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氮气、二氧化碳、水汽、尘埃。
太阳对地球有何影响??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你了解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吗?
学习知识
1.回忆完成: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阅读图2—2—3"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了解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
太阳辐射光谱包括丫射线、x射线、、可见光、、电
波,它们的波长依次。其中可见光又可以分为赤、橙、黄、绿、青、
蓝、紫,波长依次渐短。
3.读下图“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完成:
辐射能力
2.5
1.5
1.00.5波长(微米)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所以人们把
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其中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集中
在区。
运用知识
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部分集中在()
A.紫外线B.红外线C.x光线D.可见光区
自主探究二: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
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学习知识
读教材P37第二目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以下题目完成本部分知识学
习: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思考: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哪部分?同时参看教材完成:
2
平流层中的臭氧和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中的
和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可见,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吸收是有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讨论: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为什么阳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
却是明亮的?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大气的作用造成的。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思考:为什么阴天白天的气温比晴天的
气温低?这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造成的。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
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愈。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
气温不会太高。
小结:
综上所述,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层时,大气通过、、等
方式对太阳辐射起到了削弱作用。
运用知识
1.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这是大气对太阳辐射何种作用造成的:()
A、折射作用B、吸引作用C、散射作用D、反射作用
2.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
A.白天多云散射作用最强B.夜间多云反射作用最强
C.秋季晴朗的白天散射作用最强D.秋季晴朗的夜间反射作用最
强
♦自主探究三:什么是大气的保温效应?其原理何在?
学习知识
读课本P38第二自然段内容,结合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分
析
1.相对来讲,太阳辐射为辐射,而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为
辐射。
2.通过探究一分析可知:大部分太阳辐射都可以到达地面,使地面受
热,所以地面的直接热源来自于。
3.分析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分析:对流层大气中的和等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很
强。因此,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除极少一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
绝大部分都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4.为什么说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分析: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小部分射向宇宙,大部分返回地面正
好相反,称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大气对
地面起到了作用。
小结: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辐射、辐射和辐射之间
相互转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简图掌握:
运用知识美国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实现之后,人类发现月球白
天的温度可高达100℃以上,夜晚则降至一183℃。昼夜温差达300摄氏度,
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收获:
1.知识联网:
吸收
削弱作用反射
散射
2.自测自评:
1.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
A.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
B.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至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
C.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
D.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
很少
2.下列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3.白
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高,原因是:()
A、白天多云,云层反射作用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
B、白天多云,云层吸收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C、夜间多云,云层反射地面辐射强,所以夜间气温高
D、白天多云,折射强,到达地面辐射少,所以气温高
4.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
(1)标出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的名称:①
(2)对于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三种辐射来说,辐射波长由长
到短的排列应是。
(3)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成分是平流层的和对流层中的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光。
⑷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气
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⑸
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最强的时候出现在天气,最弱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
(6)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第3课时课题:大气运动
地球表面各纬度获太阳辐射多少有何不同?
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于哪里,根本热源呢?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热力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习知识
1.阅读P39第一自然段,完成:
大气的运动分和。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和;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2.讨论:烧一锅开水,
注意观察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的水与锅边的水会发生什么
样的现象?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
思路:中间的水向上冒,锅边的水往下沉。因为中间的水加热后密度
变小,水汽上升而锅边水温较低,密度较大水便往下沉。这样形成一个
热力循环,最后水便烧开了。3.实验:在室外安全的地方点燃一小堆纸,
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是怎样的?为什么有这种现象?思路:纸片和灰烬从火堆
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进入火堆。因为火堆中
间空气受热密度减小气流上升,纸片就会上升。而在上空温度稍低,空气
密度较大于是气流下沉,这样也形成了一个热力循环。
4.根据以上思考:如果地面大气冷热不均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地面受热空气将,地面冷却空气将。5.阅读教材
内容及“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思考分析:空气上升与下沉
后,高空与地面空气密度与气压将发生什么变化?
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变形成高空空气密度变空气下沉后近地
面空气密度变形成气压,高空空气密度变形成气压。
6.分析:由于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并且在水平方向上,
空气总是从气压流向气压。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最简单
的大气环流一一热力环流形成了。
小结:
运用知识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由于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
B、近地面大气受热,其上空形成低压。
C、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引起大气水平运动。
D、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2.完成P39活动题。
?自主探究二:探讨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
化情况如何?学习知识
1.看书思考:什么叫气压梯度与气压梯度力?
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得气压
差叫。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叫。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看图2—2—8"水平气压梯度力”分析:若没有外力的影响,风向
应该怎样?
风向应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于等压线。
4.看图2—2—9分析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原因: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
5.看图2—2—10分析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原因: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共同
作用下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
6.归纳促使风形成三种力的具体影响:
愈快,风力越大。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
近地面风的流动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与风的方向,
可以减小风速,同时影响风向。
运用知识
1.有关风向、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由于摩擦力比较大,风与等压线平行
B.高空由于摩擦力可忽略不计,风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
C.同一幅图上,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
D.两幅图上,甲图的等压线密集而乙图的等压线稀疏,则甲图中各点
的风力大于乙图
2.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摩擦力只改变风向。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均影响风向。D、地偏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速。我的收获:
1.知识联网: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2.自测自评:
1.南半球的人背风而立,高气压在他的()
A.左前方B.右前方C.左后方D.右后方
2.有关风向、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由于摩擦力比较大,风与等压线平行
B.高空由于摩擦力可忽略不计,风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C.同一幅图上,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
D.两幅图上,甲图的等压线密集而乙图的等压线稀疏,则甲图中各点
的风力大于乙图
3.读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4点气压:①〈②〈③〈④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4.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B.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D.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B.甲地多晴朗天气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⑴在等压线图中A点处,绘出近地面的形成风向和受力情况(北半球)。
(2)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
的风向线。摩擦力愈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
(3)越往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
⑷风速随高度增加而
第4课时课题: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绘出热力环流图与风的形成图。?自主探究
[创设情景]: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
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
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自主探究一:什么是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知识
1.看书明确大气环流的概念。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
2.大气环流的形成:
第一步
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思考)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
如何变化?
小结: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带和极地带,成因为热力因
素所致。
第二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阅读教材P41内容,结合图2—2—11思考:
①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
②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③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
化?
难点分析:结合下图理解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这是理解单圈环流
演变为三圈环流
的关键。
小结:副热带气压带和副极地气压带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产生,
故为动力因素
所致。
[合作探究]1.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
高气压带与副热
带高气压带又有何不同?
2.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
高压控制下由于气流下沉,降水较少;低压控制下由于气流上升,降
水往往较多。
[独立探究]:理解气压带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前面所学大气水平运动
知识,独立分析近地面6个风带的形成过程。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圈环流
②地表均匀的,太阳直射赤道
③近地面出现个气压带个风带。受哪些风带的影响易产生降
水?
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共同点是从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的,这样会使气
流的温度升高,不易产生降水;相反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易产生降水。
运用知识
1、在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升起的旗子向(方向)飘扬?
2、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民航班机,飞行时间需要3.5个小时,但该
机从乌鲁木齐返航
到北京,只要3小时,原因是什么?
O
自主探究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后就静止的分布在相应的位置
吗?
学习知识
1.假设地表均匀,一年内最热的地方是否都在赤道?
2.地表气流上升区位于什么地方?下沉区位于什么地方?
热力上升的赤道地区,该地区的受热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而
是移动的一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读图2—2—12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并以赤道低压
带为例,说明其移动情况。
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移、冬季移;
4.讨论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带来什么影响。
某地常年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如
某地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如
运用知识
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不论南半球或北半球夏季都是():
A.向北移B.向南移
C.从高纬向低纬移动D.从低纬向高纬移动
2.一年中,能够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的气压带是()
A.副极地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
C.极地高压带D.赤道低压带
2.自测自评:
一.选择题
1、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高低纬度间受热均匀
C.地转偏向力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B.盛行西风和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
C.赤道地区上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
风
3.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高气压带和四个低气压带
B.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C.北半球1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大气环流分为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
4.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
应出现在
A.赤道附近B.南北纬30°附近
C.极地附近D.南北纬60°附近
5.有关地球上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压带均盛行下降气流
B.高气压带均易成云致雨
C.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
D,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6.有关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于南北纬30°附近B.其两侧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
风
C.是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D.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
二.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压带A的名称是;图中气压带A、B之间的风带是
_________市4+h,
并在图中画出风向。
(2暑假,气压带A位置大致在半球。
(3A、B、C三个气压带中降水较多的有(填字母)
(4)上各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
第5课时课题: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绘图说出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简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海陆热力性质有何差异?
学习知识
▲实验:用两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一杯水与一杯沙子(杯子体
积、型号相同),感受它们受热与放热的速度有何不同。
▲结论:通过实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应该能认识到:同等条
件下,受热快,放热快。这是由于它们的热力性质不同造成
的。
▲推导: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不考虑其他条件下,相同纬度
的陆地与海洋在同一季节(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受热快,温度高,温度低。
冬季,放热快,温度低,温度高。
运用知识
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B.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C.1月份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D.7月份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自主探究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习知识
回忆明确:上节课所学的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前提是:地表性
质。
▲读图2—2—13“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分析(以北半球为例):
1.该图所示为
2.据前面所学完成如下分析:
比较同一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与气压差异,并完成热力环流分析。
3.思考:7月份,气压带和风带要怎么移动,那在北纬20-300之间
是什么气压带?读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压(又叫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
压只保留在上。
4.读图观察南半球此季节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影响状况,并分析其原
因。
南半球陆地面积较,海洋面积较,地表相对均匀,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气压带相对完整,呈状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高
低压相间呈状分布。▲依照上述分析,自己结合教材,读图2—2
—14“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分析(以
北半球为例)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
是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
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它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运用知识
1.7月份,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高压B:亚洲低压C:副热带高压D:副极地低压
2.关于南北半球气压分布不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基本呈带状B:南半球已断裂成块状
C:7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
D:1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
♦自主探究三:季风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1.分析:由于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
此不同季节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探究二
“热力环流分析”思考)读图2—2—15,完成下表。
纳:
叫季2.归什么
风?。
运用知识
1.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的地区是:()
A.我国东部沿海B.朝鲜半岛C.我国西南地区D.印度一带2.季
风的形成原因有:()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不同纬度之间的热力差异D:南北之间的地形差异?我的收获:
2.自测自评:一、选择题
1.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B.赤道低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
地高压带2.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季风环流不
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3.下列地区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是:
A:欧洲西部地区B:亚洲东部地区
C:北美东部地区D:澳大利亚东部地区
4、有关东亚冬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偏北风,低温干燥B:偏南风,低温干燥
CC:偏北风,高温、湿润多雨D:偏南风,高温、湿润多雨
5.7月,北半球陆地热低压的形成,破坏了什么气压带的连续分布?
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
二、读右图,回答:
1.此图表示的是月的季风,其形成原因是。
2.C地气压中心名称是
3.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吹风,是怎样形成的?
第6课时课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回忆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什么是锋面,锋面系统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对
天气有何影响?
学习知识
1.学习课本P46注解,了解气团概念。
2.阅读教材P45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图2—2—16,探讨:①冷
气团、暖气团温度、湿度、气压、密度有何差异?
②冷气团、暖气团相遇产生的交界面向哪一侧倾斜?
③锋面附近可能会出现什么天气现象?
④分析雨区的位置?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空气相汇处,而不单纯
发生在冷空气或暖空气控制的一侧?
俗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是大气的运动,你能否从大气的运动
这一角度来分析?
归纳:由于锋面两侧气温、、湿度相差很大,因而大气很不稳
定,气团沿着锋
面上升,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因而锋面附近可能有云、雨、天气。
3.阅读教材P45第二、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图2—2—17与图2
-2-18,探讨: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将锋面分
为、、。
①何谓冷锋?何谓暖锋?他们是如何形成
的?
②辨认冷暖锋符号,指出各符号的移动方向及降水区域在什么方
向?
③它们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④若某一锋面在某地区停留的时间过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产
生什么后果?举
例?
⑤情景识别:“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1 单元复习
- 半导体收音机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儿童自行车用轮胎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高一数学说课稿10篇
- 城市电力与通信管道施工方案
- 制造业设备安全操作管理方案
- 抗感染药物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增湿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头带服装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发动机汽缸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地 理知识点-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 代数式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3)试题及答案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及管控清单
- 银行运钞驾驶员考核办法
- 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单元词汇课件 Unit 3
- 10.1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多重耐药菌 课件
- 2024年《经济学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6
- 高中 思想政治 必修1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时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