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二)历史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墓葬是考古发掘常见的现象,下面是一组大汶口文化考古发现的合葬墓变化情况。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男性女性合葬墓;大汶口文化中后期的合葬墓出现女性屈肢葬;到后期出现罕见的4人墓葬,随葬品都放置在男性一边,并高达300多件。下列反映大汶口文化墓葬变化的结论,错误的是A.大汶口文化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B.大汶口男女社会地位发生变化C.女性地位急剧下降体现社会的进步 D.黄河中下游地区礼制形成过程2.在西汉人的心目中,江南或被视为畏途。贾谊谪为长沙太傅,心情沮丧,“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史记·贾生列传》)。两晋南北朝时,江南出现六大稻作区,《宋书》载“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的变化A.为经济重心转移奠定基础 B.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们有幸福感C.形成全国经济平衡性拓展 D.有利于江南集镇和专业城市发展3.考古工作者在广东连县西晋“永嘉六年”墓,发现陶水田犁耙模型,有6个较长的耙齿,碎土松软,平整稻田,渗水性好。这说明A.南方农业超过了北方的农业水平 B.南方农业生产技术全国领先C.珠江三角洲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D.先进工具传人反映民族交融4.两宋上层建筑有一些新的变化:规定人们进行田宅买卖、典当须订立书面契约。契约由官府统一印制,契约须标准化格式,含四邻所至、租税役钱、邻人牙保等,以减少纠纷。两宋契约制度表明A.人们的田宅买卖仍受官府干预 B.两宋土地资源的市场化C.农民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强化 D.官府职能管理的平民化5.利玛窦采用“驱佛补儒”的手段进行传教,他补的儒是孔孟时代及孔孟之前的较原始的“儒家”思想,策划通过“合儒—补儒—超儒”、“阳辟佛而阴贬儒”、“贬佛毁道,援儒攻儒”的路线图超越儒家,达到以夷变夏的目的。利玛窦旨在A.入乡随俗迎合中国传统文化 B.全盘肯定中国先秦以来的儒学C.使天主教精神贯穿中国文化 D.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天主教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公布条约内容,当时朝廷重臣、办理“夷务”的官员都“鲜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施压下,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颁发各省。这一变化说明A.清政府完全屈服于外国列强 B.清政府外交近代化已有契约意识C.有助于地方官员办理外交事务 D.清政府治国理政态度趋向国际化7.有学者认为维新运动是在批判“中体西用”中前进的,但不少具体兴革又是以“中体西用”的词旨为号召的。关于二者的联系,符合学者表达的意思是A.中体西用是维新运动的基础 B.近代救亡图存呈螺旋式前进C.都是移花接木发展工业文明 D.中国一贯主动学习西方文明8.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通过教育部通令各大学开设“中国通史课程”。傅斯年激于国难,提出“书生何以报国?”决定组织编一部中国通史。钱穆也提出“对本国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强调“国史”通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这反映了A.中国通史教育处于完全的缺失 B.学术须加强对社会现实关注C.史学须有揭露日本侵华的责任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要变化9.1949年1月31日,胡适拿到赴美签证。临走前,傅斯年来看他,那晚,两位中国现代思想家凄然而泣。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背诵陶渊明《拟古》:“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两位思想家基于中国何种局势发出的感慨A.《临时约法》实现政治制衡 B.抗战胜利后中国学术出路堪忧C.国民政府的统治陷入绝境 D.新型政权的成立中国社会转型10.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市政府成立。一些投机资本家掀起银元价格飞速上涨,大米、棉纱等也跟着上涨数倍。一些资本家甚至疯狂叫嚣: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为此党和政府与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这场战役的实质是A.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B.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C.促进了社会转型的嬗变 D.建立经济体制的需要11.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亲率3万名步兵、4000骑兵,仅携带10天干粮,启动历时10年、行程逾万里的东征。战争期间,亚历山大很重视收集各地的哲学、自然学科、天文学等书籍,大力推行文化希腊化政策。亚历山大的做法A.使亚历山大帝国全盘希腊化 B.帝国的民主政治意识强化C.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D.推动了四大文明古国交汇12.中世纪欧洲黑死病肆虐流行期间,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英国社会各界纷纷寻找应对措施。据此可知教会展开了一系列以忏悔、祷告等宗教仪式为主的防治活动,一边用鞭子互相抽打自虐赎罪,宗教医学是防疫的主要途径政府加强社会救济,减税应灾;加强隔离,安置患者:净化空气,清扫街道民间世俗医学大行其道,设计了一种“乌嘴”防疫面具,设置隔离码头和隔离岛,将大批尸体运送到城外填埋,使用艾草、薄荷等消毒A.黑死病把世界联成统一整体 B.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出现动摇C.政府主导防控体系全面建立 D.人类应对灾疫努力延续文明13.下表是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2.422.95.45亿1750年19.213.11.630.97.28亿1850年22.78.15.135.111.71亿A.北方人民的南迁导致了中国人口的增长B.非洲与美洲人口比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C.全球联系初步建立殖民扩张使人口迁移D.工业化进程推动世界城市人口比例上升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有关德国间谍和描述德国独霸欧洲阴谋的书籍,如《1910年入侵英伦》《威廉来了:霍亨索伦王朝统治下的伦敦》备受英国民众欢迎;在德国,描写德国战胜英国的《英格兰的报应》《德国未来100年》等小说也非常畅销。据此可知A.意识形态领域助推战争爆发 B.小说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D.文学艺术都一边倒偏向战争15.1919年是世界革命运动频发的一年,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革命运动。通过对这一时段的世界局势分析,据此可知1919年3月埃及爆发以开罗学生反英示威为起点的反英大起义1919年4月印度人民因英国制造的“阿姆利则惨案”开展反英独立运动1919年5月4日中国发生“五四运动”1919年7月土尔其反对希腊占领伊兹密尔港口,捍卫土耳其民族独立的斗争A.新型独立的民族国家纷纷建立 B.战后新秩序无保卫和平的作用C.一战促进被侵略地区民族觉醒 D.革命运动推动殖民体系的崩溃16.下列表格为“20世纪50—70年代的部分大事摘编”。这反映了法国支持发展核武器,推行促进欧洲统一的外交政策,退出北约东欧国家掀起改革浪潮,试图改变苏联模式,甚至爆发与苏联的冲突中国中国和苏联两党、两国在意识形态等方面逐渐产生重大的分歧,走向分裂A.国际关系逐渐摆脱冷战影响 B.两极格局下国际力量分化调整C.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对抗加剧 D.美苏冷战的重点区域发生转移二、非选择题:共52分。本大题共4题,均为必答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唐代立国规模宏阔,其疆土、经济、文物,较之秦汉,似乎尚有过之而不及。论其政治,依然还是秦汉传统规模,王室与政府分立,君权与相权互济,但唐代的政府组织之详备严密,实为汉代所未有,此后宋、元、明、清四代,都尊奉为行政圭臬。魏晋以下的门第新贵族,在唐代渐渐地和平消失于无形。自唐后,中国社会再没有别一种新贵族之形成。故在唐代有两大趋势:一、由贵族阶级转移到平民社会。二、文化由宗教方面转移到日常人生。——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材料二清朝前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多次出兵平定西北边疆叛乱,完成了对新疆、西藏的完全统一,击败沙俄侵略,收复台湾。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前提下,允许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限自治;不同地区颁布了如《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藏通则》等相应的法律;各地因俗设官(制),如驻藏大臣、军府、盟旗等;对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用封爵、给俸、联姻、朝觐等措施加强联系;不断赐封喇嘛教领袖,在蒙藏地区形成了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系统;蒙古族集中生活地区划定牧区、屯田(新疆)、实行招民开垦(西南地区)等,大力发展边疆经济。 ——摘编自马汝珩、马大正主编的《清代的边疆政策》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别评价其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前期稳固边疆的特点及贡献。(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欧洲近代化学传入中国,是在十九世纪中叶,那时鸦片战争刚失败,帝国主义船坚炮利打破清廷落后状态,促使一批先进的人们向西方学习,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书籍。后来“师夷长技以自强”,许多民用工业品如火柴、肥皂、食品等也离不开化学,推动了化学知识的传播。1855年,上海出版发行英国人合信(Hobson)著的《博物新编》,这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化学的著作。1856年《格致汇编》,第一次把chemistry译为“化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和宣传了各种科技知识,尤其是化学知识。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还译出了不少专门的化工著作和其他化学著作。我国化学家徐寿对化学知识的介绍贡献很大,他译出了好几部化学著作,有《化学鉴原》六卷、《化学求教》八卷,对我国传播化学起到重要作用。——林泽森《近现代中国化学的发展、成就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材料二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刊物《科学》开始发行,便时常有化学论文发表。1933年,《中国化学会会志》创办,从创刊到解放初期,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论文均用外文发表。这份刊物不但是国内化学刊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并且在国际化学界也赢得了一席之地。此外,由学会创办的刊物还有《化学》《化学通讯》《化学工程》等。除了由学会创办的刊物外,还有学校刊物、研究机关刊物和工厂刊物。这种种刊物,虽质量不一、规模各异,但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化学的发展状况。除了刊物外,书籍也是化学出版物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从1927年至1941年春,中国出版的化学书籍共有327部,其中工业化学书籍所占比例最大,居于第二位的是化学教科书及普通化学书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引进化学知识的背景及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前期中国化学出版物大量出版的积极影响。(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夜生活最早在上层社会中出现,随后逐渐向大众社会传播,进而发展为西方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后来艺术家和建筑师把意大利宫廷舞台上的照明和场景技术引入欧洲各地,有了梦幻般的场地,夜生活就变得更加活跃和丰富。在英国,小酒馆生意兴旺,詹姆斯一世时期,餐厅、小酒馆常常可以通宵开放。赌场是夜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场所。17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夜里喝咖啡。咖啡馆不只是一个卖咖啡的地方,也是一个典型的社交场合,各种资讯经由咖啡馆传向更广的社会。17世纪,在巴黎的夜晚,咖啡屋、啤酒馆、酒店数量也很多。17世纪末,英国人马丁·李斯特在他的巴黎旅行记中讲到了巴黎人在这些地方的很多夜晚活动,其中提到了位于城市中心的皇家宫殿(thePalaisRoyal)及其花园,这个地方后来成为巴黎城里最主要的夜生活中心。——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材料二进入18世纪后期,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1789年,一位到访伦敦的人写道,伦敦所有商店营业到晚上10点,灯光把商店照得极其亮堂。19世纪,汽灯很快普及,商家们开始用灯饰来制作广告,展示商品。在这方面,伦敦再次引领风尚。1816年英国棉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18小时,其间用餐时间只有40分钟。类似的状况引发了劳工群体的抵抗。在这一时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出现了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劳动方式,夜间劳动从此咸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洲近代夜间经济活动。(6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12分)材料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了进行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将军事、经济、科技、政治、外交等社会生活领域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活动。舆论动员作为战前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建科前期服务范本合同
- 绿色田园工程建设作业指导书
- 业主装修工程合同
- 全新运输合同终止协议书
- 物流行业最佳实践指南
-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作业指导书
- 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
- 旋挖钻机买卖合同
- 个人股权转让协议书
- 借款合同法律常识
-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型指南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完整全套电子教学课件
- 会务服务投标技术方案
- 中国传统图案大全
- 人间草木读书报告
- 市政污水管网深基坑拉森钢板桩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 《绘本阅读与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 员工离职登记表(范本模板)
- YY/T 1566.1-2017一次性使用自体血处理器械第1部分:离心杯式血细胞回收器
- 2023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四、五、六年级)词汇及常用表达法(课本同步)
- GA/T 718-2007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