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_第1页
演示文稿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_第2页
演示文稿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_第3页
演示文稿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_第4页
演示文稿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一、中国传统金融业(一)钱庄钱庄的产生:钱庄的前身是钱铺(钱店、钱肆、钱桌),产生于明朝中叶。清乾隆后期,钱庄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安徽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二)票号票号的兴起:票号,又称票庄、汇兑庄。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初,开始票号多为山西人经营。继山西票号之后,有南帮票号。票号的兴起主要源于长途商业资金调拨的需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三)典当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二、近代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一)外资银行在华的出现和发展(二)华资银行的迅速发展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1845年:第一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1950年代:汇隆银行、呵加剌银行、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1865年:汇丰银行1893年:横滨正金银行1895年:华俄道胜银行1、晚清时期(一)外资银行在华的出现和发展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滙丰银行大楼。在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2号,又名市府大楼,1925年建造,今天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部驻地。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1924年横滨正金银行(YokohamaSpecieBank,ltd。)在中国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楼。1945年后,该楼改作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1949年后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楼。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甲午战后(1895-1911年)在华营业的外资银行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2、北京政府时期新设立有29家外商银行,其中以日、美资本居多。

另一特点是多中外合办银行,如中法实业银行、中华汇业银行、中华懋业银行。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深入中国内地和边疆,势力已达极盛。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

除东北外,新设的外商银行有五家。到1936年,外国在华银行共32家141处其中英国7家27处、美国4家16处、日本11家54处。外国银行资产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占极大的比重。1936年底全国169家华商银行和储蓄银行的全部资产是14.3亿元,而同年33家外国在华银行的资产是19亿元,比169家华商银行还多1/3。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作用1、控制进出口贸易,垄断外汇。2、控制中国金融(发行纸币,开展存、放、汇等银行业务、对华投资)。3、投资中国政府公债,控制中国财政。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左宗棠“西征借款”一览表(单位:银两)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汇丰银行从清政府直接贷款的收益概况(单位:1000港元)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二)华资银行

银行仿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扰,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近年中外士大夫灼见本末,亦多建开银行之议,商务枢机所系。——《请设银行片》盛宣怀(1844-1916),江苏常州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

清政府户部试办银行酌拟章程奏折。1904年,军机大臣奕劻提出由户部筹集股本,试办银行。次年,中国第一家国家银行-户部银行在北京成立,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并有铸造货币、发行纸币、经理公款等特权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1、晚清华资银行发展概况

国家银行:户部银行(1905.8),1908年改名为大清银行;交通银行(1908)。

地方银行:天津官银号、浙江官银号、福建官钱局。陆续改称银行。

商业银行:上海信成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等。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2、北京政府时期国家银行:中国银行(1912年)、交通银行。地方银行:这一时期设立的地方金融机构有30家左右。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很大发展。据统计,1912年设立的银行14家,至1927年共设立银行185家,1917-1923年7年中共设立131家。银行联营:北四行、南三行。发展原因: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对资金需求增加;从事政府放款和公债投机。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

省财政厅长黄实邀集商界人士就金融问题一再商讨。“裕国利民”之意创设江西裕民银行。资本100万元,官商各半。最后实收现金50万元即行开办。总行行址设在南昌市。江西裕民银行于(1928年)1月7日正式开始营业,初设分行2处,代理省金库。到1946年改组为江西省银行,共存在18年,是民国时期江西经营得最好且影响最大的地方银行。江西裕民银行自行发行的首张纸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亲自批准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

中国银行首任监督吴鼎昌。中华民国成立后,吴鼎昌被委任为中国银行监督,于1912年2月5日在上海主持了中国银行开业典礼。随后兼任中行筹备处主任,负责筹划北京总行和各分行的开办。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

大清银行股东联合会议记录。1912年1月28日,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召开会议,传达孙中山先生指示,决定成立中国银行。会议结束时,与会人员群呼“中国银行万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中国银行发行的股票。中国银行1915年12月发行的印有袁世凯头像的股票。这是中国银行历史上第一次发行股票。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张嘉璈与伦敦经理处(1929年11月4日开业)员工合影。美国纽约经理处(1936年7月1日开业)员工合影。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马来西亚槟榔屿经理处(1939年11月20日开业)员工合影。缅甸仰光办事处(1939年1月14日开业)员工合影。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

抗战时期员工在防空洞中坚持工作的场景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接管中国银行的军代表1952年11月1日,中国银行第一届第五次董事会议留影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中国银行1916年5月14日刊登在上海《申报》上照常兑付钞票的广告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宋汉章、张嘉璈认为,若执行“停兑令”,无异于“宣告政府破产,银行倒闭,直接宰割天下同胞,丧尽国家元气”,遂决定拒绝执行。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1897年后,中国人开始自办银行,但势单力薄,难与外资银行相抗衡。发展中国自身银行业,已为当时朝野有识之士所关注。交通银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筹建的。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交通银行是经政府特许的发钞行,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对此均有明文规定。交通银行从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发行第一版钞券,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国民政府公布《统一发行办法》宣告发行业务终止,发钞前后共33年,是我国历史上发钞时间最长的银行李经楚1908年任交通银行第一任总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3、国民政府时期“四行二局”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成立完全由政府控制的中国国货银行,《银行法》等法律规范银行经营,对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银行进行接管改组。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陈光甫,中国银行家。易名辉德,字光甫,江苏镇江人。190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15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资本从最初的10万元发展到后来的500万元,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领袖。1923年8月,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挂牌注册,并易名为“中国旅行社”。1927年他又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为蒋介石筹募军饷。1928年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50年陈光甫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分行易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注册。1954年定居台湾。1965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台北复业,任董事长。1976年卒于台北。中国摩根——陈光甫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中国银行之父——张嘉璈张嘉璈,字公权,江苏宝山人,1889年出生在上海宝山县的一个大家庭。东京庆应大学进修财政学。1909年毕业回国,任邮传部路政司司员。1914年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16年被提升为总行副总裁。1928年任中国银行总经理。193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顾问委员会副主席,3月任中央银行理事会常务理事及监事会监事。同年辞去中国银行总经理,12月任铁道部部长。1938年1月仍任改组后的交通部部长。抗战胜利后,任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银行总裁、中央信托局理事长等职。1948年5月辞职。1949年5月移居澳大利亚。1953年赴美。1979年10月15日病逝。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周作民(1884-1955年),江苏淮安人。1935年任金城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指挥金城银行各地分行业务。1948年出走香港,1951年回到北京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任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6分李铭(1887~1966),字馥孙,浙江绍兴人,日本山口高等商业学校银行学专业毕业,并曾在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实习,积累了丰富的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经验。回国后,他接手浙江银行。1949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