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发展经济学西安交大_第1页
认识发展经济学西安交大_第2页
认识发展经济学西安交大_第3页
认识发展经济学西安交大_第4页
认识发展经济学西安交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发展经济学西安交大2.经济增长理论与论证经济发展的思路2.1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2.2古典与新古典经济理论2.3新经济增长理论2.4经济增长的阶段与极限2.5论证经济发展的思路2.5.1结构主义思路2.5.2新古典思路2.5.3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路2.5.4激进主义思路2.5.5制度分析思路2.1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2.1.1Classicalgrowththeory

(1)AdamSmithandincreasingreturns斯密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把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报酬递增概念引入了经济学。认为劳动分工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正是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报酬递增,成为了对作为自行产生过程的经济进步抱有乐观主义观点的核心。

报酬递增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随着产出和就业扩张而上升;而报酬递减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下降,劳动就业限制在某一点上--在这一点之后,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到生存工资的水平。报酬递增在大多数工业活动中普遍存在,而报酬递则是农业和采矿业等以土地为基础的活动的特点,因为土地是一个固定的生产要素。(2)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该模型表明,经济增长率是由储蓄倾向和资本-产出比共同决定的,如果资本-产出不变,经济增长率就决定于储蓄倾向或储蓄率,储蓄倾向越高,则经济增长率越高。如果储蓄倾向不变,资本-产出比越低,则经济增长率越高。对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批评:★实际上储蓄转化为投资需要具备很多条件:(1)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着制度缺陷;(2)缺少投资所需的物质资本品、原材料以及关键的技术、而且由于外汇短缺也不可能都靠进口来解决;(3)社会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电力等)十分落后,对投资造成了重大的障碍。★这个模型是建立在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定上的。实际上,随着经济发展,资本-产出比不可能不变。2.2索洛—斯旺模型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R.)英国经济学家斯旺(Swan,T.W.)英国经济学家米德(Mead,J.E.)模型假设(1)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资本产出比可以改变。(2)规模收益不变。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3)市场完全竞争。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节作用。(4)存在技术进步。但是一个有着固定趋势的常数。技术进步中性,即产出规模不变。索斯模型的内容1.对于储蓄资源的分配其中:s=储蓄率k=K/L=人均(劳均)资本量f(k)=Y/L=y=人均(劳均)产量△k=K的增加量n=人口增长率δ=固定资产折旧经济增长来自对社会储蓄资源的分配,具体分配方式:2.人均储蓄的去向(1)资本的深化△k(Capital-Deepening)人均资本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2)资本的广化(n+δ)k(Capital-Widening)每一增加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和用于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资本资本深化资本广化3.经济增长的稳态要实现经济的稳态增长,即人均资本达到均衡不变。忽略技术进步,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在稳态中,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经济增长率g=n。如果△k=0,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所以稳态条件是:人均资本的净变化是储蓄超过必需投资的部分:k=sy-(n+d)k稳态定义为k=0,并且在y*和k*的值满足:sy=sf(k*)=(n+d)k*1sf(k)与f(k)的形状相似,但是在其下方。资本广化直线(n+δ)k通过原点,斜率为(n+δ)。sf(k)与(n+δ)k的交点所对应的人均资本k1,人均产量y1。

2.2剑桥增长模型代表人物:英国卡尔多(Kaldor,N.)罗宾逊夫人(Robinson,J)。模型的假设(1)社会成员分为两大阶级:利润收入者工资收入者(2)利润收入者储蓄率>工资收入者储蓄率,且不变。收入分配发生变动,社会储蓄率将随之变动。(3)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剑桥增长模型的内容及意义1.模型的表达式中:P=利润率,SP、Sw、K分别表示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工资收入者储蓄率、资本-产出比。由于SP、Sw、K假定不变,故(SP–Sw)、Sw/K为常数。因此,提高利润率,就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剑桥增长模型的意义(1)分配有利于资本家、不利于工人。在国民收入中,利润比重越来越大,工资比重越来越小。经济增长会加剧利润和工资分配比例的失调。(2)分配失调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并引起经济和社会问题(3)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是根本途径,而不是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增长。(4)根本的办法是调节储蓄率,即调整资本收入(利润)和劳动收入(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2.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1)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GrowthTheory)也叫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内生技术变化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罗默(Rome,P)、卢卡斯(Lucas,R)等。

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即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递增,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在长期可能单调递增。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肯德里克(Kendrick,J.W.)、丹尼森(Denison,E.)等。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度量它们所起的作用的大小。1.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肯德里克(Kendrick,J.W.)投入要素

报酬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劳动资本定义:技术进步创新的扩散程度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实质就是技术进步产量与部分要素(如劳动投入量)之比称为部分要素生产率。丹尼森的估算美国1948~1981年的经济增长率是3.2%。其中:要素投入增长为1.1%,贡献是34%;全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1%,贡献是66%。教育因素的贡献占19%,知识进步因素的贡献占47%。丹尼森的结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总增长率的贡献已大大超过要素投入量增加;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开发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历史统计分析库兹涅茨(Kuznets,S.)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1.经济增长及其特征经济增长: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基础上的。库兹涅茨得出现代经济增长特征(1)人均GNP和人口呈加速增长的趋势,但人均产值的增长率要高于人口增长率。(2)技术进步,生产率不断提高。(3)经济结构的转变率很高。(4)伴随着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5)不是一国的独特现象,而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6)世界范围内不平衡,因而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限制。经济增长的原因与趋势

在人均GNP增长中:25%归因于资源投入量增长,75%归因于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生产效率提高,而不是资源投入数量的增加。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是技术不断进步引进的。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变化趋势(1)财产收入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劳动收入比重上升。(3)收入分配差距日益缩小并趋于平等。库兹涅茨效应假定收入分配在经济增长之前是平等的初始阶段,收入分配出现不平等。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逐渐缓解,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益差别缩小后,收入分配才变得较为平等。这一规律被称为“库兹涅茨效应”(KuznetsEffect)

为“倒U曲线”。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曲线吉尼系数人均GDP2.4经济增长的阶段与极限

罗斯托(Rostow,W.W.)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几个阶段传统社会(TraditionalSociety)。在有限生产函数内发展起来的社会,以前牛顿时代的科学技术和世界观为基础。牛顿是历史分水岭,牛顿之后,开始广泛的相信规律,系统进行生产控制。人均产量水平存在一个最高限度,经济技术生产率的进步非常有限。一般不得不把大部分资源用于农业生产。经济“起飞”准备阶段PreconditionsforTake-off是一个过渡阶段,包括处于转变过程中的所有社会。一般由较为先进社会从外部入侵开始。动摇传统社会,加速其解体;引进先进思想和观念。该阶段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反对传统的地区性集团和殖民政权。“起飞”阶段Take-off当今发达国家,起飞的直接刺激主要来自技术;起飞的条件:★社会基础资本的积累(10%)★工业、农业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准备把现代化作为最重要政治事业的政治集团的出现走向成熟阶段

(TheDrivetoMaturity)起飞后大约40年左右达到成熟。成熟指能够吸收和有效的采用现代技术的最新成果。起飞之后是一段长时期持续的增长,产量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大规模高消费阶段TheAgeofHighMassConsumption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白领人口比重增加。更多社会资源用于社会福利和保障。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们更希望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去拼命地赚钱。各种艺术追求和人自身精神发展。追求生活。经济增长的原因1.经济增长阶段出现依次更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主导部门的依次更替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欲望的不断更替(心理因素)2.主导部门是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先导部门,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主导部门形成的条件: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雄厚的资金;有技术创新和迅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发展对其他产业部门起到带动作用。经济增长的主观动力罗斯托利用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几代人对生活不同的要求来说明社会增长阶段的更替、主导部门的变化、中心人物的置换,提出了布登勃洛克式动力(BuddenbrooksDynamics)。此小说曾获诺贝尔奖,被人称作德国的《红楼梦》。不同时代的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他们的欲望,即布登勃洛克式动力的更替,推动了增长阶段的过渡和更替。老子追求的是金钱;儿子作为大富翁之子来到人世,追求的是社会地位;孙子生活在丰裕的财产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之中,追求的是音乐。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分析

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与特征

1、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下了经典式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长可以给它的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定义包含有三层意思:(1)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量持续增加。(2)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技术。(3)增长潜力的实现是伴随社会制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2、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生产率高且增长迅速:生产率、增长率可解释任何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产出增长的50%~75%。也就是说,产出增长主要归因于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率的增长源泉来自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改善。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经济增长导致“三次产业”依次转变,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企业经营从国内经营走向国际经营;收入分配由财产所得为主转为以劳动所得为主,技术进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4、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迅速变革5、国际经济扩张迅速6、经济增长在国际间的有限扩散经济增长趋势与其极限的争论1、土地与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在土地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产出仍会增长。但当新的劳动力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之上时,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生产率将不断下降。经济增长趋势与其极限的争论2、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增加劳动与资本的投入量可以使产出水平提高。但是,由于人口增长慢于资本的增长,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即资本深化。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深化,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经济增长趋势与其极限的争论3、技术进步的作用

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得出悲观的结论: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经济增长最终将达到一个极限而停止下来。至于技术进步能否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则取决于技术进步与资本深化的相对速度。经济增长趋势与其极限的争论4、经济增长的有极限和无极限

2.5论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2.5.1结构主义思路(thestrucualistapproch)(1)对当代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思潮的不同看法。(2)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状态(3)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普雷维什、辛格)(4)发展了结构分析方法:1)提出假设;2)经验测试;3)建立较为完整的模型。核心概念:二元经济;需求互补性。结构主义的政策建议政府应担当经济发展任务;收入增量重新分配;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流动。论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2.5.2新古典思路(拉尔、哈伯勒等)(1)对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渐进、和谐、乐观)(2)对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独特看法(3)资本积累理论(强调多种资本之间配合的重要性)(4)国际贸易理论(支持自由贸易,认为穷国和富国均收益)基本政策主张:主张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反对国家干预,倡导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主张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加强农业投资和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控制人口。论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2.5.2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路(1)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发展所需要的是努力推动制度变迁。(2)新古典的一个假设是私有制和交易成本为零。现实中并不能简单依靠价格—市场机制,而必须根据交易成本、产权、契约的规定在不同的经济制度结构中选择来实现最大化绩效。(3)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体系的怕累托最优均衡,现实中无法实现。(4)寻租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论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2.5.3激进主义思路(1)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内外条件关系提出“支配--依附论”。(2)阿明的观点:“中心—外围论”及不平等交换。(3)不发达国家内部的结构瓶颈(bottleneck)起着“依附机制”作用。(4)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化。论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2.5.4新制度主义的发展理论思路诺斯的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奥尔森的利益集团作用理论林毅夫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诺斯的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

制度经济学的根本特征是强调制度安排在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作用。一般而言,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时,是把制度因素排除在外的。其中往往把经济增长率中不能解释的“余值”归用于技术创新。丹尼森在研究增长率时,把西方九国的国民收入增长率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把应计算的因素都计算后,(即各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率中仍有“余值”。于是人们把它归于技术创新,(这较普遍),舒尔兹把它归于“人力资本”,而新制度经济学将它归为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奥尔森的利益集团作用理论

奥尔森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影响为契机,分析了战后很多国家的兴衰。其基本思想是:利益集团的发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