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地质学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第一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变质作用的定义
岩石在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从定义我们可知,变质作用应包含如下内容:
一、变质作用第一节变质作用概述第二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变质作用属于内动力作用。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部,T、P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这与沉积岩形成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2、变质物态
变质作用一般在固态下发生,保持着原岩的整体性。
3、变质方式
原岩的变形、破碎作用,重结晶作用,矿物重组合和交代作用等。
4、变质结果
导致原岩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的改变。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根据原岩的类型不同,可分两类:
正变质岩-原岩为火成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
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第三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
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主要指引起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即物理、化学方面的因素。具体地说,主要是温度(T)、压力(P)以及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二、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第四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1、温度
温度是控制和影响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变质作用是随温度升高而进行的。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是有一定的范围,那么,变质作用的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是多少呢?目前的共同认识是:
◆起始温度:以浊沸石、蓝闪石、红柱石、钠云母、叶腊石等变质矿物的首次出现,作为变质作用的开始。这些矿物出现时的温度范围为是在150℃—250℃之间。这就是变质作用发生的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原岩发生大规模熔融时的温度。因此,变质作用的温度变化范围应为650℃—150℃之间。低于150℃属固结成岩作用;大于650℃岩石熔化,属岩浆作用范畴。第五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6☆温度作用:非晶质结晶质(岩石结构变,组分不变)细晶粗晶(岩石结构变,组分不变)矿物新矿物(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变)☆温度来源:◆地热增温率:1℃/33M,需其它热源补充、迭加。◆放射性元素衰释放的热量:特点是总量大,不均匀,有时也极为可观。◆岩浆活动带来的热能:其强度和岩浆活动的规模有关,有时范围很小,仅限接触带,即是所谓的接触变质,有时也可能影响一个区域。
◆应力作用下的摩擦热:其较为局部,如断裂带。第六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72、压力
可分为静压力、流体压力、定向压力。压力单位:barpa等(1)静压力(均向压力)
一般指由上覆岩层的负荷重量所引起的压力。这种压力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而且对岩石的作用力各向均等。
静压力的作用:①压缩岩石,使岩石孔隙减小,变得致密坚硬;②矿物的原子、离子、分子间距缩小,形成比重大、体积小的新矿物。第七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8(2)流体压力(粒间流体压力)
岩石抵抗静压力作用主要是固体颗粒和粒间的流体。当静压力在岩石中传导至循环的粒间流体时,便形成了流体压力。在不同的系统中流体压力值是不一样的。在封闭系统中流体压力等于上覆岩石的静压值;在开放系统中流体压力等于流体本身的重量,其值低于岩石的静压力。流体压力对岩石变质作用的影响:
①控制化学反应的进程;
②影响变质作用的温度。第八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9(3)定向压力
指由构造运动所引起的侧向挤压力,分挤压力和剪切力。岩石在定向压力的作用下,当超过弹性极限时可发生变形,而当超过强度极限时则发生下破裂。定向压力作用:①岩石结构、构造改变;②引起变质岩定向构造的形成(片理、线理构造)③促进粒间流体的活动,加速变质作用的进行。挤压力剪切力第九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0第十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13、化学活动性流体
化学活动性流体,通常指气态或液态的水溶液,它对岩石的变质作用起了重要作用。成分:以H2O、CO2为主,含其它挥发分。来源:①存在岩石颗间孔隙及裂隙中以水为主的流体;②矿物结构中的流体(含H2O、CO2及其它挥发分);③岩浆分逸的流体;④地壳深部物质分逸出富含K、Na、SiO2等成分的热液。存在于岩石孔隙和裂隙中的这些流体,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将岩石中的一些元素溶滤出来,促使化学组分迁移,再分配,形成与原岩性质完全不同的变质岩。第十一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2第二节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一、物质成分的变化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物质成分的变化,温度和压力起了重要作用,表现在:1、温度变化,①使岩石通过释放或获得某些挥发分,发生化学成分重新组合,原矿物消失,新矿物生成。如,高岭石脱水(高温)反应
Al4[Si4O10][OH]8Al2[SiO4
]O+2SiO2+4H2O
方解石的脱CO2的反应
CaCO3+SiO2CaSiO3+CO2↑500℃(高岭石)(红柱石)(石英)470℃(方解石)(石英)(硅灰石)第十二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3②矿物的重结晶-温度升高使岩石的小晶体,再次生长成大晶体。这是岩石在固态下质点重新排列,而不形成新矿物。如,
CaCO3(微晶)
CaCO3(粗晶)石灰岩大理岩(质纯、洁白者称汉白玉)2、静压力产生矿物成分变化的两种形式(1)使体积大、比重小的矿物转变成比重大、体积小的矿物。
红柱石(比重3.13-3.16)粘土矿物
蓝晶石(比重3.53-3.65)高温P<5.5×108PaP>5.5×108Pa第十三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4(2)高压下,比重小、体积大的不同矿物可结合成比重大、体积小的新矿物。如①Mg2[SiO4]+Ca[Al2Si2O8]→CaMg2Al2
[SiO4]3
(橄榄石)(钙长石)(石榴子石)分子体积42.6101119(总体积减17%)
143.6比重3.32.763.52②石英柯石英斯石英比重2.652.934.3530Kbar120Kbar第十四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53、化学成分的交换(交代作用)某些元素从原岩中带出,另一些元素从外部带入,使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改变,这种作用称交代作用。比如,钾长石被Na+交代,转变为钠长石并带走K+。
K[AlSi3O8]+Na+→Na[AlSi3O8]+K+交代作用在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较典型。特别是当中酸性岩浆侵入到碳酸盐围岩中,岩体中的SiO2、Al2O3等成分被带进围岩,而围岩中的CaO、MgO等成分被带入岩体,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两侧出现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等矿物组合。这些变质矿物的化学成分中都含有SiO2、Al2O3、CaO、MgO。这说明通过交代作用,物质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交换。第十五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6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既决定于原岩性质,还与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密切相关。因此,变质岩具有自己的矿物成分特点,又与火成岩、沉积岩有一定联系,而且矿物成分更为复杂多样。
1、特征变质矿物
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十字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蛇纹石、绿泥石、硅灰石、石榴子石、透辉石、篮闪石、石墨等。
若这些矿物在岩石中出现,反映了原岩己变质,应属变质岩。
2、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白云母等矿物,在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都可存在
主要区别是,变质岩中的石英、长石具有波状消光,裂纹较发育。而云母作为主要矿物出现在岩石中,那肯定是变质作用形成的。第十六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7三、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和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特征,称之为结构。变质岩的结构很特别,因为变质岩是一种转化改造原岩的岩石。根据成因,其结构一般可分为四类:
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和交代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所反映的岩石构成方式,着重于矿物集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按其成因可划分为三类:
变余构造,变成构造和混合岩构造
结构构造是变质岩的重要特征,常用作变质岩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结构和构造的研究,还可以了解变质岩的原岩,判断原岩所经受的变质作用、环境、方式和程度等特点。第十七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8(一)变质岩的结构1、变晶结构
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这是变质岩最常见的结构。变晶结构的特点:
(1)矿物的自形程度不高,多为它形或半自形,这与矿物颗粒的变晶生长同时进行有关。
(2)结晶力强的矿物较自形,结晶力弱的矿物呈它形,不能反映结晶先后顺序。
(3)当变质岩具有斑状变晶结构时,变斑晶一般较自形。变斑晶与变晶基质几乎同时形成。变晶结构中的变晶是由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晶粒,可根据变晶的大小、形状和相互关系等特点可进一步划分:第十八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9变晶矿物颗粒的大小变晶矿物颗粒形态变晶矿物的相互关系绝对大小:
粗粒变晶结构(平均直径>3mm)
中粒变晶结构(平均直径1-3mm)
细粒变晶结构(平均直径<1mm)
显微变晶结构(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相对大小:
等粒变晶结构
不等粒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
镶嵌粒状变晶结构
缝合粒状变晶结构
鳞片变晶结构
纤状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
筛状变晶结构
残缕结构
旋转结构
沙钟结构
雪球状结构第十九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0
变晶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等粒变晶结构:变晶颗粒等大。第二十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1
变晶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不等粒变晶结构
岩石主要矿物为连续变化,也称系列变晶结构。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2
变晶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斑状变晶结构
在粒度较小的矿物集合体中有相对较大的斑状晶体,基质和斑晶粒度差别悬殊,基质是可以各种结构,因为这些斑晶是在变质作用中形成的,故称变斑晶。一般情况,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其晶体较大,晶形完好,包体减少,双晶、解理等光性特征渐明显。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
变晶矿物颗粒形态——粒状变晶结构
变晶矿物(石英、长石等)呈近于等粒。矿物颗粒成简单的多边形或浑圆形,彼此接触线较为平直,有时称平直镶嵌粒状变晶结构,是热变质反应达到平衡的结构。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
变晶矿物颗粒形态——鳞片变晶结构
岩石主要由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此种结构常组成结晶片理发育的变质岩,多数情况下,这些片状矿物都是定向排列,但有时也可以是无定向排列的,导致岩石呈块状结构。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5
变晶矿物颗粒形态——纤状变晶结构
变晶矿物(阳起石、硅灰石等)呈长柱状平行排列或束状集合体。如,变晶矿物呈纤维状、针状则称纤维变晶结构。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6
变晶矿物的相互关系——包含变晶结构
变质岩中一些变斑晶的形成是在基质中组分重结晶的同时或稍晚的阶段发育成长起来的,所以与岩浆岩中的斑晶相比较,其特点是变斑晶中常含有大量基质中矿物的包体。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7
变晶矿物的相互关系——筛状变晶结构
包体矿物含量很多时,出现筛状变晶结构。此种筛状变晶多现于石榴子石、十字石、堇青石等矿物中,代表着变斑晶晚于被包裹矿物而形成。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82、变余结构
由于变质结晶作用不彻底,原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可部分地保留下来,形成残余结构。变余结构的命名只要在原岩结构名称上加上“变余”二字便可。
原岩为火成岩的变余结构:由侵入岩和喷出岩经变质后的岩石中,变余斑状结构较常见。还有变余辉绿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
变质辉绿岩变余辉绿结构j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9
原岩为沉积岩的变余结构:原岩为砂砾岩等正常沉积碎屑岩,变质后岩石中常部分保留砾石或砂砾的外形,称为变余砾状结构及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泥状结构等。变余砾状结构角页岩-变余泥状结构
原岩为变质岩的变余结构:原岩具有变质结构,经过再次变质形成新的矿物,但仍保留原来的变质结构,如变余碎裂结构,变余变晶结构等。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0
3、碎裂结构
原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当压力超过岩石或矿物的弹性极限时,矿物便发生弯曲、变形。如定向压力进一步增强,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则发生破裂和粒化作用,甚至产生韧性变形,形成各种碎裂结构。根据破碎程度可分为:
(1)碎裂结构——矿物颗粒发生裂隙、裂开并在颗粒的接触处和裂开处被碎裂成许多小颗粒(也称碎边),因而矿物颗粒的外形都呈不规则的棱角状、据齿状,粒间则为粒化作用形成的细小碎粒和粉末。但破碎的颗粒间一般位移不大。
碎裂结构第三十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碎斑结构
当破碎剧烈时,在粉碎了矿物颗粒中(称碎基)还残留有部分较大的矿物颗粒,很像斑晶(既碎斑),称为碎斑结构。碎斑形状不规则,具撕碎状边缘、裂纹,波状消光发育。碎基是细小碎粒至隐晶质的粉末,小碎粒往往也具有波状消光。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2(3)糜棱结构矿物颗粒几乎全部破碎成微粒状(或细粒至隐晶质),并在应力作用下发生了矿物的韧性流变现象,破碎的微粒呈明显的定向排列,形成明显的定向构造(条带、条纹),其中可残留少量稍大的矿物碎片(碎斑,常为石英、长石等),称糜棱结构。当碎粒直径<0.02mm时,可称超糜棱结构。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34、交代结构
交代结构是交代作用形成的。发生交代变质作用时,原岩中的矿物被取代、消失,与此同时形成新生的矿物。常见的交代结构类型如下:
交代蚕蚀结构:交代矿物以不规则的外形伸入被交代的矿物之中。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4
交代残留结构:交代作用进一步加强,被交代矿物被分割成零星孤立的残留体包在新的矿物中。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5(二)变质岩的构造1、变成构造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新构造称变成构造。常见的主要类型:(1)斑点状构造:岩石中某些组分(碳质、硅质、铁质、云母或红柱石等)首先聚集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雀斑”状斑点,即斑点构造。这些斑点实质上是矿物的雏晶或微小晶粒的集合体。它是在较低变质温度下,岩石中化学组分的迁移并重新组合而成。这种构造常见于热接触变质岩中。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6(2)板状构造:岩石在定向压力作用下产生一组密集平行的破裂面。可伴有轻微的重结晶,但肉眼不能分辨颗粒,因此破裂面光滑平整,易于裂成薄板。有时见少量绢云母、绿泥石等,新生矿物数量很少,一般为低级区域变质形成。此种岩石具变余泥状结构。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7(3)千枚状构造——岩石中细鳞片状矿物呈定向排列而成。由于变质重结晶程度较低,矿物颗粒肉眼不能分辨,仅在片理面上见有强烈的绢丝光泽和小皱纹,此系绢云母、绿泥石密集排列所致。这种微片理常常细而薄,镜下见新生变质矿物微粒呈密集的连续排列或呈现微皱纹。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8(4)片状构造:岩石主要由片状、柱状矿物(云母、角闪石等)作定向排列而成。矿物均呈显晶质,具有沿片理面劈开成不平整薄板状的特征。片理面可以是较平直,也可以波状弯曲。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9(5)片麻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粒状矿物组成,同时伴有部分成定向排列的片状或柱状矿物,两者相间定向排列并断续分布。一般它们的重结晶程度都比较高。矿物为显晶质。
若片、柱状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等)和石英、长石分别集中构成连续的条带则称条带状构造。
若矿物颗粒较粗,其中长石特大,似眼球则称眼球状构造。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0(6)块状构造:矿物均匀分布,不具定向排列时,称块状构造。如大理岩、石英岩。第四十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12、变余构造原岩变质后仍残留原岩部分的构造特征者,称变余构造。它对查明原岩类型有直接的指示意义。
与沉积岩有关的变余构造: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波痕构造等。
与侵入岩有关的变余构造:变余条带构造等
与喷出岩有关的变余构造: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枕状构造、变余流纹构造等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2第三节变质作用类型及代表性岩石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3一、接触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是发生在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主要由温度和挥发组分(流体)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一般规模不大,分布局限,发生在地壳浅部的局部(侵入体附近)高温、低压坏境中,温度大约300-800℃
(1000℃);压力从108Pa~3×108Pa。根据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热接触变质作用
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41、热接触变质作用
热接触变质作用是受侵入于围岩中的岩浆散发出大量热而导致围岩发生变质的一种变质作用,又叫热力变质作用。◆变质因素:主要是温度,静压力和应力次之。◆变质作用方式:矿物的重结晶、脱水、脱炭以及物质成分的重组合,形成新的矿物和变晶结构。岩石中的化学成分无显著改变。
热接触变质作用是一种高温、低压变质作用。由于火成岩体热能的扩散作用,距岩体愈近,温度愈高,热变质作用也愈强;远离岩体,则温度依次降低,因此变质程度不同的岩石围绕侵入体呈环带状分布,这种环带叫变质圈(晕)。通常,角岩位于内带,斑点板岩在外带。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岩石名称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原岩其它主要特征斑点板岩石英、绢云母、绿泥石变余泥状结构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粘土岩凝灰岩位于热接触变质圈外带,初级变质角岩云母、石榴子石、辉石、石英等,时有长石、红柱石显微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泥质页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凝灰岩位于热接触变质圈内带大理岩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含透闪石、滑石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中含杂质,可形成石墨大理岩、蛇纹石大理岩等石英岩石英为主,少量绢云母、绿泥石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石英砂岩致密坚硬、颗粒难辨热接触变质岩的主要特征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6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岩浆侵入围岩中,除发生热力变质作用外,岩浆逸出的挥发组分,能大量聚集和进入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并改造围岩,从而形成变质岩,这种变质作用叫接触交代作用。由该作用产生的变质岩称接触交代变质岩。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7
交代作用主要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它是一种伴随有化学成分改变的变质作用。交代作用的结果,使形成的变质岩与原岩相比,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都有显著的变化。由交代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最典型的就是矽卡岩。那么,矽卡岩是一种什么样的岩石呢?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8矽卡岩的特征:
矽卡岩是由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经气成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一种岩石。矽卡岩形成过程中,物质组分的迁移是很强烈的。碳酸盐围岩可能带出全部的CO2和部分CaO或MgO,带入的则是FeO、SiO2、Al2O3等;而酸性侵入体代入大量的CaO,带出SiO2和碱金属。矽卡岩化的这种组分带进带出的交代作用,一般认为是一种接触反应作用。◆由钙硅酸盐矿物组成的矽卡岩称钙质矽卡岩,原岩为石灰岩;◆由富镁硅酸盐矿物组成的矽卡岩称镁质矽卡岩,原岩为白云岩。
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9
矽卡岩的主要矿物有石榴子石、绿帘石、透闪石、透辉石、阳起石、硅灰石等,次为云母、长石、石英、萤石、方解石。岩石结构为粒状变晶结构或不等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矽卡岩是一种重要的含矿岩石。◆与钙质矽卡岩有关的矿产有铁、铜、铅、锌、钨、锡、铋、钴、铍等。◆与镁质矽卡岩有关的矿产有硼、磷、稀土及金云母等。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0二、区域变质作用1、概念
区域变质作用是指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发生大范围的变质作用。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区域变质岩。●变质因素:主要以温度、定向压力、静压力为主,间有流体作用。●变质方式:原岩发生重结晶、重组合和与气液的交代作用,从而使原岩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由于原岩在地壳中所处的深度和构造部位不同,所受的温度、压力的影响不一致。所以,区域变质作用便出现了三类变质环境。第五十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a.地温梯度高(25℃~60℃/Km)b.岩石变质因素-温度c.特征变质矿物-红柱石等d.与火成岩体发生接触变质作用a.正常地温梯度(20℃~30℃/Km)c.温度、压力变化,形成不同变质岩a.地温梯度低(7℃~25℃/Km)b.特征变质矿物-蓝闪石等c.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变质环境与温度、压力关系示意图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2●埋藏变质作用
这是一种由上覆巨厚层沉积物的重量所产生的静压力和低温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区域变质作用。
其特点:(1)热源为地层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变质温度低(小于400℃)。(2)变质作用取决于岩石埋深,而与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无关。(3)变质程度浅。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32、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岩石名称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原岩变质程度板岩石英、绢云母、绿泥石变余泥状显微鳞片变晶板状粘土岩粘土质粉砂岩中酸性凝灰岩
浅
深千枚岩绢云母、绿泥石、石英显微鳞片变晶千枚状片岩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阳起石、石英、长石等鳞片变晶纤状变晶粒状变晶片状粘土岩火山岩凝灰岩片麻岩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粒状变晶片麻状粘土岩、钙质砂岩、岩浆岩变粒岩长石、石英粒状变晶块状粉砂岩、砂岩、硅质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石、斜长石粒状变晶块状片理基性岩、钙镁沉积岩麻粒岩长石、辉石、石榴子石中粗粒变晶块状片麻状基性岩、富铁镁钙的泥岩榴辉岩石榴子石、绿辉石不等粒变晶块状基性-超基性岩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4三、混合岩化作用
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岩石受热而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酸性熔体,同时地下深部也逸出富钾、钠、硅的热液,这些熔体和热液沿区域变质岩的裂隙和片理渗透、扩散、贯入,并伴随化学反应,形成混合岩,这种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
由此可知,混合岩是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它与区域变质岩的区别在:以普遍发育交代现象和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不均匀性。混合岩主要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古生代以后的某些区域变质岩发育地区。
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5
混合岩是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其基本物质由基体和脉体两部分组成。基体-指的是混合岩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变质岩,是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变粒岩等。颜色较深,具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脉体-指的是混合岩形成过程中处于活动状态的新生成的流体相结晶部分,通常是花岗质、长英质、伟晶质和石英脉等。和基体相比,其颜色较浅。
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6基体脉体基体脉体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7
根据混合岩化作用的强度和混合岩的构造特征,主要类型有:角砾状混合岩、网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阴影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各类型岩石特征见下表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混合岩的主要特征岩石名称主要矿物构造原岩混合程度其他特征条带状混合岩基体:各种变质岩脉体:长英质条带状各种变质岩,以片岩、片麻岩多见。低
高脉体平行片理肠状混合岩肠状脉体呈肠状弯曲角砾状混合岩基体:斜长角闪岩脉体:长英质角砾状斜长角闪岩、角闪岩等基体呈大小不等的角砾眼球状混合岩基体:各种变质岩脉体:长英质眼球状多为片岩、片麻岩脉体为碱性长石或长英质,呈眼球状阴影状混合岩基体:很少脉体:花岗质阴影状各种片岩、片麻岩基体脉界线模糊,两者相互交代混合混合花岗岩与花岗岩成分相当块状角闪岩等全部重熔结晶,基质难辨。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9四、动力变质作用
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影响下,岩石所发生的变质作用。称动力变质作用。由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叫动力变质岩。由于动力变质作用常和构造运动有关,而且以矿物的变形、破碎为特征,所以动力变质岩又称碎裂变质岩。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60
动力变质作用主要由应力作用引起,温度和流体的影响较小,因此,重结晶作用一般不强。只有在强烈构造运动产生较高温度并伴有流体活动的情况下,才能使碎裂的岩石部分或全部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动力变质岩按碎裂程度分为碎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和千糜岩。这四种岩石的主要区别和相互关系如下:碎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镇江资格证模拟考试
- 公司合作养猪合同范本
- 冷镦模具合同范本
- 冰箱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水田改造合同范本
- 代理交易合同范本
- 兄妹赠予房产合同范本
- 北京出租车司机合同范本
- 农村承包经营户合同范本
- 临时店面员工合同范本
- DB11 938-2022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答题 (含答案)
- 2022译林版新教材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及默写表
-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二级培训全套课件
- 九种中医体质辨识概述课件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配套同步练习 (全书完整版)
-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大赛实施方案
-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
- 制作拉线课件
- 某物业公司能力素质模型库(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