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涪陵区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立足新发展阶段,发展智能建造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化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对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建造是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基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工程建造全过程各环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型建造方式。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对于我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实现城市能级、基础设施能级、产业能级、生态环境保护能级等大幅跃升起到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是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建筑业经济和科创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助力支撑重庆“建造强市”,引领西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推进智能建造的实施意见》,编制本规划。重庆市涪陵区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一是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涪陵区建筑业长期以来处于重庆市第一梯队,2022年建筑业总产值525亿元,增加值171.62亿元,现有总承包特级企业1家、一级企业24家,专业承包一级企业12家,拥有1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钢结构生产基地”、“1个PC构件生产基地”及多个绿色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于此同时,涪陵区对照《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规划》,认真梳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本底资源、优势劣势,委托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在区县率先编制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修订《涪陵区建筑产业现代发展规划》,从建筑产业所需的原材料配套矿山、PC构件生产厂区(园区)、物流运输、码头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土规、城规、生态保护、林地、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等多规合一,在空间管控上进行预留,提供要素保证。当前,涪陵区正在规划和建设建筑产业园区,着眼于建筑全产业链,通过从技术驱动、到项目创新、再到产业生态培育的“三级跳”,拉通创新研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各专业环节,产业生态已走上持续优化的“快车道”。二是示范项目硕果累累。涪陵区坚持以示范项目为载体和抓手,不断验证和优化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在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方面已打造了全国一流的示范项目。中科大厦、汇智国际、绿地秋月台、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科教产业实训基地、四环路小学等一批装配式相继完工。截止目前,涪陵区已实施和在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约60余万平方米。众多示范项目,屡获殊荣。其中,中科大厦项目荣获2018年住建部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绿地秋月台项目先后荣获“重庆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称号,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7个“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和“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两个试点项目之一。三是智能工厂蓄势待发。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已建成年产30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年产120万立方米PC构件生产线、年产200万立方米ALC墙板生产线;精品砂石生产基地有5条生产线,年产能2800万吨,其中可柔性生产定制产品的生产线3条,年产能700万吨;川东船舶钢结构加工基地已完成改造升级,年产能可达5万吨;西安皇家金雨皇家高性能门窗基地已经落地投产。四是创新研发不断突破。涪陵区以“两院”(智能建造研究院、智能科技研究院)为依托,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成套技术、标准规范、工法工艺等8大重点领域开展工作,推进地方标准及技术落地,研发投入累计超过5亿元。全区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成套技术、标准规范、工法工艺等8大重点领域申报专利213项,其中184项专利已获国家授权,正在审批中的专利29项,其中,“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及其信息化建造成套技术”更是荣获“2018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引领了本土行业的发展。(二)面临形势当前,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内容的智能建造正在加速改变全球建筑业。于此同时,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亟需转变传统建筑业的粗放式、高能耗发展方式。推进智能建造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现代化的主导途径。智能建造产业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有基础也有条件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变压器”,促进稳就业、稳增长的“稳定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20年,住建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并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备、运营等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2022年,《“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在智能建造方面,迫切需要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和智慧运维,促进中国建造从价值链中的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国家关于智能建造的蓝图已绘制,要求已提出,任务已明确,同时这也是建筑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区将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把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重要、更突出的位置,深入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以智能建造为抓手,推动建筑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示范项目为载体,以产业配套为支撑,以政策扶持为引导,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稳步实现工程建造全过程各环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降低工程建造成本和碳排放,逐步建立与智能建造发展相匹配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形成涵盖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施工、智慧化运维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促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开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充分认识到推进智能建造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力量长期共同努力的复杂系统工程,要立足现状,统筹兼顾智能建造各个关键环节,加强构建智能建造的系统规划,分阶段实施,集中力量突破带动作用强的成套技术体系、不断夯实智能建造配套产业生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发展智能建造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突出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工程应用、产业化与试点示范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加快制定标准规范,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推进智能建造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坚持远近结合、重点突破。从单项到集成,由易到难,分步骤、分阶段推广智能建造技术,逐步扩大工程项目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覆盖面,实现工程项目数字化。同时,把工程项目数字化作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打造数字孪生工地,通过示范项目,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上取得突破,形成智能建造模式并逐步推广。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瞄准建筑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厘清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真实需求,以及建筑业所面临的共性痛点和突出问题,集中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和提质增效的技术短板,系统推进技术体系的创新研发、智能化装备生产与制造、新模式培育和集成应用。三、发展目标围绕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立较完善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实施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初步实现建筑工业化、行业数字化转型,将涪陵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建造高地。到2027年,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临港经济区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建筑产业园)基本建成,力争PC部品部件生产能力满足重庆五分之一左右市场供应;创新行业监管与服务模式,推动形成2~3家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10~20家骨干企业、30~50家专精特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培育以智能建造技术为支撑的上市企业1家;力争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00亿元、现代建筑产业产值200亿元,再造一个“涪陵建筑业”。到2035年基本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远景目标,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四、重点任务(一)创新管理机制一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大力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严格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提升全区政府投资或主导的建筑工程项目和有条件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市政项目、以及房开项目采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规模比例。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全参与、管理措施全覆盖的工作机制。以土地供应环节为抓手,确保智能建造实施范围和实施比例,通过细化不同建筑投资主体、建设区域、建设项目类型,将具体要求明确到土地出让合同、规划、方案审查等环节。从2023年起,新建项目中智能建造项目的面积占比不低于30%。到2027年底,全区新建项目中智能建造项目的面积占比不低于50%。二是加强政府与行业联动。建立全区智能建造推进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行业学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力量,开展政策与标准宣贯、技术讨论与高峰论坛、施工工法观摩、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建立设计行业自律公约、生产企业管理准则、施工企业质量巡检制度等,规范企业行为、强化企业诚信,建立与政府监管相联动的行业自律模式。三是创新行业监管与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工程质量、安全、造价监管模式与机制。完善数字化成果交付、审查和存档管理体系。依托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和建筑业数据中心,融合工程建造监管业务系统,优化业务流程,消除工程建造各环节“信息孤岛”,打通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通道,实现全过程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探索建立智能建造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推进工程项目统一编码、全过程监管业务流程统一编码和各业务数据统一编码,实现业务及数据的关联和融合。依托平台对工程项目实行监管,实现监管内容和监管信息数字化。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互联网+监管”,实现监管的精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建立完善智能建造评价体系。按照智能建造的技术指标、评分标准、评定等级、评定机构等内容,完善智能建造评分标准和评定办法。建立智能建造评定等级标识制度,率先对采用智能建造技术的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实行等级标识评定,并逐步覆盖所有智能建造项目。(二)完善标准体系一是建立适宜于智能建造发展的技术体系。密切与重庆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科研投入,结合我区山地建筑特点及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在公共建筑中重点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如钢框架结构、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装配式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钢结构住宅三板围护系统及钢结构防火、防腐、装饰一体化技术,重点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推广应用上取得突破等。在居住建筑中重点推广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等。在工业建筑中重点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及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在围护结构中重点发展预制夹心保温一体化外墙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在内装中重点发展装配式装修技术体系,如集成式厨卫、快装墙面挂板系统、轻质隔墙系统、集成给水系统、集成采暖地面系统等,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强化建筑材料、部品部件、工程技术标准之间的衔接,构建标准化、通用化产品标准体系。围绕智能建造的标准化设计方法、部品部件生产工艺及装配式施工工法等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智能建造成套技术体系。二是推进标准和体系建设。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构建先进适用的智能建造及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重点制订BIM模型轻量化参数标准、部品部件BIM标准、工程项目物联网应用标准、工程项目数据采集标准及数据互联互通标准等基础数据标准,编制智能建筑建设技术标准、工程项目数字化应用技术标准等行业应用标准,制定智慧工地建设费用计算规定,统一发布智能建造相关平台数据接口标准,畅通政务平台和商用软件数据通道。三是推广数字化设计。推行工程建设全过程BIM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审批等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推动大中型政府投资工程、大型社会投资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BIM技术,提升BIM设计协同能力。鼓励研发自主可控的BIM技术,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实现设计、生产、施工协同。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选型标准,编制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部件标准图集,实施建筑平面、立面和部品部件、接口标准化设计。四是推广标准化产品。鼓励建筑业企业共同建立、维护基于BIM技术的标准化部品部件库。建立标准化、通用化、信息化的企业产品生产体系,推广部品部件施工安装标准化工艺流程,提高标准化产品施工安装质量和效率。五是制定地方标准。涪陵区以编制地方标准为契机,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牵头编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钢混组合结构建筑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和检查验收等一系列地方标准规范。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全过程应用。(三)培育智能建造产业一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抢抓大力推广智能建造先机,主动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充分利用本区资源禀赋、基础要素和政策优势,积极引进全国知名建筑企业、成渝地区龙头企业聚集涪陵投资建设智能建造产业科创基地。引进培育自大湾区、长三角等全国其他城市的一批早期智能建造科创企业,以子公司、生产基地等先行引入,再根据发展逐步邀约条件成熟的,将其总部迁址至涪陵。帮助支持现有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扶持一批本地传统建筑企业,向装配式、智能建造企业转型。充分发挥涪陵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核优势,吸引区内外研发、设计、生产、采购、施工、运维、咨询服务等全产业链企业形成产业联盟,打造“连接共生”的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二是孵化培育一批科创企业。携手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和区内龙头企业等多家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依托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孵化平台,利用设计思维和系统思维,吸纳并培养优秀的青年创业者,为他们提供包括创业导师、种子基金、供应链支持等创业所需资源,培育一批智能建造领域创新创业公司。三是构建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格局。优化智能建造产业布局,打造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施工和智慧化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加快发展智能建造设备制造、物流、绿色建材、建筑机械、可再生能源等相关配套产业,构建专业化、集成化、具备产业链完整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基本形成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的产品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格局。四是加快智能建造产业科创基地建设。紧紧围绕“科创+”“绿色+”“1+2+3”产业科创体系部署,力争将智能建造产业科创基地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建造基地。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灵魂,加强智能化技术攻关,推动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题化、规模化、信息化”系统集成生产体系。重点发展PC部品部件、钢结构构件、新型材料、预拌砂浆、装配式装修、智能家居等产业。打造成集智能建造研发、部品部件及新型材料生产、EPC工程总承包、装配式装修、智慧运维、部品公园、教育培训、总部经济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创产业基地。(四)建设试点示范工程一是积极发挥示范项目引领作用。每年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智能建造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的探索,及时总结推广成熟的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涪陵区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加快发展和成熟,带动整个建筑工业化市场快速发展。二是大力提升建筑品质。以实施智能建造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建筑产品品质,推动解决住宅质量通病问题,突出智能建造产品品质优势。积极推广全装修、发展成品建筑,加强通风、采光、遮阳、智能等技术产品应用,提高建筑的便捷性、舒适性,推进装配式装修方式和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应用,提高装修品质,引导和推广管线分离,降低装配式建筑运行维护成本。(五)大力推广新型建造方式为智能建造机器人开放一组应用场景。新建智能建造项目,开放建筑机器人应用施工场景,协助智能建造机器人在项目工地的迭代测试及应用推广。为建筑机器人推广提供政策及订单支持。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支持开发智能建造装备、建筑机器人产品,对首台(套)建造装备和建筑机器人给予奖励,对在建设环节中使用建筑机器人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税收减免及补贴。应用成熟建筑机器人。针对“危、繁、脏、重”四大场景,重点发展、推广物料搬运机器人、ALC条板安装机器人、抹平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加强人机协作能力,部分或完全实现“机器代人”。2023年起,新建智能建造项目中,智能建造装备、建筑机器人的使用品类不低于3款。建立一个测试基地。为新型建造技术及产品的研发迭代提供测试、实验基地,助力产品打磨。推动新型建材产业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培育高质量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企业,不断提升工厂智能化制造水平,规范数字化生产管理,达到部品部件信息芯片全覆盖,实现装配式建筑质量可追溯。建设混凝土预制构件智能生产线,通过物联网和智能技术推动生产设备在线联动,实现自动划线、自动布置模具、全自动养护等功能。推动整体卫浴、集成厨房等智能集成生产,发展全装修。(六)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一是加快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加快推进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积极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政府投资项目、2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项目(或包含2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公共建筑面积的综合体建筑)以及道路、桥梁、隧道和三层及以上的立交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阶段应均采用BIM技术,并通过BIM项目管理平台提交BIM模型。原则上3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宜采用BIM技术。推广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二是大力开展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发和课题研究。鼓励新型结构体系、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探索与试点应用,对关键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优化,编制操作性强、指导性好的“智能建造”创新技术应用实施手册(指南)。开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应用;鼓励高强高性能混凝土(UHPC)、干法连接节点等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创新、集成、推广关键技术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的实施,扩大成果应用范围,打造科技示范工程。(七)全力推进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建设一是全面完善教育链和人才链。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一方面将加大对智能建造专业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培养,通过每年开展不少于1场的“智能建造训练营”,为参训学生提供智能建造课程培训,同时与高校进行合作编写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为高校老师提供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培训;另一方面将紧紧围绕“聚焦科创人才和促进开放交流”的目标,促进科创人才聚集,对接创新创业高端人才或行业领军人才,通过设立研究院开放日等各种方式,积极协助涪陵对内对外开展智能建造交流活动。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将以深化完善教育链和人才链为抓手,源源不断地为智能建造产业培养和输送人才。二是大力提升创新链和产业链。在提升创新链方面,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将着力完成孵化体系搭建及创新氛围打造。通过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为创业项目或团队提供必要的服务、场地和设施,满足高成长性企业个性化需求,帮助企业加速成长,充分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在提升产业链方面,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聚焦产业培育和产业引进,多措并举,包括:支持早期智能建造创业团队探索、研发、迭代、协助其进行商业模式闭环;引进行业大咖,优秀创新团队与涪陵区会谈;围绕研究院构建的产业生态体系所吸引的团队进行企业孵化,引进或孵化育成企业注册在涪陵区,助推涪陵智能建造产业链迈上新台阶。(八)打造全生命周期安全绿色智慧全国示范矿山积极打造全生命周期安全绿色智慧矿山,从源头夯实智能建造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性能绿色新型建材是推动实施智能建造,打造面向未来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性价比、高颜值智能建筑的物质基础。我区将积极支持本地龙头企业以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为主要发力点,加快建设全生命周期安全绿色智慧矿山全国示范,一方面从智能建筑的源头精品砂石入手,生产特种砂浆、艺术混凝土等高附加值建材,提升产业价值,并坚持从安全、绿色、智慧三个主要维度系统推进,协同发力,广泛利用5G、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无人电动矿卡等新一代技术,推进构筑围绕智能建造发展的建筑产业生态链,另一方面从产业融合发展出发,以矿山开发为契机,通过推动“荒山变良田、矿区变景区”,建立现代农业生态链,稳步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加快智能建造发展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牵头组织、协调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区住房城乡建委为牵头单位,负责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推进情况,制定涪陵区智能建造整体工作目标,年度工作目标及计划,并将智能建造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各责任单位年度考核,促进各位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智能建造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相关政策落地、体制机制建立、资源配置等工作。(二)强化产业支持政策各类产业支持政策要进一步向智能建造领域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对被评定为智能建造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给予预售资金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商品住房价格备案时应考虑其智能建造增量成本。对于采用智能建造技术的建筑业企业及项目,推动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智能建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金融支持,提供信贷优惠措施。企业购置、使用智能建造专用设备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于达到智能建造相应等级标准的,鼓励建设单位根据采用智能建造技术节约的投资额给予施工单位一定比例的奖励。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一是保障智能建造项目落地。政府投资项目将在立项、可研批复、用地、规划等环节明确智能建造项目实施要求,并根据此核准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区发改委、区规自局、区住建委等部门将把智能建造项目实施要求落实到立项批复、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智能建造项目落地。二是招投标支持。在智能建造项目招标时,将智能建造技术纳入技术复杂类评估内容,满足市级或国家级智能建造示范标准的,按照综合评标法开展招评标,并对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大力推行EPC总承包建设方式。三是加大首台(套)装备产品研究应用。支持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大对工程建设应用场景的调查研究,开发具有技术领先、可靠实用、安全耐用等优点的智能建造装备、建筑机器人产品。对经重庆市及以上认定的首台(套)建造装备和建筑机器人给予奖励。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劳务企业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推广应用智能建造装备、建筑机器人产品。(三)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完善智能建造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落实质量安全管控措施,探索生产制造主体备案、生产档案、产品标识、市场准入等监管手段,建立全过程工程质量追溯制度机制,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招投标、设计审图、造价管理、质量安全监督以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监管,建设和监理等相关方应采用驻厂监造、工程质量保险等方式加强预制部品部件生产质量管控。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四)强化人才保障一是组建涪陵区智能建造专家委员会,定期要求专家委员会专家提供产业经济、技术、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定期召开工作会,为涪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EPS环保设施施工合同
- 凝血系统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婚姻心理咨询服务协议
- 2024年全球互联网金融服务协议
- 2024年废旧书籍收购协议
- 2024代理授权协议合同租房合同模板
- 洗手绢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合同
- 2024机械使用合同
- (2024版)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合同
- 区块链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 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预防课件
- JCT2094-2011 干垒挡土墙用混凝土砌块
- 前端开发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农药采购及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
- 《红色经典故事》课件
- 公司青马工程总结经验亮点
- 《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学PPT课件(6篇)
- 《智能电表介绍》课件
-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单元提升卷(含答案)
- 16PF人格测试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