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20p)_第1页
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20p)_第2页
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20p)_第3页
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20p)_第4页
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20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发展的历史。然而,伴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那么,威胁来自什么呢?.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2.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3.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PPT模板:/moban/PPT素材:/sucai/PPT背景:/beijing/PPT图表:/tubiao/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资料下载:/ziliao/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PPT论坛:PPT课件:/kejian/语文课件:/kejian/yuwen/数学课件:/kejian/shuxue/英语课件:/kejian/yingyu/美术课件:/kejian/meishu/科学课件:/kejian/kexue/物理课件:/kejian/wuli/化学课件:/kejian/huaxue/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地理课件:/kejian/dili/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我国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犀牛、野马、高鼻羚羊和新疆虎等。还有不少动物灭绝了未被人发现或确定。1.物种灭绝加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褐马鸡熊猫2.遗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野生类型数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剩圈养或种植类型,近亲繁殖严重。斑羚丹顶鹤原鸡金丝猴.人工纯林围湖造田沙漠化草原过载退化1.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许多河湾、湖泊湿地改造成农田。森林贮量骤减、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森林、湿地变农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乱砍滥伐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2.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拥有全球50%物种栖息地的热带雨林比原有面积减少了一半。.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3.掠夺式的过度利用:我国羚羊、野生鹿及珍贵毛皮动物,各种鱼类的物种数量大大减少。.4.环境污染:污染物沿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转移,对生物和人类有很大的破坏和毒害作用,使敏感物种种类减少或消失,直接扰乱了生态平衡。.5.农业和林业品种单一化:随着作物种类数量的减少,与之相应的捕食生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的生物就消失了。.⑴水葫芦:外来物种,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6.外来物种的引入:.⑵美国白蛾:外来物种,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食叶性害虫,适应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多,危害性大,除治难度大。.1.就地保护(根本途径)⑴就地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现已建立300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16个加入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中。⑵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功能)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而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2.迁地保护:把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人类活动的加剧、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掠夺式的过度利用。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重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1.为了保护丹顶鹤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A.四川卧龙B.陕西洋县C.江苏盐城D.青海湖鸟岛2.(2011·菏泽学业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D.人类的大量捕杀CC.3.(2011·福州学业考)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4.下列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的是()A.人参B.水杉C.银杏D.珙桐AB.5、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就地保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地保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7、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8、人口的__________是破坏和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