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_第1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_第2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_第3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_第4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

一般问题

二、有关技术规定的补充说明

三、地表覆盖数据采集有关问题

四、地理国情数据采集有关问题

1.1普查任务区域内,有些禁止或限制进入的区域,也需要采集普查相关数据。按照《国

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本次普查对象

是“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如果这些要素位于禁止或限制

进入等敏感区域范围内,可按难以达到的困难区域处理。

1.2为确保忠实记录生产过程,便于核查和追溯有关问题,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

的采集工作应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过程相结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是反

映数据采集过程相关信息的数据,是数据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试点证明,元数

据采集和生产过程结合是可行的,不仅有效提高了数据质量,也有利于提高生产过程

的综合效率。

1.3《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普查成果中包括“全国地貌类型数据

库”,不需要各省及普查任务区分块建立该类型数据库,中小比例尺的“全国地貌类型

数据”和“全国地形分区数据”目前由国普办统一安排生产。对于地理国情要素中的地

形分区数据(BGTA)和地貌类型单元数据(BGLA),由国普办统一安排生产,各单

位不需要采集。

1.4《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技术规定(GDPJ10-2013)》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

附录,在制作外业核查工作底图时,图廓整饰和符号表示,也可以根据作业习惯适当

调整。

1.5外业调查过程中,对有疑问图斑,一般以消除内业判定过程中的疑问为目的进行拍摄。

如同一区域疑问图斑类型相同或疑问原因相似,可针对疑问图斑对应的类型,选择典

型疑问图斑拍摄对应类型的地面照片。此外,非疑问照片也应按照一定比例选择拍摄

地面照片,便于选择制作解释样本数据。无伦哪种情况,最终采集的样本数量,都应

达到规定的数量要求。当实地与影像差别较大,地表覆盖发生季节性根本变化时,可

到达区域应尽可能拍摄变化地物的地面照片,为后续信息采集奠定基础。

2.1将其他园地定义改为:指被人工种植的可可、咖啡、胡椒、药材、油棕和其他油料或

香料等其他多年生经济作物覆盖的连片区域。同时,为便于归类,将该类细分为“(0291)

其他乔灌园地”“(0292)其他藤本园地”“(0293)其他草本园地”。最小图斑对应面积

为400平米。其中:(0291)其他乔灌园地指被人工种植的乔灌木形态的多年生经济作

物覆盖的连片区域。(0292)其他藤本园地指被人工种植的多年生藤本经济作物覆盖的

连片区域。(0293)其他草本园地指被人工种植的多年生草本或灌丛经济类作物覆盖的

连片区域。

2.2细化了人工幼林的定义说明,修改为:以造林为目的,人工种植不久、处于初长阶段、

树木矮小、树叶稀少且树冠覆盖度低于半分之20的未成林。人工幼林影像上难以判别

人工种植树木的存在,以背景地物特征或种植痕迹为主。

2.3明确固沙灌草除了草地也包括灌丛。修改为:为了固定或者减少干旱地区流沙移动而

人工种植的发挥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作用的灌丛或草地。

2.4明确护坡灌草也包括非人工栽植的。修改为:指路堤、路堑、堤、坝、护坡等的边坡

部位,为防止冲刷,在格框中生长或直接在坡面上.人工栽植的灌丛或草地。

2.5增补房屋建筑区(0500)在地表覆盖分类中的要求说明.1、对于小规模的聚居点,优

先按照房屋建筑区归类,最小图班实地面积指标按200平米掌握。2、南方乡村地区散

点型分布的居住点,面积较小,可以参照院落式房屋归类的方法,将连在一起的住房、

牲畜棚房以及空地场院等合并归类。但归为独立房屋建筑还是房屋建筑区应符合院落

式房屋建筑的归类要求。3、乡村地区散点型分布的居住点,如果不符合前述房屋建筑

区的定义要求,只能按照独立房屋建筑归类,若达不到指标要求,则可以舍弃。4、当

房屋建筑区和独立房屋建筑两种类型都符合时应优先按照“房屋建筑区”的要求归类。

2.6时于新增地物的处理方式,对于大面积新增地物可暂不考虑进行补测,待国普办下达

时点核准方案并发放时点影像资料后再进行补测。外业核查时,原则上以现有影像为

准开展工作,并详细标注新增及变化区域时点核查范围,质检部门应重点检查此项内

容。

2.7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够指标的线装地类并列存在时,应充分考虑合理性,尽可能在

客观反映总体地表覆盖特征的原则下,采用“就近就大”的归类方法就行归并。

2.8农村经修建完好的坟地如果连片且比较明显,识别比较容易,应圈出明显部分归入其

他构筑物。

2.9独立房屋建筑前有不够指标的碾压踩踏地表,并入房屋建筑之后,具体是按照房屋建

筑还是房屋建筑区归类,可参照院落式房屋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2.10房屋建筑与道路间宽度不足3米的硬化地表或其他地类,视情况“就近就大”归为相

邻地类。

3.1以下情况可归为狭长覆盖类型处理:耕地、库塘、固化池、大棚等成片区域内部斑块

之间的田填、水渠、小路、林等重复出现的狭长条带,如果宽度在5米(含5米)以

下,可就近归类到相邻的耕地、库塘、固化池、大棚等类型中。房屋建筑区内部宽度

小于5米的道路可就近归并到其所在房屋建筑区内图斑点中,不需要单独归类。

3.2达不到最低采集指标要求的地类需要就近归并时,在充分考虑合理性,并尽可能客观

反映总体地表覆盖分布特征的原则下,采用“就近就大”中的"近”和''大”都是相

对的,不是指归并到最近的达到指标要求的最大图斑,核心是需要反映所在范围内的

总体地表覆盖分布特征。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编号:GDPJ51—2014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解答

i目录

1组织实施有关问题..............................................................

1

2技术规定理解和完善问题........................................................

2

2.1关于对技术规定内容理解的问题............................................2

2.2关于技术规定完善补充的问题..............................................4

3影像与资料收集利用问题........................................................

4

3.1影像数据源问题.........................................................4

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问题................................................6

3.3其他专题资料利用问题...................................................6

4正射影像生产问题..............................................................

8

4.1控制点影像采集..........................................................8

4.2元数据填写和命名........................................................8

4.3其他问题................................................................9

5地表覆盖分类问题..............................................................

9

5.1一般性问题..............................................................9

5.2耕地(0100)..............................................................................................................................13

5.2.1一般性问题..............................................................13

5.2.2水田(0770)............................................................................................................................14

5.2.3旱地(0720)............................................................................................................................14

5.3园地(0200)............................................................................................................................16

5.3.1一般性问题..............................................................16

5.3.2果园(027。)..............................................................17

5.3.3苗圃(0250)............................................................................................................................17

5.3.4花圃(0260)............................................................................................................................18

5.3.5其他园地(0290)...................................................................................................................18

5.4林地(0300)............................................................................................................................19

5.4.1一般性问题..............................................................19

5.4.2乔木林(0370).........................................................................................................................21

5.4.3灌木林(0320).........................................................................................................................21

5.4.4乔灌混合林(0330)................................................................................................................21

5.4.5疏林(0350).............................................................................................................................22

5.4.6绿化林地(0360)....................................................................................................................22

5.4.7人工幼林(0370)....................................................................................................................22

5.4.8稀疏灌丛(0380)....................................................................................................................23

5.5草地(0400)............................................................................................................................24

5.5.1一般性问题.............................................................24

5.5.2天然草地(0470)....................................................................................................................25

5.5.3人工草地(0420)....................................................................................................................26

5.6房屋建筑区(0500)...............................................................................................................27

5.7路面(0600)............................................................................................................................33

ii

5.7.1无轨路面(0607)...................................................................................................................33

5.8构筑物(0700).......................................................................................................................34

5.8.1一般性问题................................................................................................................34

5.8.2硬化地表(0770)..........................................................35

5.8.3堤坝(0720)..............................................................37

5.8.4温室、大棚(0750)........................................................37

5.8.5工业设施(0770)..........................................................38

5.8.6其他构筑物(0790)....................................................39

5.9人工堆掘地(0800)....................................................39

59.7露天采掘场(08/0).....................................................40

5.9.2堆放物(0820)........................................................40

59.3建筑工地(0830)........................................................41

5.9.4其他人工堆掘地(0890)........................................................................................41

5.10荒漠与裸露地表(0900)..............................................41

5.11水域(1000).........................................................43

5.”.7水面(7007)...........................................................43

5”.2水渠(7072)............................................................46

5.12其他综合性问题....................................................................................................47

6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问题........................................................................................................

48

6.1道路(0600)...........................................................48

6.7.7铁路(0670)............................................................48

6.1.2公路(0620)..............................................................................................................49

6.7.3城市道路(0630)........................................................51

6.7.4乡村道路(0640)........................................................52

6.2构筑物(0700)........................................................53

6.2.1排灌泵站(07231....................................................................................................53

6.2.2桥梁(0732)............................................................................................................53

6.2.3高速公路出入口(0735)................................................53

6.3人工堆掘地(0800)....................................................53

6.4水域(1000)..........................................................54

6.4.7河流(7077)...........................................................54

6.4.2水渠(1012)............................................................................................................61

6.4.3湖泊(7020)..........................................................61

6.4.4水库(1031)............................................................................................................61

6.4.5坑塘(1032)............................................................................................................61

6.4.6ftKJll(1050)..............................................................................................................62

6.5地理单元(1100)......................................................62

7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采集有关问题.......................................................................64

8有关技术规定内容校订........................................................................................................

65

8.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01-2013)...................................65

8.7.7耕地(0700)...........................................................65

8.7.2其他园地(0290)........................................................65

iii

8.7.3乔木林(0370)..........................................................66

8.7.4人工幼林(0370).....................................................................................................................66

8.7.5固沙灌草(0423)...................................................................................................................67

8.7.6护坡灌草(0424).....................................................................................................................67

8.7.7房屋建筑区(0500)..............................................................................................................67

8.7.8铁路(0670)..............................................................................................................................68

8.7.9公路(0620).............................................................................................................................68

8.1.10城市道路(0630)...................................................................................................................68

8.7.”水渠(1072).............................................................................................................................68

8.7.72库塘(7030).............................................................................................................................68

8.7.73水库(7037).............................................................................................................................69

8.7.74主体功能区(7727)................................................................................................................69

8.7.75地形分区、地貌类型单元、湿地保护区..................................69

8.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03-2013).......................................................69

8.2.1是否高架(ELEVT)属性说明.............................................69

8.2.2路宽属性...............................................................70

8.2.3车道数赋值要求........................................................70

8.2.4堤坝要素采集要求......................................................70

8.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GDPJ04-2013).......................................................70

8.4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GDPJ05-2013)....................................................................71

8.4.1同一存储单元内包括不同分辨率影像情况处理............................71

8.4.2元数据..................................................................77

8.4.3整景纠正卫星影像数据整理.............................................71

8.4.4控制点信息文件示例及控制点采集来源项(Consource)说明...............72

8.4.5浮点型元数据项小数位规定.............................................72

8.5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06-2013)............................................................72

8.5.7地面照片采集要求总体原则..............................................72

8.5.2地面照片采集数量要求..................................................73

8.5.3示例中的文件名后缀.....................................................73

8.6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DPJ12-2013)..............................................73

867样点环境描述字段英文名.................................................73

8.6.2文本框文字.............................................................73

8.6.3总体原则................................................................74

8.6.4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编辑..................................................74

8.6.5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编辑..................................................75

8.6.6遥感解译样本数据整理..................................................77

9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使用相关的规定内容调整..............................78

9.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01-2013)..........................................................................78

9.7.7河流(70”)...............................................................................................................................78

9.7.2水渠(7072).................................................................................................................................79

9.7.3湖泊(7020)...............................................................................................................................79

9.1.4水库(1031)............................................................80

9.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03-2013).........................................................80

iv

9.2.1河流、水渠、湖泊与水库相关内容.........................................80

9.2.2流域数据采集............................................................82

附录A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对照表..............................

83

1.道路要素...............................................................83

2.水域要素..............................................................84

3.构筑物要素............................................................86

4.地理单元要素..........................................................88

附录B草地或灌丛覆盖度简易测定方法..............................................

93

方法一:适合植被覆盖均匀的草地覆盖度测量......................................93

1、适用条件......................................................................

93

2、测量方法......................................................................

93

方法二:适合植被覆盖不均匀的草地或灌丛覆盖度测量.............................94

7、适用条件......................................................................

94

2、测量方法......................................................................

95

V

引言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开始以来,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

领导和技术人员积极行动,在全国各任务区开展了大量工作,采集了较多数据和

样本,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顺利推进普查工作,确保全

国范围执行地理国情普查各项技术规定的一致性,更好地解决各单位普查数据采

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

实施组面向全国持续开展了样例和疑难问题收集工作。在对这些样例和问题进行

筛选、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问答的方式汇编形成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

理系列文件,作为对各项技术规定的补充,以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更有效

地推进普查工作。本文件是在截止2013年年底前通过调研和集中收集的997个

样例和近500个有关案例与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形成的。

为便于查阅,对常见问题按照生产组织、技术规定理解和完善、影像与资

料的收集与利用、正射影像生产、地表覆盖分类、地理国情要素采集、元数据等

共七大类分章节进行组织。同时,在本文件第八和第九部分,分别对GDPJ

01-2013、

GDPJ03-2013.GDPJ04-2013>GDPJ05-2013>GDPJ06-2013.GDPJ

12-2013

六个相关技术规定中发现的有关文字性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校订,为充分

利用水利普查数据对GDPJ01-2013、GDPJ03-2013中个别要求做出了适当调

整。

根据本文件第八和第九部分的内容,将对涉及的技术规定文本进行校订,校订文

本的电子版本将通过网络发布使用。

vi

1

1组织实施有关问题

问1统一提供的省级任务区接边界数据有何用途?可否作为行政界线的依据?

答1统一提供的省级任务区接边界数据是根据本次普查的任务分工范围,利用更

新的最新版本1:5万数据库中的行政界线编辑生成的,专门用作本次普查中各省

级任务区之间的接边界线依据和接边任务分工参考。但由于比例尺、现势性等因

素,该数据不作为行政界线的依据。省级普查任务区内,各生产单位的接边界线

和分工,由各省级普查办自行确定。省级普查办最终上交的成果,应按照省级任

务区接边界的要求完成与相邻省级任务区的接边。具体接边工作的计划和安排,

由各省级普查办之间协商确定。

此外,提供的接边界数据中包含的、从1:5万数据库中提取的海岸线数据,

仅作为一般性参考,不作为省级普查任务区界线的依据。向海一侧的普查任务区

范围和界线,按照各省已备案的省级普查实施方案确定。

问2相邻省级普查任务区之间的数据成果接边处理工作如何安排?

答2根据提供的任务区接边界数据并参考该数据中对接边任务的分工建议,由各

省级普查任务区的负责机构根据其进度计划自行安排。建议任务区有共同接边界

的相关各省级普查办,及早协商接边工作安排,并做好生产计划,并交换接边区

域数据处理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问3为什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的采集需要和生产过程结合?

答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是反映数据采集过程相关信息的数据,是数据

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忠实记录生产过程,便于核查和追溯有关问题,地

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的采集工作应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生产过程相结

合。前期试点证明,元数据采集和生产过程结合是可行的,不仅有效提高了数据

质量,也有利于提高生产过程的综合效率。

问4普查任务区内,有一些禁止或限制进入区域,是否可不采集相关数据?

答4需采集。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

[2013]9号),本次普查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

素”,如果这些要素位于禁止或限制进入等敏感区域范围内,可按难以到达的困

难区域处理。

问5《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普查成果中包括“全国地貌

类型数据库”,需要各省及普查任务区分块建立该类型数据库吗?

答5一般不需要。中小比例尺的“全国地貌类型数据”和“全国地形分区数据”

目前由国普办统一安排生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是否也建立合适尺

度的类似数据库,由各省级普查办决定。

2

2技术规定理解和完善问题

2.1关于对技术规定内容理解的问题

问6《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012013)表5-2中备注一栏多次提

的''省普查可扩展下级类”、“省普查中可参照使用”,是否可以理解为“可

以扩展,也可以不扩展”和“可参照使用,也可以不参照使用”?

答6根据GDPJ-012013中521表格内容说明,省普办在制定本省实施方案和

内容与指标时,可根据本省需要或资料情况等,确定是否扩展有关内容,如需扩

展,应遵循GDPJ-012013第8章的规定;凡注明可参照使用的内容,是指省

施方案和内容与指标可以不细分到这一级但如果分到这一级,就应执行其分类,

而不能重新命名或重新定义这些已经定义的类型。例如:

1)二级类“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0540)”的采集要求是:执行城市

地区采集要求的区域,应细分至三级类(即区分多层独立房屋建筑、中高层独立

房屋建筑等4个三级类);不执行城市地区采集要求的区域按二级类的规定进行

采集,不再细分;

2)二级类“硬化地表(0710)”的采集要求是:执行城市地区采集要求的

区域,应细分至三级类(即区分广场、露天体育场等9个三级类);其他地区可

以只按二级类的规定进行采集,不再细分。

问7《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012013)中“城市中心城区(1118)”

的采集要求中“收集资料确定中心城区范围”是否可以理解为:执行城市地

区采集要求的区域,如果收集不到资料或范围不明确的可以不采集,其他不

执行城市地区要求的区域由各省自己确定?

答7确定按照城市地区采集要求做的范围,都需要采集“城市中心城区(1118)”

数据;不执行城市地区要求的区域,由各省级普查办自己确定是否采集该项数据。

问8《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012013)关于城市道路定义中说明

“面

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居民地范围内的道路算作城市道路”,但采集要求中又

规定“采集县级及以上政府驻地所在城镇内路宽大于5米的快速路和城市街

道的道路中心线,以及该范围内其他具有路网联通作用的主要街道的道路中

心线,并赋要素属性”,两者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

答8“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居民地范围内的道路算作城市道路”是对“城市

道路''概念内涵的解释,并非所有这样的城市道路都需采集,只有面积大于1

平方千米的“县级及以上政府驻地”所在城镇范围内的道路才按城镇道路予以采

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城市道路,不统一要求采集,省级普查中可根据需要确定

是否采集。

问9《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03-2013)中“居住小区”的

属性项ADMNGD(归属)含义是什么,如何填写?

答9指该居住小区所在的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农村一般应填写行政村,城区填写

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对应的社区名称;难以确定行政村或社区的,填写所在乡镇

3

的名称或街道办事处对应的街道名称。

问10《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03-2013)5.2-5.3节对各

要素层的属性定义中,规定了M、C、O三类约束条件,并在表5-1给定了每

种情况的缺省值,同时在补充说明中描述了必选与可选的条件,如何理解三

者的关系?

答10按照52-5.3节中各数据分层的“约束条件”类型,并依据表5-1,确

定每个属性项的缺省值。“属性补充说明”中描述的必选与可选条件,只作为该

属性项取值检查时的依据;“属性补充说明”中未提及的要素类型,表示该属

性项不适用于该类型,无需对该类型进行检查。如水域数据集HYDA数据层中,

时令月份(PERIOD)属性项的数据类型为TEXT、约束条件为C,因此该层所有对

该属性项的缺省值均为“\"O

问11《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GDPJ08-2013)的表1和表2中,

格网点高程中误差和DEM内插点高程中误差有什么区别?

答11格网点高程中误差是指检查点正好位于DEM格网中心点上时计算的高程

中误差,DEM内插点高程中误差是指检查点位于DEM格网中心点之间时采用

内插

高程计算的高程中误差。

问12制作外业核查工作底图时,图廓整饰和符号表示是否必须严格按《地理

国情普查底图制作技术规定(GDPJ10-2013)》的正文及其附录要求执行?

答12《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技术规定(GDPJ10-2013)》的附录A和附录

B均为资料性附录,可以参考使用其图廓整饰和符号表示,也可以根据作业习

适当调整。

问13《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06-2013)要求,遥感影像

面照片反映的地表季相或覆盖状态应尽可能与遥感影像的时相接近,实际操

作中是否应严格按照遥感影像时相拍照?

答13不需要,时相尽可能接近,一般只要遥感影像和地面照片中可识别出的

覆盖类型一致即可。

问14外业调查过程中,对疑问图斑,可到达区域必须拍照片还是可以选择拍

一部分?

答14对疑问图斑,一般以消除内业判定过程中的疑问为目的进行拍摄。如同

一区域疑问图斑类型相同或疑问原因相似,可针对疑问图斑对应的类型,选择典

型疑问图斑拍摄对应类型的地面照片。此外,非疑问图斑也应按照一定比例选择

拍摄地面照片,便于选择制作解译样本数据。无论哪种情况,最终采集的样本数

量,都应达到规定的数量要求。

问15工作底图上规划选取的样本图斑,位于可到达区域的都必须拍摄地面照

片还是可以选择拍一部分?

答15如果已经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了样本图斑的规划选取,位于可到达区域

的应尽可能拍摄,以确保样本的典型性和覆盖面。

4

问16当实地与影像差异较大,地表覆盖发生非季节性的根本变化时,可到达

区域都必须拍摄地面照片还是可以选择拍一部分?

答16位于可到达区域的,应尽可能拍摄变化地物的地面照片,为后续信息采

集奠定基础。

问17《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06-2013)中,表6-1定义

PHOTO数据表的PHTM(拍摄时间)字段类型为日期型,表5-1该属性的采集

要求说明规定其格式为YYYY-MM-DDTHH:MM:SS,在ACCESS软件中无法实

现,

如何处理?

答17表5-1的“拍摄时间”属性的说明是针对在照片EXIF信息内

DateTimeOriginal标记中用文本形式记录拍摄时间的格式,数据库中记录时,

按照表6-1定义的数据库能够接受的日期型要求填写,填写后的显示格式与数据

库的设置有关,确认正确即可。通常,一个以“YYYY-MM-DDTHH:MM:SS”格式

示有效时间的字符串,可以通过数据库平台的相关函数正确转换为数据库中日期

/时间型的值。

问18《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06-2013)中,数据类型有

型和短整型,但ACCESS只有整型,没有短整型,而arcgis只有短整型,没

有整型,怎么处理?

答18由于不同软件和操作系统下对整型、短整型和长整形的字节长度的定义

有差别,因此,技术规定中提及的整数类型的字节数统一设定为:整型:4个字

节(32比特);短整型:2字节(16比特);长整型:8字节(64比特)。

问19《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06-2013)中未明确规定float

和double两种浮点型数据类型的小数位数,请问应保留几位小数?

答19未特别说明的,保留观测值的所有小数位。

2.2关于技术规定完善补充的问题

问20发现已发布的技术规定中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怎么办?

答20由于技术规定内容较多,相互关联,制定过程中经过多轮调整和修改,

导致部分内容在相关技术规定中的一致性存在不足,同时部分条款表述不够清晰

或不充分,容易引起误解。经过实际生产检验,各单位可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和建

议,由国普办统一进行完善。对迄今已发现问题的订正,详见本文件第8部分,

针对水利普查数据利用需对相关技术规定进行调整的内容见本文件第9部分。

3影像与资料收集利用问题

3.1影像数据源问题

问21影像有缺陷如何处理?

答21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5

1)不影响使用的不再获取新影像。包括:(1)有薄云,但能通过去云处理

减小影响的;(2)有大块的云与阴影,但位于偏僻地区、地表覆盖较单一,能

通过周围地表覆盖类型推断的;(3)位于常年积雪区,地理国情要素可参考基

础地理信息等资料进行采集的。

2)仅有全色高分影像。需要补充资源3号或其他相应地面分辨率的多光谱

卫星遥感资料。地表覆盖分类可以采用全色影像定界、多光谱影像定性的方式采

集。分幅DOM生产时不必融合为彩色。

3)经分析,影像缺陷严重影响后续生产。如果国普办确认该地区不再采购

新影像,可利用本省其他航空或航天资料补充;其它影像补充后仍不能满足要求

的,需要标绘影像缺陷范围(采用shapefile格式、经纬度坐标),并且注明缺

陷情况,尽快交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以便进一步处理。

问22影像中地面被云遮挡或雪覆盖,信息采集困难,若单纯依赖外业,难度

和工作量较大,如何处理?

答22同【问21]。根据影像时相和相关资料,判定为冰川和常年积雪的可以

正常使用;如不属于这种情况,若影响范围较大且严重影响数据采集的,应及时

向国普办组织实施组反馈具体范围,以便安排进一步补充收集影像资料;若影响

范围不大,应尽可能收集利用其他资料并结合外业调查进行综合判读与数据采

集。

问2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时,基于分幅正射影像还是分景正射影像采集?

质检时叠加哪种影像进行检查?

答23都可以。数据采集时使用哪种影像,检查时就叠加哪种影像。但应考虑

到不同作业区之间的一致性,并处理好作业区之间的接边问题,接边结果应符合

技术规定要求。不应由于采用不同形式的影像采集数据而导致精度不一致或不合

格。此外,应以充分发挥影像包含的信息量为原则选取需要的影像,有效利用多

波段信息。

问24河流由于季节原因看不到河道,两景影像河道不一致。冬季影像的河道

全部被冰覆盖,但冰较薄;秋季影像为裸露河道,导致依据两景影像采集的

数据无法接边,应如何处理?

答24首先核实使用的影像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如果使用的影像符合精度要求,

根据采集数据内容特点,对两景范围内采集的数据适当移动合理接边;如果使用

的影像不符合精度要求,需要先对影像进行处理。

问题中涉及的河道,属于地理国情要素,要求采集高水界范围,与季节的关

联性不大,接边一般不应存在问题。

河道范围内两景影像相接处的地表覆盖类型由于水位变化产生的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