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8fcdb1b652cf8056be462724aca122/eb8fcdb1b652cf8056be462724aca1221.gif)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8fcdb1b652cf8056be462724aca122/eb8fcdb1b652cf8056be462724aca1222.gif)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8fcdb1b652cf8056be462724aca122/eb8fcdb1b652cf8056be462724aca122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三首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24唐诗三首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品味诗歌中的精彩描写。2.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3.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重点难点1.品味诗歌中的精彩描写。2.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诗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2.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个著名的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他们是李白和杜甫。杜甫的诗大多都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后人把他的诗叫作“诗史”。特别是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后所作的“三吏”“三别”,更是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之一的《石壕吏》。二、预习检查1.填空。(1)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本诗选自《杜诗详注》。(2)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老翁逾墙走(yú)三男邺城戍(shù)老妪力虽衰(yù)如闻泣幽咽(yè)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吏呼一何怒(多么)(2)一男附书至(捎信回来)(3)出入无完裙(完整的衣服)(4)如闻泣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三、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杜甫(712—770),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生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的诗体制多样。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在“三吏”“三别”中,杜甫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予以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的强烈憎恨。2.了解故事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的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此时杜甫刚好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离家出征时的悲惨哭声,于是创作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3.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4.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四、合作探究(一)诵读诗歌,疏通文意。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检查是否全读对了;齐读。注意:逾戍妪咽2.自己默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注意重点字词:“逾墙走”,越过墙逃跑“一何”,多么
“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绝”,断绝、停止“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犹得”,还可以3.自行诵读,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各组推荐一人,参与班内朗诵比赛。(二)品读诗歌,理解内容。1.本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每个人的境遇。明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故事。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2.“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致词的内容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吗?明确:是诗人、差役在听。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致词”的内容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差役的多次怒呼、逼问。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还持续到事件的结尾。3.“老妇”的致词体现了妇人的苦,妇人苦在何处?找出有关语句并作分析。明确:“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苛酷。“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出入无完裙”——寡媳衣不蔽体,可知妇人一家生活贫困,也可见战争破坏严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年老体弱,却被迫服役,可见百姓受害之重。“老妇”的苦:老年丧子之苦、穷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4.“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明确:从“独与老翁别”中可知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三)精读诗歌,探究手法。分析讨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写作手法。明确:呼——啼,怒——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凶狠粗暴的蛮横气势,为老妇下面的诉苦营造悲愤的气氛。五、拓展延伸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不是个冷漠无情之人?明确:这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表达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进行含蓄的揭露。这首诗抒写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六、课堂小结这首诗仅仅一百二十个字,却高度凝练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全篇句句叙事,虽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牙钻车下部组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滚筒式木材剥皮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钓鱼眼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迷你投影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压胶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医用家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碧芽春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压缩机在照明行业的气体填充技术考核试卷
- 公共设施管理的绩效评价考核试卷
- 健康心血管健康与血脂管理考核试卷
- 2025年个人学习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和工作措施例文(6篇)
- 2025大连机场招聘10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0-2025年中国中小企业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市场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物流中心原材料入库流程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长沙市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8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芽苗菜市场调查报告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2025年教学质量监控督导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