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_第1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_第2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_第3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_第4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长颈鹿的外形特征,感受长颈鹿安静优雅的姿

2、尝试用侧锋画长颈鹿的脖子,中锋画长颈鹿的身体。

3、能按自己的意愿大胆添画背景。

活动预备

1、幼儿已经观看过长颈鹿,基本了解长颈鹿的外形特征。

2、课件:不同姿态的长颈鹿图片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顾有关长颈鹿的印象。

(1)观赏单个的长颈鹿,观看长颈鹿的外形特征。

教师:长颈鹿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长颈鹿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脖子上、身上和腿上都有什么?

教师小结: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和腿,头和身体是椭圆形的,身上有许多美丽的斑点。

(2)观赏长颈鹿的不同动态图,观看不同动态的长颈鹿头与身体的改变。

教师:这幅图上的长颈鹿在干什么?你们知道长颈鹿喜爱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2、师幼共同商量长颈鹿的创作方法。

(1)教师:画长颈鹿要用到哪些颜色?用什么毛笔画比较合适?〔黄色、橘黄色,用中号笔〕

(2)教师:我们今日要来画长颈鹿。想一想,要先画什么?怎么画?

(3)教师小结:将笔按至笔肚,中锋运笔向上下各画一道弧线,形成一个大椭圆表示长颈鹿的身体;用同样的.方法画出一个小椭圆做长颈鹿的头;用侧锋画出细细长长的脖子,连接长颈鹿的头和身体。

3、教师交代创作要求,幼儿动手创作。

(1)教师:画前先想一想,你画的长颈鹿在干什么?在哪里?

(2)指导幼儿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适当添画背景。

4、集体观赏、沟通幼儿创作的作品。

教师:你画的长颈鹿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最喜爱哪幅作品?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来评价,确定操作习惯要好的幼儿。

【评析】长颈鹿是幼儿特别喜爱的动物,它特征明显,易于表现。本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把握长颈鹿的头和身体的高低比例关系,并进行简洁、合理的添画。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随着学问阅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思维及动手能力的逐步进展和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更加深厚,同时他们的思维特点正由原先的形象思维逐步向初步的规律思维转变。该活动内容本身就具好玩味性和多变性,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和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增加猜测、操作、观看、验证等环节,让幼儿在疑问中发觉,在探究中创造,突出表达了从“趣〞中引、在“玩〞中学、在“说〞中知,引导幼儿有序、合理地支配空间,进展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幼儿解决平常碰到物体整理摆放的难题提供帮助,更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在反复尝试“装罐子〞的过程中感知物体间的空隙。

2、通过观看与试误体验胜利的欢乐u。

3、能依据记录表用语言大胆表达操作的'过程和发觉。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懂得分别物品

材料预备: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个罐子、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一杯米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介绍过程,激发探究兴趣

1、引导幼儿观看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任务:请小朋友们想方法把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和一杯米都装进罐子里去,并且能盖上盖子,你们能完成吗?

二、引导幼儿尝试装罐,感知物体间的空隙

1、幼儿猜测装罐的顺序

2、提出操作要求

1〕一种东西全部装完才能装另一种

2〕三种东西全都装进罐子,还能盖上盖子,才算完成任务

3〕每尝试一次就把你的操作顺序记录下来

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按要求装罐,感知物体间的空隙

4、沟通共享,鼓舞幼儿大胆表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师:你是按什么顺序装的?完成任务了吗?

小结:原来同样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和一杯米,装的顺序不同,结果就不同。

三、幼儿再次操作,验证填补空隙的最正确方法

1、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看大小不同的物体填补空隙的现象

师:认真观看,看看谁钻到谁的空隙里去了?

2、沟通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觉物体填补空隙的最正确方法

1〕师:你们都完成任务了吗?你发觉谁钻到谁的空隙里去了?

2〕教师演示,师生共同小结装罐的最正确方法。

小结:原来乒乓球大,球之间的空隙也大;玻璃球比较小,会钻到乒乓球之间的大空隙里;而小米粒最小,就把更小的空隙给填上了。

3〕引导幼儿进一步思索:如今的罐子装满了吗?还能往里放东西吗?

教师小结:原来只有根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才能装下更多的东西。

活动延长:迁移阅历,解决问题—————请小朋友用今日学到的本事解决图片上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互相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商量: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磁力可以穿过什么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究、发觉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测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查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预备布、被子带着幼儿观看试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引发

幼儿商量: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师生再次试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幼儿自己做试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好玩的电动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电动玩具,培育幼儿探究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会影响玩具的启动或静止。

活动过程:

1、预备一些电动玩具先让幼儿玩,并让幼儿思索: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2、师幼共同探究。装反电池的正负极,启发:“老师这里的玩具也有电池,谁来试试电动玩具能动起来吗?〞

3、教师总结:电池的正负极的不同,会影响玩具的动或静。

4、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装的节数也不一样。

好玩的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探究什么东西能摩擦起电。

2、培育幼儿探究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用尺在丝绸、皮毛、头发上做摩擦起

电的试验。

2、提出问题:尺在别的地方能摩擦起电吗?

3、幼儿自由试验。

4、小结。

分散和聚集

活动目标:

1、知道颜色聚在一起深,扩大开来淡。

2、培育幼儿爱做试验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用法。

2、提出问题:假如用滴管吸一滴红墨水滴到餐巾纸上,会发生什么状况/

3、幼儿做试验。

4、小结:当红墨水聚在一起时颜色很深,当红墨水渐渐扩大,它的`颜色就淡了。

探究各种声音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

2、通过操作各种材料,体验声音的产生。

活动过程:

1、课前做试验“会跳舞的娃娃〞,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体验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现象。

3、用多种材料尝试,体验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4、师小结。

玩镜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观看、探究,知道各类镜子的特点及作用。

2、进展幼儿观看力,提高求知欲。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好玩的镜子,提示大家要爱惜这些镜子。

2、操作一:每个

幼儿自选一种镜子,探究怎样玩的好玩。商量:各自玩时,发觉了什么?

操作二:幼儿另选几种镜子,观看照出的物体发生的改变。商量:各自玩了哪些镜子?照出来的物体是怎样的?

操作三:依据不同的镜子照出物体的不同改变,让幼儿寻求答案。商量:为什么镜子不同,照出的物体和原来的不同?

3、老师总结。

玩磁针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针转动的原理――指南针。

2、培育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磁针,并提出要求。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老师小结。

使球停在斜坡上

活动目标:

1、探究使物体停在斜坡上的方法。

2、培育幼儿的合作性,体验合作带来的欢乐。

活动过程:

1、提供多种材料,让小朋友自由探究。

2、小朋友互相商量探究结果。

3、再次操作。

4、师生共同商量探究方法、结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与小鼹鼠一起查找“肇事者〞的过程中,了解到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知道“嗯嗯〞时要顾及到他人。

2.在图片的帮助下,分辨一组汉字,感受汉字与图片对应的关系,提高对汉字的敏感性。

3.感受故事的好玩好玩,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预备:

1、16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图书

2、鸽子、马、山羊、猪、奶牛的图片及字卡

活动过程:

1、介绍图书名称,引起幼儿兴趣。

〔1〕今日老师带来一本新书,书名叫《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嗯嗯是什么意思呀?〔幼儿自由回答〕

〔2〕〔师手指小鼹鼠〕这是小鼹鼠,它的头上是什么呢?〔嗯嗯〕

〔3〕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页,翻好了吗?〔师读书到括号前〕看看小鼹鼠是什么表情?〔师读完括号内容〕

〔4〕我们看第二页,小鼹鼠的表情是什么样?我们来学一学小鼹鼠的动作。〔师读完括号内容〕你们从哪看出来小鼹鼠的视力不好?

〔5〕翻到第3页,翻好了吗?师读第3—4页的括号前,“叭〞,鸽子的`嗯嗯是什么样的?还溅到了小鼹鼠的腿上,〔读完括号内容〕

2、幼儿自由阅读,了解故事内容。

〔1〕小鼹鼠又去问了哪些动物呢?它们的嗯嗯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从第5页看到第14页。

〔2〕小鼹鼠问了谁?〔教师依据幼儿所说的动物依次出示图片〕

〔3〕我这里有些汉字宝宝,你们认识它们吗?这是什么字?〔请个别幼儿上来把字摆在图片的下方〕。

〔4〕山羊的嗯嗯在哪里?你们发觉它是什么颜色的?

〔5〕奶牛的嗯嗯是什么样的?小鼹鼠在哪里?为什么躲在这儿呢?

〔6〕小鼹鼠又问谁啦?画面很有意思,这是猪头,这是猪屁股,小鼹鼠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呢?

〔7〕后来它又去问谁?它有没有找到是谁嗯嗯在它头上?想不想知道?我数一、二、三,你们把夹子拿掉放在篓子里。后面不要翻,要不然就没好玩了。

〔8〕它又找了谁?〔书面向幼儿〕,这是苍蝇的嗯嗯吗?那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听听书上怎么说的。

〔9〕师读完16页,问:是谁的大便呢?猜猜看,小鼹鼠会做什么事?

〔10〕师读完,它为什么呲溜一下抓紧钻回地下呢?

3、教师与幼儿完好阅读

〔1〕你们想和老师把这个好玩的故事再读一遍吗?

〔2〕翻开封二,下面有两行小字写的是什么呢?认真听一听,你会自己到厕所嗯嗯吗?

〔3〕这本书真好玩,它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的,还让我们知道嗯嗯要去厕所,小朋友对动物嗯嗯的问题很感兴趣,我们可以查找图书,收集资料,询问爸爸妈妈,然后我们再来商量这个问题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5

教材简析: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以往的测量活动大多是教师为幼儿提供肯定数量的测量工具如:筷子、绳子、粉笔、吸管等,让幼儿进行测量的,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内,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许多许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觉。

设计理念:

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身边的事物"桌子"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究、发觉、操作,进而创造,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阅历,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究发觉而获得的胜利,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把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幼儿能主动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欢乐。

活动预备:

1.蜡笔、纸人手一份2.桌子八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好多桌子,我们天天都要用到它,可是你们知道这些桌子有多长吗?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脑去量一量吧!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亲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在幼儿生活中,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工具有许多,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桌子来导入,直接进入正题,通过问题"桌子有多长"一下子调动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查找身边的测量工具并主动地去动手操作,解决疑问。]

〔二〕幼儿进行测量,自己动脑查找量具进行测量。

量完后提问:

1.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多个幼儿回答并示范〕

3.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每请一个幼儿示范后,让其他幼儿评价一下〕

4.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开始测量,假如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

[教室里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许多,幼儿纷纷查找测量的工具,有的孩子用的是自己的手,有的用的是蜡笔盒等等,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去初步感知测量,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而沟通的过程则是让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做法,教师始终支持孩子的活动,只作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做法其实是孩子智慧的碰撞,最终孩子在沟通评价的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样的过程让幼儿感到是他们自己在获得阅历,获得学问,而不是老师说教、灌输给他们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觉的乐趣。]〔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再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如今老师要请你们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长度,然后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你记录的结果要自己看得懂,别人也要看得懂。

1.幼儿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看指导。

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结果是怎样的?〔让幼儿出示测量记录表〕3.你们有没有发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同一张桌子,你们量了之后记录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幼儿商量后回答〕4.教师小结〔边演示边操作〕:虽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来的桌子的长度还是一样的!

5.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本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稳固。有了第一次的测量阅历,这次就简单多了,因此我在这一环节增加了难度,让幼儿用和第一次不一样的方法测量,而且还要记录。记录的过程也是幼儿创造力和能力的表达,因为幼儿由于能力差异,记录的方式会不一样。活动在此渐渐深入,引导他们发觉问题,即"为什么同一张桌子测量记录的结果却不一样"然后在商量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原来是测量的工具不一样,但桌子的实际长度是不会变的,教师同时适时的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拓宽孩子的阅历。教师始终都是让幼儿自己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只在关键时刻用问题来引领幼儿,起一个"推一把"的作用。]〔四〕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并记录。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去量一量,你还想量什么呢?在量的时候,把你量的对象、量时用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你还可以和别人对比一下,同一样东西,量的结果一样吗?假如你一个人不行的话,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测量。

1.幼儿自由测量,教师观看并指导。

2.幼儿之间互相沟通测量的过程。

3.集体沟通评价。

4.教师总结。

孩子们在学会测量并记录之后,兴趣就更大了,为此,教师适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去量自己想量的东西,只是孩子们测量的范围更广了,教师也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的权利:你还想量什么?同时鼓舞幼儿进行合作测量:假如你一个人不行的话,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测量,让孩子从中体验合作的欢乐、共同解决问题的欢乐,使同伴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按“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并尽可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幼儿把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假如方法得当,大班后期,幼儿的按群计数能力可以到达娴熟把握的程度,范围可达“100〞,甚至以上。按几个几个数更快,为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数群越大,数的次数就越少,数群越小,数的次数就越多的函数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计数及根据某种参照物估计一组数量。

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并确定总数。

3.仔细观看、推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的多种方法。

活动反思:

1.由于为孩子们预先预备了数量颜色不均等的九盘实物糖果,带给孩子们的是动手操作的深厚兴趣和快捷的数数速度。

2.对实物进行按群数数时,“2个2个〞地数幼儿比较简单把握;“5个5个〞地数,对于幼儿较难把握。但只要把握规律多练,数数时还是比较简单的,如:2、4、6、8、10、12、14、16、18、20;或5、10、15、20、25、30。

3.下次作业时需改良:让幼儿在操作卡上学习“按群圈数〞,这样数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