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演示材料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演示材料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演示材料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演示材料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演示材料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演示材料详解演示文稿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优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演示材料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2014“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管理员工作及“晒课”流程介绍

一、活动整体介绍

二、各级管理员工作

三、晒课流程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一、活动整体介绍(一)活动主要目标(二)活动组织部门(三)活动主体流程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活动主要目标

通过组织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活动组织部门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主要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在我省工作开展是省教育厅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领导牵头,省电化教育馆会同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组织培训和评审等,并参与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我县教育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工作开展,进修学校(教研部、电教部)具体实施。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活动主体流程

我省活动依托省电教馆建设的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进行。参与活动的专家、教研员、教师需在吉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成注册、实名认证、活动报名后,开辟专门活动通道到国家平台晒课平台上注册。方可参与“晒课”活动。

完成报名后教师就可按照活动步骤,制作课程、提交课程,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课程即可在网上展示交流,这个过程称为“晒课”。经县(区)、市、省和国家级评审出的优秀“晒课”课例,称之为“优课”。评选优课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选,一级一级向上推选。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活动背景介绍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与“三通两平台”建设介绍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近五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大事记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实现教学点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七项工作任务,六项与全国电教机构有关、剩余一项与部分电教机构有关!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解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是我国近年来首次发布政府规划文件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

该文件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教育信息化内容的描述进行了具体细化和落实,对我国今后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中提出

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规划》的编制背景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规划》的目标定位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规划》的主要着力点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规划》的主要着力点: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生态模型图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解读2012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1.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线。全国电教机构人员必须深刻领会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实质,才能保证工作方向。刘延东副总理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的纲领性文献。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2.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的主要内容

刘延东同志站在党和国家教育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对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她全面、深刻分析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落实“三通两平台”的六大工作任务;最后强调了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四项要求。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2.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的主要内容

刘延东同志讲话系统全面,内涵十分丰富。对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对我们全国电教馆系统来说,讲话中有四个精神实质要点至为重要,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驱动、机制创新和共同推进,需要我们深刻领会。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3.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要点

第一,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第一次上升到国家意志高度。单纯的硬件设施建设不是教育信息化,信息产品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也不是教育信息化,只有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的过程才是教育信息化。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3.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要点

第二,明确提出要坚持应用驱动的推进思路硬件建设不应是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切入点,更不是着力点,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纯硬件建设上去。而是强调硬件设施建设必须把应用作为出发点和终极服务目标。应用是一个过程,一种实践,一种结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学习相结合的过程,是教学模式伴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变革的过程。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都应该去体会、提高、改变。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3.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要点

第三,明确指出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过去我们的一个教训是,模式单一,仅依靠大项目推动,特别是国家大项目推动。项目推动模式的致命缺点是缺乏可持续性。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新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3.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要点

第四,强调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这么伟大的事业,仅仅依靠教育界内部力量去干是干不成的。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主体,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要求健全管理体制,确保有责任部门抓推进、有专门人员抓落实,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三通两平台”的起源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三通两平台”的内涵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三通两平台”的具体任务第一,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本目标到2015年之前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到校问题,并初步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基本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建设。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三通两平台”的具体任务第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基本目标到2015年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普遍使用。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三通两平台”的具体任务第三、网络学习空间就是学生和教师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学习工作的空间。教师率先使用,职教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三通两平台”的具体任务第三、网络学习空间就是学生和教师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学习工作的空间。教师率先使用,职教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二、学校领导小组工作(一)学校领导小组职责(二)学校管理员注册(三)为教师开通账号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在本次活动中,管理员涉及国家、省、市、县、学校五个层级。学校领导小组(学校管理员)负责本校“晒课”活动的组织开展和管理工作:组织教师参加活动,及时对教师身份和“晒课“内容进行审核、对合格”晒课”内容网上推荐;区域管理员(省、市、县各级)的工作内容是需要进行专家认证,统筹活动进度,查看数据统计,推荐优课等,并督促所管辖管理员的工作进展等。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一)学校领导小组(学校管理员)职责

学校领导小组担负着本学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工作贯穿活动的整个阶段,在活动中起着把控全局的重要作用,要及时了解本学校教师“晒课”“优课”活动进展,督促“晒课”工作进展。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组织活动开展

根据指标,学校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参加活动教师的选拔,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对教师的晒课内容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督促晒课教师加入相应学科QQ群以及网络教研工作室进行教研活动。

2.熟悉平台操作,为晒课教师提供技术支持

注册管理员信息,完成本校教师认证

为本校教师开通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账号

培训晒课教师网上活动流程培训

教师网络教研合格后,推荐上传教师“晒课”“优课”内容加入活动管理员QQ群,及时了解工作信息,完成工作任务。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二)学校管理员

1、学校管理员登陆

进入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jl/)首页,在空间登录下找到“1S1K管理员入口”,点击进入页面后,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即可登录管理后台。(晒课活动各学校管理员账号密码在群共享文件,群号146284966)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二)学校管理员

1、学校管理员登陆

进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首页,在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标题下,点击“管理员入口”。进入页面后,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即可登录管理后台。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教师认证:根据实际情况对报名教师身份进行核实,确定本校教师身份属实。进入管理页面“晒课教师”选项中,学校管理员有两项工作:审核和操作。2、主要有两项工作“教师认证”和“晒课审查”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教师认证:根据实际情况对报名教师身份进行核实,确定本校教师身份属实。进入管理页面“晒课教师”选项中,学校管理员有两项工作:审核和操作。2、主要有两项工作“教师认证”和“晒课审查”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晒课审查 晒课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合格的“晒课”内容进行审查通过。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晒课审查 晒课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晒课”的政治性、科学性进行审查。

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2.本系统管理员注册后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县级管理员可以重置校级管理员的信息。密码如有丢失后请与县级管理员联系。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三)为教师开通个人空间账号打开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网址省教育资源平台各学校机构账号密码在群共享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2.注意:本系统管理员注册后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县级管理员可以重置校级管理员的信息。密码如有丢失后请与我联系。在设置中打开学校管理页面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2.注意:本系统管理员注册后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县级管理员可以重置校级管理员的信息。密码如有丢失后请与我联系。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2.注意:本系统管理员注册后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县级管理员可以重置校级管理员的信息。密码如有丢失后请与我联系。打开学校教师管理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2.注意:本系统管理员注册后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县级管理员可以重置校级管理员的信息。密码如有丢失后请与我联系。打开新增教师也可通过模板导入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2.注意:本系统管理员注册后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县级管理员可以重置校级管理员的信息。密码如有丢失后请与我联系。为避免重名可统一名字拼音前加字母,实名注册。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管理员将教师空间账号和密码发放给“晒课”教师,培训教师“晒课”流程,组织开展活动管理员也可以为自己开通个人空间,通过省平台进入“晒课”活动进行相应的工作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三、教师“晒课”流程(一)平台注册(二)活动报名(三)选课(四)“晒课”准备(五)“晒课”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打开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网址

(小写)1.输入用户名、密码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会出现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3.找到“一师一优课……”应用入口以后登陆直接单击这个图标首次登陆单击“应用”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4.选择“一师一优课……”应用单击此图标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5.“进入应用”单击“进入应用”跳转到国家晒课平台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6.单击“我要晒课”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7.填写活动报名信息1.填写信息2.单击“参加活动”选择好学校机构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7.填写活动报名信息注意事项:正确选择您的身份,报名身份一旦选定后不能再修改;正确选择您所在学校;请输入真实的电子邮件,便于及时密码找回和接收活动通知;请输入真实的手机号码,确保活动期间的有效沟通。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8.再次单击“我要晒课”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9.选择学段、学科和教材版本(1)1.初始晒课,在这里选择学段、学科、教材版本2.在这里能针对“已经晒的课”进行操作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例:“初中生物”“人教2011课标版”9.选择学段、学科和教材版本(2)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0.选择年级、单元、章节进行晒课单击“我要晒课”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1.选择“学时”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2.“撰写教学设计”(1)单击▼选择“修改”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2.“撰写教学设计”-修改内容,保存(2)单击“保存”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2.“撰写教学设计”-添加活动、增加学时(3)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2.“撰写教学设计”-具体内容的修改删除操作可以通过▼菜单实现(4)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2.“撰写教学设计”-完成(5)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3.上传资源包括课堂实录、课件、素材资源、课后作业。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3.上传资源-安装“上传工具”

(1)1.两处都可以实现“上传工具”的安装。2.后面以单击“确定”为例。初次使用晒课,需安装“上传工具”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单击此处(黄颜色词条)13.上传资源-安装“上传工具”

(2)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单击“为此计算机上所有用户安装此加载项”13.上传资源-安装“上传工具”

(3)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3.上传资源-安装“上传工具”

(4)单击“安装”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3.上传资源-安装“上传工具”

(5)1.单击“安装”2.单击“完成”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3.上传资源-选择上传文件(1)单击“选择新文件”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3.上传资源-选择上传文件(2)选择相应文件后,单击“打开”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3.上传资源-选择上传文件(2)2.单击“打开”填写上传文件“名称”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这里显示的就是刚才上传文件13.上传资源-选择上传文件(2)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

“课堂实录”、素材资源、课后作业(上传同课件)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15.课堂实录的上传

指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要完整,画面清晰。参加各级“优课”评选者必须上传。

课堂实录注意以下三点: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尾,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学科、年级、版本、上/下册、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职称和工作单位(学校名称、LOGO)等;片尾包括制作单位、人员,录制时间等信息。课堂实录的格式:视频画幅宽高比: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请选定4:3。分辨率设定1024×576的,请选定16:9。视频码流率为0.5-1Mbps(同比特率516-1024)。以上均可先使用格式工厂进行转换,最后用系统提供的格式转换工具进行转换为: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本文档共103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二\23点35分视频须经“一师一课”专用转码工具转码。(视频转码工具可使用“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