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生物试题(四)一、选择题:1.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母乳中存在着对抗MRSA菌的蛋白质,它是一种抗生素B.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C.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MRSA菌的线粒体D.MRSA菌的遗传物质和衣藻一样【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人体母乳中存在对抗MRSA菌的蛋白质是抗体,不是抗生素,A错误;BC、细菌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无线粒体,因此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细胞死亡与否,也不能观察到MRSA菌的线粒体,BC错误;D、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MRSA菌是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故选D。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先加入2mL甲液,再加入4滴乙液B.使用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答案】B【解析】【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详解】AD、斐林试剂要先将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且现配现用,AD错误;B、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B正确;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为蓝色,C错误。故选B。3.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大卫·朱利叶斯(David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Patapoutian)获得,他们的杰出贡献是揭示了人体的温度和触觉感受器,DavidJulius早在1997年发现了感受疼痛的神经元上的受体分子——香草素受体1型(TRPV1),同时还发现它可以被43℃以上的高温或者辣椒素激活,并且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我们的大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受体不具有特异性B.这个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经常把“辣”和“热”联系在一起,总是说“火”辣辣了C.受体通常存在于细胞膜上,是一种糖蛋白D.感受疼痛的神经元上的受体分子受到破坏,反射就不能发生【答案】A【解析】【分析】感受疼痛的神经元上的受体分子——香草素受体1型(TRPV1),可以被43℃以上的高温或者辣椒素激活,并且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我们的大脑,产生热和辣的感觉。【详解】A、受体可以被43℃以上的高温或者辣椒素激活不能说明没有特异性,因为受体仅仅与这两种信息发生反应,不是与全部信息分子反应,说明仍有特异性,A错误;B、43℃以上的高温(热)或者辣椒素(辣)都能激活香草素受体1型(TRPV1),并且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我们的大脑,据此可知,我们经常把“辣”和“热”联系在一起,总是说“火”辣辣了,B正确;C、受体能特异性识别信息分子,并与信息分子结合,本质属于糖蛋白,通常存在于细胞膜上,C正确;D、反射的发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感受疼痛的神经元上的受体分子受到破坏,不感受器不能产生兴奋,反射就不能发生,D正确。故选A。4.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实验组别实验步骤甲乙丙丁向肠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0.7%NaCl10mL0.9%NaCl10mL1.1%NaCl10mL0.9%NaCl+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共10mL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1mL3mL5mL9.9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肠腔进入血液,丙组从血液进入肠腔B.实验结束时甲、乙、丙肠袋中溶液的量均减少,说明水可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C.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Na+载体蛋白的参与D.Na+通过什么方式被吸收还需要继续设计实验来验证【答案】B【解析】【分析】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时,细胞表现为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是,细胞表现为失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对水的吸引力,溶质越多,相应的渗透压越大。【详解】A、0.9%的NaC1溶液是兔的等渗溶液,甲组肠腔渗透压小于血液,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从肠腔进入血液,丙组肠腔渗透压大于血液,丙组从血液进入肠腔,A正确;B、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B错误;C、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知,Na+载体蛋白被抑制后,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更多,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Na+载体蛋白的参与,C正确;D、该实验只能知道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Na+载体蛋白的参与,需要载体蛋白运输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故Na+通过什么方式被吸收还需要继续设计实验来验证,D正确。故选B。5.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和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B.与对照组相比,蓝光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C.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3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达CO2固定的部位D.与对照组相比,蓝光处理组胞间CO2浓度低的原因是CO2的吸收量更少【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从CO2吸收量来看,蓝光最高,红光最低;从气孔导度来看,蓝光最高,红光最低;而从胞间CO2浓度来看:红光最高,蓝光最低。【详解】A、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CO2吸收量更大,说明30d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更大,A正确;BD、三种光照射,蓝光处理的组吸收的CO2更多,胞间CO2浓度更低,说明对CO2的利用率更高,而蓝光处理的组气孔导度也最大,说明蓝光通过促进了气孔开放,使CO2供应充分,加快暗反应,最终提高光合速率,B正确,D错误;C、CO2固定部位在叶绿体基质,因此叶肉细胞间隙的CO2至少需要穿过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内膜共3层膜(即3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作用部位,C正确。故选D。6.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靶细胞释放生存因子,而未得到足够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发生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详解】A、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A正确;B、未得到足够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发生的程序性死亡是基因表达引起的,而生存因子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应的神经细胞不发生凋亡,B正确;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生存因子这种化学信号来传递信息的,C错误;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不是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C。7.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进行有关研究。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则含32P的磷酸基团应ATP的α位上B.若将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则含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位上C.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从而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β位上。D.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从而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γ位上。【答案】B【解析】【分析】ATP水解时断裂的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d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合成DNA的原料,故应标记α位上的磷酸。【详解】AB、ATP水解时断裂的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含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位上,A错误,B正确;CD、d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合成DNA的原料,只剩下α位上的磷酸,故应标记α位上的磷酸,CD错误。故选B。8.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结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管编号1234567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遮光*10080604020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A.若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水草生命活动引起的B.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C.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蓝色D.若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只进行呼吸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表示光照的强弱,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强度、是否加水草,因变量为CO2的浓度变化,由溶液颜色体现。【详解】A、若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1号试管为未加入水草的对照组,2至7号试管加入水草,实验结果是由水草生命活动引起的,A正确;B、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未加水草也有颜色变化,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B错误;C、2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溶液颜色因CO2浓度的增高而由浅绿变黄,C错误;D、若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呼吸强度与光合强度相等,D错误。故选A。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阶段,多功能骨架蛋白(CEP192)参与纺锤体的形成,中心体负责纺锤体的组装,并受蛋白激酶(PLK4)的调控。PLK4失活后,PLK4凝聚体可招募其他成分充当中心体作用,使正常细胞分裂可在无中心体复制的条件下进行。泛素连接酶(TRIM37)可抑制PLK4凝聚、促进CEP192的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PLK4的正常调控下,中心体在每个细胞周期的前期复制一次B.PLK4失活后,非中心体型纺锤体组装取决于TRIM37的水平C.在PLK4失活的情况下,TRIM37基因过度表达可抑制癌细胞分裂D.在TRIM37基因过度表达的细胞中可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A【解析】【分析】PLK4失活后,PLK4凝聚体可招募其他成分充当中心体作用,而泛素连接酶(TRIM37)可抑制PLK4凝聚、促进CEP192的降解,故可知非中心体型纺锤体组装取决于TRIM37的水平。【详解】A、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在PLK4的正常调控下,中心体在每个细胞周期的间期复制一次,A错误;B、PLK4失活后,PLK4凝聚体可招募其他成分充当中心体作用,而泛素连接酶(TRIM37)可抑制PLK4凝聚、促进CEP192的降解,故可知非中心体型纺锤体组装取决于TRIM37的水平,B正确;C、在PLK4失活的情况下,泛素连接酶(TRIM37)可抑制PLK4凝聚、促进CEP192的降解,故TRIM37基因过度表达可使癌细胞分裂终止,C正确;D、在TRIM37基因过度表达的细胞中,PLK4凝聚体不能形成,故不可招募其他成分充当中心体作用,所以染色体不能平均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A。10.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条鲫鱼体内GPI类型最多有3种B.鲤鱼与鲫鱼杂交的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3条带C.将在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的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产生的三倍体子代GPI类型均为P1P1、P1P2、P2P2、P1P3、P2P3、P3P3,则三倍体鱼的基因型为a1a2a3D.杂合鲤鱼与杂合鲫鱼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纯合子【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详解】A、杂合鲫鱼(a3a4)体内GPI类型最多,有P3P3、P4P4、P3P4三种,A正确;B、鲤鱼与鲫鱼杂交的子一代基因型可能为a1a3、a2a4、a1a4、a2a3四种,无论哪种基因型形成的GPI类型均有3种,即电泳图谱会出现3条带,B正确;C、若鲤鲫杂交育种获得的三倍体后代GPI类型均为P1P1、P1P2、P2P2、P1P3、P2P3、P3P3,说明同时含有a1、a2、a3基因,基因均表达,即三倍体鱼的基因型为a1a2a3,C正确;D、均为杂合二倍体的鲤鱼与鲫鱼,基因型分别是a1a2、a3a4,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1a3、a1a4、a2a3、a2a4,均为杂合子,D错误。故选D11.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引起基因pen发生突变B.基因pen的突变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昆虫产生抗药性前后,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而基因频率不变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pen基因突变发生在杀虫剂使用前,A错误;B、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因此基因pen突变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错误;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B。1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的结果如下图。已知R1比r1片段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扩增结果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1和3B.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甲×乙,得到F1,不断自交来实现C.R1、R2、R3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的D.R1、R2、R3基因均会导致水稻具有抗病性,说明生物的性状可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答案】B【解析】【分析】要获得纯合的新品种,结合题意,首先通过不同品种杂交,将不同的抗性结合到—起,再通过自交使之出现纯合子,最后用PCR技术筛选出纯合子植株作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详解】A、已知R1比r1片段短,对照扩增结果,含200bp(R1)的植株1和植株3可抗病,A正确;B、甲与乙杂交所得F1基因型为R1r1R2r2r3r3;未出现R3基因,B错误;C、R1、R2、R3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的,C正确;D、R1、R2、R3基因均会导致水稻具有抗病性,说明生物的性状可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D正确。故选B。13.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激素甲、乙可以采用口服的方式补充B.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会导致产热增加C.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人体出现脱水现象后,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减少尿量【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形: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缩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使代谢增强,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详解】A、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二者本质是多肽或蛋白质,激素甲、乙口服会失去疗效,因而不能口服,A错误;B、由图示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正确;C、由于体温持续维持在38.5℃,说明机体产热等于散热,C正确;D、人体出现脱水现象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从而减少尿量,D正确。故选A。14.潮间带常见的浜螺是捕食者,捕食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潮间带的优势种——浒苔。如图表示藻类种数与浜螺密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中藻类数量随着浜螺密度增加总体表现出先增多后减少B.浜螺密度在225个/m2左右时藻类的种群密度最大C.图中显示浜螺的适度捕食提高了藻类的物种多样性D.优势种浒苔不会被浜螺捕食【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先增加后减少。【详解】A、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在发生变化而不是数量,A错误;B、图中表现的是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在发生变化而不是数量,B错误;C、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种数最多,多样性最高,则浜螺的适度捕食提高了藻类的物种多样性,C正确;D、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浜螺喜食浒苔,D错误。故选C。15.中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PHA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解蔗糖菌株的筛选必须将蔗糖作为唯一碳源经多次传代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B.嗜盐单胞菌可以采用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来培育C.菌株H不但能分解糖蜜,还能通过分解餐厨垃圾来生产PHA,从能量流动角度看菌株H有助于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菌株H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向发酵罐中通入空气,说明该菌是异养型的【答案】D【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例如利用细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筛选出真菌。【详解】A、培养基中将蔗糖作为唯一碳源,在该类培养基上只有能利用蔗糖的微生物能生长,故通过不断提高其浓度,经多次传代培养可获得目标菌株,A正确;B、根据嗜盐单胞菌的特性,可通过加高浓度的盐使其他杂菌因失水过多而死亡,B正确;C、菌株H不但能分解糖蜜,还能通过分解餐厨垃圾来生产PHA,从能量流动角度看菌株H有助于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正确;D、通入空气,说明该菌是需氧型的,D错误。故选D。16.下图为科研人员利用白鼠和黑鼠的早期胚胎培育黑白嵌合鼠的简要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嵌合鼠的培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细胞全能性B.过程①中需利用相关技术去除早期胚胎外的透明带C.过程②中一般利用聚乙二醇诱导卵裂球细胞发生融合D.过程③操作前需对多只代孕母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中①表示获取早期胚胎中的卵裂球,②表示将两个早期胚胎重组,③表示胚胎移植【详解】A、嵌合鼠的培育依据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并没有进行基因重组,A错误;B、由图可知过程①中需利用相关技术去除早期胚胎外的透明带,B正确;C、过程②不需要诱导卵裂球细胞发生融合,C错误;D、过程③操作前需对多只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保证受体与供体的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D错误。故选B。17.液泡膜蛋白TOM2A的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相同,该蛋白影响烟草花叶病毒(TMV)核酸复制酶的活性。与易感病烟草品种相比,烟草品种TI203中TOM2A的编码序列缺失2个碱基对,被TMV侵染后,易感病烟草品种有感病症状,TI203无感病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OM2A的合成不需要游离核糖体B.TI203中TOM2A基因表达的蛋白与易感病烟草品种中不同的原因是基因不同C.TMV核酸复制酶可催化TMV核糖核酸的水解D.TMV侵染后,TI203中的TMV数量比易感病烟草品种中的多【答案】B【解析】【分析】烟草品种TI203中TOM2A的编码序列缺失2个碱基对,发生了基因突变,该突变使其获得了TMV抗性。【详解】A、液泡膜蛋白TOM2A的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相同,因此最初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进行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B、与易感病烟草相比,品种TI203中TOM2A的编码序列缺失2个碱基对,并且被TMV侵染后的表现不同,说明品种TI203发生了基因突变,B正确;C、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RNA,属于RNA复制病毒,所以其核酸复制酶可催化TMV的核糖核酸的合成,C错误;D、TMV侵染后,TI203品种无感病症状,推测是感染TI203的TMV数量比易感病烟草品种中的少,D错误。故选B。18.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转化R型菌的机理为:特殊生长状态的R型菌分泌细胞壁自溶素(对细菌其他成分无破坏作用)破坏部分细胞壁,暴露出内部的细胞膜。少量S型细菌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被解旋成两条单链DNA,其中一条进入R型菌并替换相应片段,一条在细菌外被分解为核苷酸。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S型菌和R型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型菌分泌的细胞壁自溶素可用于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将R型菌的DNA与S型菌混合,不能产生R型菌和S型菌两种细菌后代C.R型菌转变为S型菌,这种可遗传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细菌后代中的S型菌主要来源于S型菌的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2、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详解】A、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R型菌分泌的细胞壁自溶素不能用于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A错误;B、由于只有特殊生长状态的R型菌能够分泌细胞壁自溶素,而S型细菌不能分泌细胞壁自溶素,故将R型菌的DNA与S型菌混合,不能产生R型菌和S型菌两种细菌后代,B正确;C、S型细菌的DNA的其中一条链进入R型菌并替换相应片段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D、细菌后代中的S型菌主要来源于S型菌的分裂,D正确。故选A。19.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B.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对其生存有利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答案】D【解析】【分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详解】A、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不适合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A错误;B、亚洲象的栖息地“碎片化”,会产生地理隔离,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对其生存不利,B错误;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C错误;D、研究亚洲象活动轨迹构建生态保护走廊可以打破亚洲象种群之间的隔离,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故选D。20.研究发现:当神经冲动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即进入突触小体内,促使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便引起了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或现象是()A.突触前膜内的Ca2+浓度影响兴奋在细胞间传递B.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以后进入突触后膜C.突触前膜与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均发生了变化D.突触后膜上不一定全产生动作电位【答案】B【解析】【分析】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从而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样,信号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随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Ca2+进入突触小体,促使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说明Ca2+浓度影响兴奋在细胞间传递,A正确;B、递质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不会进入细胞内,B错误;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对Ca2+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而递质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所以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C正确;D、如果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上不会发生神经冲动,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21.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某果园在果树下种植了马铃薯;果树间的空地种植了牧草喂猪;在果园中散养了家禽,家禽可吃牧草和昆虫(植食性和肉食性)。由此建成了以果树为主的生态果园。回答下列问题:(1)果树与马铃薯、牧草等形成的群落空间结构包括_____。果树、马铃薯、牧草、家禽、猪、植食性昆虫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2)生产上种植的马铃薯为二倍体,其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生殖。育种时采用有性生殖,农业生产上利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无性生殖。由于马铃薯具有杂种优势,农业生产上利用的都是杂交种。马铃薯的红皮(A)与黄皮(a)是一对相对性状,黄果肉(B)与白果肉(b)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要用红皮白果肉和黄皮黄果肉的生产用种选育出红皮黄果肉的新品种。在种植红皮黄果肉(AaBb)过程中,自交的子代中,选出基因型为Aabb(♀)和AAbb(♂)植株杂交,后代出现了一株黄皮白果肉马铃薯植株。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_____。若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突变,则变异的为_____(填“父本”或“母本”)。但有同学提出可能是因母本去雄不彻底,使母本Aabb植株发生了自交。该同学的说法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垂直结构、水平结构②.不能③.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群落的集合,而以上生物仅是该区域中的部分生物(2)①.父产生的雄配子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②.父本③.不合理④.母本去雄不彻底时,后代中不会只出现一株黄皮白果肉马铃薯植株【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群落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果树与马铃薯、牧草等形成的群落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群落的集合,而果树、马铃薯、牧草、家禽、猪、植食性昆虫仅是该区域中的部分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小问2详解】基因型为Aabb(♀)和AAbb(♂)植株杂交(有性生殖),正常情况下子代基因型为AAbb或Aabb,表型为红皮白果肉,现在出现了一株黄皮白果肉马铃薯植株,其基因型应该为aabb。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父本产生的雄配子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若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突变,结合亲代基因型分析,则是由父本减数分裂时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ab的花粉,与正常的ab卵细胞结合造成的。某同学提出的母本去雄不彻底的说法不合理,因为每个花药中含有多个花粉,若是母本去雄不彻底,后代中不会只出现一株黄皮白果肉马铃薯植株。22.新冠肺炎是一种具有严重呼吸系统症状的高传染性疾病。引起该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并侵染肺部细胞,不同人种之间该受体基本相同。下图1为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后的增殖示意图,图2为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示意图,回答与免疫有关的问题:(1)SARS—CoV—2侵染会启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人体免疫系统能通过____功能清除SARS—CoV—2。(2)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先大量培养表达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再接入新冠病毒扩大培养,灭活处理后制备疫苗。细胞培养时需通入CO2,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始终处于全球领先,不仅满足国人的需要,也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疫苗,为世界范围内的疫情控制起到了很大作用。陈薇院士团队研制成功以腺病毒Ad5为载体、包含SARS—CoV—2表面S蛋白基因的DNA新冠疫苗,该种疫苗只接种一次就能使接种者永久获得免疫,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有些疫苗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据图2分析进行二次接种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②.防御(2)①.ACE2受体②.维持培养液的酸碱度(3)①.接种者体内的S蛋白基因可源源不断表达出S蛋白,使接种者体内长久感受抗原刺激,体内抗体维持在一定的水平②.激发再次应答在人体内产生更多维持时间更长的抗体,并储备更多的记忆细胞【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②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监视: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2、由图1可知,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细胞释放出病毒的(+)RNA,在宿主细胞中经翻译合成病毒的RNA聚合酶,参与宿主细胞内合成病毒的RNA。【小问1详解】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SARS—CoV—2侵染会启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人体免疫系统能通过免疫防御功能清除SARS—CoV—2。【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因此,在制备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时,先大量培养能够表达ACE2受体的细胞,再接入新冠病毒扩大培养,经灭活处理后制备疫苗;动物细胞培养时常需通入CO2,其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酸碱度。【小问3详解】以腺病毒Ad5为载体、包含SARS—CoV—2表面S蛋白基因的DNA新冠疫苗,接种该疫苗后,接种者体内的S蛋白基因可源源不断表达出S蛋白,使接种者体内长久感受抗原刺激,体内抗体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故该种疫苗只接种一次就能使接种者永久获得免疫。有些疫苗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二次接种能够激发再次应答,在人体内产生更多维持时间更长的抗体,并储备更多的记忆细胞。23.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低温是影响油菜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科研人员对NF24和17NS两个油菜品系的低温胁迫下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1)将NF24和17NS低温-4℃处理24小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图1结果显示_____,24小时后处于同一水平,低温条件对_____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显著。(2)为进一步探究两个品种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科研人员提取了叶片细胞中的_____,通过PCR扩增了相关的基因。测定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如图2。铁氧还蛋白1可将电子传递给NADP+,形成NADPH;光系统修复蛋白可将受损伤的相关蛋白清除;叶绿素ab结合蛋白是叶绿素与蛋白质非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放氧增强蛋白参与氧气的释放。请推测17NS是怎样应对低温胁迫的:____________________。(3)绿色植物中RuBP羧化酶(Rubisco)具有双重活性,当O2/CO2偏高时,光呼吸的过程会加强。光呼吸是在光的驱动下将碳水化合物氧化生成CO2和水的一个生化过程,是一个高耗能的反应(如图3所示)。过氧物酶体为单层膜结构,有特定的功能,负责将光合作用的副产物C2(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据图3中的信息,绿色植物在Rubisco催化下__________与C5反应,形成的__________中的C原子最终进入线粒体放出CO2,完成光呼吸的过程。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有________。研究发现,光合产物1/3以上要消耗在光呼吸底物上。据上述信息推测,细胞中CO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两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下降,但NF24在12h后下降速率减慢②.17NS(2)①.mRNA②.17NS低温下保留较多的铁氧还蛋白1,保证电子传递给NADP+,形成NADPH;低温下更多的叶绿素ab结合蛋白保护叶绿素ab较少被破坏。(3)①.O2②.C2(乙醇酸)③.叶绿体、线粒体、过氧物酶体④.高浓度CO2可减少Rubisco与O2结合,减少光呼吸【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NF24和17NS两个油菜品系的低温胁迫下的光合特性,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时间和油菜品系的种类,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小问1详解】据图1可知,随处理时间延长,两个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24小时后处于同一水平,比较可知,与NF24相比,17NS的下降速率更低,故低温条件对17NS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显著。【小问2详解】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为进一步探究两个品种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科研人员提取了叶片的mRNA,经逆转录后通过PCR扩增相关的基因。图2纵坐标表示17NS和NF24基因表达量的比值,据图可知,铁氧还蛋白1和叶绿素ab结合蛋白含量大于1,说明17NS低温下保留较多的铁氧还蛋白1,保证电子传递给NADP+,形成NADPH;低温下更多的叶绿素ab结合蛋白保护叶绿素ab较少被破坏,恢复室温后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小。【小问3详解】RuBP羧化酶(Rubisco)具有双重活性,当O2/CO2偏高时,光呼吸的过程会加强,据图3可知,在RuBP羧化酶(Rubisco)催化下氧气与C5反应形成C2,C2中的C原子最终进入线粒体放出二氧化碳,称之为光呼吸。参与光呼吸的细胞器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过氧物酶体。细胞中CO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原因是高浓度CO2可减少Rubisco与O2结合,减少光呼吸,从而CO2能更多与C5结合形成C3,进而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量。24.人在面对压力时身体会进入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被激活。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发挥潜力、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应激时间过长或者过于强烈,则会对机体产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沙棘冲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摩托冲击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期权授予合同三篇
- 汽车租赁公司与司机雇佣合同三篇
- 【新教材】12 ie üe er第二课时课件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 技术人员晋升与绩效考核关联制度
- 不追究责任协议书(房地产交易)
- 毒麻药品科研与开发管理制度
- 企业员工团建劳动教育方案
- 2024城镇民用建筑电气火灾风险评价导则
- 建设工程监理职业生涯规划
- 冻酸奶市场洞察报告
- 胎儿肛门闭锁个案护理
- 成都YC公司创业计划书
-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全国甲卷)
- 企业退税申请报告范文
- 平行结转分步法
- 高考英语单词3500记忆短文40篇
- 口腔咨询师年总结
- 子宫异常出血病例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