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4.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猜谜,激起兴趣师:看同学们这么有精神,咱们做个游戏看图猜神话,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够把它们全认出来。(出示课件图片)师:大家对神话故事了解的可真多,相信学完这节课会让你收获更多精彩。上课。二、通过题目感受神奇说到盘古开天,那是我们上册学习的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在倒下后,他的身体化作了世间万物,还孕育了我们的两个祖先,一个叫做伏羲,另一个便是我们的主角——女娲。师:关于女娲,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呢----女娲补天题目中的哪个词可以让你感觉到神奇呢?神奇在哪里?(板书神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一段,找出灾难前后世界的变化。交流:你觉得这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师:为什么世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课前同学们读过了《共工触山》的故事,现在小组交流,解决以下问题:1.根据老师的提示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找出让你感觉神奇的地方,并说一说神奇在哪里。过度: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正是因为共工的愤怒,撞折了不周山,才出现了这可怕的一幕,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可怕的世界,老师读前一句,你们读后一句,注意听老师的语气。(生读第一段)师: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对此十分难过,她请来雨神熄灭天火,又造了巨船拯救了洪水中的人,面对天上还在冒火的大黑窟窿,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四、精读三四段师: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再找一找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女娲补天的神奇之处。师:女娲又是如何寻找五彩石的?师: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从哪些词语中能体会到女娲的艰辛?师:白天女娲在碎块中捡拾五彩石,容易吗?请你读出女娲的不易那么晚上呢?女娲晚上摸黑找,没有光明,在零零星星的碎块中摸索,就更辛苦了。请你读出女娲的艰辛。师:女娲就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寻找着五彩石,结果怎样?师:为了凑齐五彩石,她找啊找啊,那么女娲都可能到过哪里找纯青石呢?(出示课件)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小组交流,想象女娲会到哪些危险的地方寻找纯青石?女娲来到了_________________,找啊找啊,她没有找到;女娲又来到了______________,找啊找啊,她依然没有找到;她还到了________________,找啊找啊,仍然不见纯青石的影子;师:是啊,女娲来到了这么多地方,都是一无所获。此刻,她已经是筋疲力尽,随时都会倒下。但是她想到山冈上燃烧的熊熊大火,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找啊找啊)生接读想到田野里四漫暴虐的洪水,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找啊找啊)但是她想到被火围困在山顶的孩子,想到洪水中挣扎不息的人们,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找啊找啊)师:女娲走过许多危险的地方都没找到,女娲放弃没有?生:没有,师:此刻的女娲心中会想些什么?你们能不能用其中的一组词语说一说?女娲心想:无论……都……即使……也……为了……一定……生回答带关联词的句子,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娲?”就是这样的女娲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生读读到这里我们不仅为女娲长舒了一口气,让我们再来回顾这艰辛的寻石路(生读课文)读过第三段,我们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感悟神话的神奇,(贴板书)那么,五彩石找齐了就可以直接补天了吗?(不能)还需要做些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段,画出女娲接下来的任务。课件出示句子,冶炼重点标出来。师:冶炼是什么意思?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师:一切准备就绪,女娲是如何补天的?请同学们找出带有女娲补天动作的词语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现在你们就是女娲,让我们带着动作感受一下补天的过程。(动作夸张一些)师:从这些动作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让我们再一同感受这神奇精彩的一幕吧。五、引读《女娲造人》师:在我国上古神话中,女娲不但能补天,相传人类也是女娲创造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阅读单《女娲造人》,边读边找出你觉得神奇精彩的部分。六、复述三篇故事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女娲补天,还了解与其相关《共工触山》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对于每个故事我们都通过抓主要内容感受了神话的神奇。(贴板书)如此美妙的神话故事,不讲给别人听听岂不可惜了。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复述一下故事吧。七、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与女娲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三篇神话故事,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像女娲、盘古这样的神存在吗?其实神话故事是人们面对一些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依靠大胆的想象,编造出的。也正是有了我们祖先这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才有了如今这些奇特动人的神话文学。其实中国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譬如《皇帝战蚩尤》《吴刚伐桂》等等,都藏在书本里呢。课下请大家读一下语文主题丛书和《山海经》,从书中了解更多关于神话故事的信息,从而爱上我国的神话故事。板书:31.女娲补天抓关键词神奇抓主要内容《女娲补天》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们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神话故事,比如上学期学过的《盘古开天地》以及平时听到的《嫦娥奔月》等,对于神话故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由于故事浅显易懂,理解起来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的预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根据我的推荐学生在体会了女娲补天的原因、和补天的艰辛,为解救灾难中的人们而不顾生命危险寻找五彩石之后,又了解和女娲相关的另一个故事《女娲造人》,并在当堂课学以致用,复述了三个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神话文学的兴趣。《女娲补天》效果分析《女娲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本文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求学生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一、补天原因早知道“寻根求原”是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既然补天,为何而补?这就引出《共工触山》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正是因为共工的愤怒,撞折了不周山,才有了女娲补天的后话,有了这样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的兴趣。二、想象懂艰辛语文教学要“固根求本”,语文能力的获得非靠扎实的训练不可,在与学生共同感受女娲找石的辛苦和艰难时,仿照课文句式,进行了补白设计:她找啊找啊,她可能来到哪里怎么找,在拓展的语言环境中尝试运用,积累语言,学习语言,在练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出了女娲为了补天,历尽千难万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统一。再如看到女娲历尽艰辛老百姓都心疼了,女娲怎么想?这样的练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的平台,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也使情感得以升华。在情感上拉近学生与女娲的距离。三、泼出欢声笑语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寻得五彩石,通过补天的动作感受补天过程的神奇,动作夸张而神奇,学生积极而兴奋。四、巩固与拓展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在极短的时间复述《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和《女娲造人》三个小故事,只有学生吧课文理解了,把内容记住了,才能有效的复述,并能了解透彻事情的前因后果,这种复述训练就是要求抓住课文的内容进行复述。简要复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可以训练学生言语的精炼性、思维的敏捷性。《女娲补天》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31课。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课文先概括写了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接着,笔锋一转,“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了时间之久。课文描绘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所导致的悲惨景象:地被震裂了,山岗上燃烧着大火,田野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火中挣扎。这幅画面,没有夸张和想象,是难以描画的。接下来,略写了女娲求雨神熄灭天火,造船拯救洪水中的人们,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主体,主要写了女娲找齐五彩石的经过和用神火冶炼五彩石的艰难。“她忙了几天几夜”“练了五天五夜”从从时间角度突出女娲神力。在写到女娲补天时,只见她端着一个装满液体的大盆,对着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大窟窿立刻补好了。寥寥数语,从看似轻松的动作中,凸现女娲的神力,使故事更加具有了神奇的色彩。《女娲补天》评测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hōnɡlónɡlónɡtāxiàlùchūránshāo()()()()xiónɡxiónɡdàhuǒwéikùnzhēnɡzháxīmiè()()()()pēnhuǒquēshǎoyěliànyètǐ()()()()dàpénjīnɡuānɡsìshèyúnxiá()()()二、在括号里填上数字()紫()红()面()方成()上()()嘴()舌()模()样大吃()惊()发()中()官端正金光()射三、按课文内容填空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地也被()了,出现了()深沟。山冈上燃烧着()大火,田野里()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复述三篇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将混沌分成了(),他的身体孕育了我们的祖先——(女娲),女娲因为倍感(寂寞),就用(黄土)捏了泥娃娃,创造了人类。后来在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的战争中,共工被打败,一怒之下(撞折)了不周山。顿时,天(塌)了,地(裂)了,人们受尽折磨。女娲感到(难过极了),就四处(寻找)五彩石,用神火进行(冶炼),最后把天补好了,天地又恢复了生机。五、设计理由虽然已经是三年级了,但是字、词仍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基础作业中的生字词与朗读是必不可少的。而每当我上完一节课,都会和学生一起找出课文中出现的意境比较优美或是写起来容易出错的词句,然后将其布置为家庭作业抄写积累,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同时,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学生要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在这篇神话故事中,学生可将故事讲给家人或好友听,以期达到教学目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女娲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本文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求学生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边想象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课前,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包括理解生字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女娲补天的资料,补天的原因;熟读《共工触山》《女娲造人》等。这样,在学生还没有学习课文之前就已经对课文比较了解了,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猜神话故事的方式导入,“补天”为什么神奇?小组交流《共工触山》的神奇,知晓补天的原因。有了前因,顺利引出女娲补天的过程。接着重点讲解第三、四自然段,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品读女娲寻找五彩石的不容易,通过想象理解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难困苦,让学生体会到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课堂气氛活跃。在品读第四自然段,其中重点讲解了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理解题目中有所参考,有所依据;对女娲补天的过程,让学生能亲身感受,跟着女娲的动作做一做,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女娲历经千辛万苦之后,补天这个神圣的过程的重要,灾难结束了,大地又回复了生机。女娲不仅能补天,还会造人呢?通读《女娲造人》,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发言涌跃,听的同学也十分认真。这样可以对女娲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复述了三个小故事,学生表现的很积极,能够较完整的叙述出故事重要内容,这也是这节课其中的目标之一。虽然学生都知道这并非是真实的故事,但大家都感受到了古代童话的魅力,了解了古代人民的想象力。没想到学生接受能力如此强大,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要让他们经常查资料,锻炼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女娲补天》课标分析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走向富足通过科技改变人类未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内存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城市学院《经济学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工程学院《近代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价值观教育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妇女社会工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兴化市部分高中学校校园招聘教师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含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1 北京的春节》课件
- (正式版)JB∕T 14732-2024 中碳和中碳合金钢滚珠丝杠热处理技术要求
- 2024年食堂经理年终总结5篇
- 第22课 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家长会课件:小学三年级家长会 课件
- 医院专业技术年度考核总结报告
- 2024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中国外交大事大盘点》课件
- 小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 2024年消防初级考试模拟试题和答案
- 小学五年级奥数竞赛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