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1.gif)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2.gif)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3.gif)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4.gif)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89e64237bd0d89b063f779c764acda4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看地球仪。
(2)精确识别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看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预备】
1、学生课前预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预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熟悉地球的外形和大小学生争论、小组沟通古人对地球外形的熟悉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外形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观看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纬线和经线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索、答复。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争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准时对学生进展表扬鼓舞。
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组争论,互帮互学。提问,准时订正、辅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光明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外形、大小
1、地球的外形
(展现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外形?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日看来已经是再简洁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熟悉,却经受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供应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熟悉过程”)
(学生争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沟通一下,古人对地球外形的熟悉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依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外形的事例吗?
A、(可能消失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观察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逝。(展现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拦住一局部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观察了地球的球体外形。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争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精确反映地球外形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争论)从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熟悉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觉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熟悉了地球的外形,而且准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现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准确测量说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异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缺乏道的。假如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异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现)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分?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乐观答复)
(叙述)在学生总结的根底上,教师再连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外形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供应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展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准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稳固本节学问的作用。最终,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展表扬。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外形和大小
1、地球的外形
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其次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
(1)会观看地球仪。
(2)精确识别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看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熟悉纬线和经线
【教学过程】
(展现图片)教材供应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看思索,同学先小组沟通,推举发言人答复以下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熟悉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外表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活动)
(展现图片)教材供应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
(引导学生读图并答复以下问题)
1、经线呈什么外形?纬线又是什么外形?
2、熟悉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分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现地图)五带分布图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连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现图片)教材供应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拟简单,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拟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实行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争论,完成以下问题:
1、比拟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其次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
(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
(学生活动)
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局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乐观、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准时表扬鼓舞)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四、纬线和经线
第三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
(1)会观看地球仪。
(2)精确识别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看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稳固所学学问,盼望同学们仔细完成以下表格。
纬线(圈)经线(圈)
外形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限
数量特征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外表任何一点确实切地理位置?
(展现图片)教材供应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教师准时订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觉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假如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精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准时的救援?
(学生运用经纬网学问,不难答复)
展现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根底上,让学生找出以下大事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
1、组织学生争论,填出下表:最终让学生相互对答案。
经纬度数推断东西半球推断南北半球
300E、200N
1200W、300S
100W、870N
1600E、450S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准时表扬、鼓舞,调动学生的乐观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教材供应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确实定”。
【板书设计】
五、经纬线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地区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能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增加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建筑。
【教学难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徐铮导演每一部“囧”系列电影的票房成绩都非常傲人。《港囧》上映期间徐铮曾表示,他会连续囧系列搞笑风格,把“囧”做成品牌,他的下一部“囧”系列电影也正在谋划中,可是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徐铮:
1.跟《泰囧》、《港囧》一样,下一部“囧”系列电影的拍摄地选在哪里?
2.剧情该怎样编写才会更好玩,也更加真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徐峥剧组打算来我们班招募一批对世界各地的语言、宗教等文化比拟精通的人进剧组共商事宜。
活动2【导入】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小组代表每答复正确一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最终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设计意图:借生活中学生熟识的电影及剧组招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并通过小组竞选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活动3【讲授】一、世界的语言
提问:1、假设剧组派你去采访并邀请以下人物来友情客串,你该说什么语言?
展现人物图片:1奥巴马2齐达内3普京4阿拉伯人5梅西6姚明
提问: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都有哪些?
学生答复。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探究步骤:
1、在“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的图例中,找出本组语言的代表颜色;
2、依据颜色在图中找出本组语言的分布范围,并用彩笔在导学案上的“世界轮廓图”中画出该语言的大致分布地区;
3、参照“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用大洲名称及方位词归纳本组语言的分布地区,完成课本P79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找出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赐予学生明确的探究步骤,引导学生将语言的分布范围画在导学案空白图中,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分布地区的直观印象。)
活动5【活动】小组代表展现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分小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现本组画出的语言的分布地区示意图;
小组代表结合展现画出的示意图说出本组语言的分布地区;
教师用投影仪展现六种语言的分布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展现,找出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分布地区的记忆。)
思索:哪种语言使用范围最广?哪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
过渡:边展现泰囧电影中关于佛教的图片,边提问学生能不能看出泰囧中反映了哪一个宗教的文化?——佛教。世界上共有3大宗教,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两个。
(设计意图:借泰囧电影中的佛教文化过渡到世界的宗教局部学问的学习,不仅跟课堂导入时的情境相照应,也可以再次借泰囧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地理学问。)
活动6【讲授】二、世界的宗教
播放视频:关于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类型及一些习俗的介绍
学生边看视频,边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
教师小结: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更形象更直观,便于学生记忆这局部学问,比教师一味的灌输效果好。)
总结:1、世界主要六种语言的分布地区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及建筑特点
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智勇大闯关
1.选择去教堂结婚的人多信仰()
A.道教B.佛教D.伊斯兰教
2.到西亚、北非去进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济,最好会()
A.法语B.德语C.阿拉伯语D.英语
3.以下国家中,主要信仰—教的是()
A.伊拉克B.印度C.英国D.中国
4.以下国家不是以英语为主的是()
A.澳大利亚B.美国C.加拿大D.日本
5.以下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西班牙语B.阿拉伯语C.俄语D.葡萄牙语
6.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是()
A.犹太教B.佛教C.-——教D.伊斯兰教
7.看投影出的人物图片,他们分别信仰什么宗教?
8.从便于语言沟通的角度解释这三部电影分别在中国内地、泰国和中国香港拍摄的缘由?
9.结合“世界语言的分布”,从便于语言沟通的角度为下一部“囧”系列电影剧组推举抱负拍摄地。
闯关形式:学生抢答,教师给小组加分,最终算总分,评比出获胜小组
(设计意图:借由闯关抢答进展课堂练习,再次活泼课堂气氛,思索题的编排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并且第8、9题的设计不仅紧扣本节课的重点学问,还与本节课一开头创设的“囧”系列电影的情境奇妙的贴合起来,首尾照应。)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3:人口与人种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比照世界不同年月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2、学会通过人口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拟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洁分析其成因。
4、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拟、争论、探究,猎取新知。
5、进一步培育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力量。
6、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感受自然条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一、新课导入
由二孩政策的新闻视频导入。
活动2【活动】二、探究学习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看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1)指导学生依据数据变化了解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特点。
(2)依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受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学生看图分析数据后归纳总结)
过渡: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2、看课本P70图4.1,并结合文字表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所经受的阶段。
(1)指导学生读图步骤。
(2)学生图文结合试着分析。
(3)全班沟通,请生看图分析。教师引导。
(4)提出疑问,试着分析每阶段人口变化的缘由。
【明确:l800年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力量差,因战斗、自然灾难和疾病等缘由使人的寿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数多。在这之后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寿命渐渐增长,死亡人数削减;特殊是1950年之后,人口基数不断增大,增加单位人口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世界人口总数增长也越来越快。】
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
3、结合详细例子探讨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削减,人口停顿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削减,数值越大,表示削减越多,人口削减快。】
小结: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
4、读P71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22年)及平均自然增长率(2022-2022)图,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起来,能从中发觉什么问题?
(1)提示学生学会读图。
(2)找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析缘由。
【明确:非洲增长最快,欧洲增长最慢。缘由:生产水平、生育观念制约人口增长。】
(3)归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和较低的大洲或地区。
(学会合作: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相互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乐观完善他人的见解。)
(4)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数量就肯定多吗?
活动3【活动】三、探究学习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70多亿人是匀称分布在地球上的吗?若不匀称,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有呢?
(1)、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
【明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疏密状况用人口密度表示。】
(2)计算某地的人口密度,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
【明确: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数。】
(3)、探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缘由。
合作探究:①观看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②争论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经验交流计划
- 画出童年小班艺术表现计划
- 优化流程的年度工作框架计划
- 班级心理素质提升活动的案例分享计划
- 2025年中国新型建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2025年铁红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系列自动遥测气象站项目合作计划书
- 汽车零件互换性规则设定
- 构建稳定可靠的数据库同步体系
- 三国演义的英雄气概读后感
- 发展汉语 初级读写一 第二课 谢谢你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任务单
-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背诵内容完整版
- 2023徐金桂“徐徐道来”(行政法知识点)版
-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盈利预测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 DL-T825-2021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下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创新应用
- 2024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智慧城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