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地调整_第1页
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地调整_第2页
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地调整_第3页
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地调整_第4页
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地调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1.2011年以来占领华尔街运动由一小批年轻人发起,发展成全美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并蔓延至欧洲,引发对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其中有一些人认为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开始反思,因而产生了一股“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这种现象说明经济危机下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C.这种现象说明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出现D.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引起人们的进一步关注2.该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作为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应是A.国会B.州政府C.大法官D.副总统3.“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人民党漫画(见下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4.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等。因而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还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搞社会主义。上述看法的主要错误在于A.单单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问题B.只看到内容,没有看到形式C.没有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问题D.用现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5.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6.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B.“新政”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7.“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被普遍认可的背景包括①美国开始了“新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式②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③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④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浙江青年潘德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单身骑车环绕地球一周的人。1933年9月,他到达德国首都柏林。当时他可能看到的景象包括:①很多工人失去工作生活困难;②人们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③战争临近人们恐惧不安;④街头到处都飘扬着纳粹党旗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9.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一文中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A.欧美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D.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10.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目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11.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想B文艺复兴——启蒙运动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1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13.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苏联的购买力则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9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50%。这说明A.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C.苏联对机器需求的增加D.苏联是进口机器的国家14.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中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票数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上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罗斯福A.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B.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C.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D.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5.下图的蓝鹰是罗斯福新政的经典标志,它附带的座右铭是:“NRA一一WEDOOURPART(意思是:我们尽自己的本分。”胡佛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你认为这个标志的内涵是指A.国家出台的财政金融政策B.“以工代赈”的社会福利政策C.政府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定D.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商业公平经营的实施法则16.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d)由政府管理或支配的低价住房及清除贫民窟工程的兴建、重建、改建或修缮;(e)如总统认为合乎需要时……建造海军舰只及其所需的航空器;建造飞机……”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A.应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B.改善公共交通的状况C.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 D.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17.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18.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这里的“第三条道路”是指A.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结合B.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国有化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政策19.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希腊目前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下列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关的是A.人民资本主义 B.经营者革命 C.高福利政策 D.企业国有化20.有学者说:“我们可以把20世纪看成对现代社会结构弊病的反思以及对其价值系统的怀疑。”下列事件属于“反思和怀疑”的有①俄国十月革命②罗斯福新政③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21.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这段话反映了西奥多·罗斯福怎样的改革理念A.追求社会和谐B.人权比利润更重要C.反对垄断D.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22.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23.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24.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A.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D.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25.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6.《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C.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7.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工业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28.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C.可以缩小贫富差距D.富人乐于输纳29.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30.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借鉴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31.图的蓝鹰是罗斯福新政的经典标志,它附带的座右铭是:“NRA一一WEDOOURPART(意思是:我们尽自己的本分。”胡佛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你认为这个这个标志的内涵是指:A.国家出台的财政金融政策B.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商业公平经营的实施法则C.政府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定D.“以工代赈”的社会福利政策3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美国开始了“新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式B.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33.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政府财政赤字加剧B.金融市场被扰乱C.失业人口增多D.民主制度遭破坏34.1932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④要求企业制定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35.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36.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37.“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这首流传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A.华尔街股市暴涨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C.经济危机爆发D.美国经济繁荣38.下列示意图正确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轨迹的是()3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指导思想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A、积极推进新技术革全 B、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40.1934年6月通过的美国《贸易法》规定: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时,可根据总统的决定,双方互相降低税率50%。这种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依法保障对外贸易的正常秩序B、降低税率,开放国内市场C、刺激出口,开拓国际市场D、以最惠国待遇吸引外资41.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众多新措施中对人民生活有直接改善的是()A、颁布工业复兴法B、刺激出口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推行“工”与“赈”结合的政策4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一览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英国混合市场经济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这些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自由放任主义 D.大规模国有化运动43.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D.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44.该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45.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A.市场的自我调节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46.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的发展B.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C.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D.解决二战结束后初期的经济困难4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的阿登纳政府建立了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联邦德国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是A.混合市场经济B.计划指导经济C.社会市场经济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48.关于9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依据B.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占次要地位C.里根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D.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49.罗斯福新政期间,积极进行失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政府组建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了275万名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和土壤保持等工作。美国政府采取以上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整顿金融秩序B.缓解劳资矛盾C.解决就业问题D.恢复农业生产50.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奖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英国病”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51.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攫取,有60%的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还有21%的家庭生活在贫困之中,社会购买力不断降低。这种情况是由A.美国政府的政策导致的B.自由资本主义本身导致的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的D.垄断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52.据报道到2000年12月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引发这一现象的因素有①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②充分利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力求获取最大量“和平红利”③采取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政策④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干预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53.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54.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统计:“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上述统计数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B.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了积极效果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优势D.德国的侵略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破坏55.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英国病”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B.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 C.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盛行 D.资本主义世界新经济体系形成56.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D.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57.美国80年代解决经济困难的政策与30年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 A.实行自由放任 B.加强国家调节C.减少政府干预 D.发展信息技术产业5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与邓小平的观点相印证的史实是()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苏俄的新经济政策59.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全面国有化趋势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60.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淡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你认为下列史实中能论证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美国的克林顿改革61.有些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策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不应消灭”批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B.“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C“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D“福利国家”指的是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6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中,深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福利国家”的发展③第三产业的兴起 ④“新经济”的出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3.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64.阅读下面的中央政府支出统计表[据《世界发展报告(1993)》],以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社会保障和福利三者共占总支出的%占GNP的%份年1980199119801991198019911980199119801991美国2.61.710.413.837.828.750.844.211.0211.18英国2.43.215.513.330.031.847.948.318.3018.45法国8.66.914.815.346.846.470.268.627.5929.98德国0.90.619.018.149.648.969.567.621.0621.97A.高福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并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B.英国的医疗福利开支呈上升趋势,实现了“收入均等化”C.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稳定西方国家的统治秩序D.四国的社会福利开出占GNP的比重均下降65.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1935A.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社会救济问题的基本解决C.“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D.国家干预经济的新特点66.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是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经济发展67.1933年的“炉边谈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典型事例之一。他曾在“炉边谈话”中提出了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二战后初期未能得以实现的是①“同所有国家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并树立更大的信心”②“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③“进行普遍裁军,消除对武装对抗的恐惧”④“建立稳定的货币,以便推进贸易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8.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1913年1938年1973年法国8.9%23.2%38.8%英国13.3%28.8%41.5%美国8.0%19.8%31.1%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69.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都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70.20世纪70年代,美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这种“混合经济”反映了西方国家() A.适当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大力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全面停止国家对经济的干预71.1933年《申报月刊》报道: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这篇报道的相关背景不包括 () A.中国的内忧外患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 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 D.研究马克思主义出现热潮72.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73.2011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了福利改革方案,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减少对长年依赖“低保”度日的懒汉们的津贴福利。而英国《每日镜报》却反驳政府道:“人人各尽其能,服务社会自然是好事,可老百姓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上述材料不能反映A.英国政府要激励人们的进取心B.英国社会存在失业问题C.英国政府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D.英国政府存在财政负担74.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①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②实行“福利国家”政策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知识经济的出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75.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科研1%。由此判断这则材料的主题是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76.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在欧洲各国债务中相当部分用于社会福利开支(如表)。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B.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福利政策消除了贫富差距,实现了社会公平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77.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78.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①缓和社会矛盾②扩大内需③降低失业率④提供社会保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79.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A.公司变成工人所有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80.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人,加上半失业率,人数达300万。……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看,日本经济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是A.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军费开支过大B.日本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C.各国加大资本输出冲击日本国内市场D.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使日本海外市场日益萎缩81.《大国崛起》中说道:“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B.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改革C.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D.德国为冲破凡尔赛体系而扩军备战82.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皆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实际上是在()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B.肯定了罗斯福新政挽救美国经济C.称赞林肯做出伟大贡献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83.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的现代化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84.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该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丁社会平等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85.2011年初,英国《泰晤士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阿纳托尔·卡列茨基出版了《资本主义制度4.0》很快成为全球畅销书。作者认为:面对经济危机,民众普遍认为:未来会—也应该—比过去更美好。自1815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历了三次较大变革发展,据所学知识推测,作者所指的第二次变革应是:()A.理性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福利国家制度D.货币主义86.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上述材料说明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C.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 D.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加大87.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88.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A.经营者革命B.福利国家的出现C.国有化的推行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89.20世纪5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不使它失去优点。”这表明法国当时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出现了“滞胀”现象C.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普遍的福利制度90.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对工业生产的计划性管理,其决定因素是A.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B.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要求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化D.全面加强干预国家经济的要求91.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92.(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欧洲福利国家建设开始起步,20世纪初美国也出现限制垄断自由发展的进步运动,但是,整个社会仍然以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为根本,社会平等被忽视,结果,不仅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面对如此深刻的危机。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罗斯福和凯恩斯等人,提出了拯救和改造资本主义的措施和思想,这就出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罗斯福新政,“新政”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罗斯福在演说中,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被雇佣者的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摘编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材料二1987年6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主要是:企业将从单纯的计划执行单位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拥有相应的权力,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取消指令性计划制度,打破单一的计划调节格局,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调节作用;企业摆脱对上级主管机关的行政依附。国家对企业的活动从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即从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的直接干预转为靠协调经济利益加以引导;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管理各种利益和通过各种利益进行管理。…由于困难重重,经济改革难以奏效。——摘编自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修正“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10分)(2)材料二中,苏共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突出特点是什么?(7分)(3)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93.(17分)博物馆的文物和资料记录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主题一中国古代的制度文明该图为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现存于山东青州博物馆。(1)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4分)主题二西方社会的法治文明《拿破仑法典》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以下为《拿破仑法典》的摘录: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条款所体现的原则,(2分)并指出其理论来源。(2分)主题三现代经济的两种模式李老师的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两张图片(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联、美国修建上述公共工程在背景、目的和手段上的异同点。(6分)主题四中国现代的政治文明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着新中国国徽设计的两种方案。方案①是以玉璧为主体,图案中有国家名称、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②是改进后的图样,保留了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天安门图案。(4)天安门在中国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结合20世纪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方案②加入天安门图案的理解。(3分)94.(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适应力。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带来周期性的小摆动,并在本世纪初导致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发展性大危机。20世纪的三场大灾难,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材料二西方国家利用战争和三十年的停滞,取得了发展的新动力,而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则通过不断的结构改革,其中包括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与外部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开始不断出现一些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工业已出现内部结构功能性的变化。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正在被不断修复与调整。——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最早源自哪个国家?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一中提到的20世纪的三场大灾难是指什么?(6分)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新变化。(9分)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修复与调整的原因。(10分)9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相关(12分)“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1)按材料的观点,18—19世纪的欧美属于社会转型期。请从经济、政治方面的变化的角度归纳其转型的表现(4分)(2)近代百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做出了不懈努力。20世纪初,在政治领域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什么?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它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5分)(3)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转型时期的“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并简要评价。(3分)9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后期,中国社会有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但国内矿产资源又明显不足,故从海外输入便成为白银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1∶12。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材料二1934年,美国针对中国是全世界银本位中最主要的国家,便采取了提高白银价格政策,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工商业危机严重,工人失业,中国人民生活更为困苦。——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材料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1)材料一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的国际背景是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直接原因,并简述美国当时在国内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4分)9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材料三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回答:(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3分)(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98.(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同?(6分)(2)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4分)99.(24分)随着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人,许多原来局部的地区性问题,现在都变得普遍化、全球化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一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的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8分)(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的事态”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8分)100.(22分)追求公平公正、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季羡林说和谐人生》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材料三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尽管在维护和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遇到过曲折,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基本事实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屈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2.5亿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人权发展中曲折的表现和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政治、经济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解析】A说法不但笼统而且本身就错,这从英国最早发生经济危机以来的资本主义还是不断发展这个史实可以说明A本身就错;至于B中“普遍”与题干中的“一小批年轻人发起”、“其中有一些人”不符合也排除;题干也只是说“有一些人认为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开始反思”而已,并没有体现出“可以阻止”这个程度。从材料和现实可知,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华尔街兴起的抗议活动,引起人们重新去关注马克思主义,所以选D。2.A【解析】略3.B【解析】略4.D【解析】略5.B【解析】略6.C【解析】略7.C【解析】根据题干当时的背景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国际背景是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同时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挑战,同时有些国家的政策适应了环境的而起到了效果,所以弗里德曼的理论在当时得到了认可;①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8.C【解析】略9.D【解析】略10.D【解析】略11.C【解析】略12.C【解析】试题分析:重商主义是18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自由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亚当·斯密,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自由生产、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主义应运而生。由于市场的弊端,导致经济发生波动和混乱,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又称“凯恩斯主义”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点评: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1)高考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基本含义、背景、影响;(2)还要注意这些理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联系,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演进。13.B【解析】试题分析: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利用西方大萧条时期,大量进口机器,以发展本国工业。故答案选择B项。考点:本题以大萧条时期苏联大量进口西方国家机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点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时建立的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的反映。资本主义思想体系认为,私有制、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政治民主(多党轮流执政)是最自由、公平、有效率的社会,最能提高人们的福利;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却看到血淋淋的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残酷的阶级差别、阶级斗争,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看到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因此提出建立生产资料公有、有计划地发展经济,高度发展生产力、按需分配、人民当家做主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上述人类社会的弊病。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最基本的原则之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在发生变化,社会主义也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改革计划经济,总之一切以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为准则;资本主义也引进计划管理、宏观调控,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进行国家干预。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社会制度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式。两种制度互相竞争,有利于文明的进步。14.C【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罗斯福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与其受人民爱戴直接关系;B不对,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是林肯的功绩;D不对,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在40年代而非30年代;C符合题意,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考点:罗斯福新政点评: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2、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5.D【解析】试题分析: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旋即着手新政,主要目标有三:救济、复兴和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工业复兴法》(NationalIndustrialRecoveryAct)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BlueEagle),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蓝鹰标志是指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资、工时以及公平竞争的规定中,因此被崇尚自由竞争的胡佛斥为“法西斯”。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以“蓝鹰标志”为切入点。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点评:关于罗斯福新政,除了用新情境、新材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其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影响外,还把其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变化以材料题的形式进行命题;当然,还可以这一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比以材料题的形式进行命题。16.A【解析】试题分析:为了缓和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立即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指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容纳庞大的失业队伍,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点评:关于罗斯福新政,还可以考查新政的实质和作用: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担负起保障经济发展的责任。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D【解析】试题分析:布罗代尔所强调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对计划经济的利用,也是他的核心观点,因此,D项正确。考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点评: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当代资本主义对此有叫清晰的认识。国家干预经济就是利用国家计划,发挥国家政权在经济发展重的宏观调控作用。而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对此问题,一直僵化,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窠臼,最终导致苏联解体。18.D【解析】试题分析: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其宗旨是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故D项为正确答案。考点:罗斯福新政点评:考查罗斯福新政这一主干知识。罗斯福新政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复习时应从内容,实质,特点,影响等方面加以强化。1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希腊债务危机的有关因素,造成希腊目前的财政赤字原因是国家财政支出较大,与二战后实行的高福利政策有关,故选C。AB是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带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D是战后资本主义加强经济发展,预防经济危机措施。考点:福利制度点评:本题结合时政考查所学知识,需要学生对时政有所涉猎,并与所学知识联系。福利制度还可以考查影响等。20.A【解析】试题分析:①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这是对当时世界崇尚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挑战,也就是价值观的重塑。②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是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反思和否定,在社会结构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有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发生了改变。③现代主义文学是知识分子们对当时社会发展的迷茫与无助,这也是他们对社会的反思,故选A。考点:世界现代史点评:本题跨度较大,综合性较强,需要准确理解历史事件与“反思和怀疑”的内容。还可以考查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的掌握。21.D【解析】试题分析::“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可知西奥多•罗斯福讲的主题是财产与公共福利的问题,故选A。本题强调福利和人权应该相适应的问题,A符合题意。其它说法不全面。考点: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点评:罗斯福新政中,以国家的力量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此思想在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采用。西方的福利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但是却也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22.C【解析】试题分析: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说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的思想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即使是减税减支也无法实现零通胀,C项错误。考点:里根政府的政策 点评:关于里根政府的政策,还可以考查他的背景:70年代滞涨局面,另外整个美国不同总统的政策变化也是常考的内容: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克林顿等23.B【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实行的是两党制,两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在治国方略上不同,因此保守党与工党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1945年7月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早已结束;丘吉尔主张对苏采取冷战、对抗,但并没有主张挑起战争;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故选B考点:英国的政党政治 点评:关于政党政治,通常的考点是两党制,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大部分国家是两党制:比如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等,一般考查的地方都是两党的本质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24.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美国总统柯立芝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造成的最大的影响是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ABC三项都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1929-1933经济危机的理解。 点评:关于30年代经济危机,还可以考查其背景、过程、影响。尤其是影响,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25.B【解析】试题分析: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是指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两者都是在面临危机的形势下实行,都有利于克服危机,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但前者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后者强调国家的全面干预、宏观调控,因此B不是两者的相似之处,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点评: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一.相同点:

(1)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

(2)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统治.

(3)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二.不同点:

(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后的经济改革.

(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

(6)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26.C【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中,首先做的就是建立诚信机制。整顿银行,恢复民众银行的信心成了重中之重。以政府做担保,建立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恢复了银行的信誉。ABD三项主要是从恢复经济的具体措施入手,与题意不合。故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影响也需要掌握。27.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二战日本侵略的背景问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是战后60-70年代,故A错;“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说法错误,是贸易保护;B错;“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不合历史事实,故C错。日本战争的背景在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故选D考点:日本侵华的背景点评:日本侵华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是为了缓解本国的危机。与此相关的知识还有中华民族的抗战,抗日统一战线等,需要掌握。28.C【解析】从材料这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该政策可以缩小贫富差距。29.C【解析】本题考查了20世纪30年代面对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度过难关。30.D【解析】三种政策都体现了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这种调整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3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是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商业公平经营的实施法则。所以选B。3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二战后经济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美国开始了“新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在20世纪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