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教学难点:新闻传播法规、法制与法律关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内容: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一、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一)法的基本概念法是什么?就其本质而言,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是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社会控制的三大基本功能:确立标准;规范行为;制止冲突法、法律与法规的区分法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是掌国家意志的体现;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法制与法治A、法制是法的规范化、制度化B、法制的基本特征:根本性。普遍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C、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D、法治理念的提出E、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法与政策的关系A、法是政策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B、法在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1、宪法制度:A、国家的根本制度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C、宪法的解释、修改与监督实施制度2、立法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立法/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济特区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3、司法制度:检察制度:是国家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和活动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的总称。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管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审判工作制度:A、公开审判制度B、辩护制度C、两审终审制度D、其他制度二、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一)新闻传播法规、法制与法律关系1、新闻传播法规及其渊源: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新闻界内外呼吁早日出台的新闻法,是指从狭义上理解的新闻传播法,即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广义的新闻传播法,即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要不要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法律?即:要不要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2、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新闻传播法制: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将本集团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的总和。新闻传播法制的类型:以立法形式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传播案件,即判例法。3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界定:新闻传播法律关系,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特点:国家意志的体现;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属于思想社会关系的范畴。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它必须具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即具备能够享有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新闻传播活动义务的资格。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以下几类: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或自然人。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第二章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内容概要学时安排:4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内容基本要点。教学重点:新闻传播与行政管理、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教学难点: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新闻传播与行政管理、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一、新闻传播与行政管理(一)报刊管理1报刊的出版管理:照法定程序出版;报刊审读制度;质量评估制度;报刊年检制度2报刊内容的监管报刊出版禁载内容管理关于报刊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规定3关于使用信息的规定不要公开引用内部信息的规定互联网信息使用的规定使用境外媒体信息的规定4有关报纸出版内容的其他规定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报道司法案件的报道关于突发事件报道关于气象、汛情、震情、疫情等信息发布规定关于证券信息的报道5禁止非法出版非法出版非法出版行为及处罚二、广播电视管理(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禁播规定;审查规定;限制播放规定;直播节目规定(二)广播电视网络管理 广播电视设施管理;有线广播电视管理;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管理(三)互联网信息管理1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2互联网登载新闻业务管理3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4互联网出版管理5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四)新闻记者管理1新闻记者从业资格管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资格认证;新闻记者证资格认证。2新闻记者证件: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新闻记者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二、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一)禁止发表煽动言论1煽动、分裂的含义2刑法中的相关罪名 煽动分裂国家罪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二)禁止泄露国家秘密1国家秘密及其范围 国家机密的密级 国家机密的范围2新闻保密制度 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 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由主管机关批准制度 新闻发布制度3刑法中的相关罪名 泄露国家秘密罪 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三)禁止破坏民族团结1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定义2刑法中的相关罪名: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三、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一)禁止散布谣言1散布谣言的定义2刑法中的相关罪名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二)禁止宣扬邪教1邪教的定义2刑法中的相关罪名(三)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内容1淫秽物品及认定标准2淫秽、色情内容的界定标准:构成淫秽出版物的要件;色情出版物的界定;夹杂淫秽内容出版物的界定。3刑法中的相关罪名走私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四)禁止渲染凶杀、暴力内容1“宣扬凶杀暴力”出版物的界定2相关规定四、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一)新闻传播与名誉权1名誉与名誉权的定义2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方式:侮辱、诽谤3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直接指向受害人、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名誉侵权的抗辩事由:内容真实、公正评论、特许权(二)新闻传播与隐私权1隐私与隐私权的定义2侵害他人隐私的情形公布、宣传他人的隐私窃取个人资讯侵入私生活领域侵入互联网的私生活区域3侵害隐私的抗辩原则公共利益原则社会知名人士与公众兴趣原则政府官员克减隐私原则权利人同意原则使之不可辨认原则(三)新闻传播与肖像权1肖像与肖像权的定义2侵犯肖像权的行为3肖像的合理使用情形(四)新闻传播与著作权1著作权的基本内容: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内容2著作权中的邻接权:图书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电视组织权;网络服务提供者传播权3著作权与公共利益:合理使用制度4信息网络传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四个特点五、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一)新闻传播与司法的关系1新闻传播与司法的一致性2新闻传播与司法的矛盾性3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的必要性: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公权力新闻传播媒体职责所在司法实践的需要(二)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应适度1新闻传播媒体对司法的监督要保持一定的“度”,谨防“媒介审判”2媒介审判的两大负面影响3防范媒介审判(三)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的十条原则1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的十条原则2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要注意的事项作业练习简要分析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课后反思第三章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新闻传播媒体的审批与调整教学难点:新闻传播媒体运作秩序的行政监管、记者站与记者身份的规范管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内容:新闻传播媒体的审批与调整、新闻传播媒体运作秩序的行政监管、记者站与记者身份的规范管理一、新闻传播媒体的审批与调整(一)新闻传播媒体的创办批准登记制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实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设立新闻传播媒体或接纳境外新闻传播媒体的派出机构与记者、建立新闻传播网站等都必须向相应的政府部门履行申请登记程序,获得许可。未经批准,即属非法行为。(二)新闻传播媒体的调整1987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规范性文件的精神,先后五次采取行政手段对报纸结构、规模进行大整顿。(三)境外新闻传播媒体派出机构与记者的管理1外国记者与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的管理外国常驻记者,是指由外国新闻机构派驻中国6个月以上,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职业记者。外国常驻新闻机构,是指外国新闻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并有一名或一名以上人员的分支机构。2香港、澳门、台湾记者到内地采访的管理香港、澳门记者来内地采访,向中央政府驻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领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发的港澳记者采访证后,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后,携带并出示港澳新闻机构常驻内地记者证或港澳记者采访证即可进行采访报道活动,不需再进行书面申请手续。港澳记者可以通过有关部门指定的服务单位聘用内地居民从事辅助工作。因采访报道需要,在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后,记者可以临时进口、设置和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台湾新闻机构申请在大陆驻点采访,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审批。台湾记者来北京驻点采访,向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申请;来大陆其他地区驻点采访,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台办及深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办申请。获准在大陆驻点采访的台湾记者,可申请三个月以内的采访期限;如有需要,经批准可延长一次,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驻点期间可多次往返。二、新闻传播媒体运作秩序的行政监管(一)报刊出版秩序的监管从报刊出版违规的实际情况看,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擅自改变刊期、随意改变开版或版数、临时增版(上午版、中午版或下午版)、增刊(专刊或专版)、增出“号外”,或是将专版、专刊、临时增版增期转由社外编辑部或个人承包,或是用一个刊号办多份报纸(如出版名称不同的子报或多种版别如地方版),或是故意把专版、专刊名的字号放大并让其占据报头位置,造成一种假象。(二)广播电视播出秩序的监管1设台的主体资格确认广播电台、电视台由县、不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设立,其中教育电视台应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2登记事项变更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按照许可证载明的台名、台标、节目设置范围和节目套数等事项制作、播放节目。变更任一事项,应当经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批准。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出租、转让播出时段。3频率的指配规定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指配广播电视专用频段的频率。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不得擅自改变各项技术参数,并不得出租转让频率、频段。4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资格确认可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仅限于两类:一类是合法成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另一类是经过省级以上广播电视部门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5转播的规定应当按照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转播中央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主要节目。6限制播放的规定播放境外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以及播放广告的时间不得超过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7节目上星下地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利用卫星方式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核批准。8引进境外电视节目规定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引进、播放境外电视节目实行申请审批制,国家广电总局负责境外影视剧引进和以卫星传送方式引进境外其他电视节目的审批工作,由引进单位向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作出详细、明确的初审意见,报广电总局审查批准。9电视节目内容管理严格控制渲染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的剧目,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播出含有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的涉案题材电视剧、电影以及用真实再现手法表现案件的纪实电视专题节目,必须在每晚23:00以后播放,特殊需要的须向国家广电总局专项报批。(三)网络新闻传播与播放视听节目的监管1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的管理从事登载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媒体机构实行申请批准备案制度,未经审批,不得从事此项业务。对于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机构,必须要求是中央新闻单位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对于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机构,要求应当是依法设立2年以上的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法人,并在最近2年内没有因违反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受到行政处罚。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2互联网播放视听节目管理国家对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实行许可制度,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应取得广电总局核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逐级审核同意后,报广电总局审批。3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的管理安全播出,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过程中的节目完整、信号安全和技术安全。节目完整是指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完整并准确地播出、传输预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安全指承载广播电视节目的电、光信号不间断、高质量。技术安全指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和广播电视设施安全。4节目日常管理方面广播电台、电视台在节目制作、节目播出编排、节目交接等环节应当执行复核复审、重播重审制度,避免节目错播、空播,并保证节目制作技术质量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直播节目应当具备必要的延时手段和应急措施,加强对节目的监听监看。5广播电视传输设施的管理广播电视传播设施生产、销售、安装使用主体: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企业由国务院电子工业行政部门指定,其他任何单位不得生产。三、记者站与记者身份的规范管理(一)记者站与设立记者站的主体记者站是新闻机构根据新闻采访业务的需要,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的派出机构。记者站不是独立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活动;记者站应接受当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出版非正式报纸的报社,不得设立记者站或其他类似机构。(二)设站的审批与管理体制记者站设立必须经报社申请并得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三)记者身份的管理记者证是新闻机构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证件,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核发。新闻机构中非采编岗位的各类工作人员,新闻机构以外的通讯员、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以及非新闻类报刊的工作人员均不具备核发记者证的条件。凡被吊销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自吊销之日起5年之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新闻机构解除与所属采编人员劳动关系,未及时到发证机关办理记者证注销手续的,应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新闻机构擅自扩大记者证发放范围、私自仿制或者使用无效记者证的,由相应的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作业练习查阅并了解记者站、记者证管理的有关规定。课后反思第四章新闻、广告等各类信息的发布学时安排:4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广告等各类信息的发布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重大新闻的发布与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建立、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教学难点:境外新闻在境内的发布与境外报刊的进口、广告的发布及其规范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重大新闻的发布与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建立、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境外新闻在境内的发布与境外报刊的进口、广告的发布及其规范一、重大新闻的发布与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建立(一)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1重大政务新闻的界定 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决定; 重要文件; 重要会议新闻; 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活动; 中央领导人同外宾会见与会谈(涉及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谈话) 重要人事任免; 领导人去世。2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关于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一直实行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的制度。 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一切公告及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1987年,中宣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申新华社是“党和国家发布新闻的机关”,负责准确、及时地统一发布党和政府的重要新闻是其主要职能之一。(二)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建立(1)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983年3月,外交部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齐怀远(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为首任新闻发言人。• 1983年6月,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六届政协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设立新闻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 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闻发布会已蔚然成风。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机关到企事业单位,无不建立起新闻发布会制度。• 2003年的“非典”等突发事件,加速了中国新闻发布制度改革的步伐。之后,我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开始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和日常化。• 2008年5月1日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举行新闻发布会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渠道。•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震后不到24小时即举办新闻发布会,创造出中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的最高效率,此后连续18天举行20场新闻发布会,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发布会之最。• 2008年8月至9月,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新闻发言人亮相,举行了上百场涵盖北京奥运和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新闻发布会。2新闻发布会的类型 例行新闻发布会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 重大活动新闻发布会 宣告性新闻发布会 首脑新闻发布会 网络新闻发布会二、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一)灾害新闻与气象信息的发布与报道1灾害新闻的发布与报道 地震新闻与信息的发布 传染病疫情的新闻与信息的发布 防汛新闻与信息的发布 地震新闻与信息的发布 传染病疫情新闻与信息的发布防汛新闻与信息的发布2气象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二)司法新闻的发布与报道1有关审判活动的报道 审判公开:是我国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包括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等程序与内容。 审判公开的原则:2007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加强审判公开工作应当坚持的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等三大基本原则;首次明确重大复杂案件听证原则。 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进行直播、转播,要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进行。2有关检察活动的报道检察事务公开,也是我国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向社会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等有关活动和事项。• “检务十公开”:1998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实行“检务公开”的决定》,确定了人民检察院“检务十公开”,具体内容可通过报刊、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公布和宣传。§2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2-2司法新闻的发布与报道• 199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具体实施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或情况通报会,或者通过公告、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情况;检察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实施检务公开内容的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署、有关检察工作的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各级人民检察院工作中的重大活动、典型案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公众关注的重大刑事案件、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情况,在逮捕或提起公诉后,适时予以报道。• 电子检务公开:2006年6月,人民检察院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在1998“检务十公开”的基础上,又充实、完善了十三大内容,并且要求推广电子检务公开,拓宽公开渠道。3有关行政处罚的报道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经常采用的制裁措施。(三)证券信息与新闻的发布1主要法律规范性文件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法》总结以前行政法规、规章有关内容,对证券信息和新闻的发布、传播作了系统的规定,连同以前法规、规章中仍然有效的内容,构成证券信息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比较完整的法律规范。同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还通过了修订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各种公司包括上市公司的组织和行为制订了完整的法律规范,也为规范证券信息的披露和传播提供了法律依据。2008年4月2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证券期货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主要规定 证券信息的发布与报道要公开、公平、公正。 证券信息的发布要真实、准确、完整。 证券评论要遵守平衡原则。新闻出版署《关于对证券、期货专业报纸和期刊加强管理的通知》也规定:“实际存在着观点完全对立或完全不同的股评时,在同一专栏同时刊登。”三、境外新闻在境内的发布与境外报刊的进口(一)境外新闻在境内的发布1报刊新闻在境内的发布 1949年1月,中共中央曾规定:各地所有公私报纸、刊物,一律不得登载西方国家通讯社的电讯。一切国际新闻,均须根据新华总社广播稿发表。 1992年,中宣部等部门重申:西方四大通讯社(指合众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其他外国通讯社,除与新华社无偿交换新闻外,各类新闻稿仍不得在我国发行。 2006年9月10日,新华通讯社发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情形有了改观。 外国通讯社可通过新华社指定的代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新闻信息发布业务:《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新华通讯社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实行统一管理。”第4条又规定,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应当经新华通讯社批准,并由新华通讯社指定的机构代理。外国通讯社不得在中国境内直接发展新闻信息用户。除指定机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代理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 《管理办法》规定,新华通讯社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新闻信息有选择权,发现含有被禁止发布内容的,应当予以删除。国内用户使用其新闻信息时,应当注明来源,并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2电台、电视台新闻在境内的发布2006年4月11日,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广电总局关于重申电视国际新闻管理规定的通知》强调,不准各电视台在编发国际电视新闻的时候擅自使用境外卫星电视中的素材。各级电视台播出的国际新闻必须统一使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的电视国际新闻;严禁擅自使用从境外卫星电视收录或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国际新闻素材制作、播出广播电视国际新闻节目和国际时事政治专题节目;不得将境外卫星电视图像配以新华社文字稿进行播出。3网络新闻关于境外新闻的登载2005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该规定指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三类:①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②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③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第16条明确指出,前两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登载新闻信息或者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应当转载、发送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并应当注明新闻信息来源,不得歪曲原新闻信息的内容。4影视剧在境内的发布主要法规: 2004年9月23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 2004年6月18日,广电总局发布《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 2005年8月,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 2003年1月7日发布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二)境外报刊的进口发行1归口管理部门外国和港澳台报刊进口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在中央宣传部领导下,归口新闻出版署管理。2业务经办单位• 外国、港澳台报刊的进口和国内征订工作,主要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经办,教育系统的征订工作可由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经办。• 对来华宾客、各大宾馆(包括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和友谊商店的进口报刊代销业务,统一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经办。所有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亦应按此办理,不得自行进销。3进口报刊控制的重点港澳台中文报刊,特别是时事政治性报刊。对少数问题比较明显的外文报刊,……除供应外宾以外,禁止对内销售。海关对未经批准进口的外国和港澳台报刊,一律予以查扣,对少数特殊需要的单位或个人,由新闻出版署会商有关部门确定名单,通知海关放行。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在市场销售外国和港澳台报刊的,各地新闻出版局、工商局和公安局应予以收缴,直至追究当事者的责任。4特殊时期的外刊“解禁”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图公司在奥林匹克核心区域共建立了8个奥运会书报亭。奥运报刊亭除了提供近40种国内报刊外,最大的特色在于销售包括世界主要新闻类和体育类报刊在内的约100种原版境外报刊。这些报刊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等国和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四、广告的发布及其规范(一)广告与广告立法(1)广告的定义广告,是客户利用一定的媒介向公众传播商品信息和其他信息,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如推销商品、介绍服务事项等)的宣传方式。(2)广告法规广告法制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1982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第一个有关广告的行政法规《广告管理暂行条例》。 1987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新的行政法规《广告管理条例》。 1988年1月1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1994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二)广告发布的原则及行为准则1广告发布的三原则广告应当真实广告应当合法广告应当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化现象。2广告发布的具体行为准则 必须禁止的行为 必须遵守的规则 特殊商品广告的特殊规定广告的 必须禁止的行为 必须遵守的规则(三)广告发布的管理与监督1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省、地、县三级政府所属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履行广告法规解释、广告经营登记、监督检查、接受违法广告投诉和查处广告违法案件、指导广告业健康发展等管理与监督职能。一切广告活动,都必须接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与监督。2广告主体职责广告主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广告主的经营范围;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应当委托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主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应当具有或者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营业执照以及其他生产、经营资格的证明文件;质量检验机构对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内容出具的证明文件;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的其他证明文件;发布广告需要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还应当提供有关批准文件。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他人的书面同意;如果属于有监护人的,应当事先取得监护人的书面同意。3特殊广告实行发布前审查制度《广告法》第34条规定,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的广告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必须在发布前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即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三)媒体广告经营的规制1媒体广告发布的查验与监管 查验:媒体是广告发布的最终出口,也有责任对广告的发布进行把关查验。 监管:各部门联合监管2媒体广告的内容规范《广播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2010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禁止播出下列广播电视广告: 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的广告; 烟草制品广告; 处方药品广告; 治疗恶性肿瘤、肝病、性病或者提高性功能的药品、食品、医疗器械、医疗广告; 姓名解析、运程分析、缘份测试、交友聊天等声讯服务广告; 出现“母乳代用品”用语的乳制品广告;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播出的其他广告。3媒体广告播出的时限与编排 时限、编排作业练习简述境外广播电视节目的引进与播放的规定。课后反思第五章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危害国家安全的禁载规定教学难点:新闻传播与煽动罪、保守国家秘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内容:危害国家安全的禁载规定、新闻传播与煽动罪、保守国家秘密一、危害国家安全的禁载规定(一)国际公约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禁载规定1《国际新闻自由公约》第一公约:“国际新闻采访及传递公约”第二公约:“国际新闻错误更正权公约”第三公约:“新闻自由公约”2《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二)若干国家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禁载规定1在保障国家安全和保护信息传播自由两者之间,力求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2一般放弃事前审查而采取事后追惩的方式;3更多地倾向于将维护国家安全义务;4将对媒体的限制内容规定在明确可控的范围内。(三)我国法律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禁载规定从《宪法》到《刑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这些规定涉及报刊、广播影视、网络、书籍等一切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领域。二、新闻传播与煽动罪(一)《刑法》中关于煽动罪的规定与法律责任 煽动(sedition),即煽惑,鼓动。它是指通过语言、文字公然宣传,或借助于广播、影视、戏剧、书画等方式鼓吹自己的观点,以达到其非法的目的。煽动分裂国家罪(1)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2)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3)煽动群众抗拒法律实施罪(4)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二)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中涉及“煽动罪”的规定《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都规定出版物禁载禁播“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等。(三)区分批评建议与煽动性诽谤批评建议权是我国公民受宪法保护的一项民主权利。《宪法》第4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宪法》第27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和保护了公民的批评权和建议权。 案例:东突分子热比亚在境外接受采访三、保守国家秘密(一)国家秘密及其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2条的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应具备三个要件 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二)泄露国家秘密罪及其法律责任1泄露国家秘密罪2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3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三)新闻保密制度《新闻出版保密规定》明确指出:“新闻出版的保密工作,坚持贯彻既保守国家秘密又有利于新闻出版工作正常进行的方针。”据此,新闻出版单位有必要实行以下四项保密制度:(1)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保密审查制度(2)内参制度(3)批准制度(4)统一发布新闻制度不得公开报道的事项: 未公开的党和国家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活动等信息; 不能公开的军事信息; 不能公开的科学技术信息; 不能公开的外交、外事活动信息; 不能公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 不能公开的追查刑事犯罪信息; 不能任意公开的灾情信息。(四)媒体泄密的主要表现形式(1)故意泄密: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机密失控、国家的安全利益受到损失的结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2)过失泄密: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泄露国家机密的后果,却因思想麻痹、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或者虽已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后果的行为。(五)信息公开和保守国家秘密的冲突与平衡 现行《保密法》的缺陷使新闻媒体正常的报道工作备受掣肘,新闻工作者有时很难判断哪些信息是秘密而不得公开,哪些不是秘密而应当及时发布。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公开报道方面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可视为向信息公开迈出的一大步。作业练习简述新闻出版单位的四项保密制度。课后反思第六章新闻传播与维护公序良俗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与维护公序良俗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禁止淫秽、色情的内容教学难点:禁止宣扬邪教、暴力;禁止宣扬种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内容:禁止淫秽、色情的内容;禁止宣扬邪教、暴力;禁止宣扬种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一、禁止淫秽、色情的内容(一)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 淫秽物品,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 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学著作不是淫秽物品。 包含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二)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的法律责任(1)刑事处罚(2)治安行政处罚(3)行业行政处罚 案例 九九情色论坛案“九九情色论坛”网站(WWW.99bbs.cc)由福建人王勇(网名“戏子”)于2002年前创建,主服务器设在境外。从2003年开始,该网站开始发布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电影、图片及文章。同时,以发布淫秽内容的数量多少及质量优劣来给网站内注册会员分为“小学一年级”至“博士”的不同级别,采取等级积分方式,吸引会员。自2004年4月,网站对会员注册实行收费,网站也开始分为“主论坛”、“买春堂”和“百家故事”三大版块,“主论坛”分设“电影区”、“文学区”、“贴图区”、“点对点专区”、“商业区”等区块,主要发布含有淫秽内容的电影、图片及文章;“买春堂”分设“北方性息”、“南方性息”、“海外性息”等区块,主要发布全国各地卖淫嫖娼的场所、价格等信息及描述卖淫嫖娼具体细节的文章。“主论坛”和“买春堂”内的各区块,又由多个版块构成。注册会员在进入“主论坛”或“买春堂”后,可浏览、下载各版块内的淫秽信息。经勘查,截至2004年11月15日17时,该网站“主论坛”注册会员达75772名,刊载淫秽图片42705张;刊载淫秽文章4740篇。二、禁止宣扬邪教、暴力等(一)禁止宣扬邪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的特征: 邪教疯狂进行造神活动。 邪教的教义被视为是唯一真确、永久正确的知识,拒绝传统的科学,拒绝理性思维,拒绝理智。 邪教秘密结社,对教徒进行思想控制、行为控制、信息控制、情绪控制。(二)禁止传播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法律明文禁止媒体传播和宣扬封建迷信,禁止渲染凶杀、暴力、恐怖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而且会助长违法犯罪,对未成年人更是一种严重的心灵毒害。(1)宣扬封建迷信的出版物新闻出版署《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宣扬封建迷信的出版物,指除符合国家规定出版的宗教出版物外,其他违反科学、违反理性,宣扬愚昧迷信的出版物。 以看相、算命、看风水、占卜为主要内容的; 宣扬求神问卜、驱鬼治病、算命相面以及其他传播迷信谣言、荒诞信息,足以蛊惑人心,扰乱公共秩序的。(2)渲染凶杀暴力的出版物新闻出版署《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同时将“渲染凶杀暴力的出版物”定义为,“指以有害方式描述凶杀等犯罪活动或暴力行为,足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的出版物。”其具体内容有: 描写罪犯形象,足以引起青少年对罪犯同情或赞赏的。 描述罪犯践踏法律的行为,唆使人们蔑视法律尊严的。 描述犯罪方法或细节,会诱发或鼓动人们模仿犯罪行为的。 描述离奇荒诞、有悖人性的残酷行为或暴力行为,令普通人感到恐怖、会对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的。 正面肯定抢劫、偷窃、诈骗等具有犯罪性质的行为的。(三)禁止教唆他人自杀 世界各国的法律均认定组织、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属于犯罪,法律严惩并取缔那些组织、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或者传授自杀方法内容的出版物和网站。 2005年3月30日,中国公安部才首次明确表态:在网上传播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和互联网管理规定,要依法予以查处。报道自杀行为应注意的事项:媒体在报道自杀行为时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能把报道自杀事件作为新闻“卖点”。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杀称为“壮举”。不能将“要挟威逼行为”作“合理化”描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自杀事件造成交通中断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要如实报道损害的结果。三、禁止宣扬种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一)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0条规定:“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构成煽动、敌视或暴力者,应以法律加以禁止。”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第4条规定:任何人(包括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都不得以某一种族或属于某种肤色或人种的人群具有优越性的思想或理论为根据,或试图辩护或提倡任何形式的种族仇恨及歧视。 《禁止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 《防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行公约》(二)中国有关民族政策与法律规定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早在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违法的图书杂志的决定》中,就把“煽动对民族和种族的歧视和压迫,破坏国内各民族团结”列为禁载内容。1986年,国家民委下发了《关于慎重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通知》。 198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宣传报道和文艺创作中防止继续发生丑化、侮辱少数民族事件的通知》。 1994年,国家民委再次发布了《关于严禁在新闻出版和文艺作品中出版损害民族团结内容的通知》。同年实施的《广告法》也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涉及民族、种族、宗教歧视”的内容。 2002年《出版管理条例》也将“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列为禁载内容,并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2005年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都是禁载内容。(三)对宣扬种族歧视罪的认定与处罚 《刑法》第249条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250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7条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出版物、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作业练习媒体报道自杀行为应注意哪些事项?课后反思第七章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的保护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的保护相关知识。教学重点:新闻传播权利和公民权利;新闻传播活动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教学难点:新闻侵害公民权利的常见形式;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及预防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内容:新闻传播权利和公民权利;新闻传播活动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新闻侵害公民权利的常见形式;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及预防一、新闻传播权利和公民权利(一)新闻传播权利实现的几种途径新闻传播权利主要通过这样几种途径得到实现:第一,收集信息。第二,选择信息。第三,传播信息。第四,社会监督。第五,影响受众。(二)信息时代的公民权利这里所指的公民权利,是指法律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某种权益或权能。从法律层面分析,权利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享有权利的人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第二,享有权利的人有权要求他人作出一定的行为;第三,享有权利的人有权要求他人停止某种行为。信息时代为公民权利的享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新闻信息是信息时代最为主要的信息:电视、报刊、广播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依然发挥着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作用;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则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用信息(尤其是新闻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信息时代公民权利最主要的价值是知情。“媒体的使命,就是帮助公众知情,帮助公众表达……”“大众传媒是知情权、表达权得以实现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三)舆论监督和新闻维权舆论监督是指新闻传播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治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新闻传播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同于新闻监督。从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看,我们虽然有党内的、行政的、司法的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监督机制,这些监督机制也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监督的匮乏仍然是非常普遍的事实。(四)舆论监督和新闻侵权新闻记者要报道社会生活,就每时每刻都要和社会生活中的人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强调对全体社会成员人格的尊重。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绝大多数新闻记者能够自觉地履行好这一义务。但是,也有一些记者却不能很好地履行这一义务,结果造成了对公民人格权的侵害。二、新闻传播活动对公民权利的侵害(一)新闻侵权及其特点1侵权行为及其特点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伤害他人而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财产权和人身权的行为。 侵权行为侵害的是包括物权和人身权等在内的绝对权利。 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因为过错实施的行为。 侵权行为是需要作出赔偿的行为。2新闻侵权行为及其特点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新闻侵权是和新闻活动相关的行为,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侵权者为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离开了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就不会构成新闻侵权。 侵权行为是在开展新闻活动时发生的,离开新闻活动的侵权行为只能构成普通的民事侵权行为。 新闻侵权行为侵害的主要是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新闻侵权从形式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损害,其中尤以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 新闻侵权从传播方式看,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 新闻侵权从后果看,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由于新闻侵权侵害最多的是公民的人格权,而人格权受侵害的大小是与传播面有着直接关系的,传播面越广,受侵害的程度就越深。3我国新闻侵权的历史和现实建国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三十余年时间里,由于新闻媒体自身的纠错功能和行政手段的干预作用,许多新闻侵权没有表面化就被解决了。我国的新闻受众真正开始从法律的视角关注新闻侵权问题始于1979年。这一年,我国制定了《刑法》并于第二年正式实施,其中第145条明文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包括‘大字报’、‘小字报’,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1982年我国颁布的《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986年4月,我国又制定了《民法通则》并于第二年正式实施,其中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法人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适用前款规定。”(二)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1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已经发表2行为的违法性3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4新闻传播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三、新闻侵害公民权利的常见形式(一)新闻侵害名誉权(二)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 指向特定的受害人 损害事实的存在 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二)新闻侵害隐私权1隐私和隐私权所谓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被知悉的秘密。隐私的内容包括个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婚恋经历、财产状况、私人日记、信函、生活习惯等。隐私其实是一个中性的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人将隐私和“阴私”混为一谈了。“阴私”通常是指不可告人的事,往往为社会公德所不容,是带有贬义的;而“隐私”却是公民的一种私人生活信息,本身不带有贬褒色彩。2新闻侵害姓名权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或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每个公民有决定自己姓名的权利。 每个公民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每个公民可以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新闻侵害他人姓名权表现为这样一些情况:第一,干涉他人的姓名权。第二,盗用了他人的姓名。第三,冒用了他人的姓名。3新闻侵害肖像权肖像权是指公民的个人形象通过摄影、造型或其他形式再现所享有的专有权以及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第一,肖像是自然人外部形象的再现,是固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第二,肖像是可以为人力所支配的。第三,肖像还具有财产性的特征。我国《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该条规定说明: 肖像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专有权包括制作专用权和使用专用权。 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对肖像进行毁损、玷污。侵害肖像权的主要形式有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创造他人肖像、擅自拥有他人肖像以及以不当方式使用他人肖像等。对于侵害公民的肖像权要不要以“以营利为目的”作为要件,许多学者提出“以营利为目的”不是侵害肖像权的必要要件。因为我国民法保护的是公民的人格权而不是仅仅与人格权相关的财产权。如果一定要“以营利为目的”作为侵权构成要件,就可能使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合法化,这是有道理的。一般认为,新闻报道是可以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但这种使用必须是“合理使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合理性,就可能构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害。这种侵权形式主要表现为:第一,未经本人同意非法拍摄并使用其肖像。有些不能作为新闻信息公开传播的肖像,一旦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则会构成侵权。第二,歪曲使用他人肖像。如对肖像进行丑化、侮辱等。第三,与新闻宣传无关而假冒新闻宣传名义。(三)其他新闻侵权形式(1)新闻侵害著作权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法律赋予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法》以权利为核心,只规定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权利人以外的其他人都是义务人。义务人以不作为保证权利人权利的实现,任何人都不得侵害著作权人所享有的权利,这一点与所有权的本质特征一致,因而著作权属于专有权、绝对权。 排他性,是指这种权利为权利人专用,其他人不得擅自行使。 时间性,是指这种权利都有一定的保护期,过了保护期,作品便进入了公有领域。 地域性,是指只有在相应的领域内才产生效力。著作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 所谓人身权,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四项。 所谓财产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享有的转让、授权或许可他人以复制、表演、播放等方式使用其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这种权利主要包括使用、收益和转让的权利。新闻作品著作权是指作者创作完成新闻作品后所享有的和新闻作品相联系的专有权利。和其他作品的构成要素一样,新闻作品同样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它独有的特点在于: 这种作品产生在新闻活动之中。 作品是新闻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其他具有“新闻作品”的某些特征但不属于“新闻作品”的作品,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新闻作品是具有强烈时效性的以传递为目的的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认可,又无法律许可,擅自对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剽窃、篡改、假冒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作者的专有权利,从而损害著作权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侵权形式主要集中在剽窃和抄袭的行为上,两者具有一致性。新闻作品的抄袭在现实生活中分为直接抄袭和间接抄袭两种。直接抄袭形式比较直露,表现为将他人的作品整篇、整段或稍加改动加以抄袭,变成自己的作品发表。 另一种为间接的抄袭形式。抄袭者对他人的作品斩头去尾、改头换面,在语句等一些枝节方面进行增减和删改,然后作为自己的作品加以发表。四、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及预防(一)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1抗辩事由:抗辩事由是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构成抗辩事由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客观性,指该事由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加害人的主观臆断或尚未发生的情况。 第二,对抗性,指必须是对抗原告的指控和诉讼请求,以达到免除或减轻加害人责任的目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补充另外两个条件,第一,法定性,指该事由必须是法律规定的特定事由。第二,适用的范围性。2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抗辩事由: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公正评论、权威的消息来源、公众人物和公众兴趣、合理使用、受害人同意、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从目前我国已经发生的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看,相当数量的案件源于舆论监督,所以,将正当的舆论监督构成抗辩事由,有利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健康开展,也有利于构筑完备的社会监督体系。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发表法院判决书、执行书、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书等内容,只要在这些报道中做到“客观准确”,即与国家机关公开的文书和活动的内容一致就不会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并不要求报道内容与客观事实本来面目一定相符。即使因此有失实之处,也只能由作出这些相应文书和行为的国家机关来负责,新闻机构不因此构成新闻侵权。(二)新闻侵权的一般预防全面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在校新闻院系大学生预防新闻侵权知识的教育。作业练习简述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课后反思第八章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新闻传播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英美法系国家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教学难点:大陆法系国家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旧中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内容:新闻传播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英美法系国家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大陆法系国家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旧中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一、新闻传播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新闻法产生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对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宗教等各种信息的需求应运而生。这种需求为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法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土壤。(二)思想条件近现代新闻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得宜于新闻自由理论。新闻自由理论起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发展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并巩固后被广泛接受。新闻自由理论脱胎于人权思想,其基本内容是: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为宝贵的基本人权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等自由。(三)政治条件现代意义的新闻传播法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以民主政治为标志的。二、英美法系国家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一)英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1封建王朝时期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215年—1640年)2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640年—1938年)3二战时期及其后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938年至今)4二战后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945年至今)1960年代初,《纽约时报》刊登一份政治广告中有几处的描述与事实有细微的差别,遭到起诉。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伦南指出,在讨论重大公共问题时,难免出现一些“与事实有出入的说法”,但这种现象仍应得到保护;只有这样,言论表达才有生存空间。最终《纽约时报》胜诉,该判例大大扩展了言论及新闻自由的范围。1972年“布兰日伯格诉海斯案”中,最高法院对新闻记者的特权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认为记者无权以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权为由拒绝公开所得消息的来源。1966年,第一部《信息自由法》的问世打开了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大门,成为美国政府信息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1996年,国会对该法案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修改,修订结果是通过了《电子信息自由法修正案》,顺应了信息电子化和公众对行政机关快速处理申请的要求。经过200多年的美国政府与新闻传播媒体之间的合作与对抗的曲折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以“保护和适当限制新闻自由”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传播法制。三、大陆法系国家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一)法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1资产阶级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789年—1914年)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914年—1944年)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944年至今)4、明治维新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868年—1918年)5、两次世界大战间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918年—1945年)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1945年至今)四、旧中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一)我国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1911年之前)1鸦片战争以前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新闻法律法规,形成了以“言禁”、“书禁”和“报禁”为基本特征的古代新闻信息管制制度,但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法并未形成。2鸦片战争以后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2)国民党统治时期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五、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一)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社会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发展1922年,党的二大上通过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奋斗目标的第6项提出:“工人和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市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绝对自由。”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保护公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等与新闻自由有关的权利。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全国工农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其中第10条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为目的;并为此目的,要运用群众政权的力量,取得印刷机关及一切必要的设备,以保障工农群众获取这些自由的物质基础。它的出台使革命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法的发展有了宪法依据和保障。(二)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传播法制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新闻立法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新闻传播法制虽然初具轮廓,但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新闻传播法制观念。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9条专门规定:“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这一规定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项明确规定保护新闻自由的法律条款。(三)改革开放后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化的进程,并初步形成了新闻传播法律体系的框架。新时期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是以1982年宪法为发端的。其中虽未明确提出“新闻自由”等字样,但已被我国学者公认为是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各项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现存问题:首先,新闻传播法律体系但远远谈不上完备;其次,由于新闻传播基本法的缺失,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我国的新闻传播法律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三,我国现行的新闻传播法具有明显的“义务本位”特点,对新闻传播活动主体限制过多而保护不足。(四)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发展的展望2007年,酝酿已久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终获颁布,为公众知情权的保障增加了重要筹码,也将给我国的新闻自由化带来积极的影响。2009年4月发布的中国政府第一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明确表示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畅通各种渠道,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利。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合法权利的制度保障,维护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作业练习简析清末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进步性课后反思第九章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教学重点: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教学难点:新闻传播法规、法制与法律关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内容:道德与职业道德、新闻传播业与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新闻传播法规的关系一、道德与职业道德(一)道德的概念和特点什么是道德:道德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规范。(二)道德建设需要确立正确的道德理念1道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2道德规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3道德建设必须反对道德相对主义(三)人类普遍道德精神在职业领域的体现——职业道德1职业与职业道德所谓职业,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2成熟而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第一、商品经济促进了职业道德的空前繁荣第二、商品经济社会,忠于职业成为社会要求第三、商品经济社会里,以讲信誉为表征的职业道德可以产生直接的利益。第四,商品经济条件下形成了有利于职业道德发育的社会土壤。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第一,无害原则第二、守密原则第三、自主原则第四、知情同意第五、合理获利4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第一、职业生活是人类活动的主体部分。第二、没有社会职业生活的有序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生活的有序发展。第三、职业生活的有序发展,有赖于每一位从业者承担相应的职业责任,履行相应的职业义务。因此,在现代社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素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二、新闻传播业与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一)新闻传播活动的职业化与现代新闻传播的职业特征1新闻传播活动职业化传播活动职业化,意味着传受双方分离,社会上出现了从事新闻传播的机构和以搜集发布新闻信息为职业的人员。2现代新闻传播活动的职业特征①是在紧迫的时间压力下工作的。②必须借助高度复杂化、精密化的新闻传播媒体才能完成传播活动。③新闻传播从业者的职业活动具有极大的社会广泛性。2新闻传播业与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二)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及其调节对象1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概念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应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出现后人类新闻传播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2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调节对象①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受众的关系。②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工作对象的关系③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同行的关系。④新闻传播从业者与所属媒体的关系。(三)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特点1阶级性和普适性的统一2职业性与大众性的统一3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统一三、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一)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不仅使新闻传播职业具有足够的职业道德内涵,而且还因为这种职业道德所贯穿的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而使它同时具有充分的社会道德内涵。正是这种充足的道德内涵,才有效地支撑和巩固了新闻传播职业的社会地位。(二)营造社会公信力、提高传播效率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从产生以来,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大报,能够历经坎坷,成功地挑战那些不利于新闻传播事业生存发展的种种障碍,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以高品质的内容和力求合乎道德的传播行为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他们的传播活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媒体如果失去了社会公信力,一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必将陷入一种低效率的困境中,为社会秩序的安定埋下了隐患。(三)对社会道德具有提升和示范作用新闻传播从业者是一个享有很高社会地位的职业群体,因此,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公务员、执法人员等一样,都属于需要优先考虑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职业。新闻传播从业者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不仅促进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显示良好的示范效应,成为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力量。四、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新闻传播法规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
- 二零二四年度劳动合同服务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多功能会议室系统(04版)
- 二零二四年度福州市二手房买卖合同
- 抵押货款合同(2篇)
- 四方股份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木材保护合同:木材防腐、防虫与保养服务
- 量身打造全面标志设计服务合同
- 热水器产品营销合作协议
- 融资居间服务合同法律依据
- 清表清淤回填施工方案
- 浙江心理健康教育B证材料(教案设计)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 投标书模板112221
- 读者文摘精选100篇读者精选文章.doc
- 第五章成本论解析
- 《埃博霉素生物合成》PPT课件.ppt
- 最实用七年级语文语法:词性实词、虚词部编本
- 汽车类西班牙语词汇
- 一年级综合实践
- 海拉EPS角度传感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