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物招领教案15篇一、教学目标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熟悉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预备卡片
四、时间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提醒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播送站开头播送了,大家留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刚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依据学生的答复,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留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相互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沟通,学生相互提示简单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稳固字音。◆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做“摘苹果”的嬉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觉,自由沟通
1、小组合作学习。
A、学习任务: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对小伙伴的答复赐予评价。
B、合作方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沟通。C、汇报沟通。(以下的沟通要依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展争论、朗读。)◆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沟通,朗读第六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仆人是谁?”时,在沟通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
一、第
二、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的确实不知道自己丧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异的样子。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与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受吗?
二、复习稳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纳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通过比拟形近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嬉戏复习稳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当学生提出“教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沟通、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教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4、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联系生活,拓展延长
5、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四周有没有“失物”?假如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学写生字
1、在复习稳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熟悉,观看,说说怎么写美丽。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2、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重点指导“同”,被包围局部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存词语。
A、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B、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觉了什么。
C、全班沟通,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六、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七、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教师学生严厉睁大眼睛举起塑料袋脸红了会心的微笑领悟爱惜环境卫生
失物招领教案2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奇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仆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仆人认领的?仆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线索引导学生自悟得意,提高读书效率。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力量差,有些学生有顺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2、学生预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发)大家留意听,播送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顿)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沟通读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相互提示的字音:“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阅历,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熟悉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教师领读。
2、沟通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熟悉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习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沟通识字展现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朗读(鼓舞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1、小组内沟通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习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育学生边读书边思索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进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留意读好教师严厉的语气。
练习(说话训练进展学生语言,培育学生求异思维力量。)
引导学生用预备说话。
(假如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例如句拓宽学生思路——“我预备送还鸟蛋”。另外特殊要鼓舞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写字(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写字质量。)
1、记字形。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识的字,你最喜爱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学生观看练习描红,看谁写的最美丽。
3、展现学生的优秀作业,相互取长补短。
其次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1、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2、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仆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连续学习5——8自然段。
朗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想象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力量。)
1、学习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丧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争论解疑,相互沟通。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一个爱惜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假如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争论解疑。
(2)自由朗读,思索: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假如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爱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异的样子。
指导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展说话训练:
教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绽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育了学生仔细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沟通合作的力量。)
表演(这种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得以升华)
1、用课前预备好的道具(垃圾袋)让学生表演课文,。组内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生相互评议。
练习(注意积存学生语言,培育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力量)
1、书后“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存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觉了什么,再沟通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四周有没有失物,假如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学生重点练写“木、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建议:
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肯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舞学生敢提问,并渐渐会提问,这种力量形成需要长期急躁的指导。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用心;集中留意力。
严厉;(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文中指教师看到同学乱扔垃圾,神情让学生很可怕。
会心:领悟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失物:遗失的物品,文中指垃圾。
失物招领教案3
学习目标: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有爱惜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预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预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垃圾废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1、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答复后,教师归纳:
对!丧失的物品就叫“失物”。
现在你知道在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失物招领处”的作用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洁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是谁丧失了东西?他们丧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电脑出示动画,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
(小朋友丢的垃圾)
2、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利用已把握的识字方法自由学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型,读好轻声音节。
2、检查自学状况:
⑴多媒体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⑵正音,留意读准:
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
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⑶摘掉拼音小帽,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
(边读边想)
3、标好小节:
开火车读,假如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告知同学们,你知道什么?
(学生读后沟通)
2、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
抽个别读其次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⑴去过鳌峰公园吗?你能不能学张大爷的样子,介绍里面的一些植物?
⑵觉得鳌峰公园吗?怎样才能让这么漂亮的环境保持下去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争论,教师归纳)
五、作业
1、自由读课文。
2、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失物招领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熟悉“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喜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于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熟悉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霞”的熟悉及“秀“的书写。
三、教学预备
投影片图片
四、时间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今日,我想去漂亮的大自然中走一走,小朋友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呢?那就动身吧!
2、出示投影,师描述引入情景:早晨,层层薄雾。悠静的森林中传来悦耳的鸟叫声。太阳升起来了,朝霞满天,大自然揭开了漂亮的面纱。蓝天碧野,山清水秀,树木成林,鸟语花香,蝶飞蜂舞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一轮夕阳挂在天涯。
3、走在大自然中,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学生说,教师随机出示词语(生字注音):[晨雾、白霜、朝霞、夕阳、蜜蜂、蝴蝶、李树、杨树、蓝天碧野、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自主识字
1、过渡:同学们说得真棒!这些词,你会读吗?
2、展现读词:读一读,熟悉哪个读哪个,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熟悉这些词的。
3、认读词语。A、自由读词。B、指名读词。
C、正音(重点指导:朝、蜂、紫)。D、沟通读词:依据大家提的几点建议,请你们再读读。和同桌组成学习伙伴,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假如同桌读得好,你就表扬他;假如同桌读时有困难,请你帮忙他。E、齐读。
4、识记生字。
A、自主识字:这些字是我们今日要学的生字,想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们?
B、小组合作识字:小脑袋凑到一起,和小组成员争论争论。评评谁的识字方法最好。
5、实践活动
在文中选择几个你喜爱的词,写到大纸上,然后为它配上漂亮的图画。
其次课时
(一)、创设情境,稳固练习
1、在情境中理解词语
A、展现挂图,内容是漂亮的大自然。
B、提出要求:大自然多美呀!你们喜爱吗?我这儿还有一些你们喜爱的词语(蓝天碧野、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等),你们能把这些词贴在相应的位置中吗?C、指名上台贴。大家评评他贴对了没有。D、看着图读一读词语。
2、在情境中积存词语
A、交代活动内容:上节课后,同学们都选了喜爱的词,配上了图画。现在就拿出自己的作品在小组中沟通沟通。
B、指名上台展现。
C、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里,下课后和你的好朋友沟通。
3、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同学们为词配的画真美丽!那能不能说一说你知道哪些风景美丽的地方,可以用这些词语来赞美呢?
(二)、带着情感朗读课文
1、过渡:从小朋友的赞美中,看得出你们真的是很喜爱大自然。那就带着喜爱的心情再来读读课文吧。
2、齐读。
(三)、活动
1、过渡:刚刚我们说了、画了、读了大自然,现在还要我们来唱一唱。
2、学生随音乐唱《小鸟小鸟》。
(四)、练习写字
上节课写的字还记得吗?再写几个,看看是不是有了进步?
六、作业设计
1、搜集生活中的对子,和同学们沟通。
2、和爸爸妈妈做对对子的嬉戏。
七、板书设计
识字三
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八、教学反思
失物招领教案5
教学目标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培育学生讲究卫生,爱惜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提醒课题
1.出示书上其次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教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日的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测反应: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爱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识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相互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状况。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生字。(教师强调读准后鼻音:同、工、请、双;前鼻音:观;翘舌音:失、专、准;平舌音:才)
(2)巧记字形:沟通识记字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如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失—先观—现工—江准—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队又—双青—请见—现格—各比拟“洞—同请—青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理解字意: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4)再现检测: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自由读、开火车读)
词语:班级同学四周排队请进预备
句子:①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预备回家。
②刚刚同学们还围在教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立刻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习稳固:形近字比拟,完成书后练习:读读比比
认(仔细)准(预备)先(先进)各(各自)
队(少先队)难(难题)失(失去)备(备课)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习写“同、工、专”
1.观看思索: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留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索: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仆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仆人认领的?仆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其次课时
一、复习回忆,激趣读文
1.出示字词,稳固字音。
读字词并选择一个字(要求会写的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字词:年级同学用心预备观围工队刚刚请双
2.说出图意,理清线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
3.失物是怎样被仆人认领的?仆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节课连续学习《失物招领》,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学生自由读文)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读文思索:前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3)理解“很大很大、许多许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4)理解“用心”,用“用心”说一句话。
(5)感情朗读
2.学习课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们的仆人是谁?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学生自主读文,找答案。
汇报沟通,引导学生结合书上插图(一)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2)听了陈教师的话,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指导朗读4、5自然段,读出陈教师严厉的语气(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读出一年一班小朋友惊异的样子。
3.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样被仆人认领的`?仆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引导学生读课文7、8自然段。
(2)为什么有的同学脸红了?生活中有没有脸红的时候,应应当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第7自然段。(学生练习、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3)理解“会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语气、表情读第8自然段。
(4)为什么教师和张爷爷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用由于“教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所以,他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句式进展说话训练。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长
1.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集体出游的活动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受?
2.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四周有没有失物,假如有,你将如何行动?
3.教师小结: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四、指导书写
学习写“才、级、队”
板书设计
失物招领
爱护环境
教学反思
在《失物招领》的教学中,我注意了细心的预设和情境的模拟再现,整个课堂一下子就活泼了起来,跟随着学生的思路,我像裁缝一样将他们的思路穿连起来,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发言精彩之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深刻,使我欣喜不已,他们结合到校园环境的建立来熟悉到了自身行为的缺乏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之前我总以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熟悉不到问题的要害,喜爱代言,而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课堂上没有发不起言的学生,只有不细心设计备课的教师才会消失课堂的冷场。预设中“探讨乱扔垃圾的害处”这个问题,尽管在预设时设计到了,我根本未曾想过学生答复得起,只是想假如他们熟悉不到,到时直接告知他们就行了,原来这个问题就有肯定的难度。可他们不仅想到了,而且熟悉还那么深刻,这更让我坚决了一个信念:精彩的教学源于细心的“预设”!生成之花在预设的土壤中绽放异彩
失物招领教案6
【教学目标】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培育学生讲究卫生,爱惜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预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提醒课题
1、出示书上其次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
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教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日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
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测反应: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爱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
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识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相互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状况:
⑴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读生字。
教师强调读准:
后鼻音:同、工、请、双。
前鼻音:观。
翘舌音:失、专、准。
平舌音:才。
⑵巧记字形:
沟通识记字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
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如:
熟字带生字的方法:
失──先观──现工──江准──推。
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
人──队又──双青──请见──现格──各。
比拟“洞──同请──青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⑶理解字意:
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⑷再现检测:
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
自由读、开火车读。
词语:
班级同学四周排队请进预备
句子:
①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预备回家。
②刚刚同学们还围在教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立刻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习稳固:
形近字比拟,完成书后练习:
读读比比:
认(仔细)准(预备)先(先进)各(各自)
难(难题)失(失去)备(备课)队(少先队)
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习写“同、工、专”:
1、观看思索:
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留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索:
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仆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仆人认领的?仆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失物招领教案7
课前预备
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3遍。
预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一、读通读顺
实行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扣题设疑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三、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一)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究竟丧失东西了没有?他们丧失了什么东西?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朗读第六段,发觉问题准时订正。
全班自由朗读第六段,一边读一边想: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
小组争论、全班沟通──“丧失”的东西。
启发情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假如你是一个爱惜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假如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二)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读第七段,随时订正朗读中的问题,适当领读。
全班自由朗读第七段,一边读一边想: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小组争论、全班沟通。
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小组争论、全班沟通。
引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假如你是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中的样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假如你看到了这几位乱丢垃圾的同学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爱他们吗?那就怀着喜爱的心情朗读课文。
四、演读课文
(一)出示“道具”──一袋垃圾。
(二)演出预备──朗读课文第4、5段。
重点知道朗读第四段中唐教师的话:
自由读,争取读得正确流利,一字不差。
哪位同学能做个严厉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请大家面带严厉的表情朗读唐教师的话。
(三)师生共同演读课文。
失物招领教案8
教材简析
《失物招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其次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课文记叙了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在教师的带着下去植物园参观,同学们乱仍垃圾,被张爷爷提出批判的事,告知同学们要增加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熟悉“失、级”等14个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爱惜环境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主动积存词语的意识。
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惜环境卫生的愿望。
美育目标激发学生留心观看四周的事物,从中感悟卫生的环境是漂亮的。
教具预备
图片、录像、生字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导入,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2、梳理问题;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师相机指导;
3、鼓舞学生依据字形特点,采纳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4、出示词语卡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范写,指导学生观看;重点指导:专、才
2、巡察检查;
3、师生共同评价。
其次课时
一、复习
二、朗读感悟
1、检查预习,比比谁读得正确。
2、改错读,教师教读学生读错的句子。
3、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想边谈论:究竟有没有同学有没有丧失东西?
4、教师范读。
三、实践活动找“失物”
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四周有没有“失物”,假如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
四、稳固练习
1、练一练:完成《同步训练》
2、找一找: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四周有没有“失物”,假如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感受颇深。首先,学生给我的感觉时,比拟活泼,特殊在组词这个环节,学生特殊活泼,但学生读课文时却不太积极,发言举手的只有几个人,而且声音不够洪亮,这可能跟教师平常的要求有关。我本学期还要注意学生阅读力量的培育。
失物招领教案9
教学目的: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积存词句,感误引号的特别用法。
3.培育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力量。
4.让学生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启发想象,积存语言。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醒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道学习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丧失了东西?丧失了什么东西?丧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抓紧读作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就从你这儿开火车读。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2)现在同学们有信念到班上读课文了,谁敢试一试?
一二学生试读课文,师生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2.看,有14个字娃娃、词语宝宝等着和我们交朋友:
失、级、同、观、围、工、专、准、备、队、才、清、双、各
(1)学生自己拼读。
(2)谁来读?
(3)在读音上哪些字要提示大家特殊留意?
翘舌音:失、专、准、双后鼻韵:清平舌音:才
(4)在字形上,你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换-换:情-清、认-队
加-加:又+又=双
减-减:洞-同
有一个偏旁没有学过,这叫折文儿。熟悉了这个偏旁,“备”、“各”该怎么记?(加一加)
还有一个“级”字,我们在作业和课本上常常看到,早就记住了。
(5)读读带有生字的词、句。
看谁最先和字娃娃、词语宝宝成为最好朋友,一见面就能人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感受植物园的美和孩子们的欢乐
1.看图了解环境。今日,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里参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看到p50的插图,你看到的植物园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看描述。
2.勾画批注。课文中有一个句子在写植物园的样子,请用“——”勾标出来。
3.流利朗读:“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许多许多。”
4、指导说话
(1)同学们看到的是春天的植物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的植物园很美很美,你还能用“很很”这样的短语说话吗?
学生说话。
(2)你能在“很很”的前面加个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吗?
学生说话。
瞧,添个词语,短语就变成句子啦。
5.看图了解人物
(1)看看植物园里的同学们午饭都吃些什么?吃得快乐吗?
学生看图后汇报。
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拘束,同学们欢乐得像一只只鸟儿。
(2)请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3自然段。
学生齐读。
(二)感受教师的才智和孩子们的纯真
1.教师范读:教师和同学预备回家了,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听教师读4-7自然段,看毕竟发生了什么事。
师读后学生汇报。
2.自读感悟
“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八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嘀咕:‘唐教师,我没丢东西!’”
自己读读黑板上这段话,边读边想:究竟有没有同学丧失东西?
学生读后汇报:同学们的确丧失了东西,他们丧失的是顺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3.感情朗读
多么富有才智的教师!同学们随地扔垃圾,教师不直接批判,而是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大家。你喜爱这种教育方式吗?请把这感人的画面装进脑海中。我信任大家肯定能读好这段话。
(三)感受孩子们知错就改的品行
1.齐读句子:同学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把“失物”丢进了果皮箱。
“失物”这个词加了个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加?
失物招领教案10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题奇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仆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仆人认领的?仆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惜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
课前预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与说明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教师所在的局部)小朋友,你们看,今日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课始学生就带着问题,他们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有深厚的兴趣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沟通读文,留意读准字音。
3、全班沟通。学生相互提示简单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教师领读.你熟悉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熟悉这些字的。
b、沟通识字的方法。不熟悉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明确读的要求,把握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肯定的自学力量。]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答复。
[培育学生边读边思索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进展。]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用心了。”
a、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划词是一年级学生应当把握的一项根本功,在课内教师有意识地训练。]
b、“用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用心”说句话。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借助颜色鲜亮的图片,帮忙学生理解语言、感受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进入阅读状态。]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厉的语气。
5、练习(任选一题)
☆用“预备”说句话。
☆☆用上刚熟悉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二道星级题考虑到学生力量的差异,让每位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自主发觉,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觉,把握写法。
a、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示同学该怎么写才美丽。
b、记:提出需要教师指导的字。教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局部要往上写。
c、描:在书上描一描。
d、写:各练二个字。教师巡察,个别指导。
3、展现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写字时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用一看二记三描四写的步骤引导学生将字写端正、写美丽。]
其次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存。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引导积存。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觉了什么。
b、全班沟通,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当个小教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学生的自尊心强,好胜心更强。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字词,发觉规律,让他们充分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仆人。]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与同桌争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沟通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化,利用问题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力量。]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异的语气。
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沟通,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假如你是一个爱惜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假如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这些问题会随机消失。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教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教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说话的训练,一是有助于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指导书写,把握构造。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沟通,找出共同点,把握构造。
3、观看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留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5、展现学生作业,评议。
五、拓展延长,实践活动。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四周有没有“失物”?假如有,你将如何行动?
[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内伸向课外,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
失物招领教案11
【教学目标】
1、熟悉“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熟悉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课题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提醒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播送站开头播送了,大家留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
播放录音:
同学们,刚刚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依据学生的答复,出示课题:失物招领
(练读课题,留意读准“失”的音)
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相互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沟通:学生相互提示简单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稳固字音:
⑴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⑵做“摘苹果”的嬉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觉,自由沟通
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任务:
⑴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对小伙伴的答复赐予评价。
⑵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沟通。
⑶汇报沟通(以下的沟通要依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展争论、朗读):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沟通,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仆人是谁?”时,在沟通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其次、第三自然段。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确的确实不知道自己丧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异的样子。
④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沟通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设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
(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⑤当学生提出“教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沟通、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
教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2、朗读全文: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联系生活,拓展延长: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四周有没有“失物”?假如有,你将如何行动?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在你们曾经参与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受吗?
二、复习稳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纳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启发学生通过比拟形近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嬉戏复习稳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在复习稳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熟悉,观看,说说怎么写美丽。
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2、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重点指导:
“同”,被包围局部要往上写。
“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
“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存词语:
⑴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⑵在小组内读读比比:
说说发觉了什么。
⑶全班沟通:
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爱惜环境,爱护地球是个人人皆知的话题,小朋友是最纯真的,所以上这一课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反响。在《失物招领》的教学中,我就注意了细心的预设和情境的模拟再现,整个课堂一下子就活泼了起来,跟随着学生的思路,我像裁缝一样将他们的思路穿连起来,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发言精彩之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深刻,使我特别欣喜。当我教到:“不,有不少同学掉东西了”的时候,停下了问:他们有没有丢东西呢?他们丢了什么?学生们不仅答复了我的问题,他们还结合到校园环境的建立来熟悉到了自身行为的缺乏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之前我总以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熟悉不到问题的要害,而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让我深深地懂得了小朋友他们不仅纯真而且也懂得不少道理。
课堂上也没有发不起言的学生,只有不细心设计备课和很好引导的教师才会消失课堂的冷场。预设中“探讨乱扔垃圾的害处”这个问题,尽管在预设时设计到了,我根本未曾想过学生答复得起而且还能从中反思自己,只是想假如他们熟悉不到,到时直接告知他们就行了,原来这个问题就有肯定的难度。可他们不仅想到了,而且熟悉还那么深刻,这更让我坚决了一个信念:精彩的教学源于细心的“预设”和教师的“课堂引导”!生成之花在预设和引导的土壤中绽放异彩!
失物招领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存词语“介绍”、“认领”、“用心”、“严厉”等,能正确书写词语。
3、理解课文大意,有感情地读课文。
4、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惜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养成爱惜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3月24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存词语“介绍”、“认领”、“用心”、“严厉”等。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醒课题:失物招领就是丧失的东西给认领回去。
课文中的同学们丢了什么东西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通读课文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分小节读课文。
教师指导,使他们能够读准字音,通读课文。
3、教师范读,学生摸认,订正自己读的错误的地方。
4、课文中有哪些人物?
三、熟悉词语
1、摸读词语。
“介绍”、“认领”、“用心”、“严厉”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2、跟读词语。
3、有不懂的词语提问。教师讲解。
四、朗读课文
1、请学生分小节朗读。
2、自由朗读。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3月24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有感情地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惜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中有哪些人物、
2、故事发生在哪里?
二、1~3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
2、描写植物园的是哪句话?
三、4~7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
2、有感情地读一读唐教师说的话。“严厉地说”
3、顿号的用法
袋里装着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还有花生壳。
4、“失物”加了引号,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同学们丢弃在草地上的垃圾。
5、有几位同学脸红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脸红?
6、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要顺手把垃圾扔进果皮箱,不要随地乱扔垃圾。
第三课时(3月25日)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词语。
2、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惜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养成爱惜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为爱护环境做一件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题目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
2、同学们是怎样处理这些“失物”的?
二、想想说说
1、读最终一自然段。
2、想一想,说说唐教师和张爷爷为什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三、这篇课文告知我们什么?
不能随地乱扔垃圾,要爱惜环境,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垃圾要顺手扔到垃圾箱里。
四、书写练习
1、听写课文中词语。
2、教师检查。
五、作业
我们一起为爱护环境做一件事。
失物招领教案13
教学目标:
1、熟悉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留意轻声的读法。
3、养成爱惜环境卫生的习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点光源照射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处理自给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壁钻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刀具运输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内焊缝整平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型边刹式脚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机一体除湿干燥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咸宁环氧富锌漆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聚氯乙烯填充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新余卫生间隔断施工方案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题15 中国古代史(原卷版)
- (房屋建筑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版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大全》
- 仓库管理培训课件
-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900字(论文)
- 第六章-1八纲辨证
-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800字
- 《中国古典建筑》课件
- 桥梁专业承台墩身试题及答案
-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ABB模块)》试卷10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