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优质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历史-优质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历史-优质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历史-优质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历史-优质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问题式探究与史料解读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材料图片为载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学法指导观察、阅读、概括、总结、小组合作探究是学法指导的重点。让学生观察、阅读、思考后,总结、概括知识,增强对历史学科学习的能力。五、教学设计导入: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产业结构三个组成部分。1、生产力发展:二战后,在生产力方面兴起了一场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生产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本、经营、分配方面,下面找同学念一下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1)生产的调整——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2)资本的调整——人民资本主义 (3)经营的调整——经营者革命 (4)分配的调整——福利国家的建成。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了产业结构的调整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讲述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生产的变化,国家干预经济讲授新课: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师生共同探讨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在战后资本主义面临与罗斯福新政相似经济背景,继承罗斯福新政对国家干预可以缓解当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回忆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让学生知道国家干预也是借鉴苏联,为以后讲经济体制的启示埋下伏笔。【讨论】为什么要要实行国家干预?提到国家干预大家第一个会想到什么?(学生):罗斯福的新政。为什么会想到罗斯福?(学生):罗斯福的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第一人【展示图片】图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在什么情况下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展示图片】图一:30年代危机图、(学生):经济危机。二战后资本主义面临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式?【展示图片】图二、欧洲经济百废待举、(学生):经济萧条,百废待兴。

【解说】战后西欧各国面临的经济形式与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背景有相似之处,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早就告诉资本主义各国,自由放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一种新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给资本主义巨大压力。【展示图片】图四:凯恩斯及其著作、图五:斯大林领导苏联的强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干预应运而生,下面找同学起来总结一下国家干预的背景【分析归纳】一、国家干预经济1、背景:(1)历史反思:30年代经济危机的教训(2)现实原因: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3)实践经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4)理论基础:凯恩斯斯主义(5)他国冲击:社会主义苏联的强大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罗斯福新政干预是否一样,下面我们来看看干预的具体措施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基本能力。2、措施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表格回答问题【思考】(1)二战后发达国家对邮政、电力、铁路等部门采取了什么政策?答: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2)为什么要在这些行业实行国有化?答:私人不愿或无力、投资额大、见效慢、利润低、主要是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合作探究】资本主义国家有了国营企业后,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国家马上要变成社会主义了”,你怎么认为?国有企业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国营企业的建立只能表明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材料2: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一经济计划起到了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材料3:1946~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教师:⑴据史料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什么?你认为材料中“自由的缺点”是指什么?方式二: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自由的缺点:造成生产的盲目无序(2)西方国家为什么制定这样的经济政策?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史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恰当的题目。题目:计划与市场的作用。【合作探究】西方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有人惊呼资本主义是不是也和社会主义一样实行了计划经济了呢?误区警示: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是指令性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材料4: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教师:阅读以上材料美国是怎样干预经济的?方式三:政府用直接采购的方式调节社会生产【思考】各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点有何不同?

提示:英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侧重于第一种方式——采用国有化措施;法国、日本侧重第二种方式——注重经济发展的计划;美国侧重第三种方式——国家采购所占比重高。不管哪种方式干预经济,它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避免生产的盲目无序,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从而缓和了供需矛盾,调整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积极性,但它也有局限性3、国家干预经济的利与弊。

【总结】利:这些政策围绕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盲目性问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局限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除了生产领域,在在资本和经营领域,企业也进行的自我调整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再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讨企业调整的原因、实质、历史作用。二、企业的自我调整——“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材料1: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买。1986年,日本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拥有公司的股票。材料2:美国的股票总值中,占90%的居民只有11%的股票,而10%的最富有者占了63%的股票。小股东虽有权参加股东大会,但不能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思考】1)持股人数的不断增长说明了什么?股票的分散化2)二战后这种情况被称为什么?“人民资本主义”【讨论】3)“人民资本主义”是否意味着人民成为资本家了?“人民资本主义”不等于资本家放弃了所有股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主导地位。4)为什么会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它有什么作用?(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②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的主体③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2)表现——股票分散化(3)评价: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思考】教师:大家想一下,假如你现在是一名企业的员工,哪些人最有可能值得你羡慕妒嫉恨?学生:高管老师:为什么?学生:受人尊敬,挣得多JACK也不甘心,通过学习竞聘公司的管理层,当上了市场部的经理。Jack当上了经理,说明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大变化,你知道是什么吗?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经营者革命”2)原来企业的所有者是谁?经营者是谁?现在的所有者是谁?经营者是谁?老板;董事长和总经理3)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总结】(1)背景:随着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所以现代企业绝大部分企业由经理控制,这实质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改变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分析】阶级结构变化对社会影响?淡化阶级观念,缓和社会矛盾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概括能力。何事情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Jack失业了,失业后一直都呆在家里,也没有出去找工作。

【请思考】Jack为什么不出去找工作?(学生):福利国家下面我们就来通过最早实行福利国家的英国来了解一下西方的福利制度知识链接:英国实行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二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既然福利制度这么好,有同学说问了;为什么西欧国家不早点实行福利国家?实行福利国家有个前提基础:1.基础:发达国家生产力提高;2.内容:(1)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2)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3.特点:有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二战结束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这种看法是否正确?(1)福利制度虽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2)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采取的一项措施,它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3)福利制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所以当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之时,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减少社会福利支出。设计意图:联系热点、关注现实,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热点话题: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历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民生话题。这些民生焦点分布在收入分配、医疗改革、养老改革、户籍改革等方面。假设你是一名两会委员,思考:你对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何建议?(1)坚持“以工代赈”,扩大社会业保障人民生活。(2)调节社会分配,完善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3)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对社会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图表,再现历史,让事实说话,不是老师僵硬的说给学生,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四“黄金时期与滞胀材料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0-1982年经济的发展

1950-19731974-1982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6%2.4%通货膨胀率3.4%9.9%(1)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1)20世纪50-70年代初,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材料2: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高德步《世界经济史》(2)材料2中的病症指什么?特征是什么?资本主义怎样解决这一问题?(2)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①滞胀特征: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低经济增长率和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并存②解决滞胀对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小结与延伸: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大力干预和福利国家的出现)企业的自我调整(“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到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代”,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调整实质: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课后探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经验:大家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下节课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阐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拓展资源及参考书目1、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文史哲》2008年5期2、(美)NeiGilbertPaulTeeerl著

《社会福利政策导论》黄晨熹周烨刘红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3、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高等教育出版社4、艾德礼《工党的展望》商务出版社5、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7、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8、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9、林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情分析本节课为世界现代史,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措施学生并不陌生,平日通过大众传媒经常能接触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单纯将学历史理解为掌握历史知识,忽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本节课有很多措施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措施有相似的地方,但却有着根本不同。学生很容易只看到资本主义的好处,而不理解这种调整只是一种暂时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课堂回答问题效果看,对于结合材料归纳要点的问题,学生还是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将问题回答完整。但对于通过现象看本质问题,学生只认识事物的本质,但不能讲清源由。通过讨论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时政问题缺乏参与意识,具有一定封闭性,以后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课堂检测看,同学们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及结果当堂课是理解了,但记住多少就参差不齐了。由于是新环境,一些学生还是有点紧张,所以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本节课理论性较强,没有可用的视频,加入内容容易混,所以一节课下来,学生有些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材分析本节课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首先我把本节课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调整的措施,一部分是调整的后果。关于调整的措施,课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目是在生产领域加紧干预,第二目是企业的自身调整,第三目是在分配领域进行干预。首先通过学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措施,认识它与战前经济手段的不同之处,对比不同社会制度之间也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发展经济的手段。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本节课具有较强的现实性,联系现实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其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促进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期,这表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要想社会发展,就要来断创新。但也要认识到这种调整只是暂时缓和资本主义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所以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滞胀。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评测练习课堂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B)A.自由放任 B.国家干预C.科技进步 D.知识经济2、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B)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3.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所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向是(B)A.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B.资本的社会化C.社会救济日益制度化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4.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反对过度干预经济,英国实行“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政策,法国开始了私有化浪潮。这表明(C)A.凯恩斯主义盛行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B.西方国家陷入石油危机,经济发展艰难C.西方国家对逐渐失效的国家干预政策进行调整D.西欧国家实力增强,逐渐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5.著名经济学家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他所批评的是(D)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6、“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C)①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改革社会制度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7、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二战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主要表现有:(C)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②普遍推行“人民资本主义”③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④实行“经营者革命”,扩大“新中间阶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8、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B)A.推行国有化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C.制定经济计划D.加大科技投入9.材料一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课后训练材料二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而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1973~1999年略有下降。原因: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也有所削减。(2)政府补贴。性质: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课后训练1、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D)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2.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C)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C)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4.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B)A.管理者革命 B.人民资本主义C.福利制度的建立 D.实现企业国有化5.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对于这一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C)①体现了股票分散化这一社会趋势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吸收大量资金③松下幸之助因此失去了对企业的决策权④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的相似点是(B)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C.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7.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C)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8.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除了每月要交房屋贷款之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买单。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时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材料不能说明(C)A.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B.福利制度的实行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C.资本主义制度远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D.福利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保障功能9.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买。如20世纪末,美国约有70%的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1986年,日本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拥有公司的股票。对这一现象的准确解释是(D)A.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用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B.股票分散化,意味着企业不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C.意味着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人人都是资本家D.虽然股票分散化,但企业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发展简况1.美国在1946年的工业产量超过1937年水平的50%。2.1946年到1948年,汽车由309万辆增加到528万辆。通用汽车公司的利润1949年比1939年增加了258%。3.1945年底,政府解除了30多万件合同,赔偿635亿美元未付价款。1946年一年,因政府减税10%而使资本家增加了20亿美元的收入。材料二195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凯斯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指出:“自然,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各地有几百万人民拥有美国企业的股票。而且,购买股票的人还将继续增多。”材料三1957年,美国参议员富布赖特说到关于股票分配情况时指出:“最近一次调查表明:第一,美国家庭中只有百分之七拥有证券交易所的股票;第二,股东中的百分之八却拥有这种股票的五分之四。看来占美国家庭总数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占有了证券交易所全部股票的五分之四以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原因。(2)结合材料二说说什么是“人民资本主义”?(3)材料三与材料一存在哪些矛盾之处?两者的矛盾说明了“人民资本主义”的什么实质?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养老金:65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可以领取失业救济,为原工资的75%材料二主要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国家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比例13.7%18.4%5.7%20.6%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战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是建立在怎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3分)(3)“福利国家”建成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奋斗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看法。(911.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归纳概括能力。第(2)问从材料中概括。第(3)问从材料中调查结果来回答。答案:(1)特点:速度快、产量大、利润高、就业广。原因:国家的赔偿和减税减轻了企业的负担。(2)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分散化趋势,部分普通职员也拥有股票。(3)矛盾:股票持有者仍旧是人民的少数,少数人(资本家)拥有大部分股票从而掌握企业的决定权。说明:“人民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自身调整,缓和了社会矛盾并且起到了吸收资金的作用但并没有改变其资本主义实质。12.解析:第(1)问,材料一主要表述了现代西方国家实行的福利制度所针对的对象的范围广泛;第(2)问,材料二说明了各国在福利政策上所投入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各国对福利制度的重视;第(3)问应辩证地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