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单元知识点复习(三至五章)课件【 知识精研精讲提升】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1页
期末单元知识点复习(三至五章)课件【 知识精研精讲提升】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2页
期末单元知识点复习(三至五章)课件【 知识精研精讲提升】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3页
期末单元知识点复习(三至五章)课件【 知识精研精讲提升】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4页
期末单元知识点复习(三至五章)课件【 知识精研精讲提升】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2019湘教版

必修一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目录CONTENTE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01大气受热过程02大气热力环流03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01单元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大气的组成-012019湘教版水汽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必备知识:大气的垂直分层-022019湘教版垂直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

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雪等发生在该层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必备知识:大气的垂直分层-032019湘教版垂直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适合航空飞行

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必备知识:大气的垂直分层-042019湘教版垂直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高层大气平流层顶部以上的大气气温随高度升高先下降再上升自平流层顶部开始,无臭氧,气温下降;随后吸收更短波长的紫外线,气温上升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空气密度很小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大气的受热过程02单元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大气的受热过程-012019湘教版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吸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三种辐射、三个过程、两个作用必备知识:大气的受热过程-01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原理应用-022019湘教版1.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2.利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昼夜温差大小。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3.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西瓜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西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砂砾层对西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大气热力环流03单元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热力环流-012019湘教版1.成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必备知识:等压面图的判读-022019湘教版1.等压面图的判读2.气流流向的判断①水平方向: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如图示B→A、C→D)。②垂直方向:近地面高压处气流下沉,低压处气流上升(如图示D→B、A→C)。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的地区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等压面上凸的地区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必备知识: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032019湘教版1.海陆风必备知识: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042019湘教版2.山谷风必备知识: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052019湘教版3.城市风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复习2019湘教版

必修一目录CONTENTE水循环0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02海洋与人类03水循环01单元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水循环的环节和类型-012019湘教版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必备知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02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植被破坏/植树造林地面硬化修建水库、人工湖人工降雨跨流域调水/开通运河修建大坝、水库植被破坏/植树造林围湖造田地面硬化植被破坏地面硬化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工程建设必备知识:水循环的意义-03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1.对水圈: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3.对岩石圈: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2.对大气圈: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部,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各地的天气过程;维持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平衡。必备知识:洪涝灾害-04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1.概念: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2.成因城市内涝产生的成因必备知识:洪涝灾害-05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3.防治措施:(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2)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①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下游:建分洪区/滞洪区/蓄洪区,修筑堤坝,整治河道,开挖入海河道,完善排涝设施等。②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海水的性质和运动02单元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海水的性质——海水温度-01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考点掌握(1)纬向分布:世界海洋表层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时间分布: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3)垂直分布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①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②在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③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必备知识:海水的性质——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02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影响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的因素(1)纬度:纬度越低,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水温越高,反之越低。(2)寒暖流:暖流流经海区,水温较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较低。(3)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水温。必备知识:海水的性质——海水盐度-03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考点掌握(1)纬向分布: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考点掌握(1)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2)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3)垂向变化①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②在盐跃层,随深度增加,盐度发生显著变化。③盐跃层以下,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必备知识:海水的性质——影响还是盐度的因素-04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降水量与蒸发量(赤道附近海域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

寒暖流(暖流>寒流)

结冰与融冰(结冰>融冰)

淡水注入(使盐度变低)

海域封闭状况(影响海水交换)必备知识:海水的性质——海水密度-05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考点掌握(1)纬向分布: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向两极逐渐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极地海区。(2)时间分布表层海水密度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考点掌握(1)在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2)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很小。必备知识:海水的性质——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06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温度(负相关);盐度(正相关);压力(正相关)如表层海水(1)赤道海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表层海水密度较小(2)极地海区→海水结冰、盐度较高→表层海水密度较大

(3)近海沿岸密度小,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必备知识:海水的运动——波浪-07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波浪类型(1)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2)涌浪:涌浪成为风暴侵袭的先兆。(3)近岸浪:必备知识:海水的运动——潮汐-08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1)一天中有两次潮汐,在地球上,正对或背对月球时,形成涨潮;(2)一个月中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①当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的位置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形成朔望大潮②当太阳、地球连线与月球、地球连线大致垂直时,形成上下弦时小潮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地球EARTH太阳SUN小潮小潮必备知识:海水的运动——洋流-09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1.概念: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2.成因:盛行风、陆地轮廓、地转偏向力、密度等3.类型:寒流和暖流寒暖流判断方法:(1)等温线凸起方向为洋流的流向。(2)高温流向低温为暖流,低温向高温为寒流。

(3)根据画赤道,定南北半球(离赤道越近,温度越高)必备知识:海水的运动——洋流的影响-10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类型影响实例气候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上升影响大陆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东海岸降水丰富;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的荒漠环境;南美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寒流降温减湿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秘鲁渔场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运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海洋与人类03单元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01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分布(1)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2)可燃冰、锰结核:分布于大洋底部(3)滨海砂矿:分布在滨海地带或陆架区

必备知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02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原因危害海洋环境污染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海洋生态破坏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海平面上升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1.海洋环境问题2.海洋环境保护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和土壤目录CONTENTE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01土壤的形成02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01单元复习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和土壤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主要植被——森林、草原、荒漠-01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森林分布:一般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草原分布: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荒漠分布: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类型: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必备知识:主要植被——特点-02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植被特点(1)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①群落结构复杂,植物种类丰富;②常有板跟、茎花现象;③伴有藤本和附生植物;④垂直分层明显。(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革质叶片→冬季防寒(3)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盛叶,冬季落叶→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4)亚寒带针叶林:针叶→抗寒抗旱(5)热带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具有极其独特的群落外貌(6)温带草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丛生禾草植物占优,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7)荒漠植被:叶小→减少蒸腾;白色绒毛→抵抗灼热;肉质茎叶→储水;根系发达→吸水影响表现:(1)影响植被的形态、生活机能、分布等(2)对植物分布的影响①大尺度上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表现:②中尺度上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地形表现: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山地垂直气候带——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必备知识:植被与环境——环境对植被的影响-03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热量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性差异,导致植被从赤道向两极呈带状分布水分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有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补充:地理环境的地城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丛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著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非洲比较典型)。(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丛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必备知识:植被与环境——环境对植被的影响-04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必备知识:植被与环境——植被对环境的影响-052019湘教版水循环示意图影响十分显著。当地表失去植被,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人们要特别重视以各种方式来恢复植被,改善整个生态环境。“水气净美无(物)尘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吸烟滞尘防风固沙土壤的形成02单元复习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和土壤2019湘教版必备知识:成土过程及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012019湘教版①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提供矿物养分(N除外),影响土壤的质地②生物:最活跃的因素,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