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0中医基础理论教案(适用于中医、传统、骨伤、运动、对外本科专业)授课对象:主讲教师:授课时间: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授课题目(章节):绪论教具:多媒体课件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了解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教学重点、难点:1、中医理论体系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特点;2、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教学方法:__应用引导式、案例式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时安排:__6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各有何特点?2、何谓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在中医学中有何指导意义?3、何谓证?病、证、症的关系如何?4、简述辨证与论治的关系。教学后记:_____教研室主任意见: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5′10′45′100′80′首先,简要概述中医学是中华民族自己的医学,以及在古代各国的民族医学均已消亡的今天,为什么中医学能够一枝独秀,继续服务于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的原因。然后开始本次教学。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味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味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二)形成(先秦、秦、汉时期)从周朝开始,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由于铁的发明和运用,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迅速发展起来。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1、学术特点——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2、标志——四大经典著作的产生(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作者]集体创作(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年代]公元前1世纪西汉中后期[学术价值]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尊为“医家之宗”。(2)《难经》(全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秦越人(扁鹊)[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学术价值]该书宗《内经》要旨而补其不足。以问答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内容,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优于《内经》。.(3)《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作者]张仲景[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学术价值]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后世尊为“活人之书”(4)《神农本草经》[作者]神农(托名)[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学术价值]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分类。在方剂学方面,提出了“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理论。奠定了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基础。(二)发展(晋唐今)1.晋、隋、唐时期(1)学术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但理论体系框架没有突破。(2)代表医著.晋·王叔和著《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创寸,关,尺三部,脏腑分配原则,首次提出24种病脉。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全书50卷,67门,论证候1729种。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病证。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集唐代以前方书之大成,载方5300余首,详论脏腑生理,列举诸多病证。提出“大医精诚”,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2.宋、金、元时期(1)学术特点医家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提出许多独特见解,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了突破性进展。(2)代表医著宋·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阐释病因理论。其病因三分法,对病因学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论治先河(3)金元四大家学术概要(“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刘完素主张百病多因火而起,善用寒凉药(寒凉派)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善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攻下派)李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善于调理脾胃(补土派)朱震亨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滋阴派)3.明清时期(1)学术特点1)集古代医学之大成2)提出新学说(2)代表医著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分16部60类,为中药学巨著。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辑录230余部医籍,为中医学全书。王肯堂著《证治准绳》中医学临床医学丛书。清·陈梦雷著《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吴谦等著《医宗金鉴》(3)新学说的提出1)明·赵献可《医贯》张介宾《景岳全书》此二人创新发展了“命门学说”。2)明·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3)明·吴又可著《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创“戾气”说清代最大的成就在于温病学说的形成。代表人物是“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著《温热论》创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温热病三焦辨证理论王孟英著《温热经纬》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纠正古书解剖错误,创淤血致病理论。4.近代和现代(1)学术特点1)继续整理汇总前人的学术成果2)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从中西医论争,渐至中西医汇通,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道路。(2)代表医著曹炳章著《中国医学大成》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1.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2.主要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五脏一体观:即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参见课本第10页简表)形神一体观:形,指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神,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包括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形神一体观,是指人的生命活动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2)病理变化的整体性中医学对病理变化的研究首先着眼于整体,因局部病变可以引起全身的病理反映,全身的功能失常也可以在局部反应出来,所以,中医辨证治疗,分析病因病机也都是把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统一起来分析。例如:肝火:传心——心肝火旺——烦躁易怒传肺——肝火犯肺——胁痛咯血入胃——肝火犯胃——脘痛泛酸、呕血3)诊断治疗上的整体性主要理论依据:“有诸内者形诸外”、“整体调节”。由于各组织器官在生理和病理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所以,在诊治疾病时,可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在脏腑的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以清心泻小肠之法治疗口舌生疮温灸百会穴治疗久泻针刺涌泉穴治疗眩晕4)养生康复的整体性人体是形神统一的整体,所以中医学主张形神共养、形神共调以养生康复。(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认识,亦即“天人一体”或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①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例如:气候对气血循环、津液代谢的影响等②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例如:昼夜人体阳气与机能变化规律③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例如:南北体质差异等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①季节气候对病理的影响例如:季节性多发病和时令性流行病②昼夜晨昏对病理的影响例如:一日之内病证变化的普遍规律③地区方域对病理的影响例如:地方性疾病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①季节气候与疾病防治例如:因时制宜;冬病夏治,夏病冬治②昼夜晨昏与疾病防治例如:子午流注针法③地区方域与疾病防治例如:因地制宜(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具有社会属性,人能影响社会,社会变动也会对人发生影响例如:社会进步——物质,精神生活丰富——促进人类健康社会动荡,环境污染——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危害人类健康(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1、病、证、症的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完整的一场生命过程。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等内容,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特征。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如发热、恶寒、咳嗽、头痛、恶心、舌脉等。2、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是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病和证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穿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组成,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3、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关系(1)概念:辨证——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望、闻、问、切)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具体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和辨病势四个方面。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和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其步骤是: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2)关系:①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②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③辨证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体现,是指导中医临床理法方药具体运用的基本原则。3、病治异同中医治疗病人的依据是“证”而非病,因此,便存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二种情况。(1)同病异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有异。例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2)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例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病机均为“中气下陷”,故治疗施以同法,以补中益气汤治之。总结: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着眼点是证,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这是辩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四、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和课程的主要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3.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4.中医学的预防和治疗原则简介学习方法[结语][思考题]本课程教学全部用多媒体。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精气学说教具:多媒体课件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1、_掌握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2、了解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2、了解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1、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3、中医学精、气的概念,以及与哲学精、气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自学为主课时安排:0学时(教学大纲外课时计划为2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_1、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中医学精、气的概念与哲学精、气概念的区别。3、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教学后记:_教研室主任意见: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5′20′20′30′5′概述哲学——是人们通过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发展而成的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方法——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步骤的总和。科学的方法包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医学的哲学方法,即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第二层次是中医学的一般思维方法,如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等。第三层次是中医学的具体方法,如具体的理论研究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防方法等。本章主要学习中医的哲学方法和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精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二)气的基本概念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气概念的产生源于“云气说”。哲学中精、气的概念同一,均指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精气分阴阳,其轻清部分(阳)散而为天,重浊部分(阴)凝而为地。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气与阳气感应交合于天地之间而化生万物。气(精气)有二种状态: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细小,分散,不断运动,肉眼不可见(如:水蒸汽)有形——凝聚而形成实体的状态视而可见,触之可得(如:水)所谓“气”,“形”都是气的不同状态,故有“有形生于无形”之说。(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构成整个宇宙,气的运动引起了宇宙的各种运动和变化。(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精气的中介作用一般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人是由天地之精气相合而产生的,天地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那么人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人类与宇宙中的它物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后又散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精气学说思想的渗透,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二)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精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人体的各脏腑形体官窍,是由精化生的“同源异构体”;气与神,也由精化生,精是气和神的化生本原。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1)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属有形而静,必须在无形之气的激发推动作用下方能活动。例如: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肺气推动呼吸(2)气充足则生命力强气充足──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气虚衰──生理活动异常,生命力虚弱(3)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必须协调有序而通畅,才能发挥生命动力的功能,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结语][思考题]自学为主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二节阴阳学说教具:多媒体课件、电教片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2、掌握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_1、阴阳的基本概念;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2)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交感与互藏;(4)阴阳消长;(5)阴阳转化;(6)阴阳自和与平衡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应用引导式、案例式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观看电教片并予解说。课时安排:____5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_1、何解谓阴阳及阴阳学说?何谓阴阳互根互用?2、何谓阴阳转化?它与消长的关系如何?3、举例说明阴阳的属性即有相对的一面又有绝对的一面。4、用阴阳学说概括人体病理变化的总纲是什么?教学后记:教研室主任意见: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20′10′20′15′15′10′10′15′60′′25′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于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它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是指阳光的向背而言。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许多两极现象,便用阴阳来概括。阴阳的哲学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易经》中的阴爻和阳爻。(一)阴阳的含义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理解阴阳概念时要注意:阴阳标示的对象之间一定要有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双方是不能分阴阳的。(二)阴阳属性的区分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阴阳的属性引入医学领域一般是指:阳—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例如:气)阴—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例如:血)(三)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相对性的一面,又有绝对性的一面。1、阴阳属性的相对性。①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高热病人,持续高热不退,消耗精气,常可转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的阴寒证。②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例如: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上半夜──阴中之阴下半夜──阴中之阳③事物或现象的比较对象的改变可引起其阴阳属性的改变。例如:60度的水与20度的水比较则为阳,而与90度的水比较则为阴。2、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当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发生改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例如:水与火:水阴火阳90℃的水与小火星:90℃的水为阴小火星为阳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其含义有三:1.相互对立。是指阴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或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矛盾的,相对立的,因而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2.相互制约。阴阳对立可导致阴阳的相互制约,即阴阳双方的相互抑制,从而维持阴阳相对平衡。3.相互排斥。阴阳对立可引起阴阳的相互排斥,这种排斥往往在阴阳双方的盛衰相差很大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阴阳对立制约使阴阳双方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状态,从而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如自然界四时寒暑的正常交替,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等。(二)阴阳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其含义有二:1.阴阳互根,即相互依存,是指阴阳双方中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例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寒就没有热。2.阴阳互用,即相互为用,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断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例如:气与血、物质与功能之间,都存在这种相互为用的关系。(三)阴阳交感与互藏1.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源。例1:天体(日,月,地球,其他星体)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使整个宇宙得以生存。例2:动物,植物雌雄交感,使生物体得以延续,种族的以繁衍。2.阴阳互藏——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例如:太极图(四)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指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例如:四季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五)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转化的条件——量增长到极限“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转化一般有两种形式:(1)渐变——如昼夜的阴阳转化(2)突变——如气候的骤冷骤热,病情的突变等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六)阴阳自和与平衡1.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例如: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疾病的自限性。2.阴阳平衡——指阴阳双发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处于大体均势分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例如:四时寒暑的更替;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化。综上所述,以上六个规律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阴阳双方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说明了阴阳之间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例如:人体部位:上部、体表、背、四肢──阳下部、体内、腹、躯干──阴生理特点:五脏“藏精气而不泻”──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正气、邪气分阴阳。2.解释病机:中医学把“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作为病理总纲(亦即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①阴阳偏胜(盛)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导致机体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②阴阳偏衰(虚)阴阳偏衰──指机体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即阴偏衰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见虚热证;阳偏衰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见虚寒证。③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致另一方也不足的病理变化。其理论根据是阴阳的互用。例如:阴虚————————阳虚(阴损及阳)“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虚————————阴虚(阳损及阴)“无阳则阴无以生”(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任何病证均可分为阴阳二大类:例如:阳证——高热,面色鲜明,声音洪亮,疼痛拒按,尿黄便秘,脉数………阴证——畏寒,面色晦暗,语声低微,疼痛喜按,尿清便溏,脉数………再例如:八纲辨证:表证,实证,热证——属阳里证,虚证,寒证——属阴总之,无论望闻问切四诊,都应以分清阴阳为首务,只有掌握阴阳在辨证中的规律,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五)用于疾病的防治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1.指导养生顺四时而养生,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以延年益寿。2.用于疾病的治疗①确定治疗原则A、阴阳偏胜的治则泻其有余补其不足B、阴阳偏衰的治则阳虚则寒——壮阳益火(虚寒证用补阳药)阴虚则热——滋阴益水(虚热证用补阴药)②归纳药物性药物的性能也可用阴阳的属性来说明:四气:寒,凉——阴——用于治疗热证热,温——阳——用于治疗寒证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升降浮沉:升,浮——阳沉,降——阴电教片结语思考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重点介绍概念。举例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详细介绍阴阳学说在生理病理养生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三节五行学说教具:多媒体课件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1、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2、掌握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1、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的特性;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生克制化;(2)五行的乘侮;(3)五行的母子相及。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教学方法:__应用引导式、案例式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时安排:__4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何谓五行?2、五行对事物的归类依据和方法各是什么?有何意义?3、何谓五行相生、相克?各自的生克次序如何?4、五行相乘和相侮有何区别与联系?教学后记:教研室主任意见: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4学时15′15′15′20′30′10′10′10′35′简要复习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指出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中医把零散的理论总结为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辨证法思想。它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五行学说的起源,一般认为从“五方说”和“五材说”等演化而来。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内涵、特性、归类及生克规律,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一、五行的概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五材的概念逐步被引伸,用以概括、归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这时的五行已不再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而成为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二)五行特性2.“火曰炎上”指火有温热、向上的特性。3.“土爰稼穑”指土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4.“金曰从革”指金有肃杀、沉降、收敛的特性。5.“水曰润下”指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的特性。(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1.归类的依据:五行特性2.归类的方法:(1)取象比类法:主要用于自然事物的分类。(2)推演络绎法:主要用于人体归类。3.归类的意义:通过五行归属,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和生理病理征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并分别归于五行之中。如此构筑了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说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的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是五行之间关系正常的状态,可用于阐述自然界的正常变化和人体的生理活动。1.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2.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关系:任何一行都存在“克我”和“我克”的关系。相克关系:又称所胜与所不胜关系我克──我所胜克我──我所不胜3.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相克与相生同样重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二)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五行乘侮,是五行之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变化;母子相及,则是五行之间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它们可用于解释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和人体的病理变化。1.五行相乘:(1)相乘的含义: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2)相乘的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与相克次序相同)(3)引起相乘的原因有二:一是“克”的一方太过,二是“被克”的一方太弱。2.五行相侮:(1)相侮的含义: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2)相侮的次序: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与相克次序相反)(3)引起相侮的原因:①太过所致的相侮: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亢,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②不及所致的相侮:五行中的某一行不及,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一行的反向克制。3.相乘与相侮的区别与联系相乘与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相乘是克制太过。相侮是反向克制。联系:发生相乘时,有时也可出现相侮。发生相侮时,有时又可伴有相乘。4.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1)母病及子:指五行中作为母的一行异常,影响到作为子的一行,引起母子二行皆异常。(2)子病及母:指五行中作为子的一行异常,影响到作为母的一行,引起母子二行均异常。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1)木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肝属木。(2)火有温热、向上的特性,心阳具有温煦之功,故心属火。(3)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4)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肺属金。(5)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的功能,故肾属水。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1)母病及子──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病情较轻)如:肾病及肝(2)子病及母──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病情较重)如:心病及肝2.相克关系的传变(1)相乘传变──相克太过而为病。(病情较重)如:木亢乘土、土虚木乘(2)相侮传变──反克而为病。(病情较轻)如:木亢侮金、土虚水侮(三)用于疾病的诊断根据五行与五脏的归类关系,以及五行与自然的联系,归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协助诊断疾病。1.用于指导四诊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弦──肝病2.用于推断病情(四)用于疾病的治疗1.指导脏腑用药根据药物的色味,按五行归属确定其作用于脏腑。例如:青色、酸味──入肝白芍、吴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赤色、苦味──入心朱砂──色赤入心经以镇心安神黄色、甘味──入脾白术——色黄味甘入脾经以补脾气白色、辛味──入肺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黑色、咸味──入肾玄参、生地──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肾阴2.控制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控制疾病的传变。例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3.确定治则和治法(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①确定治则A.补母──用于母子两脏虚证。“虚则补其母”B.泻子──用于母子两脏实证。“实则泻其子”②确定治法A、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B、益火补土法──按五行相生理论,是温心阳以助脾阳的方法。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一般多指温肾阳而助脾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式微而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之证。C、培土生金法──是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脾气虚弱,不能益肺气所致的脾肺气虚证,或因肺气虚而引起的肺脾两虚证。D、金水相生法──又称滋养肺肾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而致的肺肾阴虚证。(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①确定治则A.抑强──用于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B.扶弱──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临床常将二者结合使用。②确定治法A.抑木扶土法──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B.培土制水法──是温运脾阳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方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胀满之证。C.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肃肺气以抑制肝旺的方法,适用于肝火犯肺之证。D.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的心肾不交之证。结语思考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重点介绍概念。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总结出其特性。从自然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自然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异常克制、相生异常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详细介绍五行学说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四节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教具:多媒体课件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_了解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难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___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时安排:___1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何谓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举例说明。2、何谓辩证思维方式?举例说明。3、何谓类推思维方式?举例说明。4、何谓形象思维方式?举例说明。教学后记:教研室主任意见: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1学时10’10’10’10’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中相对稳定的模式、程序和习惯。精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培育了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一、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含义:是指无论看待何种事物,都将他么置放到由天、地、人三要素组成的框架中去分析,以寻找他们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变化。例:《周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战国时期,道家黄老学说明确提出“天地人一体观”;《黄帝内经》引入哲学思想,培育了中医学的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并进一步孕育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指导着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防治的认识。如《素问.著至教论》:“子知医之道乎……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二、形象思维方式含义:是指以事物的形象为思维材料的一种思维。它同样是对事物本质的科学概括。中医学的形象思维,起点于精气学说对自然界大气、阴阳学说对日光向背、五行学说对木火土金水的观察概括。例:五行特性三、辩证思维方式含义:是指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眼镜问题的一种思维。中医学的辩证思维,如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消长转化等,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等。四、类推思维方式含义:是指以“类”为基础的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思维活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类推模型,奠定了中医学的认知思维方式和推理类型。如:“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风使树木晃动——人发病后出现头晕等症状,二者类似,而肝在五行属木,故把病因类比为肝风。结语思考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重点介绍概念。并举例予以说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一节气教具:多媒体课件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掌握人体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教学重点、难点:1、气的基本概念;2、气的运动与气化;3、气的生理功能;4、气的分类(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教学方法:应用引导式、案例式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观看教学短片并予解说。课时安排:_____3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试述气运动的重要意义。2、何谓气机失调?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3、何谓气化?气机与气化的关系如何?4、人体之气有哪些生理功能?5、简述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的生理功能。教学后记:教研室主任意见: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3学时8′7′40′35′30′首先概述气血津液基本概念,与脏腑的关系。指出它们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第一节气一、气的基本的概念(一)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二)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气的生成(一)气的主要来源先天之精气--元气--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二)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肺为气之主2.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3.肾为生气之根三、气的运动与气化(一)气的运动气机的含义气机——气的运动。(二)气的运动形式与意义1.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气机调畅:气的运动畅通无阻,且升降出入能够保持协调平衡2.气运动的意义气的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旦停息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3.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总体体现于:上者宜下,下者宜上;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例如:心肺之气主降,肝肾之气主升,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之气为脏腑之气升降的枢纽等。4.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失调”。表现形式包括: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三)气化1.气化的概念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是由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气化以气机,即气的运动为前提;气的运动又在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2.气化的形式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均是气化的形式。四、气的生理功能(并以病理反证之)(一)推动与调控作用:推动作用,指阳气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调控作用,指阴气的减缓、抑制、宁静等作用。(二)温煦与凉润作用:温煦作用,指阳气的促进产热,消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作用。凉润作用,指阴气的抑制产热,消除热量,使人体寒凉的作用。(三)防御作用:指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及祛除体内病邪的作用。(四)固摄作用:指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五)中介作用: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五、气的分类(一)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1.生成——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2.分布——元气发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3.主要功能(1)激发机推动人体生长以育和生殖功能。(2)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二)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在,聚于胸中之气。1.生成——由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所组成2.分布——宗气聚于胸中,贯注心肺。上出于肺,循喉咙面走息道;贯于心而入血脉,下蓄于丹田(下气海)资先天元气,并注入气街而下行于足。3.主要功能(1).走息道而司呼吸(2)贯心脉而行气血(3)资先天元气(三)营气是行于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之气。营气又称“营阴”。营气化而为血,故又常“营血”并称。1.生成——由水谷精气中精粹部分所化生2.分布——入于脉中,并循脉运行全身3.主要功能(1)化生血液(2)营养全身(四)卫气是行于脉外的具有护卫等作用之气。卫气又称“卫阳”。1.生成——由水谷精气中?骠疾滑利部分所化生2.分布——卫气行于脉外,3.主要功能(1)温养脏腑,维持体温;(2)防御外邪入侵;(3)调控腠理开合,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总结营气与卫气的联系与区别。结语思考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重点介绍概念。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二节血教具:多媒体课件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教学重点、难点:1、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2、血液的循行与脏腑的关系;3、血液的生理功能。教学方法:_应用引导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时安排:__1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是什么?2、简述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3、简述血的运行与脏腑的关系;4、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都有哪些?5、简述血的生理功能,_____教学后记:教研室主任意见: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1学时3′7′20′10′简要复习气的概念、生成和功能,概述气对血的生理作用。一、血的基本概念①运行于脉中②富有营养作用的③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的生成(一)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1、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最基本物质。2、肾所藏的精,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变可化而为血。(二)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脾胃——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2心——心主血脉,一则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使全身各脏腑获得充足的营养,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从而促进血液的生成;二则水谷精微须经过心肺的气化才能变成血液。3.肝——“肝精紧于肝,同肝之气化方化为血。”4.肾——肾藏精,一则肾精可化为血,二则肾精化生之气,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奉心化赤而为血。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1.气的推动与宁静作用的协调2.气的温煦与凉润作用的平衡3.气的固摄作用4.脉道完整通畅5.血液的质量6.病邪可影响血液运行正常血液循环的必备条件1.血液充盈2.脉管完整而通畅3.全身脏腑功能正常(二)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2.肺朝百脉肺主气,司呼吸,调节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3.脾主统血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4.肝主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功能,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使血液运行畅通无阻,保证血液循行的正常进行。四、血的生理功能(一)濡养作用。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毛发光泽脏腑功能旺盛(二)化神作用。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结语思考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重点介绍概念。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三节津液教具:多媒体课件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2、掌握津液的代谢和脏腑功能之间的关系3、掌握津液的功能教学重点、难点:1、津液的概念;2、津液的代谢与脏腑的关系3、津液的生理功能教学方法:_应用引导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时安排:_______2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试述津、液的异同2、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和脏腑的关系3、简述津液的生理功能教学后记:教研室主任意见: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2学时15′45′15′5′第三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指出津液不等同于水液。津和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分布、功能等方面又有一定区别。二、津液的代谢(一)津液的生成1.脾胃运化2.小肠主液3.大肠主津(二)津液的输布1.脾气散精——脾通过其运化作用,一方面水津液上输于肺,由肺之宣降将津液输布全身而灌溉脏腑、形体、诸窍。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而达全身。2.肺主行水——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通过宣发和肃降调节津液的输布。3.肾主水——肾对津液的输布起主宰作用。一则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胃的游溢精气、脾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泌别清浊等作用的动力,推动着津液的输布;二则肾的气化,使肺下输至肾的津液,清者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浊者化为尿液而注入膀胱。4.肝主疏泄——肝的疏泄能使气机调畅,三焦气治,气行则水行,促进了津液的输布环疏。5.三焦决读——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三)津液的排泄1.汗、呼气2.尿3.粪总之,津液的代谢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三、津液的生理功能(一)滋润濡养津液布散肌表,灌溉脏腑,渗入脑髓,流于孔窍,注于关节,滋润脏腑经终,濡养四肢百骸。(二)充养血脉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调节血液浓度,保持正常血量,滑利血脉。结语思考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基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九版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掌握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2)血为气之母。2、气与津液的关系;3、血与津液的关系。教学方法:应用引导式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时安排:2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怎样理解气为血之帅?2、血为气之母表现在哪些方面?3、为何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4、为何说“治痰先治气”?5、为何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6、试述精与血之间的关系。教学后记:教研室主任意见: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2学时35′25′15′5′简要复习气血津液的阴阳属性和功能要点。然后开始本次课程。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对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一是指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主要指营气),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二是指气是血液化生的动力,气的推动作用能促进脏腑化生血液,而血液又是通过气的气化作用而生成的。2.气能行血气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一则直接推动血行,如宗气;二则通过脏腑的功能而推动血液运行。3.气能摄血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气能摄血,实际上是脾统血与肝藏血的作用。(二)血对气的关系(血为气之母)1.血能生气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提供水谷精微和运送脏腑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保证气的生成与运行正常进行。2.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气必依附于血而静谧。当大出血时,气亦随之而丢失,形成“气随血脱”之候。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一)气对津液的关系1.气能生津气为津液生成的动力,气推动和激发脾胃的功能活动,使中焦之气旺盛,运化正常,则津液充足。2.气能行津气的运动是津液输布排泄的动力。3.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控制、调节津液的排泄,一则维持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二则防止津液无故流失。(二)津液对气的关系1.津能化气津液于在元阳之气的推动下,敷布于脏腑,心保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2.津能载气津液为气的载本之一,气依附于津液而存在,随津液之输布而运行于全身。当汗、吐、下而丢失大量津液时,气也会随之脱失,形成“气随津脱”之候。三、血与津液的关系血和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均属人体的阴液范畴。血渗于脉外化为津液,津液渗入脉中化而为血,血与津液,相互资生,相互转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因“津血同源”,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说。结语思考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广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