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课程说明_第1页
三上课程说明_第2页
三上课程说明_第3页
三上课程说明_第4页
三上课程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与代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九义: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实验:数与计算的内容整体减少,与其他内容穿插编排。有余数的除法九义:安排在第四册。实验:除法整体后移。多位数乘一位数基本与九义教材相同。分数的初步认识九义:修订后编排在第七册。实验:课标明确要求编排在第一学段。数与计算数与代数吨的认识与九义教材相同,与“千米”编排在同一单元。时、分、秒九义:安排在第四册。实验:分散编排在一上、一下、三上。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测量与九义教材基本相同。四边形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认识和计算。统计与概率可能性课标明确规定,第一学段要编入“不确定现象”的内容。本册:从概化、定性的角度认识可能性。五上:从定量的、游戏公平性的角度认识可能性。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组合二上:初步渗透。本册:用不同的方法,罗列出所有的排列、组合情况。第一单元

测量一、教学内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质量单位:吨二、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2.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3.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三、编排特点1.由学生的活动和生活实际引出计量单位。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测量吨的认识千米的认识毫米、分米的认识生活中的数学四、具体编排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提供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自行发明更小的刻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2.

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3.

减法(三位数减三位数)4.

加、减法的验算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1.重点教学: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减

义务教材:

不连续进位加

连续进位加不连续退位减

连续退位减

实验教材:

连续进位加

连续退位减编排结构的调整:2.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

义务教材:

加法验算

减法验算

实验教材:

加法

减法

加、减法验算3.“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移至二年级上册。4.不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5.万以内的加减法只限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1.结合具体情境教学计算。2.加强估算,体现算法多样化。3.不再出结论式的法则。

三、编排特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3.加减法验算2.减法四、具体编排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选择适宜的现实情景借助生活实例帮助理解算理2.适时进行估算,体会估算作用,培养估算意识。3.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第三单元

四边形一、教学内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概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长度的估计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2.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二、教学目标三、编排特点1.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入几何知识。2.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几何概念。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四边形四边形估计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四、具体编排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所学图形的特征。2.加强对周长含义的体验。3.恰当把握教学要求。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三、编排特点2.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四、具体编排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注意让学生充分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以旧探新联系实际

第五单元时、分、秒一、教学内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简单的时间计算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感受抽象的时间。2.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建立时间观念。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具体编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哪些地方用秒计时?时间名言2.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立时间观念。听“滴答、滴答”的钟声。同时计时,闭眼感受1分。1.结合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动建议:2.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内容1.口算乘法2.

笔算乘法二、教学目标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4.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为计算教学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现实的生活背景神话故事情境知识性的数据3.

体现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2.精简例题,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估算笔算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乘的顺序进位问题连续进位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突破难点四、具体编排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结合情境教学计算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法则)。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单计算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三、编排特点1.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分数产生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分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分数简单计算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大小比较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几分之几四、具体编排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应突出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3.恰当把握教学要求。2.应突出是“谁”的几分之几。(数、率)第八单元可能性

课标规定第一学段:(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第二学段:(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概率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的一个理论概念。试验者抛硬币次数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德·摩根409220482044蒲丰404020481992费勒1000049795021皮尔逊240001201211988罗曼诺夫斯基806403969940941随机现象有其偶然的一面,也有其必然性的一面,表现为大量实验中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的稳定性,即其频率常在某个固定的常数附近摆动。(2)概率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预测、公平游戏规则的制定、方案设计)字母空格ETOANIRS频率0.20.1050.0720.06540.0630.0590.0550.0540.052字母HDLCFUMPY频率0.0470.0350.0290.0230.02250.02250.0210.01750.012字母WGBVKXJQZ频率0.0120.0110.01050.0080.0030.0020.0010.0010.001(3)我们所说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讨论的。(地球绕着太阳转)(4)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并不与其下次是否发生相矛盾。(抽奖)(5)第一、二阶段所讨论的都属于古典概型。(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相等。)后续的学习(五上):一、教学内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能性的大小二、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三、编排特点2.设计丰富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可能性。

1.选取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感受可能性。

性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四、具体编排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中认识“可能性”。2.恰当把握教学要求。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组合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三、编排特点借助操作活动或易于理解的事例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四、具体编排五、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借助于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求排列数或组合数。2.注意把握教学要求。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组合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可能性的大小统计骰子1112123456566骰子2121321654656和234101112骰子1123412345123456234563456骰子2432154321654321654326543和56789学生赢的可能性教师赢的可能性探究过程:猜想实验验证---推翻猜想---思考原因第二次实验验证理论验证谢谢!传统教学中对“周长”的处理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建立过程:只关注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技能,相对忽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没有意识到“周长”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包含关系。问题:学生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不会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不会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迁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第二次:环节一:周长及其一般计算方法的体验过程:创设给各种自制贺卡(8种图形,有长、正方形,也有不规则图形)镶金边的情境,使学生理解一般性的周长概念及计算方法:连加。环节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方法过程:从上述图形中取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探究:有什么特殊的计算方法。得到两种特殊的方法:(1)长×2+宽×2(2)(长+宽)×2。第一种方法仍多于第二种方法。再取一个正方形,学生很快得出“边长×4”的方法。教师让学生比较:为什么一般的多边形只能用连加,而长、正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