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梅岭三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1.gif)
![第2课《梅岭三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2.gif)
![第2课《梅岭三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3.gif)
![第2课《梅岭三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4.gif)
![第2课《梅岭三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051bc70200775ddbc774c15807ad5d6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梅岭三章》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梅岭三章
一、学习目标
1.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势,读出感情体会作者豪迈的革命情怀。
2.体会这组诗篇回环递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的表现方法。
3.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课文预习资料速查
【一】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第六军政委、第二十二军军长,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代军长、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曾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主要著作分别收入《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
【二】背景资料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离开。这三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四】文体知识
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
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被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分析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抓住诗中的“意象”。如《梅岭三章》中,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五】必考字词——读读写写
1.阎(yán)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2.捷(jié)报:胜利的消息。
3.血雨腥(xīng)风: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诗中喻指战争。
4.取义成仁(rén):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诗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六】多音字
解jiě(了解)
jiè(押解)
xiè(解数)
【七】形近字
涯(yá)(无边无涯)捷(jié)(捷报)
睚(yá)(睚眦必报)睫(jié)(睫毛)
课文精读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丛生的草木)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小序不单介绍了创作此诗的时间、地点,事件的缘起,尤为重要的是介绍了时代背景。小序告诉我们,这三首诗是诗人在梅山遇险,面临"断头"的考验,又"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得诗"说明作者从容、淡定。诗"留衣底"以明志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小序有助于我们领略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死亡面前的乐观精神、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借代】
【设问的修辞手法总领全篇,奠定了诗的感情基调慷慨悲壮。“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作者面对目前的险恶处境英勇无畏的精神。】
〔“招”字体现了革命到底的决心。〕
〔“斩”字有力度,有速度,有气势,果断干脆,表现了革命者除恶务尽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泉台”“阎罗”运用旧词,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表现出继续战斗、虽死不谕的革命精神。】
【译文:今天我将上断头台,心里想些什么呢?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事业。这次(如果我死了),我就去阴间招集为革命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杀死凶恶残暴的敌人。】
第一章:以生死绝境发想,追怀往昔,表达了作者创业未成、死而不已的豪情壮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借代】
此头须向国门悬。【用典】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烽烟”代指战争。"正十年"从时间和程度上反映了往日斗争的漫长、艰苦,也流露出一个革命者回顾战斗历程的自豪心情。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须”字表达了无产阶级战士在死亡面前的浩然正气,即使牺牲了,革命必胜的信念也丝毫不会改变。〕
〔“飞”字,想象捷报的多与快,描绘出胜利到来之日的景象。捷报当纸钱,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将军的口吻与心事,妙语天成,壮而不悲,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章中运用了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悬目东门”的典故,表示死不瞑目,于城门高处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译文: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了,我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上。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第二章:叮咛后死者,奋勇杀敌,频传捷报,在忆征程之余激励战友,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借喻】
取义成仁今日事,【引用】
人间遍种自由花。【借喻】
〔“血雨腥风”借喻战争,与首章“百战多”、次章烽烟十年对应而其趣迥异。“应有涯”,是预言,也是信念。诗人从“血雨腥风”的茫茫黑夜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论语》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舍生而取义”,意思都是为信仰献出生命。诗人赋予“取义成仁”崭新的内容: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共产主义理想以将在全世界实现。这两句是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顶点,也是对第一章首句自问的圆满回答。】
【译文:投身革命就要以革命为家,战争不久定会结束的。今天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生命,敌人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第三章:展望未来,宣言革命必将胜利,为自由献身死得其所。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课文整体点拨
【一】课文主旨
这三首诗,作者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勉励战友,激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展望未来,革命信念乐观坚定。全诗表现了作者视死如旧的气概和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二】课文结构
回顾征程——招旧部、斩阎罗
梅
岭_________头悬国门、视死如归
三勉励战友诸君努力
章_________坚定乐观
展望未来取义成仁
人间自由
【三】特色总结
意象内涵丰富,富有表现力。
《梅岭三章》中有很多内涵丰富的意象,表达了陈毅同志深沉博大而又炽热激越的情感。这些意象,有些是旧词新用,有些是引用典故,有些是运用借代,有些是新颖的比喻,比起直白的抒写,这样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也更为含蓄,符合诗歌抒情性的要求,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如“阎罗”,一提到它,读者立刻会想象出一个面目狰狞、残暴凶恶的阴间之王的形象,作者用它来比喻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借助想象来抒发强烈感情,让人感到这样的丑类确实非“斩”不可。再如,遍种人间的“自由花”意象,让人想象到革命胜利之时,鲜花盛开、芳香四溢的美好情景,那是打破了反革命势力桎梏和黑暗统治的自由之境,也是人们心灵解放、理想实现的欢乐之境,极富表现力。
②“独语”的写作特点。
从诗前小序可知,这是“必死”背景下的诗作。作者在写诗时,“虑不得脱”,这是准备牺牲前最后留下的呼喊。诗歌冲口而出,情感喷薄而发,并不多考虑“谁读”,但从诗歌的意象中读者却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四】全篇问题探究
①【重难点】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它们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点拨:
第一首
起于现在的时间,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
第二首
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抒发死不瞑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
第三首
追溯参加革命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
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
②这三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
A.设问。
如: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B.借代。
如:诗中用"旌旗"借指军士,用"烽烟"借指战争。
多种修辞
C.借喻。手法并用
如:用"血雨腥风"借喻战争,用"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
D.引用。语言特色
如:“取义成仁今日事”引用“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中的内容,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借助想象和幻想
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突发奇想,借助旧时说法,抒写情怀、表达理想。这样写比直接说"一定要革命到底"效果更好。
五、一课一德
1、古人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2古人行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完全有机会逃走,但他慷慨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被捕后,他在狱中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著名诗句,决心以死明志,受刑时他面不改色,死时33岁。
3今人行
陈祥榕,生于2001年,2019年来到边关喀喇昆仑高原。喀喇昆仑高原横亘在我国西部边境。那里有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他坚定地说:“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发起暴力攻击。团长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带人突入重围,营救团长;战士陈祥榕作为盾牌手冲在最前面,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DIC-NN-生命科学试剂-MCE-4874
- ent-Corey-PG-lactone-diol-生命科学试剂-MCE-9112
- 10-Chloroestra-1-4-diene-3-17-dione-10-CIEsra-生命科学试剂-MCE-1585
- 2025年度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注册与建筑产业互联网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花店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化小区物业保洁人员劳动合同
- 科技教育与学生实践基地的未来发展
- 提高电动工具使用效率保障员工操作安全
- 提高商业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 三人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协议书2025
- 商业银行的风险审计与内部控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佣金返点合同范本6篇
- 2025-2030年中国配电变压器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GB/T 6403.4-2008零件倒圆与倒角
- GB/T 2518-2019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企业合规管理-课件
- 火电厂安全工作规程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
- 电力业务许可证豁免证明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 FIDIC国际合同条款中英文对照.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