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绪论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绪论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绪论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绪论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科学系张智玮当前第1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章绪论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1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2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3当前第2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什么是环境影响?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下列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有利影响的是()A.退耕还林B.围湖造田C.毁林开荒D.大量使用煤炭、石油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退耕还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围湖造田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故选:A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当前第5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钢铁厂排放的废气第一章绪论当前第6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水污染第一章绪论当前第7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内蒙古拉僧庙发电厂二条黑色的巨龙覆盖着村庄2005年7月26日第一章绪论当前第8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内蒙古拉僧庙工业园区每天大量的工业污水流向黄河滩2005年7月26日第一章绪论当前第9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影响总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0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二)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简称环评、EIA)

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系统的识别、预测和评估。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1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意义(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2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意义(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简称项目环评包括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房地产项目以及扩建改建项目等

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简称区域环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业园区开发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简称战略环评中央扶持“十五小”企业;化肥补贴政策。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4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意义(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5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意义(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6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为什么要做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7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预知功能:对工程改变环境前景的评估。导向作用:根据变化预测,制定相应措施减缓、避免。调控作用:国家可以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进行控制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8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一)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二)国内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19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一)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二)国内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0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的两个重要里程碑:1.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2.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明确了这一制度,使各国执行。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1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一)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二)国内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2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一)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二)国内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国内环境影响评价

确立阶段规范阶段强化完善阶段提高拓展阶段1979年9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12月26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从法律角度规范影响评价技术。20世纪90年代,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一步强化。2002年10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4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标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5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标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6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1.法律:(1)宪法-全国人大制定 a)我国宪法第九条第二款。p7 b)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p7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7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1.法律:(2)环境保护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a)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各单项环境要素环境保护法,如大气、水、海洋、噪声、固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文物古迹等人文资源的专业保护法。p8 c)制度性、程序性法律,如环评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能源法等。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8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29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0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1)法律授权制定的有关专业法律的实施细则;

2)专门制定的条例——法律的前身。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1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2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当前第3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3.政府部门规章——国务院直属的各部、委或局制定。一般称为“规定”、“办法”,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

1)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单独制定的规章;

2)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与国务院其它部门联合制定的规章。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4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5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6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4.地方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

1)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地方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制定,一般称为“条例”。

2)地方政府规章--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颁布。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7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8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39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5.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

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0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1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规章法律环境标准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2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6.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我国政府签署并经全国人大批准加入的才有效。一般不单独执行,而是通过国内立法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来执行。包括臭氧层保护、危险废弃物处理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当前第4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1)以《宪法》为据;(2)法律有冲突,后法大于前法;(3)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仅次于法律;(4)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只在本辖区内有效;(5)优先适用国际公约。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4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一)法律对环评的规定(1)1989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2)《环保法》第十三条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范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5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一)法律对环评的规定(2)《环保法》第十三条规定:①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②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6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7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一)法律对环评的规定(1)200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国人大提出)(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大范围的发展规划到具体项目的建设都必须执行“先评价、后建设”的原则。规定了和规划的环评和建设项目的环评的要求。第一章绪论当前第48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一)法律对环评的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的区别:1.评价对象不同;2.评价深度不同;3.评价方法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当前第49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二)法规规章对环评的规定(1)1998年11月18日通过,11月29日起正式实施;(国务院提出)(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部门规章对环评的规定,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办法、环评公众参与办法等。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0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三)规范性文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把产业分成三类: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除此以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类型的为允许类。

产业政策是判断项目建设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是环评工作者需要随时关注的方面。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1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三)规范性文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

鼓励类——市场紧缺,技术先进;

限制类——市场有需求,但技术落后,需要改造;

淘汰类——市场饱和,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2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作业: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集团在某镇开发一个单井井型2万吨/年规模的矿井。请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规定确定项目是否符能够上马,并说明理由。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境标准(一)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4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境标准(一)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5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标准——环境评价的准绳(1)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关系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凡颁布了地方环境标准的地区,执行地方环境标准;国家出台或修订的新标准严于地方标准时,应执行国家新标准(标准执行从严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6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二)环境标准——环境评价的准绳(2)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当前第57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评工作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2016年1月1日实施。 ①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的保护区域;二类功能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分为二级,不同的环境空气功能区执行不同的级别。一类区执行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执行二级浓度限值。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8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评工作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较上一次标准,其修订主要内容如下:①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将三类区并入二类区;

②增设了颗粒物(粒径≤2.5μm)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160微克/立方米;

③调整了统计数据的有效性由50%-75%提高至75%-90%。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59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评工作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适用范围:除海域和地下水之外的所有公共水体。

水质级别从高到低分为五类(P16),不同水质功能区域执行不同类别水质标准。同一区域水体兼有多种功能的,按最高级别功能执行。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60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评工作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标准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环境噪声级别值分为五类(P16),不同的环境噪声功能区执行不同类别标准值。环境噪声功能区的具体区域由地市人民政府批准划定。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61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评工作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特点 1、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的分别; 2、第一类污染物不分级别,而且必须在车间排污口达标; 3、第二类污染物排放级别与纳污水体水质功能相关,I/II/III类水域执行一级排放标准,IV/V类水域执行二级标准,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执行三级标准;

4、广东省的地标包含行业标准,并且有时段之分。(2002年建设前后的企业排放标准不同)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62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评工作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点有专项排放标准的执行相应的专项排放标准;

不同的环境空气功能区执行不同级别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组织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双重控制,无组织排放主要对边界浓度进行控制;火电、窑炉及锅炉等燃烧废气污染物主要进行浓度控制和烟囱高度控制;对恶臭等无组织气体排放还实行卫生防护距离控制。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6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评工作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关系

a.应从严执行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

b.除应执行浓度标准外,应同时执行部分行业排水量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量标准; c.对部分行来,除应执行已列出(例如污水排放标准P18)的特征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外,其他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第一章绪论当前第64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三)环评工作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标准 d.对一般项目,应由下一集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提出执行相应排放标准的初步意见,经环保审批部门确认。

e.项目经审批后,若相应的排放标准已改变,验收时可按原确定值验收,但投产项目执行新排放标准。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一章绪论当前第65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五\6点作业:下载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