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由《唐诗三首》看诗歌鉴赏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由《唐诗三首》看诗歌鉴赏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由《唐诗三首》看诗歌鉴赏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由《唐诗三首》看诗歌鉴赏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由《唐诗三首》看诗歌鉴赏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唐诗三首》

看古诗鉴赏

复习重点:1,温故知新:全面并熟练掌握《唐诗三首》的

相关知识。2,查缺补漏:查找出古诗鉴赏中存在的问题。3,掌握技巧:能熟练掌握各种表达技巧,并能正确区分几组易混的表达技巧。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说明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3、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4、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5、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6、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7、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8、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噫吁嚱!危乎高哉!”。“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10、写蜀道盘旋曲折的句子是:11、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的句子是:12、从李白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13.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两句:.14.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15.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的两句:16、《蜀道难》的主旨句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4、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锦瑟》一诗的诗句,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歌中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根据提示回答问题。神话传说:虚写映衬:摹写神情、动作:借景抒情:运用夸张: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峻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写法。

动态静态

动静结合以景衬情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

之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典例剖析同学答卷:答卷一:虚实结合,前一句是作者在洞庭湖边看到的景色,属于虚写。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想象岳阳城里战乱不断,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我来打分:评分:

分失分原因:

0

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答卷二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第一句写视觉,第二句写听觉,表现了战乱后的“野泊之景”的凄凉。我来打分:评分:3分失分原因:缺少具体分析

答卷三动静结合,前一句写洞庭上的“斗柄阑干”,属于静景,后一句写岳阳城中“角声凄断”,属于动景。我来打分:评分:3分失分原因:没有指出表达效果。①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明确手法1分)②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结合诗句阐释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的具体运用,指出哪里是“静”,哪里是“动”,)(2分)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分析动静结合的表达效果。)(1分)野泊对月有感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怎样得满分?一,表达技巧的准确界定:二,规范的答题格式。三,严谨的思维习惯。思考:1,什么是表达技巧?其表现在几个方面?2,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3,什么是表现手法?你知道并能掌握哪些表现手法?4,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你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吗?一、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作为诗歌的抒情方式,二者并无本质区别,都是诗人以“景”为载体表达某种思想情感,都强调情景的融合。不过,借景抒情重在“抒”,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一般比较直接;融情于景重在“融”,将思想情感巧妙地融合到景物描写中,侧重写景,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是一种间接的抒情方式。

子夜吴歌李白绝句杜甫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氛;“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最后两句过渡到直接抒情,写思妇倾诉自己的愿望。全诗借景抒情,由写景而逐步过渡到抒情,比较直接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全诗看上去,纯然写景,未露丝毫情意。但细读则情在景中,诗人将怡然之情全融于“江山、花鸟、燕子、鸳鸯”等春景之中,含蓄蕴通刷藉,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是典型的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二、虚与实“虚”指直觉中看不见的,但能从诗的字里行间感悟到的、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境界,多为未来之事、想像之物、梦中之境;“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象、实人、实事。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往往以虚衬实,讲求虚实结合,构建亦真亦幻的意境,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中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把“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联系起来,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一实一虚,虚实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悲剧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三、渲染与烘托

渲染与烘托,原本都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目的都是使画面形象更为突出。用在诗歌中,二者都是为了突出形象,增强表达效果。不同的是:渲染是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则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

贺铸《青玉案》下阕: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词中的“闲愁”,本可一句作结,词人偏要一再描述,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突出其愁之浓重,用的是渲染。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里描写周围环境的寂静,说明听者完全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侧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用的是烘托。四、对比与衬托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包括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衬托是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的修辞手法,包括正衬和反衬。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衬托是用来说明和突出被陪衬事物的,有主次之分;对比是为了比较事物的不同点,没有主次之分。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杨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诗歌首句运用衬托,以“冰雪林”反衬梅的坚毅;次句则运用对比,将梅与“混芳尘”的桃李作对比,一方面写出了桃李的媚俗和轻佻,另一方面又显示出梅的清高脱俗和守志,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世俗合流的高尚情操。五、比喻和象征

比喻和象征都是增强表达形象性的艺术手段,但这两种艺术手段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喻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如果诗歌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是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出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3,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句中用的是比喻,把愁思比喻成一江春水。2,3两首词通篇都以梅为意象,只不过,毛泽东赋予梅花以乐观、热情、昂扬、坚强的象征义;而陆游笔下的梅花则象征词人自我,把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的遭遇和不与世俗同流、坚守节操的品格融入了梅花的形象中。同是梅花这一象征客体,因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对点训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课下完成学案后边的练习。

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端居:闲居。③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对点训练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答案: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4分)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①拟人。花在春风中欢笑,燕子在东风中欢舞,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了“楚宫吴苑”的无边春色。②反衬(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花的欢笑和燕子的歌舞来反衬作者的伤心,虽然春光无限,但国家覆亡,诗人无心春景,倍增伤感。(4分;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2分;其中“手法”1分,结合诗句具体解说及表达效果1分)杂诗六首(其一)宋·刘挚

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灵凤杳何许,寂寂朝阳桐。【注】刘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谪,后流放新洲,含冤而死。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萧骚檐边月,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