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大中药学课件第24章 补虚药_第1页
北中大中药学课件第24章 补虚药_第2页
北中大中药学课件第24章 补虚药_第3页
北中大中药学课件第24章 补虚药_第4页
北中大中药学课件第24章 补虚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第二十四章概述一、含义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二、性能特点

1、药味根据“甘能补”的理论,补虚药大多具有甘味。2、药性补气药、补阳药与补血药以温性居多,补阴药寒性居多。3、毒性绝大多数药物在常用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个别药物有毒性,如仙茅。4、归经无规律。虚精气夺则虚阳与气不足阴与血不足功能低下

物质匮乏

虚证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三、分类

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功效与主治补气补阳补血补阴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补虚扶正补充匮乏的物质振奋衰退的功能五、选药与配伍

。依照虚证类型选药根据气血阴阳的相互依存关系和虚证的相互影响关系配伍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阴药+补气药补阴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为防止呆补,适当配伍健脾理气药,使“补中有行”。六、使用注意1.不宜滥用补益药,当补则补,无虚证时使用,会导致“误补益疾”;邪盛正未虚时用会“闭门留寇”。2.补虚药可与其他任何祛邪药同用,应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3.补益药性多壅滞或滋腻,易碍脾胃,宜注意配伍健脾消食药以助运化,既能顾护脾胃,又可使其充分发挥作用。4.补虚药一般宜饭前服,入汤剂宜文火久煎。5.剂型病程较长时,宜制成便于服用的剂型。挽救虚脱的补虚药宜制成注射剂使用以救急。第一节补气药一、概念

凡以补益脏气,纠正脏气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气虚证的药物,称为补气药。二、性能特点1.药性:平或微温;

特殊:西洋参→寒性2.药味:多为甘味;能清热燥湿→兼苦味3.归经:均归脾经,大部分兼归肺经,少数归心、肾经。4.毒性:均无毒。三、功效与主治

本类药物均具有补气的功效。其中主要是补脾气和补肺气,部分药物同时还能补心气、补肾气与补元气。因此,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也适用于心气虚证、肾气虚证及元气虚证。补气肺气虚证主呼吸→呼多吸少主声音→声音低微主表→自汗主统血→出血证主升清→脏器下垂,泄泻主运化→脘腹胀满、纳差主神志→心悸失眠多梦主血脉→脉结代遗精、滑精,虚喘,带下,遗尿、尿频轻证→表现为脏腑气虚证重证→元气虚脱,脉微欲绝,四肢厥冷补脾气补肺气补肾气补心气补元气肾气不固心气虚证脾气虚证元气不足1.脾气虚证四、配伍应用:兼见便溏腹泻+化湿止泻药出血+止血药脏器下垂+升阳药气机阻滞+行气药饮食停滞+消食药自汗证+止汗药喘咳+止咳平喘药2.肺气虚证3.心气虚证+安神药4.肾气虚证+固精止遗、止带

【药材来源】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人参命名方式1.根据生长方式命名野生:野山参人工种植:园参移山参2.根据产地命名产于吉林:吉林参产于辽宁:辽参产于朝鲜:朝鲜参(高丽参、百济参)产于日本:东洋参3.根据加工炮制命名生晒参红参糖参(白参)参须生晒参白糖参人参须红参【性能】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肾经。【特点】本品甘温补虚,微苦不燥,善能大补元气,以挽救气虚欲脱之证。入脾肺,能资化源、充百脉,补气虚。人参大补元气,元气充沛,则能益血生津液,安神增智慧。故人参为补虚的要药。【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应用】1、气虚欲脱独参汤气脱亡阳:+附子气阴两脱:+麦冬、五味子大补元气《本草新编》“乃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也。”长于大补元气而为救脱要药。2.补肺、脾之气作用强,为治肺、脾气虚证的要药。脾虚证脾虚夹湿脾不统血脾不生血脾不升清肺气虚肺肾两虚脾气虚证肺气虚证安神增智3.补心气,生心血,宁心神,增智慧心气血虚证

心悸,怔忡,脉结代失眠多梦,健忘4.补肾气,助肾阳

肾气虚证阳痿肾精亏虚5、生津止渴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气虚津伤,烦倦口渴消渴。6、补气生血气血两虚7、补虚扶正气虚外感温热病,伤及气津便秘兼虚证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剂量可增加为15~30g,优质人参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研末吞服,1~2g。目前,已被批准可作新资源食品用。

【使用注意】1.反藜芦,畏五灵脂。2.不宜与莱菔子同用,不宜同时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补力。3.不宜长期或过大剂量服用人参,否则会导致不良反应。

4.纯实无虚者忌用。

生晒参:性平和,宜于气阴不足。

红参:性偏温燥,补力较强,宜于气弱阳虚者。

白参:性平和,力弱,宜于一般脾肺气虚及气阴不足。参须:药力最弱,适用于气虚轻证。野山参:大补元气,无温燥之性,补气之中兼能滋阴生津,但货源较少,价钱昂贵。【不良反应】长期服人参或人参制剂,可出现腹泻、皮疹、失眠、神经过敏、血压升高、忧郁、性欲亢进(或性机能减退)、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出血是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称之为“滥用人参综合症”,停药后可自行缓解。主张顿挫疗法,不宜大剂量连续服用。西洋参【药用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切片生用。西洋参西洋参【药性】甘、微苦,凉。归肺、心、肾、脾经。【药性特点】西洋参甘寒能益气生津养阴,又苦寒能清肺胃之火。本品补气养阴之力较强,且能清降火邪。尤适用于阴虚有火之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1.力量较人参弱;2.兼能清火养阴生津肺:补肺气、养肺阴、清肺热心:补心气、养心阴脾:补脾气、养脾阴肾:补肾气、益肾阴1、补益元气气阴两脱证2、补气养阴3、清火生津气阴两虚证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3~6g。另煎兑服。入丸散剂每次0.5~1g。人参与西洋参均有补益元气之功,可用于气虚欲脱之气短神疲、脉细无力等症。但人参益气救脱之力较强,单用即可收效;西洋参偏于苦寒,兼能补阴,较宜于热病等所致的气阴两脱者。二药又皆能补脾肺之气,可以主治脾肺气虚之证,其中也以人参作用较强;但西洋参多用于脾肺气阴两虚之证。此二药还有益气生津作用,均常用于津伤口渴和消渴证。此外,人参尚能补益心肾之气,安神增智,还常用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及肾不纳气之虚喘气短。党参【药用来源】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根。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党参【性能】甘,平。入脾、肺经。【特点】

《本草正义》:“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3、补血气血两虚证应用:1、补气

2、生津气津两伤证脾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亦可用于虚实夹杂之证,以补气扶正祛邪。人参与党参相同点:均具有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及扶正祛邪之功,均可用于脾气虚、肺气虚、津伤口渴、血虚及气虚邪实之证。不同点:但党参性味甘平,作用缓和,药力薄弱,古方用以主治以上轻症和慢性疾患者,可用党参加大用量代替,而急症、重症仍以人参为宜。但党参不具有人参益气救脱之功,凡元气虚脱之证,应以人参急救虚脱,不能以党参代替。此外,人参还长于益气助阳,安神增智,而党参则类似作用不明显。但党参兼有补血之功。太子参【药用来源】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孩儿参太子参【性能】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效】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药性特点】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主入脾、肺二经。既可补气,又能生津,有补脾肺之气、生津养阴之功,惟力较薄,为清补之品。其补气生津之功弱于党参和西洋参。气阴双补

【应用】平补之品:作用缓和,辅助药或调补品。肺:补肺气、养肺阴;脾:补脾气、养脾阴;心:补心气、养心阴。人参

西洋参

党参

太子参

补气生津:用于气津两伤证。补气力最强,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用于虚脱危证;还能安神益智,用于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证。并补气助阳。性寒偏清,能清火养阴,适用于气阴不足而火盛者。性平不燥,补气之功似人参而力缓,为肺脾气虚证的常用药,补血。性平清补,适用于脾肺气阴不足之轻证。

黄芪【药用来源】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荚膜黄芪的根。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蒙古黄芪荚膜黄芪黄芪【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特点】本品甘温补虚,入脾肺经,其性主升,善入中焦,能升举中焦之气而举陷。入肺,益肺气,而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以益卫固表而止汗。本品甘温助气,且能托毒外出,以生肌敛疮。黄芪甘温益气,补肺健脾,以达补气利水之功。故古有“补气要药”之称。【功效】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补脾气脾不统血,便血崩漏脾失健运食少、便溏升阳统血健运脏器脱垂胸中气陷补脾气气津两伤,消渴气虚水停水肿、尿少生血生津利水气血两虚,血虚补肺气固表止虚汗补肺平咳喘补气疮疡难溃/溃久不敛气虚血瘀证痹证中风后遗证胸痹心痛生血托毒生肌行血血虚证气血两虚证气血不足,中气下陷,肺脾气虚用法用量:煎服,9~30g。表卫不固或疮疡久不溃或溃后不敛生蜜炙人参黄芪补脾益肺,治脾肺气虚、气血两虚、气津两伤诸证。—补益力强,且大补元气,治元气欲脱,为治内伤气虚第一要药。并可安神,助阳,治疗气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肾虚阳痿等。—补气力不如人参,以补脾肺气为主,而温升之力强过人参,善补肌表之气,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多用于表虚自汗;气血双亏疮疡不溃或溃久不敛;浮肿尿少;半身不遂等。连翘黄芪用于痈疽疮毒。—苦寒,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适用于热毒疮疡,瘰疬痰核。—甘温,长于补气托毒、排脓生肌,适用于气血不足之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白术【药用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烘干或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片,生用或土炒、麸炒用。白术白术药材【性能】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特点】

本品甘温而气味芳香,入中焦脾胃,能益气补脾、芳化湿浊,且味苦而燥,能燥脾湿。“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故白术为培补脾土的要药,同时白术尚能益气实表,而止虚汗,且有安胎作用。【应用】便溏、泄泻痰饮水肿带下补气健脾

脾虚证脾虚湿滞诸证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燥湿止汗气虚自汗证安胎胎萎不长妊娠恶阻妊娠水肿补脾益卫固表止汗,作用较黄芪弱脾止泄宜炒焦用。【用法用量】煎服,10~15g。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使用注意】热病津伤及阴虚燥咳者不宜。白术苍术健脾燥湿,用于脾虚湿盛之证。—以健脾益气为主,宜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还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可用于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妊娠水肿等。—以苦温燥湿为主,宜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还有发汗解表、祛风湿及明目作用,可用于风寒挟湿表证、风湿痹证、夜盲症及眼目昏涩等。山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薯蓣的根茎。润透,切厚片,生用或麸炒用。薯蓣山药【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肾经。【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药性特点】本品甘平,有补益之功。补而不滞,性平不燥,既能补气,又能养阴,平补气阴。主入中焦脾胃,善能补脾气而益胃阴,为平补脾胃的良药。又补肺肾,能平补三阴。本品兼有涩性,有轻微的收敛作用。平兼补能气收阴涩肺虚证及兼有喘咳补脾补肺补肾脾虚证及兼有口渴、腹泻肾虚证及兼有滑脱证并治消渴此外,还具有两个特点:1.性平,力缓,药食两用。剂量大60g。

2.富含营养成分的补气药,既能增强功能,又能补充物质。营养调补佳品,可长期服用。【用量用法】15~30g,麸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甘草【药用来源】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晒干,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胀果甘草甘草光果甘草甘草粉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入心、肺、脾、胃经。【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药性特点】本品甘平善补,炙用药性甘温,主入心经,益心气,复血脉。入中焦,能补益脾胃气;味甘质润,入肺能润肺止咳。甘草生用,则能解百毒,祛痰利咽喉;可缓解筋脉拘急止疼痛;能调和诸药,缓和药物的峻烈之性。所以说,甘草应用最为广泛,故有“国老”之称。1.补气心气虚证作用弱,辅助性药物脾气虚证炙用用量较大,30g脾心【应用】2.祛痰止咳平喘多种咳喘证,有痰无痰、偏寒偏热、新久皆宜。3.缓急止痛脘腹以及四肢挛急疼痛

多与甘草配伍同用,即芍药甘草汤。

药材生用用于药物、食物中毒,重金属等中毒。并非对所有药物均有解毒作用热毒疮疡咽喉肿痛4.清热解毒

5.调和药性解毒缓和药性矫味《本草正》: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

。《用药法象》:甘草“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用法用量】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要性微温,可增强益气补中和润肺止咳作用。1.不能运用于有配伍禁忌的方剂,即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十八反)。2.湿盛中满者慎用。3.水肿者不宜。4.不可大剂量久服。【使用注意】大枣【药用来源】为鼠李科落叶乔木植物枣的成熟果实。晒干,生用。枣大枣【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心经。一、补气健脾:脾气虚证二、养血安神:

1.血虚证

2.心神不宁证

(脏燥)1.作用缓和,多为辅助性药物2.适宜于脾气虚兼有营养不良者3.可作食疗药物【功效与应用】三、缓和药性:【使用注意】

湿盛中满者慎用。【用法用量】

煎服,10~30g。缓解毒烈药物毒烈之性,保护胃气主要用于甘草不能配伍的药物刺五加【药用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茎或茎。干燥,润透,切厚片,晒干,生用。刺五加刺五加茎1.健脾益气、化痰平喘:主治脾肺气虚之体倦乏力、纳呆、咳嗽痰多、气喘等症。2.补肾强腰:肾虚之腰膝酸软、体虚乏力。3.养心安神: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适用于心脾两虚之失眠多梦等症。

绞股蓝【药用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根茎或全草。晒干,切段,生用。绞股蓝绞股蓝药材1.补气健脾,又有理气、除湿、行血、生津等功效,故常用于脾虚兼有气滞、或兼湿阻、兼血瘀或消渴等证。

2.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之咳嗽气喘、胸闷痰多等症。

3.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诸证。

此外本品还有抗疲劳、抗缺氧、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脂、抗高温、耐低温、类似人参适应原样作用(在中成药及保健食品的研发上广泛应用)。红景天【药用来源】为景天科植物高山红景天或大花红景天的根茎。晒干,切段,生用。高山红景天红景天药材大花红景天1.健脾益气:本品甘补涩敛,归脾经,除有健脾益气之功外,还能收涩止带,主治脾虚体倦乏力和脾虚带下。

2.清肺止咳:本品性寒,归肺经,适用于肺热咳嗽。

3.活血化瘀:用于血瘀证。

沙棘【药用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成熟果实。晒干或蒸后晒干,生用。沙棘沙棘药材1.健脾益气:本品甘补涩敛,归脾经,除有健脾益气之功外,还能收涩止带,主治脾虚体倦乏力和脾虚带下。

2.清肺止咳:本品性寒,归肺经,适用于肺热咳嗽。

3.活血化瘀:用于血瘀证。

蜂蜜【药用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蜜蜂所酿的蜜。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蜂蜜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大肠经。1、肺脾双补2、润燥脾气虚证肺气虚证常作为赋型剂或辅料(四君子蜜丸剂)多作炮制的辅料(蜜炙黄芪)功效与应用:肠燥便秘证肺虚燥咳肺大肠3、缓急止痛

脾胃虚弱的脘腹疼痛4、解毒:(2)解痈毒(解毒去腐,生肌敛疮)(1)解药毒:附子、乌头之毒同煎,降低的毒性解附子、乌头中毒的轻证【用法用量】煎服或冲服,15~30g。润肠通便可以制成栓剂;治疗疮痈一般是适量外用。【使用注意】

1.湿盛中满者、要慎用

2.便溏、泄泻者要慎用。饴糖【药用来源】为米、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醣化制成。有软、硬两种,软者称“胶饴”,硬者称“白饴糖”,均可入药,以胶饴为主。白饴糖胶饴1.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本品味甘性补,温润不燥,主归脾胃经,为甘润缓急之良药。2.润肺止咳:本品有补肺气、润燥止咳之功,用于肺虚久咳、肺燥干咳。

【用法】烊化。第二节补阳药概述一、概念凡以补助阳气,纠正阳气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阳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阳药。二、药性本类药物的性味大多甘温或甘热,兼具辛味和咸味;主归肾经,兼归肺、脾、肝经。补阳补肾阳补脾阳补心阳…

…肾阳虚证温煦、壮阳、强筋骨、纳气平喘、补火生土、固精怯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淡漠,阳萎早泄,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宫冷不孕;带下。呼多吸少,咳嗽喘促。腹中冷痛,黎明泄泻三、功效与应用四、配伍:1.因阴阳互为根用,故多配补益精血药物同。2.里寒明显者,配伍温里药。3.肾气不固滑脱诸证,当配伍收涩药。4.肺肾两虚虚喘,宜配伍止咳平喘药。五、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大多性温燥,易助火伤阴,故燥热内盛或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鹿茸【药用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头上未骨化的幼角。切片,阴干或烘干入药。梅花鹿马鹿梅花鹿茸马鹿茸鹿茸片【药性】

甘,咸,温。入肝、肾经。【特点】

鹿之精气全在于角。鹿角下连督脉,角在兽中为最大,而鹿的督脉也最盛。鹿茸为督脉所发,精气所充,为纯阳气雄,壮阳之品(入肾)。尤以壮肾阳、固精气擅长。为补肾壮阳的要药。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入肝肾,不但能助肾阳,且能益精血,强筋骨。尚能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功效】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补肾阳益精血肺脾肾阳亏虚精血不足1、生殖机能低下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遗尿尿频益精血强筋骨肺脾精血亏虚筋骨萎软2、主骨功能低下筋骨萎软腰膝酸痛小儿五软骨折不愈诸虚百损耳聋目昏补肝肾、调冲任3、冲任虚寒崩漏不止白带过多助阳益精、外托疮毒4、疮疡内陷久溃不敛【用法用量】研细末,1日分3次冲服,1~3g;或入丸、散。【使用注意】

1.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缓缓增加剂量,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致鼻衄。2.凡阴虚火旺,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鹿角有补肾助阳之功,可作为鹿茸的代用品,但力薄弱,长于活血散瘀消肿。临床多用于疮疡肿毒、乳痈、产后瘀血腹痛、腰痛、胞衣不下等。鹿角胶补肝肾,益精血作用较好,又善止血。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劳赢瘦,吐衄便血、崩漏之偏于虚寒者,以及阴疽内陷等。鹿角霜温肾助阳之力更弱,但补而不腻,但具收敛之性,而有涩精、止血、敛疮之功。内服治崩漏、遗精,外用治创伤出血及疮疡久溃不敛。。紫河车【药用来源】为健康人的干燥胎盘。烘干,研粉用,或鲜用。紫河车【性能】甘、咸,温。入心、肺、肾经。

【特点】本品甘温质润,入于肾经,能温肾阳、益精血;且甘润滋补,为血肉有情之品,善能补益气血。凡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气血衰竭,诸虚百损者均可应用,有气、阳、精、血并补之效,性温不燥,为作用较强的滋补佳品。入肺肾,则补益肺肾,纳气平喘。【功效】温肾补精,益气养血。补肾气、益精血1、肾气不足、精血亏虚婚久不孕阳痿遗精腰酸耳鸣补益肺肾纳气平喘2、肺肾两虚虚喘久嗽补气养血3、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机体消瘦产后缺乳病后体虚并治癫痫及某些过敏性疾病或免疫缺陷病症。【用法用量】研末装胶囊服,1.5~3g,也可入丸、散。如用鲜胎盘,每次半个至一个,水煮服食。【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不宜单独应用。脐带【性味】甘、咸,温。归肾经。【功能】补肾,纳气,敛汗。【应用】治疗肾虚喘咳、盗汗等症。【用法用量】可单用炖服,或研末冲服。煎服用量1~2条,研末用量1.5~3g。

淫羊藿(仙灵脾)【药用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地上部分。晒干,切碎,生用或以羊脂油炙用。淫羊藿药材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朝鲜淫羊藿【性能】

甘、辛,温。入肾、肝经。【特点】

味辛甘,性温,长于补肾壮阳起痿;味辛行散,性温散寒,并能祛风湿。【功效】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补肾阳

1、肾阳虚证阳痿不育遗精遗尿宫冷不孕强筋骨祛风湿2、风湿日久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肢体麻木尤其适宜于肾阳虚,生殖机能低下。3、祛痰止咳平喘咳喘有痰【用量用法】煎服,3~9g。或入丸、散、酒、剂。【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巴戟天【药用来源】为茜草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巴戟天的根。切片或盐水炒用。巴戟天巴戟天药材【性能】甘、辛,微温。归肾、肝经。【特点】本品甘温质润,入肾能温肾壮阳,兼能益精血。本品“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为壮肾阳、益精血的常用药。且辛散温通,兼能祛风湿止痹痛。

【功效】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补肾阳兼益精血

1、肾阳虚证阳痿不育宫冷不孕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早衰、健忘、目昏强筋骨祛风湿2、风湿日久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肢体麻木【用量用法】煎服,5~15g。补肾多盐水炙用,祛风湿可生用。【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有热者不宜服。

仙茅【药用来源】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根茎。切片生用,或用米泔水浸泡切片。仙茅仙茅药材【性能】辛,热。有毒。归肾、肝经。【特点】本品辛热燥烈,善补命门而兴阳。《本草正义》谓仙茅:“是补阳温肾之专药”,故可治肾阳虚衰所致诸证。辛散燥烈,补肾阳兼有散寒湿,强筋骨之功。【功效】温肾壮阳,祛寒除湿。淫羊藿

巴戟天

仙茅

均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暖腰膝,可用治阳痿宫冷,遗精滑精,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及肝肾不足,风湿痹痛。淫羊藿药性温热,壮阳力强。巴戟天不甚燥烈,又能温暖下元,治妇女下元虚冷,少腹冷痛、月经不调。仙茅辛热燥烈,壮阳祛寒力强,久服唇焦口燥,兼可温运脾阳,治脾肾虚泻。杜仲【药用来源】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植物杜仲的树皮杜仲杜仲【性能】甘,温。入肝、肾经。

【特点】本品甘温,入肝走肾,善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同时,本品在补肝肾的基础上,善能固冲(血海)任(胞胎),益胞宫而安胎。故为平补安胎之良药。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补肝肾强筋骨1、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腰膝酸痛痿软无力阳痿精冷小便频数临床常用作治疗肾虚腰痛较弱的要药。补肝肾固冲任安胎元2、肝肾不足冲任失固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滑胎流产此外,有降血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用量用法】煎服,10~15g。炒用较生用效果佳。盐炒加强走肾。【使用注意】炒用破坏其胶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故比生用效果好。本品为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

续断【药用来源】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川续断续断【性能】苦、甘、辛,温。归肝、肾经

。【特点】本品苦泻、辛行、甘补、温通,且补而不滞、行而不泻、温而不燥。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同时,可通行血脉、续筋接骨、安胎止漏,为妇、伤科常用药。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续伤折、安胎止漏

。补肝肾强筋骨1、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痿软无力风湿痹痛阳痿遗精不育不孕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2、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补肝肾固冲任3、肝肾不足

冲任失固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滑胎流产崩漏下血月经过多【用法用量】10~15克。生用补肝肾、强筋骨,酒炒散瘀痛,盐炒续筋骨。【使用注意】风湿热痹者忌服。杜仲续断均能补肝肾,强筋骨,同可用治肝肾不足,筋骨无力,腰膝痹痛;阳痿精冷,小便余沥;又能调理冲任、养血安胎;还可用治肝肾不足,冲任不固,妊娠下血。—尚可降血压,用于肝肾不足的高血压病。—还能接筋续骨,用治跌打损伤,筋骨折伤。肉苁蓉(大芸)【药用来源】为列当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切片生用,或酒制用。肉苁蓉肉苁蓉管花肉苁蓉【性能】甘,咸,温。入肾、大肠经。【特点】本品甘咸温润,入肾能补肾壮阳,兼能益精血。本品“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为壮肾阳、滋精血(平补阴阳)的常用药。因其补力缓慢,故有苁蓉之称。同时,本品入大肠,尚能润肠道,通大便。但滑而不泄。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补肾阳兼益精血

1、肾阳虚证阳痿不育遗精早泄宫冷不孕早衰、耳鸣、目昏经少、闭经温阳益精润肠通便

2、阳虚精亏肠燥便秘【用法用量】10~15g。生用补肝肾、强筋骨,酒炒散瘀痛,盐炒续筋骨。【使用注意】本品能助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不宜服。肠胃实热、大便秘结亦不宜服。锁阳【药用来源】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肉质茎。切片生用。锁阳锁阳药材【性能】甘,温。入肝、肾、大肠经。

【特点】功效作用与肉苁蓉相近,味甘而入肾经,既能补肾,又可固精。温燥性较强,虽益精血、润肠力较弱,但亦能润肠通便。常与肉苁蓉相互代用。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补肾阳兼益精血

1、肾阳亏虚精血不足阳痿遗精不育不孕腰膝酸软痿弱无力温阳益精润肠通便

2、阳虚精亏肠燥便秘【用法用量】

煎服,10~15g。【使用注意】阴虚阳亢、脾虚泄泻、实热便秘均忌服。肉苁蓉锁阳均甘温质润,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治疗肾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以及老人、虚人、产后精血亏虚、肠燥便秘。—补肾益精润肠之功较优。—兴阳固肾起痿、养筋之功较优。补骨脂【药用来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成熟果实。晒干,生用,炒或盐水炒用。补骨脂补骨脂【性能】辛、温。归脾、肾经。

【特点】本品温热,入脾肾,善能温补脾肾,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并能纳气平喘。【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1、肾阳亏虚肾气不固阳痿早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腰膝酸软温脾止泻2、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纳气平喘3、肾不纳气之虚喘证。【用量用法】

煎服,5~15g,外用适量,盐炙补骨脂,可使挥发油含量降低,辛燥之性减弱。【使用注意】本品性质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益智【药用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砂炒后去壳取仁,生用或盐水微炒用。用时捣碎。益智益智【性能】辛、温。归脾、肾经。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暖脾止泻摄唾【应用】1.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2.脾寒泄泻,口多涎唾。【用量用法】煎服,3~10g。补骨脂益仁均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都可用治肾阳不足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以及脾肾阳虚的泄泻不止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作用偏于肾,长于补肾壮阳,多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腰膝冷痛,阳痿等症;并补肾阳而纳气平喘

。也可用治肾不纳气的虚喘,—作用偏于脾,长于温脾开胃摄唾,多用于脾肾虚寒,食少多唾,小儿流涎不止,腹中冷痛者

。菟丝子【药用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菟丝子菟丝子【性能】甘,温。入脾、肝、肾经。

【特点】本品甘性微温,入肝肾,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既补肾阳,又补肾阴,“阴阳双补”

。善能温补肝肾,固精止遗,缩尿止带;甘润补虚,入肝肾,益精血而明目;入脾则能温补脾肾止泻;补益肝肾,安固胎元。【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补肾固精1、肾虚阳萎遗精、不育遗尿尿频不孕、带下腰痛、耳鸣早衰、虚损养肝明目2、目暗昏花视物不清冬虫夏草【药用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晒干,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补脾肾、止泻3、脾肾虚寒腹泻便溏补肝肾、安胎4、肝肾不足胎动不安也可用治肾虚消渴。【用量用法】

煎服,10~20g,【使用注意】本品为平补之药,但偏补阳,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者不宜服。沙苑子【药用来源】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扁茎黄芪沙苑子

【功效】滋补肝肾,固精缩尿,益精明目

【应用】1、治肝肾不足,阳痿腰痛,肾失闭藏,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甘温补益,兼具涩性,似菟丝子平补肝肾而以收涩见长,固涩功胜,涩精止遗,最为常用。

2、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眩,目暗不明,视力减退等症。菟丝子沙苑子均甘温不燥,归肝肾经。补肾阳,益肾阴,养肝明目,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尿频、遗尿,带下及肝肾亏虚,两目昏花,视力减退。—补肾益精之力较优;入脾经,兼补脾止泻、安胎,可治疗脾肾亏虚泄泻,胎动不安。—固肾涩精之力为胜。涩精止遗,最为常用。

蛤蚧【药用来源】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蛤蚧蛤蚧【性味归经】咸,平。入肺、肾经。【功效】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药性特点】本品咸平,属纯阴之品,其性主守。入于肺肾,能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尤善能摄纳肾气,定虚喘,故为治疗肾虚、肾不纳气、虚喘的良药。补益肺肾纳气平喘1、肺肾气虚气短喘乏肺虚劳嗽

温肾助阳补益精血2、肾阳虚衰阳萎、遗精小便频数

【用量用法】

5~10g,水煎服。研末服,1~2g/次,日三次。浸酒服用1~2对。

【使用注意】风寒或实热喘咳者忌服。冬虫夏草【药用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晒干,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性能】甘,平。主归肾、肺经。【功效】补肾壮阳,益肺平喘,止血化痰。补肺肾之气益肺肾之阴

肺脾1、肺肾虚喘阴虚痨嗽咳痰嗽血补肾2、肾虚阳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病后体虚易感多汗虚损虫草菌丝体,系由蝙蝠蛾拟多青霉菌、被毛孢菌其菌丝体发酵而来。功效与虫草相近,可代冬虫夏草使用,有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核桃仁【药用来源】为胡桃科落叶乔木胡桃的成熟种仁。生用或炒用。胡桃核桃仁【功效】补肾固精、温肺平喘、润肠通便。【应用】用于肾虚阳痿、遗精、腰痛及须发早白、肺肾虚喘、肠燥便秘等。蛤蚧

虫草

胡桃肉

均能补益肺肾,平喘止咳,可用治肺肾双虚,气喘咳嗽。

蛤蚧补肾纳气力强,为治虚喘劳嗽之要药。还能益精血,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

虫草既补肺肾之气,又养肺肾之阴,并止血化痰,可治肺肾阴虚,劳嗽咳血;还可用治阳痿遗精;体虚不复,自汗畏寒之症。胡桃肉兼能补肾阳,强腰膝,治肾虚腰痛,并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食疗多用。胡芦巴【药用来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芦巴的成熟种子。盐水炙,或捣碎用。葫芦巴葫芦巴药材韭菜子【药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成熟种子。生用或盐水炙用。韭菜韭菜子葫芦巴:主治肾脏虚冷,寒湿脚气,腰膝冷痛(配木瓜、补骨脂等同用,如胡芦巴丸《杨氏家藏方》),寒疝腹痛(配吴茱萸、川楝子、巴戟天等同用,如胡芦巴丸《和剂局方》),阳痿滑泄,精冷囊湿(常与附子、巴戟天等同用,如沉香磁石丸),以温肾助阳,散寒止痛为能。现代研究有降糖功效,可用治糖尿病,助阳化气,生津止渴。韭菜子:善治阳痿遗精(可配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车前子等同用),白带过多(可单用),肝肾不足,筋骨痿软,屈伸不利(单用,或配仙茅、巴戟天、枸杞子等同用),以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为功。葫芦巴、韭菜子阳起石【药用来源】为硅酸类矿石阳起石或阳起石石棉的矿石。黄酒淬过,碾细末用。阳起石紫石英【药用来源】紫石英为卤化物类矿石紫石英的矿石。捣成小块,生用或煅用。阳起石、紫石英阳起石:入肾经,补肾壮阳,温暖下元,以能壮阳起痿而得名。专治阳痿遗精(单用研末,或与鹿茸、菟丝子、肉苁蓉等同用)、子宫虚寒(可与吴茱萸、干姜、熟地等同用,如阳起石丸)。紫石英:善治肾阳亏虚,宫冷不孕,崩漏带下(多与当归、熟地、川芎、香附、白术等同用),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同用),肺寒气逆,痰多咳喘(单用,或与五味子、款冬花、桑白皮、人参等同用)。海狗肾【药用来源】为海狗科动物海狗或海豹科动物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海狗海狗肾海豹功能暖肾壮阳,益精补髓,为作用较强的壮阳补肾药。主治肾阳衰微,阳痿精冷(常与人参、鹿茸、附子等同用;或配人参、紫河车、枸杞子等份为末,每服10g,可治男子精冷不育),肾阳衰微,心腹冷痛(常配吴茱萸、甘松、高良姜等同用)。黄狗肾为犬科黄狗的阴茎和睾丸,与海狗肾功用主治相同而药效稍差。海狗肾、黄狗肾海马【药用来源】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的干燥体。捣碎或研粉用。线纹海马三斑海马小海马刺海马大海马

海马味甘、温。归肝、肾经。补肾壮阳,纳气平喘,调气活血。治疗肾阳亏虚,阳痿不举,遗精遗尿(可与鹿茸、人参、熟地黄等同用,如海马保肾丸),肾虚作喘(常与蛤蚧、胡桃肉、人参、熟地等同用),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可与血竭、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等同用)及疔疮肿毒(可与穿山甲、水银、朱砂等同用,如海马拔毒散)等症。(兴奋性机能,抗疲劳)蛤蟆油【药用来源】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蛙科动物中国林蛙的干燥输卵管。蛤蟆油林蛙

蛤蟆油味甘、咸、平。归肺、肾经。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治病后体虚,神衰盗汗(单用,或配党参、白术、黄芪、阿胶等同用),肺肾阴伤,劳嗽咳血(与白木耳蒸服,或与蛤蚧、人参、胡桃肉等同用)。

(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羊红膻【药用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缺刻叶茴芹的根或带根全草。鲜用或阴干用。羊红膻缺刻叶茴芹

羊红膻味辛、甘、温。归心、肾、肺、脾经。温肾助阳,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温肺化饮。治阳痿不举,精少精冷(多与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鹿茸等同用),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单用,或与丹参、檀香、川芎、桃仁、红花等同用),心悸失眠,胸闷气短(单用,或与炙甘草、薤白、桂枝、酸枣仁等同用),外感风寒(可与荆芥、苏叶、防风等同用),寒饮咳嗽(可与细辛、半夏、干姜等同用)。第三节补血药一、含义:凡能补养营血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血虚证的药,称为补血药。二、药性特点:

性味以甘温或甘平为主,质润,入心、肝二经。三、适应证:

广泛用于各种血虚证。临床用于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月经后期而量少色淡,乃至闭经、爪甲唇色淡白,脉细弱等。部分药物还有滋补肝肾的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证。

四、配伍用药:1.补血药常配伍补气药,即所谓“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2.兼阴虚,与补阴药或兼有补阴补血作用的药物配伍;3.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血虚原于脾虚,故多配伍补益脾气之品。五、使用注意:补血药多滋腻粘滞,故脾虚湿阻,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必要时,可配伍化湿行气消食药,以助运化。当归【药用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生用,或经酒拌、酒炒用。当归当归药材【性能】甘、辛,温。归肝、心、脾经。【特点】当归味甘善补,质地滋润,入血分,专能补血,为补血良药。本品辛散温通,入血分,善能温通血中瘀滞而止痛。对血分病不论血虚、血瘀、血寒皆可配伍应用。故能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为妇科要药。但当归补血之力大于活血(即以补血为主)。尚能养血润肠通便。【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补血1、血虚证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当归甘温,为补血的要药,对于血虚兼瘀兼寒的证候,尤宜使用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肺脾2、妇产科疾病凡妇女经、带、胎、产之妇科病患,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选用,历来作为妇科调经之要药。以血虚血瘀、有寒者为宜

补血活血散寒止痛肺脾3、疼痛诸证最宜用于血虚、血瘀、偏于寒证之多种疼痛证。

头痛,胸痛,腹痛,痹痛,外伤瘀痛,痈疽,经脉受寒、血虚寒凝之痛

补血润肠4、血虚肠燥便秘止咳喘5、咳嗽气喘【用量用法】

5~15g。一般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炒用。补血一般用归身,活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熟地黄【药用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加黄酒、砂仁、陈皮蒸制而成。切片用,或炒炭用。地黄熟地黄【性能】甘,微温。归肝、肾经。【特点】本品甘温味厚,质润滋腻,入肝经血分,守而不走,专能补血,故为补血要药。“肾主精生髓”,熟地入肾,能滋肾益阴,补精生髓,以培补下元而固本。故被誉之为“滋阴的主药”。然性颇粘腻,容易碍胃。【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补血1、血虚证为补血之要药。

滋阴2、肾阴亏虚阴虚火旺阴虚消渴为滋阴之主药。

生精填髓3、精血亏虚须发早白

筋骨痿软五迟五软

【用量用法】

10~30g。【使用注意】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可配陈皮、砂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生地黄熟地黄皆具甘味,均可滋肝肾之阴,用于肝肾阴虚之骨蒸潮热及消渴证等。—性寒,养阴且能生津,用于阴虚内热之消渴及热病津伤口渴;又善清热凉血,为治温病热入营血证及血热出血证之佳品。—性温,滋阴作用较强,专补肝肾之阴,益精填髓,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诸证及消渴证;又善补血,用于血虚诸证。

熟地黄当归均能补血,均可用于血虚诸证。—并善调经,为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月经病的要药;又能活血止痛,适用于血虚、血瘀、兼寒凝引起的各种疼痛;且可润肠通便,用于血虚之肠燥便秘。—滋阴力较强,多用于阴虚诸证;尚可益精填髓,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证。

阿胶《本经》阿胶《本经》【来源】本品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L.的皮,经煎熬、浓缩而成的固体胶。

阿胶《本经》【药性】

甘,平。归肺、肝、肾经。【功效】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药性特点】本品甘平,入肝补血,入肾滋阴,入肺润肺燥。因其性滋补粘腻,而善能凝固血络而止血。但阿胶以养血滋阴为主,故为临床阴虚血亏的常用药。阿胶《本经》【应用】1.血虚诸证。血虚萎黄,指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脉结代、月经后期、胎动不安等。2.出血证。补血、止血之要药。3.肺阴虚燥咳。4.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手足瘈疭。阿胶《本经》【用量用法】5~15g。入汤剂宜烊化。止血宜用蒲黄炒,润肺宜蛤粉炒成珠。【使用注意】

本品粘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者慎用。白芍《本经》【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

白芍《本经》【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甘)【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药性特点】本品酸寒敛阴,甘寒养阴,苦寒泄热,入肝经,既补肝,又泻肝;补肝是补其肝血;泻肝是泻其亢盛之肝气。入肝经血分可养血而调经,益肝阴、泄肝热则可平抑肝阳、柔肝气而止痛。同时,白芍入营分,尚能敛营阴,止虚汗。白芍《本经》【应用】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等。2.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及泄痢腹痛——常配甘草同用。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自汗、盗汗。白芍《本经》【用量用法】5~15g。大剂量15~30g。生用敛阴柔肝,炒用养血,酒炒兼可行血,醋炒止痛。【使用注意】阳衰虚寒之证不宜用。反黎芦。当归熟地黄均能补血、止痛,可用治肝血不足所引起的血虚萎黄及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等症。—药性偏温,能补血活血,散寒止痛,不仅为调经止痛要药,还可用治痈疽肿痛,风湿痹痛,跌扑伤痛,以血虚、血滞、血寒所致诸痛为宜,且可润肠通便。—偏寒,补血敛阴,平肝止痛,用治血虚肝旺,头痛眩晕,胁肋胀痛,四肢挛急作痛,肝脾不调,泻痢腹痛,以血虚肝旺有热所致诸痛为宜,且可敛阴止汗。赤芍、白芍功用对比相同点:皆有苦味,性寒,均可止痛,用于痛证。不同点:

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泻肝火,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

白芍:味兼酸甘,长于养血、平肝、敛阴止汗,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及自汗、盗汗等证。陈无已指出,“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何首乌《日华子本草》【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干燥块根。

何首乌《日华子本草》【药性】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功效】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药性特点】

本品制用,甘温性补,入肝肾,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且有收敛之性,能固涩精气而止崩。本品药性虽温,但温而不燥,且补又无滞腻之弊,故为补益精血的良药。首乌生用,补益力弱,且无收敛之性,但有行散之功,能苦降泄热以解毒,养血润燥以通便,且能截疟。“取其补泻,关键在其应用之法”。【应用】1.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制首乌2.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生首乌【用量用法】10~30g。补益精血及收涩精气宜制用,润肠、解毒消痈及截疟宜生用。【使用注意】大便溏泄及湿痰较重者不宜用。熟地黄与制首乌

均能补血滋阴,为补肝肾,益精血之要药,可用治肝血亏虚、血虚萎黄,肾阴不足,腰膝酸痛及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症。然熟地黄生精填髓,补虚力胜,唯滋腻碍胃,需与砂仁同用。制首乌兼有涩性,收敛精气,固崩止带,又为熟地黄所不及,生首乌有行散之功,又能截疟、解毒,鲜首乌又有润肠通便之能。龙眼肉为无患子科长绿乔木植物龙眼的假种皮【药用来源】【药性】

甘、温。归心、脾经。【功效】补心脾,益气血【药性特点】

本品甘温味浓,其性滋润,入心脾二经。能补心血、强心气,益脾气,升清阳。虽甘补但不滋腻,又不滞气,且能宁神志,养心安神。故为滋补心脾的良药。

【应用】⒈补益心脾:主治大病之后、产后体衰-气血虚弱、少气倦怠等。单用即效,补心益脾。⒉养血安神: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脑力减退等症。

【用量用法】10~25g,大剂量30~60g,煎汤,熬膏、浸酒或入丸剂。【使用注意】本品性温而润,能助火生湿。故痰火、湿滞、停饮、中满者忌服。第四节补阴药

一、含义补阴药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纠正阴虚的病理偏向,用于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二、性能特点药性多甘寒,主归肺、胃、肝、肾、心经。三、功效及主治病症功效:养阴生津主治:阴虚津伤之证

补阴肺阴虚证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口干舌燥,咽痛音哑。舌绛苔剥,咽干口渴,或食欲不振,或胃中嘈杂,恶心干呕,或大便燥结。腰膝痠痛,发脱齿摇,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盗汗遗精等两目干涩,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补胃阴补肺阴补肝阴补肾阴补心阴肝阴虚证肾阴虚证胃阴虚证心阴虚证四、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大多有一定的滋腻性,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慎用。北沙参【药用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北沙参北沙参【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应用】1.肺阴虚证。2.胃阴虚证。【用法用量】煎服,9~15g。【使用注意】反藜芦。南沙参【药用来源】桔梗科草本植物轮叶沙参或杏叶沙参的根。杏叶沙参南沙参南沙参【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应用】1.肺阴虚证。2.胃阴虚证。【用法用量]】煎服,9~15g。【使用注意】反藜芦。南沙参与北沙参共同点:甘而微寒,归肺、胃经,既能养肺胃之阴,又能清肺胃之热,适用于肺阴虚或燥热之干咳少痰;以及胃阴虚有热或津液亏虚之口渴咽干,胃脘嘈杂,食少不饥。不同点:

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较优,肺胃阴虚有热多用;

南沙参兼益气及祛痰作用,常用于热病后气津不足或脾胃虚弱之口干咽燥、食少不饥者。百合【药用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或细叶百合的肉质鳞叶百合【药性】甘,微寒。归肺、心经。【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应用】1、燥热伤肺及阴虚劳嗽咯血。2、热病后期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神志恍惚、精神不安等。【用法用量】煎服,6~12g。蜜炙可加强润肺作用。

麦冬【药用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冬的块根麦冬麦冬麦冬【性能】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应用】

1、阴虚肺燥,咳嗽痰粘及劳嗽咯血。

2、胃阴亏虚及热伤胃阴,舌干口渴、肠燥便秘。

3、心阴虚证,心烦失眠及温病热入营分,烦躁不安。【用量用法】10~15克。天冬【药用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天门冬天门冬天冬【性能】甘、苦,寒。归肺、肾、胃经。【功效】养阴润燥,清火生津。【应用】

1、肺阴虚证。

2、肾阴虚证3、热病津伤之口渴、肠燥便秘。【使用注意】甘寒滋腻之性较强,脾虚泄泻、痰湿内盛者慎用。麦冬与天冬相同点:均能滋阴清肺,润燥止咳。可用治燥咳痰粘,劳嗽咯血及阴伤口渴,肠燥便秘等症。不同点:天冬大寒清火润燥之力较麦冬大,且滋肾阴,故肾阴亏损,内热消渴,盗汗遗精多用天冬。麦冬微寒,虽滋阴润燥较天冬为差,然滋腻之性亦较小,且可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故热病神昏,心烦不眠,津伤口渴多用麦冬。

石斛【药用来源】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及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铁皮石斛药材石斛马鞭石斛金钗石斛【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胃、肾经。【功效】养阴清热,养胃生津。

【药性特点】石斛甘寒质润,其性轻清,主入胃经,善能养胃阴,生津液、止烦渴,故为治胃家因虚火、虚热以致津液不足的要药(从现代药理研究分析,石斛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同时石斛走下焦入肾,尚能滋肾阴,除虚热。

【应用】⒈养胃生津:①主治热病伤津而致低热烦渴、口燥咽干、舌红苔少等。②胃阴不足-口渴咽干、食少呕逆、胃脘嘈杂、舌光少苔等。⒉滋阴除热:

尚能补肾养肝明目及强筋骨(肝肾同源)。①治肝肾阴不足而致目暗昏花、视力减退等。②治肾虚筋骨萎软、腰膝无力等。

玉竹【药用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茎玉竹玉竹【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药性特点】本品质柔而润,作用于肺胃,长于养阴,且补而不腻,有清养而不敛邪之长。

【应用】

1.肺阴虚证2.胃阴虚证3.心阴虚证此外,本品为缓和清润之品,滋阴而不恋邪,亦可用于阴虚外感的咳嗽。【用量用法】煎服6~12g黄精【药用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滇黄精、黄精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