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泱茫无垠——汉代文字瓦当浅论-PAGE17-目录摘要、关键词(中英文)……………1引言……………………3正文一、汉代文字瓦当的概述……………3(一)瓦当的定义……………………4(二)汉代文字瓦当的溯源…………5(三)汉代文字瓦当的分类…………6二、汉代文字瓦当的发展(一)文字瓦当的萌芽期……………7(二)文字瓦当的发展期……………8(三)文字瓦当的衰落期……………9三、汉代文字瓦当中的书法艺术(一)汉代书法艺术的“篆隶”……9(二)书法艺术在文字瓦当中的体现………………10结语……………………13致谢……………………14参考文献………………15尾注……………………15摘要本文主要考析了汉代文字瓦当的概述、发展、文字瓦当与汉代书法屡屡相连等问题的探究。汉代瓦当把文字运用到瓦当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出现在瓦当当面上的文字不仅仅只是文字,它在具备了文字本身意义的同时,并突显了文字在瓦当造型中的装饰作用。从收集到的瓦当文字内容来看,有记录古人美好理想的,渴望长寿的,歌颂统治者丰功伟绩的等等,对研究汉人的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汉代文字瓦当的承传与拓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梳理汉代文字瓦当的初始、发展和衰落,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和主张。突显了汉代文字瓦当题材丰富、造型优美、形神兼备的特点以及汉代文字瓦当与此时的书法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关键词瓦当文字发展书法ABSTRACTInthispaper,DynastyanoverviewoftheHanDynastytextVatan,development,EavesTilesHanDynastycalligraphyoftenconnectedissuestoexplore.HanDynastyVatantousethetexttoVatanontheformationofauniquemodelinglanguage.AppearinthetextofthetileDangdangsurfacemorethanjusttext,ithasthetextoftheirsignificanceandhighlightthetextdecorationinthetheVatanshapeintherole.FromthecollectedtheVatantextcontent,recordthebeautifulidealoftheancients,desireforlongevity,thepraiseoftherulerofthegreatachievementsoftheresearchHanChineseculture,life,customsandotheraspectsimportantbasis.Therefore,inheritanceandexpansionoftheHanDynastytextVatanisaproblemworthexploring.CombingthroughtheinitialdevelopmentanddeclineoftheHanDynastytextVatan,someofthebasicviewsandideas.HighlightedthelinkagesbetweentheHanDynastythetextWadangthemeisrichandelegant,VividfeaturesandtheHanDynastytextVatanandtheartofcalligraphyandrole.KEYWORDStile,letter,Developing,Calligraphy引言图1几何纹瓦当尺寸:15cm(径)说明:年代不详,半圆形,阳文,由回文和几何纹组成在我国传统的金石学中流传着一个十分流行的成语“秦砖汉瓦”。在中国建筑历史上,陶瓦的发明与使用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瓦当的使用,不但可保护屋檐椽头免受日晒雨淋,延长建筑物的寿命,而且以其图案与文字的美妙生动达到装饰和美化建筑物的艺术效果,它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产物,为我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图1几何纹瓦当尺寸:15cm(径)说明:年代不详,半圆形,阳文,由回文和几何纹组成汉代文字瓦当的概述“上无片瓦”是自喻处境贫寒的写照,但瓦到底从何时何处而来却很少有人得知。①“瓦”之见于文字记载,是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八年,有『盟于瓦屋』的记述。《左传》隐公八年:“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图2汉并天下瓦当尺寸:17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瓦,即为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瓦当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②图2汉并天下瓦当尺寸:17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瓦当的定义瓦当俗称瓦头,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古时称之为“遮朽”,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其不同的特点。图4燕下都半瓦当A:双龙双蟠问半瓦当,当径21.5cmB;双龙纹半瓦当,当径18cm图3西周陕西扶风召陈遗址出土瓦当A:素面半瓦当,值径13.4cm,高6.5cmB:重环纹小型半瓦当,值径18.2com,高8.8cmC:重环纹中型瓦当,当径21.5cm,高10.3cmD:重环纹大兴瓦当,当径25cm,高12.5cm瓦当产生于西周早期,而在当面上装饰纹样则始于西周晚期。此时的瓦当纹饰,多简单朴素,作弦纹和重环纹。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群雄争霸,各国大兴土木建造宫室殿宇,促进了建筑的繁荣。瓦当艺术也随着建筑的发展而蓬勃发展起来,瓦当纹饰的动物、植物、几何形图案均已出现。③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瓦当是陕西扶风召陈西周中期宫殿建筑遗址和岐山礼村西周遗址中出土的瓦当,距今已有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从(图3)中发现古人对瓦当这一建筑材料部件有了装饰的要求,表达其对美的向往和追求。④古代人们在创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过程中,首先是以实用出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逐步改善,瓦当的装饰更具艺术性,同时又包含着一定意识内容的构想和象征,也含有一定的寓意。使得瓦当除了实用价值之外,更富装饰效果。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瓦当的使用增多,各诸侯国之间的图案各不相同,所反映的文化艺术风格也各具特色。瓦当艺术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在此形成,其中以秦、齐、燕国为代表。秦国流行各种动物图案的圆瓦当,有奔鹿、立鸟、四兽、飞豹、三鹤等。齐国有素面、花纹、文字、树木花纹等圆形和半圆形瓦当。燕国主要有饕餮、双龙(图4)、双鸟和山云纹等半瓦当。先秦瓦当取材面向自然,创作取得新风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秦代瓦当,纹饰取材广泛,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四神(图5)、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图6)等。这个时候出现了以文字为主要元素的文字瓦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图4燕下都半瓦当A:双龙双蟠问半瓦当,当径21.5cmB;双龙纹半瓦当,当径18cm图3西周陕西扶风召陈遗址出土瓦当A:素面半瓦当,值径13.4cm,高6.5cmB:重环纹小型半瓦当,值径18.2com,高8.8cmC:重环纹中型瓦当,当径21.5cm,高10.3cmD:重环纹大兴瓦当,当径25cm,高12.5cm汉代文字瓦当的溯源图5汉代四神瓦当(采集于西安西郊)图5汉代四神瓦当(采集于西安西郊)A:青龙,当径19.4cmB:白虎,当径18.5cmC:朱雀,当径18.8cmD:玄武:当径18.8cm图6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瓦当汉代,十二子瓦当,直径17cm古今学者大多认为文字瓦当始于秦,或早至战国时代,如北宋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说:“秦武公作羽阳宫,在凤翔、宝鸡县界。岁久不可究知其处,元祐六年正月直县门之乐百步。居民权氏,漫地得古简瓦五,皆破,独一瓦全,面径四寸五分,瓦面隐起四字,曰羽阳千岁,篆字随行为之,不取方正,始知即羽阳旧址也”。尔后,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提及;“近有长安民献秦武公羽阳宫瓦十余枚,若今人筩瓦,然首有‘羽阳千岁’、‘万岁’字。其瓦犹今旧瓦,殊不朽腐”,清代学者朱枫《秦汉瓦图记》罗振玉《秦汉瓦当文字》等等著作认为文字瓦当始于秦。但是,只是依据字体属小篆而断定为战国时期或秦代却有失偏薄。图6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瓦当汉代,十二子瓦当,直径17cm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对战国时期和秦代的重要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据并没有发现文字瓦当的踪迹。如战国时代的山东临淄齐故城(群力:《临淄齐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五期),易县燕下都(河北省文管处:《燕下都城址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四集)等。而在西汉时代的武库遗址中却发现了『天齐』字样的半瓦当。而今也尚未发现一枚年代上超过西汉的文字瓦当。
汉代文字瓦当的分类图7卫瓦当尺寸:13.8(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图7卫瓦当尺寸:13.8(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图8鼎胡延寿宫瓦当尺寸:17.8cm(径)说明:西汉陕西蓝田焦岱镇采集文字瓦当的结构形式较多,根据文字瓦当的结构和字数的多少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字类如“卫”(图7)、“李”、“乐”等占据整个当面,突出醒目,一目了然。二字类则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之分。如上下结构的“甘林”,左右结构的“寿成”。三字类:相对较少,如“乐未央”,“乐”字在上方,而“未央”并排在下方。四字单元结构形式在汉代文字瓦当中最为常见,将圆分为四部分,每部分安排一字或两字,给人一种图案的美感。四字类最为常见的有上下排列的和旋转排列的。上下排列如“亿年无疆”等。旋转排列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五字类一般与四字类的旋转结构相同,只是在当中圆内安排一字如“鼎湖延寿宫”(图8)把“宫”字安于当心圆内。六字以上的其基本构图原则与上述类似,如“天地相方,与民世世,永安中正”采用双栏狮子格界,每格二字。有时在瓦当布局时依据字的多少而变化,给画面一种活泼生动的形式美感。图8鼎胡延寿宫瓦当尺寸:17.8cm(径)说明:西汉陕西蓝田焦岱镇采集图9上林瓦当尺寸:14cm(径)图9上林瓦当尺寸:14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半圆形,阳文,篆书宫殿类:主要是记录宫殿等建筑名称的文字瓦当,如“蕲年宫当”、“兰池宫当”、“羽阳千岁”、“甘林”、“上林”(图9)、“黄山”、“成山”等。陵墓类:由于汉代厚葬成风,无论从皇亲国戚到达官贵族都大肆兴建陵园、坟冢。如“长陵东当”和“孝太后寝”等。祠堂类:祠堂建筑瓦当有“马氏殿当”(图10)、“马氏万年”、“吴氏舍当”等,映射了文字瓦当在汉代民间亦广泛使用。官署类:汉代加强中央集权制,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皇宫以外官署林立。如“都司空瓦、“宗正官瓦”等。图10马氏殿当瓦当尺寸:15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边有残损记事类:如“汉并天下”、“汉兼天下”、“惟汉三年大并天下”、“破胡乐哉图10马氏殿当瓦当尺寸:15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边有残损吉语类:吉语类文字瓦当,一般都为吉祥颂语。其种类多样,内容极为丰富,多用于宫殿、官署、陵墓、仓廩、苑囿等。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延年益寿”(图11)、“方春富贵”等,反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汉代文字瓦当是中国文字瓦当艺术的集大成者,它运用文字线条的依让伸缩,形成一种变化无穷的美的旋律。汉代文字瓦当的发展图11延年益寿瓦当尺寸:17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引以自豪的时代。自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即位称帝之后,历经400余年的统一局势。汉初六、七十年间,统治者崇尚黄老思想,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的方式,经济上采取“图11延年益寿瓦当尺寸:17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1、文字瓦当的萌芽期文字瓦当的起源有一定的必然性。⑤考古发掘证明,文字瓦当可能出现于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普及与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鼎盛于西汉中晚期。北至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东北达朝鲜半岛,西抵广州,东南至福建,西及青海,都有汉代文字瓦当出土。瓦当一方面是建筑实用品,同时又是一种装饰工艺品,故其自身所包含的上层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又在不自觉中成为上层阶级表现各样社会伦理、政治抱负、政治功绩和艺术偏好的附属品。这些都推动了文字瓦当的萌芽。文字瓦当在西汉初期开始产生,西汉自“文景之治”后,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说。商业走向繁荣,经济得到极大的复苏,故建筑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宫廷楼台气势恢宏雄壮。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建筑规模宏大。这些为瓦当艺术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图12云纹瓦当尺寸:直径15.8cm说明:西汉(前202-220)西汉初期文字瓦当开始萌芽,此时瓦当主要以图案瓦当为主,还有部分素面瓦当,但出土量很少。文字瓦当在这个时期大致处于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瓦当上的一些文字相对比较隐蔽,只是隐藏在云纹或其他的纹饰之中。(图12图12云纹瓦当尺寸:直径15.8cm说明:西汉(前202-220) 文字瓦当的发展期⑥文字瓦当的流行和四神瓦当的出现成为瓦当艺术的第二个高峰期的标志。至西汉中晚期,文字瓦当大行其道,已有取代图案图像瓦当之势。汉代文字瓦当内容比较繁杂,大致可分为宫殿、官署、陵寝、祠堂、记事、吉语等部分。其中吉语瓦当一直是汉代文字瓦当中的大宗,而不同内容的吉语瓦当流行的时代也略有不同。一般而言最初流行的是“千秋万岁”、“延年”等文字瓦当,之后有“与天无极”(图13)、“长生未央”(图14)等,尔后有“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图13与天无极瓦当尺寸:21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其瓦当当面以四界分区的构图、布局方式为主,这继承了秦汉瓦当的特点。如“汉并天下”文字瓦当,属于记事类文字瓦当,它是为汉王朝一并天下歌功颂德用的,还出土有“汉兼天下”、“惟汉三年大并天下”两种。近年来的考古挖掘证明,“汉并天下”瓦当多出土于建章宫遗址,而此宫始建于汉武帝时期,由此推论此瓦当制作与西汉中期或略早于西汉中期。还有“长生无极”、“长生未央”、“长乐未央”图13与天无极瓦当尺寸:21cm(径)说明:汉代(前206—220),圆形,阳文,篆书图14长生未央瓦当西汉中期图14长生未央瓦当西汉中期1979年5月汉云陵采集。陶色黑灰,瓦筒里布纹。当背抹光。面径17.6cm,边沿宽1.4cm文字瓦当的衰落期西汉晚期至东汉以后,瓦当形制越变越小,文字瓦当艺术的光辉似乎也黯淡下去。我想这可能与此后的建筑技巧不断提高有关。瓦当被椽子上横置的檩条架高而脱离椽子,实用功能的丧失最终导致瓦当蜕变为无足轻重的纯粹装饰。以及统治阶级对孝道节义的提倡,人们羞于言利标榜名节。文字瓦当骤减,取而代之的是莲花纹(图15)、兽面纹瓦当。图15莲花纹瓦当图15莲花纹瓦当尺寸:16.5cm(径)说明:唐代(618-907)圆形,阳文,中心圆内连珠纹,外有八瓣莲花,外周一圈连珠纹,略有残损。汉代文字瓦当中的书法艺术汉代书法艺术的“篆隶”汉代的篆书、隶书、草书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而其中要数隶书最为突出。⑦隶书的定型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小篆以前汉字结构造型的“六书”法则。隶书带有从小篆书演变而来的特点,通常称为“分书”。但是说起汉代的另一书体——篆书,在汉代的雕刻艺术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比如碑刻。传世的汉碑包括:砖刻,瓦当等共有数百种之多。汉碑充分反映了礼教天人合一的观念,展现了方整劲挺、法度森严、茂密雄浑、舒展峭拔的风格形式。篆书本身易于变化,其构造中留存不少象形和会意的成分,含有更多的装饰铺陈因素。装饰的笔画姿势,必然要寓于相应的结构形态之中,才能显得和谐呼应,达到美的高度。汉瓦当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圆形瓦当中央一凸起乳点,四周或有联珠,内圈将其等分成四分或多分,再加外边、外廓,每字就在扇面形的框栏里,这恰恰与汉字的方形结构是矛盾的。而小篆,尤其是缪篆是最适合于这种设计的书体。篆书本身易于变化,其构造中留存不少象形和会意的成分,含有更多的装饰铺陈因素。篆书和缪篆在扇形框栏中直立或横卧,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篆书线条的妙用。装饰的笔画姿势,必然要寓于相应的结构形态之中,才能显得和谐呼应,达到美的高度。虽然此时的隶书是西汉的日常应用书体,但在瓦当文字上却较少出现,我想这正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书法艺术在文字瓦当中的体现汉代是一个以使用隶书为主的时代,但汉代的印章、刻画金文和镜铭文等大多为篆书,而汉代文字瓦当铭文也深受其影响。篆书和隶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线的艺术,经过古代艺匠的艺术加工以后,就产生了兼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体的文字瓦当。大多数西汉的文字瓦当,其使用的铭文多数用篆书为之。其使用的篆书铭文,可分为小篆、汉篆和鸟虫书。汉代瓦当篆书的结构形态多以方形为基础,文字方向有正视的,有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有向心或背心的,还有回环交错的。其结构大多依瓦当边缘的弧线而成形,或方或圆、方圆结合。在瓦当的布局上面依据空间与视觉的双重需要进行艺术性的排布,简直是妙趣横生、变化万端,令人叹为观止。图17千秋万岁瓦当汉1976年齐故城恒公台出土。面径14.6cm图16千秋万岁瓦当西汉中期1983年11月汉甘泉宫遗址凉武帝村采集。陶色青灰,瓦筒里布纹。筒接当沿后,背沿有穿孔,背面抹光。面径18.6充满,边沿宽1.3cm文字瓦当的文字多依圆就势,盘旋曲折,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在诸多的瓦当中,人们可以看到类似于舞者的影子和一些国泰民安、延年益寿内容的瓦当。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的繁荣昌盛,人们的安居乐业,生活的丰富美满。而篆书的线条变化是最能表现的,而并非是“厚古薄今”。瓦当文字的另一魅力就是其千姿百态的笔法,即使文字内容相同,也很难找到笔法、布局完全一样的瓦当(图16-图19)。或峭拔刚挺,或绵劲流秀,或简拙浑朴,或圆润婉美,或畅逸遒丽。我想这也正是瓦当艺术独具魅力的一面,他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其极富意味。工匠们在篆隶书体的丰富变化中,在刚柔、曲直、疏密、方圆等诸方面都达到了高度和谐、方峭流美、浑然天成之感。图17千秋万岁瓦当汉1976年齐故城恒公台出土。面径14.6cm图16千秋万岁瓦当西汉中期1983年11月汉甘泉宫遗址凉武帝村采集。陶色青灰,瓦筒里布纹。筒接当沿后,背沿有穿孔,背面抹光。面径18.6充满,边沿宽1.3cm汉代瓦当文字,书写风格多样性,文字结构的艺术性,与书法艺术相互交融。通过自然法和就形法产生自然、特殊的艺术效果。图18千秋万岁瓦当汉临淄采集。面径13.7cm图19千秋万岁瓦当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面径16.5cm例如在“千秋万岁”一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征。“千秋”,是古人用来形容千年万年、岁月长久的意思,时常用于祝寿之时。古人常以一年为一秋,“千秋”即“千年”。汉李陵和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万岁”是千年万世,永远不息的意思。“千秋万岁”作为吉语,制作成瓦,用于未央宫的建筑上,就是为了祝福汉家天下千秋万岁永远长存下去。在欣赏观察此瓦当上的文字不难看出,“千秋万岁图18千秋万岁瓦当汉临淄采集。面径13.7cm图19千秋万岁瓦当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面径16.5cm观其当面,我们可以发现瓦当文字的艺术特点是:平淡中求变化,静中有动,和谐而不生硬,即尽可能地产生美感。德国古代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也正是这么做的吧,千姿百态的瓦当文字证实这一点。结语汉代是文字瓦当最鼎盛的时期,出土的文字瓦当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处于各个时期的首位。它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必然性,汉代书法、碑刻的兴盛是其萌芽、发展、兴盛的一重要因素。篆书和隶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线的艺术,经过古代艺匠的艺术加工以后,就产生了兼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体的文字瓦当。汉代文字瓦当上的文字多依圆就势,盘旋曲折,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在诸多的瓦当中,人们可以看到类似于舞者的影子,和一些国泰民安、延年益寿内容的瓦当。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的繁荣昌盛,人们的安居乐业,生活的丰富美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古人对美的无限追求与向往。总之,我们可以从汉代文字瓦当中学到很多关于书法造型艺术方面的知识,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吸取汉代文字瓦当中的精华,并使汉代瓦当文字在新的领域生长开花。致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回想在这近4个月的的日日夜夜里,从收集资料,确定课题,走入课题到现在论文的顺利完成,真的十分感谢各位师长、同学、朋友在此期间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此刻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特别感谢系里所有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在四年陶艺系的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我的谆谆教导和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营业前工作总结(4篇)
- 合作社茶叶种植收购合同书(3篇)
- 2024年南平延平黄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医师考试真题
- 电气设备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渔业产品批发商的经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桂林市叠彩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贵州省地震局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崇左天等县宁干乡卫生院招聘中医科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代课教师顶岗实习个人总结(4篇)
- 2025二手车交易合同(19篇)
- 立绘买断合同协议
- 挖矿委托协议书范本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的禁忌
- 利达消防L0188EL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江苏盐城市射阳县临港工业区投资限公司招聘8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声音感应控制电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DB50T 1041-2020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规范
- 2025-2030年中国冰激凌市场需求分析与投资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体育赛事运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