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试题(网友回忆版)_第1页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试题(网友回忆版)_第2页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试题(网友回忆版)_第3页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试题(网友回忆版)_第4页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试题(网友回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马克思认为,法律是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江南博哥)所产生的社会共同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对于这一观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B.法律调整社会中的一切利益关系C.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法律的内容D.法律体现每个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马克思认为,法律并不是以意志为基础的,而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生活,即相互制约的生活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现实基础。本题中,马克思的意思是说法律是社会共同利益的体现,而社会共同利益却以物质生产方式作为基础的,体现的正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法律的内容的观点。A项,法律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原始社会漫长的历史中,没有阶级、私有制,也没有代表复杂社会组织和制度形态的国家和法律。因此,法律并非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B项,法律的作用具有局限性,法律在社会生活调整中具有主导地位,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适用法律。在对有些社会关系的调整中,法律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对有些社会关系而言,法律并不是有效的调整手段,对于家庭关系、个人内心思想等,法律不是最好的调整方式。D项,法律的制定是通过立法机构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任何国家任何历史阶段的法律都不可能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单选题]2.法律部门的划分需要在遵循客观标准的同时坚持正确的原则。下列对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客观性原则要求划分法律部门应以法律规范的内在结构和效力位阶为基础B.适当平衡原则主要是指各法律部门包含的法律、法规在数量上大致平衡C.当同一部法律可以被划归于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时,应采用主次原则对其进行划分和归类D.相对稳定原则要求法律部门划分应当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频繁变动法律部门的内容和结构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我国法学界比较重视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提出的原则主要有客观原则、合目的性原则、适当平衡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相对稳定原则和主次原则等。A项,客观原则,又称从实际出发原则。划分法律部门不是主观任意进行的,它有相对稳定的客观依据,即社会关系。一般来讲,社会关系范围较广并且相应法律法规也较多的,可以成为一个甚至几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于法律规范很少的社会关系领域,可以予以合并。在划分法律部门时,要坚持客观原则,坚持从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B项,适当平衡原则,要求各个法律部门所包含的法律范围不宜太宽,也不宜太窄。每个具体的法律部门所包含的法律、法规数量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不同部门法所包含的法律、法规应当保持适当的平衡。C项,主次原则,又称重点论原则,它要求当同一部法律、法规可以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时,或者某一法律被采用一个或者几个标准予以划分,也很难弄清楚其到底应属于哪一个法律部门时,应该按照法律的主导因素确定其划分的法律部门。D项,相对稳定原则,是指虽然法律部门是发展的,但是法律的稳定性特征要求我们不能频繁地变动法律部门的内容和结构。相对稳定原则要求法律部门划分应当有一定的前瞻性,考虑到即将制定和可能制定的法律、法规。[单选题]3.我国《民法总则》已于2017年10月1日施行,但《民法通则》并未废止。在两法并存共用阶段,对于同一事项二者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原则应该是()。A.法不溯及既往B.新法优于旧法C.特别法优于一般法D.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法的效力层次可以概括为三点: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其中,新法优于旧法,是指在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两者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样的,新颁布的法律优先适用。《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都是法律,位阶相同,只是《民法总则》相对于《民法通则》来说是新法。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两者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民法总则》。A项,我国法律一般坚持“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但也有例外,如我国刑法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本题为民法的适用,不涉及该原则。C项,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是指在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同一事项,两种法律都有规定的,特别法比一般法优先,应优先适用特别法。《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都是对民法的一般性规定,不存在一般法和特殊法的关系。D项,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层次决定于其制定主体的法律地位。《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都是法律,都由全国人大制定,位阶相同,不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关系。[单选题]4.某设区的市的政府出台《规范操办酒席行为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除婚嫁酒、丧葬酒外的其他酒席一律视为违规酒席;复婚不准操办酒席。”同时规定:“群众操办婚嫁酒须填写申报表,并报区政府备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办法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B.该办法规定群众办婚嫁酒须申报,不适当地增加了公民义务C.该办法有关“复婚不准操办酒席”的规定,符合公序良俗原则D.该办法对于“违规酒席”的界定,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要求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项,《立法法》第82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因此,市政府出台的《规范操办酒席行为实施办法》是政府规章,可以普遍、多次和反复适用,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B项,根据中国传统,办酒席是公民的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政府不能过多干涉。该办法要求办婚嫁酒进行申报,不适当地增加了公民义务。C项,该办法规定复婚不准操办酒席,不符合按照中国举办酒席的习俗,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D项,对“违规酒席”的规定主要反映了市政府对风俗习惯的规制,是法律的国家意志性的具体表现,并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要求。[单选题]5.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该规则不属于()。A.义务性规则B.确定性规则C.构成性规则D.强行性规则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依据法律规则功能的不同,可将法律规则分为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调整性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控制行为。调整性规则调整的行为先于规则本身,比如交通法规,人们的交通行为先于交通法规产生。构成性规则是组织人们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规则所指定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于规则本身。比如,设定某一机构的规则就属于构成性规则。题中法条并非组织人们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而是行为发生之后,就应当如何赔偿的问题作出了规定,为调整性规则,而非构成性规则。A项,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直接要求人们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题中法条要求经营者对造成的损害必须赔偿,属于义务性规则。B项,按照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其中,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经明确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无须再援引或者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题中法条内容确定明确,无需援引其它规则,属于确定性规则。D项,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其中,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不论人们的意愿如何,都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题中法条没有为行为人提供选择的空间,只要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就应当赔偿相关费用,属于强行性规则。[单选题]6.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该制度集中体现的法律职业特征是()。A.法律职业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性B.法律职业要求设置严格的准入门槛C.法律职业必须具备特定的职业伦理D.从事法律职业意味着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法律职业具有以下特点:①法律职业的技能特征。作为法律人,需要通过正规的法科专业学习与系统训练来培养自己的法律职业技能。②法律职业的伦理特征。法律职业伦理有别于大众伦理和其他职业伦理,因为它受法律活动规律的制约,受法律职业技能的影响。正是因为法律职业伦理高于一般大众伦理,从事法律职业也就意味着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③法律职业的自治特征。法律本身已经相对独立于社会的其他领域而走向自治,它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成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传统。④法律职业的准入特征。加入法律职业必将受到认真考查,获得许可证,得到头衔。只有通过了某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才有可能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本题中,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意味着加入法律职业,必须经过一定的考核,正是法律职业的准入特征的体现。[单选题]7.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的各种要素如法律原则、法律理念、法律价值、法律制度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同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法治的标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全球化要求实现所有国家法律的一体化B.法律全球化的目标是形成超主权的法律体系C.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最终会导致法律全球化的衰亡D.各国法律的交流借鉴是实现法律全球化的有效途径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跨越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传播、流动。具体而言,是指法律的各种要素如法律原则、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法律制度、执法标准与原则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同,并在全球范围形成一个法治的标准或模范。法律全球化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技和经济的全球化密不可分。A项,法律全球化并不是所有法律的全球化,那些不具有涉外性、国际性的地方性法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化为“全球性”或“世界性”法律。BC两项,法律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概念的过时或消失,而只是意味着主权概念的进步和丰富,各国之间的法律仍将呈现多样性、多元化。D项,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跨越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流动。法律全球化的主要途径是国际法的国内化、地方化和地方法或国内法的全球化。各国法律的交流借鉴是法律全球化的有效途径。[单选题]8.某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督促其履行义务。不少失信人在得知姓名被公布后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找到法院配合执行。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属于司法裁判活动B.公布失信人名单有助于形成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氛围C.法院未经被执行人同意就公布其姓名信息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D.失信人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配合执行不属于守法行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项,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属于司法执行活动,并非司法裁判活动。B项,公布失信人名单有助于督促失信人及时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形成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氛围。C项,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及名誉权,但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对于这些权利的保护又进行了相关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赋予了人民法院公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权力。法院公布失信人名单为依法办事,不侵犯失信被执行人隐私权。D项,在我国,守法的范围并不限于各种制定法,还包括有法律效力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配合执行同样是对法律的遵守。[单选题]9.比例原则是行政执法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下列行政行为中,符合比例原则的是()。A.为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禁止本地超市出售外地企业的肉类制品B.在一年一度的马拉松比赛当日,实行比赛沿线地区临时交通管制C.在对企业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前,举行听证会听取其申辩D.为迎接创建卫生城市评比检查,决定检查期间早点摊、夜宵店均不得营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比例原则,该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使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A项,比例原则要求符合适当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对于实现行政目的、目标是适当的。本题中,禁售外地肉制品是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商品的流通,不符合适当性原则。BD两项,比例原则要求符合必要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以达到行政目的、目标为限,不能给相对人权益造成过度的不利影响,即行政行为的行使职能限于必要的“度”,以尽可能使相对人权益遭受最小的损害。本题中,在马拉松当日,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而不是长期交通管制,符合比例原则;为了迎接创建卫生城市评比检查,决定检查期间早点摊、夜宵店均不得营业的行政行为过大地限制了公民的经营权,不符合必要性原则。C项,作出行政处罚之前按照程序举行听证会,听取行政相对人的申辩,符合合理性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但与比例原则无关。[单选题]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下列对于该规定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参照指导性案例审理类似案件体现了“同案同判”的要求B.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C.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属于立法活动D.指导性案例是当代中国的判例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项,指导性案例方便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参照类似案件,体现了“同案同判”的要求。BCD三项,立法活动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者经授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创制、认可、修改或者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专门性活动。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不是判例,不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也不是立法活动。[单选题]11.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冯某贪污公款21万元,法院依法判处其三年有期徒刑。法院在该裁判中运用的主要推理方式是()。A.演绎推理B.类比推理C.归纳推理D.辩证推理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法律推理可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两大类。其中,形式推理又称分析推理,是指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本题是演绎推理,采用了典型的三段论推理方式,它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即从一般的知识推出特殊知识的推理活动,它是一种必然推理。在法律推理过程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法院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大前提),也有通过审理确定的、可以归入该规则或案件的案件事实(小前提),由此法院可以作出一个确定的判决(结论)。本案中,大前提为刑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小前提为冯某贪污公款21万元的法律事实,结论是法院判处冯某三年有期徒刑。B项,类比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它是根据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的相似性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具有相似性的推理活动。法院有时可以在确定两个案件的事实存在相似性的情况下,推定两个案件适用的法律以及判决结果也应相似。本题未体现类比,也未说明存在两个案件类似的情形。C项,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即从个别知识推出一般知识的推理活动。它主要适用于判例法国家。由于归纳推理意味着确立新的规则,其实际上成为了一种立法活动。在我国的司法审判中,归纳推理并不能得到适用和认可。D项,辩证推理又称实质推理,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本题中不存在相互矛盾的命题。[单选题]12.2017年8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互联网法院将涉及网络的案件从现有审判体系中剥离,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网上案件网上审”。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法院对网络新科技的运用并不影响司法效率B.法院对网络新科技的运用必然提升司法公正C.互联网法院是网络新科技在司法领域运用的产物D.法院运用网络新科技审理案件体现了司法的能动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项,法院网络新科技的运用将会影响司法效率。网络简化了诉讼流程并免去了当事人的路途奔波与支出,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能有效提升司法效率。B项,法院对网络新科技的运用可能提升也可能降低司法公正。司法能否公正,核心在于审判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准,其与法治是否健全、程序是否完善也密切相关,但单纯地利用网络新科技并不必然带来司法的公正。C项,互联网法院是法院应用网络新科技的体现,只有在网络时代才能建立互联网法院。D项,司法活动不同于国家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实施法律的活动,它具有被动性、中立性、终极性、形式性和专属性等特点。[单选题]13.下列关于宪法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是()。A.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区分由宪法学家罗文斯坦最早提出B.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划分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成文的形式C.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民定宪法和共和宪法D.根据宪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可将宪法分为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区分由英国宪法学家蒲莱士最早提出。B项,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形式。成文宪法是指以统一的宪法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法。不成文宪法则是指没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由带有宪法性质的各种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而组成的宪法。是否具有成文的形式不是两者的区分标准,不成文宪法也是以具体条文表述的。C项,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D项,根据宪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可将宪法分为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单选题]14.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力量C.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城镇实行全民所有制D.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宪法》第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经济在成分上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应该根据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确定。A项,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C项,《宪法》第8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故农村的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城镇也有集体所有制经济。[单选题]15.下列关于宪法修改的表述,正确的是()。A.宪法修改权的主体是修宪机关B.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和普通法律相同C.我国宪法修改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D.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形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宪法修改是指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依据法定的程序对宪法规范予以补充、调整、删除的行为,以保证宪法的内容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形式。A项,我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我国有权提出宪法修改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宪法修改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一般法律更为复杂和严格,是由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宪法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决定的,其基本精神在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最高地位。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要严于普通法律的修改程序。C项,我国的宪法修改制度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机关是全国人大,而非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可以提议宪法修改。[单选题]16.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下列事项中,属于该立法权限的是()。A.环境保护B.税收征收管理C.外贸基本制度D.本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立法法》第72条规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其为2015年《立法法》新修改的内容,修改后的《立法法》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一修改意味着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市实现扩围。[单选题]17.根据我国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B.中国共产党领导C.全面依法治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2018年对《宪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改,通过了第32到第52条共21条修正案,主要涉及《宪法》序言、贯彻党的领导、国家机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在《宪法》正文第一条增加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充实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容。A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C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D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单选题]18.根据选举法,下列关于直接选举的表述,正确的是()。A.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主持B.当选人数少于应选代表名额的,应重新投票C.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该次选举无效D.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按照《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在县级以及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一种选举。间接选举是指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一种选举。A项,按照法律规定,我国主持选举工作的机构有两种:一是在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二是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的选举。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属于直接选举,应当由设立的选举委员会主持。B项,《选举法》第44条第3款规定,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C项,《选举法》第43条规定,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D项,《选举法》第44条第1款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这里不要求获得全体选民过半数。[单选题]19.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公民财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公民行使财产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B.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公民财产权规定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D.国家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依法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并赔偿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私有财产权属于宪法上的一种基本权利,与其他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一样,都是公民针对国家而享有的一种权利,即公民所享有的国家权力不能进行不法侵害的一种权利,直接反映公民和国家权力之间在宪法秩序中的关系。A项,个人在自由行使财产权的同时,应当使其财产有助于社会公共福利的实现。这是基于维护社会正义的目的对财产权进行的一定限缩。故公民行使财产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B项,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而不是“神圣不可侵犯”。C项,我国现行宪法关于私有财产权规定的特点之一在于,将私有财产权规定在宪法“总纲”中而不是规定在“公民基本权利义务”部分。D项,国家在征收或者征用公民私有财产时必须要满足公共利益、正当程序和公平补偿三个要件,才能符合合宪性的要求。[单选题]20.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B.上级监察委员会监督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C.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D.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AB两项,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而非监督。C项,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D项,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单选题]21.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姓名权案件时,认为《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于是中止二审理,逐级报送至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可以援引宪法作为裁判依据B.最高人民法院应就进一步明确该条的具体含义作出司法解释C.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应直接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请示结果作出判决D.最高人民法院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该条进行法律解释的要求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虽然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是我国法院不能直接援引宪法作为裁判依据。BCD三项,《立法法》第45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①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②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第46条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本题中,《婚姻法》第22条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但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无权直接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而是最高院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进行法律解释的要求。[单选题]22.下列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长官必须年满四十五周岁B.行政长官由当地选举产生,由立法会任命C.行政长官在其一任任期内可以解散立法会两次D.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对立法会负责。A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年满40周岁,而不是45周岁。B项,行政长官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C项,如果行政长官拒绝签署立法会再次通过的法案,或者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或者其他重要法案,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行政长官可解散立法会,但在其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单选题]23.下列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B.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结构形式C.现代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邦联制D.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横向权力配置关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关系。AC两项,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是指由若干不具有独立性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各组成单位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复合制是指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联盟的国家或国家的联盟,包括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在我国,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和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也只有一个中央政权机关,国际关系中的唯一合法主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典型的单一制国家。B项,国家结构形式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主要有历史传统、民族因素和政治因素。D项,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都属于国家的形式,两者的区分主要在于国家对权力的配置上,国家结构形式体现的是纵向的权力配置关系。[单选题]24.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关于基本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基本法律予以规定D.物权法、刑事诉讼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属于基本法律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基本法律是为实施宪法而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最重要的法律,主要包括民刑法律、诉讼法、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等。A项,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基本法律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项,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修改基本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除外),但有两个限制:一是修改不能与基本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二是只能进行部分的修改和补充。C项,我国《立法法》第9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法律予以规定。此处的“法律”既包括基本法律也包括非基本法律。[单选题]25.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自然资源专属国家所有的是()。A.农村的土地B.荒地、滩涂C.矿藏、水流D.森林、山岭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因此,专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矿藏和水流,其他都可以依据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单选题]26.下列关于社会保障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保障权包括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内容B.1999年宪法修正案强化了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护C.国家不负有保障社会保障权实现的义务D.社会保障权是一种消极权利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社会保障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作为复合概念,社会保障权是指社会成员为了维护人的有尊严的生活而向国家要求给付的权利。其包括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方面的内容。B项,2004年3月全国人大第十届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条款。这一规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想,强化了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护。CD两项,社会保障权是公民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权利,是公民的积极权利,国家负有保障权利实现的义务。[单选题]27.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列关于村务监督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村务监督机构有权撤销村委会的决定B.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C.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工作D.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3条规定,村民会议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报告,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有权撤销或者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有权撤销或者变更村民代表会议不适当的决定。村民会议可以授权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报告,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撤销或者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BC两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2条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其中应有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人员。D项,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单选题]28.根据《礼记·王制》的记载,商朝对“乱政”和“疑众”均处以“杀”。下列行为中,属于“乱政”的是()。A.析言破律B.行伪而坚C.作淫声异服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商朝继续沿用不孝、违命等罪名,同时亦有新的创设,如《礼记·王制》记载商有“乱政”和“疑众”等罪:“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析言破律”意思为凡是断章取义、曲解法律。“行伪而坚”的意思是做错了事情不认错还固执已见。“作淫声异服”的意思是制作靡靡之音、奇装异服、怪诞之技、奇异之器而蛊惑民心。“假于鬼神、时日、卜筮”的意思是假借鬼神的名义,经常用蓍草占卜的迷信举动来蛊惑民众。可见,A项属于乱政;BCD三项属于疑众。[单选题]29.唐朝天宝年间,长安城商贩张三、李四因争抢生意殴斗,李四持刀将张三刺伤,在辜限内张三因伤死亡。依唐律,李四应论处的罪名是()。A.斗殴B.伤害C.杀人D.强盗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BC三项,为准确区分伤害罪与伤害致死的杀人罪,明确因斗殴导致的法律责任,唐律规定了保辜制度。所谓保辜,即在伤害行为发生后,确定一定的期限,限满之日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辜限内被害人死亡的,以杀人罪论处;在限外死亡或虽在限内而以他因死者,以伤害罪论处。本题中,张三在辜限内因伤死亡,所以应以杀人罪论处,不以伤害罪或者斗殴罪论处。D项,强盗罪是指“以威若力而取其财”即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而取他人财物,不论“先强后盗”,还是“先盗后强”“俱为强盗”。本题中,李四因殴斗将张三刺死,而无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而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其行为不构成强盗罪。[单选题]30.宋朝元丰年间,开封府民人钱某与赵某因相邻土地的田界问题发生纠纷,钱某欲告官解决。按照《宋刑统》的相关规定,官府可以受理钱某词状的时间是()。A.四月初一B.六月十八C.八月十八D.十月初一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宋刑统》规定在农务繁忙季节中停止民事诉讼法律审判的法律制度。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人务”,即开始进行农忙季节,直到九月三十日止。在“务限”期内,州县官停止受理有关田宅、婚姻、债负、地租等民事案件,限满之日即十月初一称“务开”,可受理上述案件,直到次年入务日为止。[单选题]31.民国十四年秋,教育部佥事周树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教育部对其的免职令。依据北洋政府时期的法律,受理该案的机构是()。A.大理院B.平政院C.高等审判厅D.法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北洋政府时期1914年1月公布《平政院编制令》,从而形成了二元司法体制:普通法院负责民事、刑事案件的裁判,平政院职掌行政诉讼的裁判。本题中,周树人提起的是行政诉讼,应由负责行政诉讼的平政院受理。[单选题]32.关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婚姻立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一夫一妻制B.规定了保护妇女儿童原则C.确立了婚姻自由原则D.明确了登记结婚以订婚为必经程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抗日战争时期,各边区的抗日民主政府分别制定了若干地区性的婚姻条例,比较有影响的有《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晋绥边区婚姻暂行条例》《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等。ABC三项,抗日民主政权时期规定了婚姻立法的基本原则,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以及保护妇女儿童原则等。D项,婚姻立法增加了“订婚”“解除婚约”专章,但是订婚并非结婚的必经程序,且订婚不得索取财物。[单选题]33.春秋时期晋文公制定的有关选贤任官的法律是()。A.竹刑B.茆门法C.被庐之法D.仆区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项,《被庐之法》是春秋时期晋文公在被庐检阅军队时制定的,内容是关于选贤任官,建立官僚制度之法。A项,郑国大夫邓析于公元前501年私造刑法,因其书之于竹简上而称为《竹刑》,执政驷敞以私制刑书的罪名处死邓析,但仍用其《竹刑》。BD两项,《仆区法》和《茆门法》为楚国文王和庄王颁行,前者是禁止隐匿逃亡人之法,后者是关于宫门守卫、保障国君安全之法。[单选题]34.下列关于《北齐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12篇的法典体例B.首创《名例律》的法典篇目C.创设“重罪十条”D.确立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北齐律》于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完成,其特点为:①形成12篇的法典体例;②首创《名例律》的法典篇目;③确立“重罪十条”,为后世之“十恶”所本;④确立死、流、徒、杖、鞭五刑,为隋唐新五刑体系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单选题]35.历史上明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指导思想的法典是()。A.泰始律B.开皇律C.唐律疏议D.大清律例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唐律疏议•名例》明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因此,提出该立法指导思想的法典是《唐律疏议》。A项,《泰始律》是晋武帝诏颁,共20篇。B项,《开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主要成就表现在:①确定12篇500条的法典篇目体例;②确立新五刑制度;③“十恶”重罪正式列入法典;④通过“议、减、赎、当”制度,使贵族官僚的特权扩大化。D项,《大清律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详译明律,参以国制”。[单选题]36.唐朝开元年间,洛阳民甲、乙共谋盗窃。两人被抓获后,经官府审理认定,甲为“造意者”,属首犯,乙为从犯。依唐律,甲应处徒二年,对乙应处的刑罚是()。A.徒二年B.徒一年半C.徒一年D.杖一百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唐律规定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处刑为重。唐律把二人以上的共同犯罪,称为“共犯罪”。其中心环节是对共犯区分首犯与从犯:“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造意是指“倡首先言”的行为,造意者为首犯,随从者是从犯,其罪减首犯一等。本案中,甲是首犯,徒二年,乙为从犯,徒二年减一等,所以应该是徒一年半。[单选题]37.下列国家或地区中,属于中华法系的是()。A.朝鲜B.暹罗C.印度D.波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前221~前206),到隋唐时期成熟。其典型代表是唐律,唐律的影响力超越国界,对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朝鲜的《高丽律》、日本的《大宝律令》、越南李朝时期的《刑书》都基本参用唐律。BC两项,印度法系和宗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紧密相连,暹罗是现今的泰国,也属于印度法系。D项,伊斯兰法系又被称作“阿拉伯法系”,是中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各国和其他穆斯林国家法律的总称,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主要内容,波斯属于伊斯兰法系。[单选题]38.明朝成化年间,一日本留学生与一威尼斯商人在泉州因琐事发生殴斗,日本留学生受重伤。按《大明律》的规定,审理此案应依据的法律是()。A.明朝法律B.日本国法律C.威尼斯法律D.当事人选定的法律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明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可见,明朝对于外国人犯罪采取类似现在的属地主义,只要在明朝地域内犯罪,均应当依照大明律审理案件。[单选题]39.规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及其权限的清代会典是()。A.雍正会典B.乾隆会典C.嘉庆会典D.光绪会典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清朝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加强行政管理,提高统治效能,清政府效仿明朝,先后编制了,《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合称“五朝会典”,在内容上,《大清会典》详细记载清朝各级国家机关的职掌、事例、活动规则与有关的制度,在编纂上遵循“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的原则。典、例分别编辑遂成固定体例。“会典”所载,一般为国家基本制度,少有变动;具体的变更,则在增修则例中完成。最后一部《光绪会典》增设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和权限,体现了近代行政体制的变化。[单选题]40.依据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负责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的机构是()。A.立法院B.司法院C.行政院D.监察院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结束,宪政正式肇始。在国民政府的五院中,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均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也可依据法律发布命令;司法院还行使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之权。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则拥有解释宪法、法律的权力,其作出的解释例或决议,具有与宪法或法律同等的效力。[多选题]1.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A.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体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C.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D.体现继承中国法律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的形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律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要求,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多选题]2.法律不是万能的,导致法律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有()。A.法律的实现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B.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C.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制约和影响D.有些社会关系不适宜由法律调整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法律的作用是保障和促进社会发展,但是法律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其局限性的原因众多,但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法律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很多社会关系需要由法律和其他手段并行调整,在对有些社会关系的调整中,法律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对有些社会关系而言,法律并不是有效的调整手段,比如人们的思想、信仰或私生活方面,就不宜采取法律手段加以调控。②作为一种规范,法律必然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等特征,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是具体的、千姿百态和不断变化。法律还具有保守性,它总是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变化,而立法者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也会使法律存在着某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③“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立法者,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即使是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执行和适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法律的实施还需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支持,如果他们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缺乏自觉遵守法律的思想道德风尚和习惯,法律也不可能有效地实施。④法总是十分依赖其外部条件,其作用总是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执法机关的工作状况、各级领导干部及普通公民的法律观、传统法律文化,等等。[多选题]3.“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该论断直接体现的法治理念有()。A.程序正义理念B.法律至上理念C.权力受制约理念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参考答案:BCD参考解析:A项,程序正义原则即正当程序原则,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重要保证,要求必须遵循规律,为公权力行使设立科学、合理的程序,并确立违反程序的制裁性后果,从而防止破坏法定程序的行为。题干中并未体现程序方面。BD两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和法律至上理念。C项,“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体现了权力受制约理念。[多选题]4.某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关于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对民法通则的有关条款作了解释。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该法院采用了比较法解释方法B.该法院运用了文义解释方法C.该法院的解释属于正式解释D.该法院的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A项,比较法解释是指通过比较外国的立法和判例及其原则、经验和效果,对本国法律进行解释,本题是借鉴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说明,而不是外国的立法。B项,文义解释(定义解释)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的语言表述的字义、语法和通用的表达方式以及逻辑规律进行解释,本题是根据副委员长的说明而进行的解释。C项,正式解释,通常称作法定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区级人民法院的解释不是正式解释,也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项,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多选题]5.某村5名初中生辍学,家长听之任之。镇政府对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他们送子女返校读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学生家长应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C.镇政府有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职责D.子女教育应由家长负责,镇政府的行为侵犯家长的监护权参考答案:ABC参考解析:A项,《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B项,《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同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接受文化、科学、品德等方面教育训练的权利。受教育的义务是指适龄儿童有接受初等教育的义务,成年劳动者有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的义务,就业前的公民有接受劳动就业训练的义务等。CD两项,《宪法》第5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同时镇政府的行为并没有侵犯家长的监护权。[多选题]6.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人大代表出现下列情形,其代表资格应终止的有()。A.赵某辞职被接受B.钱某加入外国国籍但定居北京C.孙某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接受侦查D.李某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大会议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ABD三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代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代表资格终止: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②辞职被接受的;③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④被罢免的;⑤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⑥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⑦丧失行为能力的。C项,侦查羁押导致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但不会终止代表资格。[多选题]7.根据我国宪法,公民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A.住宅不受侵犯B.人身自由不受侵犯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一切权利和自由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和公民通信自由与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第37条、38条、39条、40条分别规定了该四项权利。[多选题]8.历史上以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的朝代有()。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参考答案:AB参考解析:A项,秦朝时,廷尉位于“九卿”之列,是中央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地方的上诉案件和郡县不能决断的疑难案件,同时也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诏狱”。B项,汉朝司法机关基本沿袭秦制,仍为中央与地方两套系统。皇帝之下,在中央设专职司法官廷尉(汉景帝及汉哀帝时曾短时更名为大理),系最高常设司法机关,列九卿之一,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重大案件和疑难案件。C项,唐朝中央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大理寺职掌中央司法审判权,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是监察机关,是中央法律监督机构。D项,宋承唐制,中央仍设大理寺掌管中央司法审判大权,负责审理地方上报的刑事案件以及京师与中央百官犯罪的案件,并参与审判皇帝直接交办的重大刑事案件。[多选题]9.在清朝司法实践中,幕友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幕友的表述,正确的有()。A.幕友须精通复杂的律例B.幕友由各级官府衙任命C.以专办刑事审判实务的刑名幕友地位为最高D.幕友是各级地方官及中央司法部门长官的政法顾问参考答案:ACD参考解析:AC两项,明清时规定一切地方司法行政事务必须由州县长官亲自处理,而官员大多是科举出身的士子,平时所学、科举所考与任官事务毫不相干,尤其不熟悉复杂多变的律例,只能聘请一些有政治法律知识的读书人为顾问,幕友以专办司法审判事务的“刑名幕友”地位为最高。B项,幕友是由官员私人聘请的政法顾问,俗称“师爷”,不是由各级官府衙门任命。D项,清初官员倚仗幕友办案已成惯例,各级地方官及中央司法部门长官都有幕友的帮助。[多选题]10.下列关于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分总则和分则两编B.确立罪刑法定主义C.增设“保安处分”D.侵害直系尊亲属犯罪加重处罚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1935年1月1日中华民国公布修订第二部《中华民国刑法》,通称“新刑法”。与旧刑法相比,新刑法吸收了西方最新的刑法理论和立法经验,作了较大的修改:由“客观主义”改为“侧重于主观主义”,强调犯罪性质而非客观后果;由“报应主义”改为“侧重于防卫社会主义”,强调“保全与教育机能”,引进保安处分制度。A项,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分总则、分则两编,共357条。B项,继受西方国家通行的刑事法律原则,注重采纳与传统宗法伦理原则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在立法原则方面,继受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以及刑罚人道主义等原则。C项,新刑法采取社会防卫主义,增设保安处分。D项,为继承传统的宗法伦理精神,刑法典保留了更多传统中国刑法的痕迹,如对侵害直系尊亲属的犯罪行为,采取加重处罚原则。[问答题]1.简述法律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和国家意志性;另一方面,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正当程序性又是其典型特征。此为法理学部分的核心知识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法”首先是指一种实在的社会现象,其次是指描述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概念或名称。在当代中国,法与法律有时通用;有时则将法作为比法律更广泛的概念。狭义上的法律,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广义上的法律,则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四点:(1)法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①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三类。②法的普遍性是指法所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包括两层含义:a.在国家主权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所有人都要遵守;b.法律对同样的事和人同样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法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权威性①法具有国家意志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律体现国家的意志。②法的权威性不仅表现为人们必须遵守或服从它,还表现为当它与道德、宗教、政策等发生冲突时,它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更大的权威性。(3)法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法律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者意味着相应的义务,法律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4)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正当程序性①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②法的程序性主要是在近现代意义上讲的,无论立法、执法还是司法,都有相应的法律程序。法律程序是保证法律公正的重要手段。[问答题]2.简述我国宪法上公民的监督权。参考答案:【分析】宪法上公民的监督权主要包括:批评、建议权;检举、控告权;申诉权。本题较为简单,是对公民监督权内容的直接考查。公民监督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申诉和取得国家赔偿等内容。(1)批评、建议权①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有权提出要求其克服改正的意见。②建议权则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2)检举、控告权①检举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②控告权主要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提出指控,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3)申诉权申诉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定不服,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申诉分为诉讼上的申诉和非诉讼的申诉两类:①诉讼上的申诉主要是指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认为确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审查处理的行为。②非诉讼的申诉主要是指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向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4)国家赔偿请求权国家赔偿请求权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按照《国家赔偿法》,我国公民取得赔偿分为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两种情况:①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情形。②刑事赔偿的范围则包括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情形。[问答题]3.简述汉代的春秋决狱。参考答案:【分析】春秋决狱是西汉一个重要的审判方法,其以儒家经典(主要是公羊《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司法审判的根据。从2006年至2018年,只有2015年的法制史简答题没有考查清末民初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制史知识点。2019年以汉代的春秋决狱作为考查点,不符合常规的出题套路。这提醒考生注意只要是分析上的知识点,都可能出题。(1)春秋决狱的概念春秋决狱,又称“引经决狱”,是由西汉董仲舒首倡的一种司法审判方式,是指以儒家经典(主要是公羊《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司法审判的根据,它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必然产物。(2)春秋决狱的原则①春秋决狱最重要的原则被认为是“论心定罪”,即以《春秋》之义去考查犯罪者的主观动机,再对案件作出裁决。②春秋决狱的原则,按照董仲舒的论述应该是“本事原志”,即春秋决狱,应兼顾事实和动机。但是,由于儒家经典教义不具有法的规范性和确定性,法吏又往往不谙晓儒术,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任意比附,造成司法专断和腐败的局面。(3)春秋决狱的影响春秋决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审判方式,不仅推动了律学的发展,对审判原则也进行了修正,还促进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开辟了引礼入法的通道。[问答题]4.孙某乘坐高铁时,未按照车票规定的座位乘车,霸占他人座位,经铁路公司工作人员多次劝说,孙某仍不将座位让出。事后,铁路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铁路客运部门则将孙某的有关信息记录在铁路征信体系中,禁止其在180天内乘坐火车。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事件主要涉及哪些法律关系?(2)该事件体现了何种法律价值冲突?参考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理学中的法律关系、法律价值的冲突。材料中的孙某主要取材于当年的“高铁霸座事业”,其行为被法律所调整,形成众多法律关系,其行为被热议、被处罚,又涉及更深层次的法律价值之间的冲突。此题难度中等,但需要考生结合热门事件进行思考,有一定的灵活性。法理学考试命题基于教材又超脱教材,考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也要关注一些热门事件,尝试进行法理思考。(1)孙某乘坐高铁,购买火车票,孙某与铁路公司之间存在运输合同关系,该合同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铁路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孙某治安罚款,在铁路机关与孙某之间存在行政处罚关系,该处罚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2)该事件体现了自由价值和秩序价值之间的冲突。①法律秩序是通过法律调整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对稳定、和谐有序的状态。法律不仅通过赋予社会主体一定的权利和自由来引导社会主体的各种行为,还通过给社会主体施加一定的义务与责任的方式,使之对自身的行为加以必要的克制与约束,以建立相应的社会秩序。②法学上的自由是指主体的行为与法律的既有规定相一致或相统一。自由意味着主体可以自主选择和从事的行为,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但是自由也要受到法律的限制。③本题中,孙某购买了车票,有乘车的自由,但是孙某没有按车票规定的座位乘车,霸占他人座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正常秩序,孙某的乘车自由与铁路运行的正常公共秩序发生了冲突。孙某在行使其乘车自由的同时,不应该侵犯或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公共秩序。[问答题]5.为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某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出行高峰期禁止外地电动车行驶;如违反,将扣押电动车并托运回原籍。外地来该市务工人员张某认为该规定同宪法法律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了审查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回答下列问题:(1)该条例公布后,应如何备案?(2)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张某的审查建议后,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立法法》中的备案制度、审查建议的知识点。《立法法》的知识点分布在考试分析的多个章节中,需要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法条掌握完整的知识点。(1)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本案中,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为地方性法规。备案方式为:经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并由该市所在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2)处理过程如下: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审查建议后,由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②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研究意见。③制定机关根据上述意见对该条例进行修改或废止,审查终止;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④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当将审查研究情况向张某反馈。[问答题]6.诸老废笃疾,事须争诉,止令同居亲属深知本末者代之。若谋反大逆,子孙不孝,为同居所侵侮,必须自陈者听。诸致仕得代官,不得已与齐民讼,许其亲属家人代诉,所司毋侵挠之。诸妇人辄代男子告辨争讼者,禁之。若果寡居,及虽有子男,为他故所妨,事须争讼者,不在禁例。——《元史·刑法志》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朝诉讼代理适用的一般情形有哪些?(2)元朝禁止哪类人代理诉讼?有何例外?(3)如何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