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景与情_第1页
诗歌的景与情_第2页
诗歌的景与情_第3页
诗歌的景与情_第4页
诗歌的景与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的景与情第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007年上海高考卷阮郎归·初夏苏轼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第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008年天津高考卷: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莲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第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卷真州绝句王士禛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直,清人评曰:“第四句乃此诗精彩佳妙所在,为一篇之主,前三句凑泊成趣,为一篇之客,此诗请客之法也。但主客须要照应相配。四句色色俱精,一气呵成,如天造地设,所谓运斤成风,欲求斧凿之痕,了不可得。”14、(2分)诗歌的第四句描写了

的景象。15、(3分)这首诗融情于景,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第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明确:在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情与景”的关系的频率非常高(仅上海卷02年、04年、07年秋考,03年、05年、06年、10年春考均考过),但同学们的得分率却不高,因此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学习互帮:(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内涵;掌握常见题材的情感倾向;(2)在老师帮助下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二)学习要求:认真阅读材料、认真做好笔记、小组认真讨论;第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一般认为诗歌“情与景”分为三个层次:物象、意象、意境。在诗歌鉴赏情与景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象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或事物、人物)】;意象即诗歌中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就是诗歌中涉及的景(或物、人)的情感倾向】;意境则是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景象(或社会景象)和谐统一而成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诗歌的“情与景”的统一)。第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明确:“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意境的基本特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味。

换句简单的说,就是这首诗歌什么人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能弄懂这些,就能领悟诗歌的“意境”,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情与景”。第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诗歌鉴赏“情与景”关系“抒发了什么样的情”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或是从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来把握;或是从诗歌的主题思想(题材)来把握。第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诗歌鉴赏“情与景”之意象的内涵:——特别提示:鉴赏诗歌,特别要把握住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把握诗歌的“情”,这也有助于对诗歌主题的理解。第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常见意象的内涵(思念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

2.长亭。古代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陆上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3.南浦。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其他还有酒、鸿雁等

第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常见意象的内涵:(思乡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3.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4.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第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常见意象的内涵:(愁苦类,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刘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杜鹃(子规)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鹧鸪,传达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寒蝉,象征悲凉;沙鸥,飘零孤独……常见意象的内涵:(愁苦类,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第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常见意象的内涵:(抒怀类,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寄托着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3.松柏。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三国刘桢的《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贞以立志,虚心高洁,宁折不弯。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第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6.冰雪、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7.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其他:乌鸦,衰败荒凉;丁香,愁思;牡丹,富贵;荷花,高洁;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常见意象的内涵:(抒怀类,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第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常见意象的内涵(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其他:燕因结伴而飞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同时又有恋旧巢的习性成为世事变迁、人事代谢的寄托。鸳鸯,恩爱夫妇的象征。第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常见意象的内涵(战争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投笔(从戎)。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2.长城。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相类似的有匈奴、单于、胡、羌、狄等)4.(细)柳营。指军营。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第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6.羌笛。凄切之音,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其他还有:玉门关、阳关、青海、天山、燕然、瀚海……常见意象的内涵(战争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常见意象的内涵(闲适类,主要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五柳。陶渊明自号五柳。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2.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其他像山水、江湖、扁舟、钓台、黄庭(经)、鹤、菊等也有闲适、隐逸的象征。第二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注意!!!常见意象的内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变化的。如:

夕阳(斜阳、落日、残阳)既可以象征凄凉失落,苍茫沉郁,又可以象征怀古幽情。(1)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2)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3)《三国演义》开篇《浪淘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和凝重深邃的历史沧桑之感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月亮:一、月亮是自然、人生美好的象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先《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二、月亮(孤月、冷月、寒月)寄托了人们(多在羁旅贬谪之中)愁苦孤寂的心情。如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月》“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月亮寄托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感慨。李白《把酒问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月亮: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月亮寄托的是对友爱人伦(亲情、友情、爱情)的深切思念。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亲情)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缠绵甜蜜的爱情。晏几道“当时明月照,曾照彩云归”是恋爱失意后惆怅伤感的。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友情的真挚。“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对身处异地的亲人、友人、恋人无限思念。月亮: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五、月寄托的是对故国家园的深厚依恋。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六、月寄托的是对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益的“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月亮: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了解常见的诗歌的主题思想(题材),也能比较便捷地把握住诗歌情感。诗歌鉴赏“情与景”之主题思想的把握: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诗歌鉴赏“情与景”之主题思想的把握:山水田园诗歌——厌恶官场、远离世俗,对宁静平和的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边塞军旅诗歌——或抒写保家卫国的豪情、建功立业渴望,或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或对连年征战的哀怨,对帝王开边的不满……送别怀人诗歌——抒写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或劝勉激励……咏史怀古诗歌——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爱情闺怨诗歌——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咏物抒怀诗歌——或托物言志,寄寓诗人的情怀;或吟咏个人抱负,表达自身理想;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

……哲理议论诗歌——议理较多,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讽喻论政诗歌——反映国事民生,能够“为民请命;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诗歌鉴赏“情与景”之主题思想的把握: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诗歌鉴赏之情与景——“分析写景的方法

”⒈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的变化;绘声、绘色、绘形。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试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出岳阳楼的高?诗歌鉴赏之情与景——“分析写景的方法

”第三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首联中的“尽”“迥”“开”三字,既写出景色的渺远辽阔,又表明诗人立足点得高,诗歌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自见;颈联“云间”“天上”等字衬托出岳阳楼的高。诗中无一句正面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的角度,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显出岳阳楼之高。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分析写景的方法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⒉从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把握写景的层次。如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的描绘;上下、色彩等方面的搭配等。如:诗歌鉴赏之情与景——“分析写景的方法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明确:移步换景和闻声想景。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分析写景的方法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蒹葭》)。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分析写景的方法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两首曲都描写秋天的景物,选择了四种富有特殊情味的景物:();但不同的是《秋》着眼于“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渲染出();而《秋思》则着眼于(),包含了()的情思。

当场练: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两首散曲在写景手法上有异同。相同的是都采用了()的方法来营造氛围;而在写景的角度、顺序上,《秋》是(),而《秋思》则是()。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诗歌中情与景的结合方式大致有三种:(1)情中见景。

这种诗歌以诗人的情感抒发为主,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所见,情中显景,景融于情。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全诗一共只有短短的四句,以直抒胸臆为主,虽不见景物描写,但你眼前会浮现一幅立体的画面:一片浩渺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耸立的燕昭王招贤台,一位从军失意壮志难酬极忧伤而又异常孤独的诗人。这三者交汇在悠悠时空的交点上,让我们体会到岁月的无穷,生命有限的孤独,诗人怀才不遇满腔悲愤的痛苦。面对专制强权,炎凉的世态,诗人是那样的无助、无奈,这幅凄怆的画面给我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这首诗歌中的情就化为景,一切都成了有形的画面。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场练: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请你描绘一下诗中所呈现的画面。——要点(1)诗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悲;在即将与家人永别的时候,他也不悲,而只悲“不见九州同”。(2)诗人反复嘱咐着儿子:宋朝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一胜利的消息告诉给你们在九泉之下的父亲!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景中含情。

这类诗歌诗人寓情于景,情化于景融为一体。如: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第四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独钓寒江图,字面无一情字,但我们却能从那鸟飞绝,人踪灭,独钓寒江的画面中深深感受到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情溢于言表,诗人面对黑暗势力傲岸不屈、独守高洁,诗中描画的景实际上是诗人内在心灵的折射。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场练: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要点(1)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2)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情景并茂。

这类诗歌,诗歌中的景物描绘与感情抒发相融相生,相得益彰,景情合一。情景并茂又可分:(A)渲染烘托(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如: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明确:诗中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物境,以“急”“高”“哀”“清”“白”“回”六个字分别加以形象,组成画面:猎猎秋风,高远的天空,老猿在悲鸣;水落石出,水清沙白,苍劲的秋风中,孤鸟在吃力的盘旋。再近看落叶萧萧,黄叶满地;远观滔滔江水,滚滚东逝。写出了夔州秋景的壮阔与悲凉,既含有无边的悲意,有蕴有不尽的悲愤,为全诗渲染了悲凉凄切的氛围,为后面的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后两联写杜甫晚年多病客居他乡,独自登台赋诗,生命的苍凉感与秋的萧杀浑然融为一体,更能衬托出诗人无尽的悲凉,生命将尽,事业无成。诗人将悲自然之秋与生命之秋恰当的融合起来,构成一个悲壮苍凉、雄浑阔大意境。是以哀景写哀情的典型。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夜下征虏亭李白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明确: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江上的渔火和水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像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这些景物衬托出了诗人出游的喜悦之情。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B)以景衬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的手法,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明确:写扬子江边,春光正好,杨柳依依,杨花点点,但因为“君向潇湘我向秦”的离别,故景色虽好,却使人愁杀。作者迁情于景,景随情变了。美好的景物与人物内心的哀怨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明确:一二两句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迹的凋零空寂的气氛,反衬出三四句诗人对幽竹“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欣喜之情。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场练: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此诗通过对初春景物的描写: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描绘出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第五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诗歌鉴赏景与情(意境的品味)第二课时部分资料来自无忧无虑中学语文教学网、育星语文教学网、苏教版中学语文教学网,特此致谢!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感情调节:比比看,看看那组能写出最多的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学习互帮:(一)学习目标:(1)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2)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诗歌鉴赏中“情与景”的答题技巧。(二)学习要求:认真阅读材料、认真做好笔记、小组认真讨论;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鉴赏诗歌之“情与景”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1、读懂原诗(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

“情与景”的关系(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表现手法)。【步骤一】——明确:“情与景”常用术语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寓情于景)、虚实相生、渲染烘托(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春行即兴(注)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当场练:请你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解答: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或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步骤一】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鉴赏诗歌之“情与景”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2、读懂原诗(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找出诗歌中写到的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步骤二】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当场练:请你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解答: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步骤一】诗人站立城头远眺宜阳外,只见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潺潺溪水东流又折向西,烂漫的山花,无人观赏任其自开自落,鸟语婉转,自鸣自听自乐(绿草、芳树、山泉、鸟语,这些些宜人之景,构成了一幅明丽的春景图)。【步骤二】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体味诗歌中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步骤三】鉴赏诗歌之“情与景”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当场练:请你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解答: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步骤一】诗人站立城头远眺,只见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潺潺溪水东流又折向西,烂漫的山花,无人观赏任其自开自落,鸟语婉转,自鸣自听自乐(或“绿草、芳树、曲折的山泉、鸟语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