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二、教案背景:1、面向高一学生2、学科:美术鉴赏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①预习课本,了解中西国山水与西方风景的异同②阅读导学案,了解重难点,掌握讲解流程,熟悉本课相关知识三、课标分析:美术鉴赏教材在编写实践中,将落实上述基本理论的着力点放在三个具体方面:1、用中西美术比较的编写结构,将中国美术放在世界美术的大背景下凸显中国美术的审美品格,创作思维与历史成就特点。2、此单元的课程设计采取比较的设计模式,通过比较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前言》,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表达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3、本单元是教材的重点,也是与以往教材在编写思想上相比最具有创新性的部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是第二单元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中的第二课,通过前一课的中西对比讲解,这一课是对中西文化理解的一个过渡阶段,所以在整个课程设计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上好本课尤为重要。四、教材分析:本课出自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第四课。教材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西美术的审美特点、造型特点等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了解中西美术各自的特点以及异与同,这是以往美术教材所没有的,具有创新性。对中西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则侧重不同,它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欣赏、审视不同传统形式的美。通过对比、参看、交流、勾通等方式,更通俗、更平易的了解和认识世界范围内美的形式、形态。从而更好的挖掘和认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术。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重点,而本课是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的过渡篇。因此,上好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五、学情分析: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由于面对的大多数都是农村学生,对于美术基础知识掌握参差不齐,基本上谈不上有什么美术基础。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名画的同时,分解其中的方法进行实践演示,以弥补“美术课堂纸上谈兵”的不足,使学生在欣赏实践中体会中西艺术的不同。六、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题材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技能目标:色彩:中国山水清淡雅致,西方风景色彩丰富艺术效果:中国画平面性强,于振山真水之间有差距;西方风景立体感强,与真山真水很相像表现形式:中国写意,西方写实七、教学重难点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中国画的皴法(重点)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重点)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经典艺术的了解与热爱(难点)七、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解中西风景不同的特点,教学视频演示内容辅助,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的有效化。总—分—总的讲解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了解中西方景物的不同(了解)→具体学习中西景物表现的不同(学习)→用所学知识欣赏作品(巩固)→最后作业创作作品(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知识层层递进,轻松地解决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八、板书: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中国西方工具材料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西画多用平头笔,如油画笔、刮刀等,调和油、油画颜料等表现方法1、三远法2、虚实相生1、近大远小2、近宽远窄3、近高远低创作理念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追求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美景,歌颂美好的大自然。空间观察方法散点透视焦点透视高一美术—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一、导入新课(列举两幅中西风景作品辩论)师:这两幅作品你喜欢那一幅?为什么喜欢?我们们辩论一下!生:中国画意境美、西方绘画颜色美,有立体感,真实……师:这两幅画都各有千秋,没有谁比谁更美,要真说那幅更美,那取决于你的个人品味。老师比较喜欢第一幅《六君子图》近景用笔简练,但变化丰富;中景湖水一笔未画;远景将对面湖岸在画面上提高。它描写江南秋色,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疏密掩映,姿势挺拔。全图气象萧疏,近乎荒凉,用笔简洁疏放。此画以枯而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借用简洁而清淡的画面,既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展示教学目标色彩:中国山水清淡雅致,西方风景色彩丰富艺术效果:中国画平面性强,于振山真水之间有差距;西方风景立体感强,与真山真水很相像表现形式:中国写意,西方写实讲授新课清淡雅致的山水画vs色彩丰富的风景油画西方风景欣赏:康斯太勃尔《干草车》、希施金《松林早晨》、西涅克《马赛港入口》中国山水欣赏:浅绛山水、青绿山水、水墨山水、金碧山水当代山水:张大千《爱痕湖》/刘大为《风景》合作探究一:画出焦浓重淡清几种墨色并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中国山水与西方风景(小组1分钟讨论)学生回答:实践操作……教师:走到学生的小组里面指导、中国山水、纯;西方风景、真平面山水vs立体风景表现手法(材料、技法、空间)1、材料:中国的水墨、西方的油彩学生:观察教师准备得教具教师:演示中西不用的工具材料使用的方法2、技法:中国表现山水不同的皴法(斧劈皴、披麻皴、荷叶皴法等)合作探究二:根据视频演示,教师指导,在所准备的宣纸上画出几种皴法,感受中国画的独到技法(5分钟)学生:实践操作画出相应的几种皴法教师:走入学生中间进行指导(评析:此环节设计使学生摆脱传统的纸上谈兵,而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科学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空间观念的比较(1)展示两幅作品:中国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油画: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乡间村道》(请学生欣赏)教师:(启发)两幅作品在绘画种类上有什么差异?学生:齐呼:《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乡间村道》是油画风景画。教师:你们欣赏《千里江山图》时,感觉是在什么地方看祖国大好河山的?学生:天空中向下看、在飞机上往下看………教师:在《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被称为北宋少年天才.他18岁画这幅画,20岁就病逝.作品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用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作。作品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和浩淼的江河湖水,有山岭、坡岸、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景物繁多,气象万千。画家在构图上利用散点透视,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老师:由此导出知识点: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散点透视老师:总结出“散点透视”的概念: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是中国画的透视原理。散点透视的视点是移动的。可以是多个,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评析:通过学生欣赏图片,对“散点透视”概念有了直观的感受)教师:《乡间村道》是用的什么透视呢?学生:齐呼,焦点透视。由此导出知识点: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师:总结“焦点透视”的概念:焦点透视:是一种单视觉的观察方法,在观者眼中,视野中的景物因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而变形,愈远愈小,借助焦点透视,画家可以在平面的画布上获得如真如幻的视觉效果。用图演示后指出: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效果图如上(评析: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下,感受西方画家是在固定的一个位置作画的,能够理解“焦点透视”的概念、规律等)合作探究三:根据视频演示,教师指导,在所准备的纸上画出视频中焦点透视的小房子,巩固焦点透视的理解,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5分钟)学生:根据微课提供的方法,实践操作画出相应的小房子教师:走入学生中间进行指导(评析:此环节设计使学生摆脱传统的纸上谈兵,而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科学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2)多媒体展示:三远法具体图例,结合课本三幅图具体讲解师:那什么是“三远法”呢?(引入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话语:山有三远。至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至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至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并不是拘泥于字面的“居高望远”。也有一种说法叫作“虫视”,倒有些故意把自己放在低处的意思,看什么都是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运用高远法的典型佳作。“深远”说白了就是借给观众一双千里眼,看得到万水千山,丘丘壑壑都浓缩在画面的尺寸之间。类似于现在说的“鸟瞰”。北宋郭熙的《早春图》是运用的深远的表现手法。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平远的优势正在于能把南方山水的钟灵神秀和雅逸平和,搬到画面上来。师: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师:再看几幅作品,中国山水画家是怎样用“虚实相生”来处理空间的呢?(阅读课本回答)生:中国画家的方法是用画面中描画处与空白处的交替层次变化,一层一层地形成山水形象的前后关系:山若实,水则虚;树若实,云则空;远若实,进则虚。师:哪位同学指出《溪山行旅图》中的虚实关系?生:(回答略)师:通过这种画处与不画处、虚与实的层次交替,形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虚实相生的绘画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也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和诗意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师:山水画重意境,那在回顾花鸟画、人物画重什么呢?花鸟画:托物言志;人物画:传神写照。(评析: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准确理解“三远法”、“虚实相生”的含义)表现形式:写意风景vs写实风景列举名作以及所画的真实景致作比较:《从主花园眺望索尔兹伯里大教堂》英国康斯太勃尔《雪山萧寺》范宽教师:观察画作与实景的区别学生:《从主花园眺望索尔兹伯里大教堂》与实景相差不大《雪山萧寺》与实景相差很大教师:西方写实,中国写意课堂拓展列举同题材中西作品进行欣赏比较,做课外拓展的同时巩固加深所学内容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有了很多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今的社会正在走向世界大融合,我们只有在多元文化中取长补短,才会走的更远更好。作业1、写一篇感受中国山水画或油画风景的短文或评论,文体不限,字数不限。2、用铅笔(水溶彩铅)或油画棒画以“运河的船”作为主题画一幅风景画。(可全做或选其一)七、教后记同学们基本可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并且通过图例的展示能区分中国山水与西方风景的区别,但在体会中国画山水已经方面还有待提高。我觉得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欣赏课也可以适当的与实践课相结合,以弥补彼此不足,从而达到更上一层的效果。学情分析: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由于面对的大多数都是农村学生,对于美术基础知识掌握参差不齐,基本上谈不上有什么美术基础。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名画的同时,分解其中的方法进行实践演示,以弥补“美术课堂纸上谈兵”的不足,使学生在欣赏实践中体会中西艺术的不同。效果分析:课堂知识理论上理解效果分析:学生通过相应图片的演示与教师讲解基本上理解了中国山水与西方风景的区别,对于中西差异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解。在课堂设计上通过对比的方法基本实现了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尊重与理解,进而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课堂操作实践上的效果分析:通过分组合作的课堂模式,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从完成的作品上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能通过临摹的方式感受不同技法的独特魅力,为本节课难点的突破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总结;鉴赏课的难度就在于学生干听没法真实感受,实践的融入弥补了它的不足,通过这两种方式的融合,我觉得整个课堂基本上实现了一个科学课的教学效果,课堂里面还有很多不足,还要不断地自我提升继续学习。教材分析:本课出自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第四课。教材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西美术的审美特点、造型特点等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了解中西美术各自的特点以及异与同,这是以往美术教材所没有的,具有创新性。对中西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则侧重不同,它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欣赏、审视不同传统形式的美。通过对比、参看、交流、勾通等方式,更通俗、更平易的了解和认识世界范围内美的形式、形态。从而更好的挖掘和认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术。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重点,而本课是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的过渡篇。因此,上好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评测练习:一、课堂评测练习1、画出焦浓重淡清几种墨色并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中国山水与西方风景2、根据视频演示,教师指导,在所准备的宣纸上画出几种皴法,感受中国画的独到技法3、根据视频演示,教师指导,在所准备的纸上画出视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大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案例
- 2025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构建高效在线学习平台策略分析
- 2025年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科技发展下的老年人生活指南
- 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绿色新材料市场分析
- 2025年海口经济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1套
- 2024年花盆市场分析现状
- 2025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时事政治模拟题及答案
- 退市新规解读-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同证券
- 教育部中国特色学徒制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治理体系与资源配置研究
- 外墙真石漆施工方案
- 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工作
- 护理工作十四五规划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研究
- 汽车行业维修记录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