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物理-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物理-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物理-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物理-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2)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和施力物(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离(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2、过程目标:培养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物理有用、有趣,领悟科学探究精神。重点:1、力的概念2、重力的三要素难点:1、认识力的相互作用2、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学准备:课件(1)“嫦娥一号”升空的录像片断(2)常见几种力的生活表象实例(3)重力作用效果的表象实例(4)自然界(宇→宏→微)力的作用效果表象实例(5)g值随高度变化的数据表格和g值随纬度变化的表格器材:细线磁体小铁块教学过程一、引题(2分)播放“嫦娥一号”升空录像片断提问:对现代科技先赞叹颂扬的同时,不仅要想为什么要用运载火箭才能够将“嫦娥”升空?是谁将“嫦娥”举上天空?点题:本章开始我们就来究其中知识—力。二、授新(一)认识力的有关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1)从力的作用效果发现力的存在(3分)播放运动场景片断A:足球场上,传球、罚顶球,球滚出场外并停下B:球拍击羽毛球跳板跳水观察发现:球,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球拍、跳板形状改变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物体产生形变?分析归纳:是其他物体作用的结果,定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感受力的相互性(2分)动手做“手压橡皮擦”或“手拉橡皮筋”或“手变钢尺”观察体会:物体发生形变(受力)手也产生形变并感受到手有受力感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巩固深化力的认识(7)分A:举出具体实例来说明力是物休间的相互作用B:判断下列说法是正误,并说明理由(a)演示:手拿磁体吸引铁块,把铁块吸引过来,所以铁块受吸引力,而磁体不受铁块的吸引,(暂停由学生讨论)再用细线悬吊上磁体吸引铁块。(b)A、B两拳击手,当拳击中对方时此力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了。C回答问题:100公斤的举重员能举150公斤重,问他能将自己举起来吗?为什么?(4)总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表示符号及单位(板书)3.力的三要素(3分)。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力的作用与力的大小有关,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其实力的作用效果还与作用点有关(边叙述边演示,从铅笔边沿竖直向上提笔,后从中间提起);你们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还与什么有关吗?能否证明给大家看动手做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方向有关小结归纳: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是矢量(联系x、v、a都是矢量)4.力的描述(5分)(1)请同学阅读课文(2)教师板书线段起点(或终点)→作用点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长度(标度)→大小箭头方向→方向(3)练习巩固A:口述教材P51图3、1-2毛拉车的力的图示作固过程B:将该题力用示意图表示(4)对比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二)重力1.建立重力的概念(5分)插放画面:1、高山流水、瀑布2、抛出的铅球、蓝球落回地面3、撑杆跳高运动员,兴奋蹦高的朋友落回地面观察:找出共同点,物体落向低处,最终落回地面提出问题:为什么?提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上而使物体受到的力(G)巩固深化对重力的认识:A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就是重力B回答: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C回答:地表物体对地球有吸引作用吗?2.重力的三要素(13分)(1)练习回顾画出下面几个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m=0.05kg的均匀正方体B沿斜面滑下的质量m=4kg的均匀小球C如图形状的质量为1kg正飞速旋转的水流星(2)点评,发现知识结构的欠缺,完善对重力三要素的认识●重力的大小板书G=mg展示g值随高度变化和g值随纬度变化的数据表格观察:知g值与高度和纬度有关●重力的方向板书:总是竖直向下●重心讨论:为什么(1)、(2)两题物体重心位置是几何中心,而(3)题就不能确定了?同学交流,从生活经验中体会,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实验验证:提问1、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来确定重心位置?请同学交流方法支点法和悬挂法2、你们选定好研究物体了吗?怎样改变它的形状?怎样改变它的质量分布?3、汇报实验结果;小结: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处质量分布不均时,重心偏向分布集中的地方练习巩固:如图示,一被吊着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砂,底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砂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细砂的共同重心将会怎样变化?三、拓展、延伸播放画面:宇观天体运动,宏观机械运动(枝叶摇动,树影婆娑,降落伞飘忽而下,曲线优美;……)微观分子运动,电运动。小结:这些现象都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表现,自然界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同学阅读读课文讨论思考教材P53问题提示:请同学们自己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推断正误,可以上网到网站上查找,也可找专业人士咨询……。小结:物体间相互作用是一个充满神秘魅力的庞大系统,而重力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分支而已;对于力的探究,只是刚踏上征途而已,前面有无数奥妙需要开拓四、反馈教材P53问题与练习3板书设计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力1.作用效果: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形状改变2.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表示符号:G单位:N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为失量4.描述 起点或终点→作用点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长度(标度)→大小箭头方向→方向(二)重(G)1.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三要素大小: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处。学情分析从基础知识上看,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对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突出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教育,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习障碍上看:主要有两个,一是,力的作用效果容易观察,而其三要素的确定易出错;二是,对于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理解,过于抽象;三是,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较难懂,若不能使学生感兴趣,就易引起学生厌学情绪。效果分析一、本节课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设计的。教师仅起问题的设置、课堂节奏的控制、点评、引导总结规律等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解答讨论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很好的达成学习目标。二、学生在解答题目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大体有:学生在解答时,不画示意图,导致乱用字母而出错。在本章中字母混淆是学生常见的错误,而画出情景示意图并标出相应字母,是解决的最有效方法,教材分析: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压锯条、物体落向地面、地球自转等)引入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引入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物体,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相互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将重力放在其它力的前面,突出重力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接受能力来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以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评测练习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C.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并使之压缩,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而不改变其大小2、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像、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与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3.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形下要发生变化 ()A.在地面上把它从赤道拿到两极B.在地面上把它浸入水中C.把它送到月球上D.将物体置于向下减速运行的电梯中4.一个圆球形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G,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现在容器里装满水,若在容器底部有一个小阀门,将小阀门打开让水慢慢流出,在此过程中,对容器和容器内的水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系统的重心慢慢下降B.系统的重心先下降后上升C.系统对地球的引力先减小后增大D.有可能绳的方向不竖直课后反思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内容。因此本节知识技能的掌握是能否顺利学习本章的关键。自己在备课、上课过程的存在的问题有:(1)时间的安排:最后做完当堂训练后如果能够花1-2分钟的时间把本堂课的内容再总结一下,问同学们“你在这节课上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的话,课堂会显得更加完整。(2)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有很东西学生知道的可以叫学生来回答或者在黑板上板书,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一点事本人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缺陷。(3)语言的表述和专业术语的描述还应该做到更精准,这样的话也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形成。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eq\o\ac(○,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本次从是本人准备到磨课到正式上课的过程中,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本组的老师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才使得我的学案一步步的精细,课件一步步的精简,语言表达一步步的准确,有很多东西是我自己没有想到和考虑到的。eq\o\ac(○,2)要上好一堂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花时间,关键还是要用心。用心去备课,用心去查找资料,虚心学习,认真钻研,每试完一堂课,都要认真分析不足之处,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即便这样反复了几次,最后正式上完课后,我还是觉得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认为本应该做得更好,还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教无止境,只要善于发现,用心去钻研,一定会做得更好。课标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分为两类。⑵理解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力的测量工具、单位、性质、力的图示。⑶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⑷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⑸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用水平支持物支持的静止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⑹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⑺了解力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会对不同的力进行分类。(二)、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橡皮筋拉弹簧,手推笔,手摁压桌子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体会理的几个性质。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并验证公式G=mg,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替代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