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声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声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声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声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噪声的来源”“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三部分内容组成。本节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重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三、教学策略本节设计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密切的环保角度对噪声做了说明,实际教学中不要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在本节的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同时还要对如何防治噪声的途径有所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先请学生利用乐器演奏一段乐曲。教师再演示:用铁钉刮玻璃,听听产生的声音。对比两段声音,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指出:前者称为乐音,优美动听,使人心情愉快。后者称为噪声,刺耳难听,令人心烦意乱。那么,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或者削弱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聆听,回答:前者是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后者刺耳难听令人心烦意乱。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激起学习的兴趣。新课教学(30分钟)一、噪声的来源据报道:家住北京昌平区的史某觉得院子里跳广场舞的音乐声过大,他竟拿出家中双筒猎枪朝天鸣枪,并将自己饲养的三只藏獒放出来冲进人群。跳广场舞扰民,“闹”出一名私藏枪支的涉嫌犯罪分子,这对公共安全的建设还是有贡献的。广场舞的音乐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归纳总结: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教师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图1甲),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图1乙)做比较。图1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是杂乱无章的,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问题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问题3: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等。(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问题4:(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老师讲课时,学生在下面的讲话声。上课时,外面的鞭炮声。(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3)放学路上各种车辆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叫卖声。(4)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

学生阅读并思考。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学生仔细观察并交流讨论,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

从环保角度让学生认识噪声。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北京晚报》曾报道:采石场机器轰鸣

养殖场牲畜“发疯”房山一农民承包了村里的十几亩荒山并办起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第二年,村里的养殖场边上又建起了一座石子厂。石子厂每天机器日夜轰鸣,噪声不断,结果养殖场内的牲畜出现各种异常情况:有的不进食;有的无睡眠;还有的牲畜到处乱窜,相互哄挤,造成部分小鸡骨折,许多小猪被踩死。眼看着损失与日俱增,养殖场主急在心头,一怒之下将石子厂告上了法院。《生活时报》也有报道: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研究表明: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造成影响和损伤,而且也会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科学家最近研究证实,长期居住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下的人易患高血压,所以专家称噪音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指出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录像,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学生观看、聆听。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30~40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70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90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150dB。2.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有趣的实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对噪声等级的认识。三、匀速直线运动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4.课本几幅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总结: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问题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问题3: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作声源。(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问题4: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课后作业: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2.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采取了一些禁止性的办法。从环境保护以及喜庆的角度,发表你对此事的看法,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学情分析教材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八年级学生正处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学习精力充沛,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记忆能力良好,因此,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但是对于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还存在着以下不良特征:学习自主性较差,老师说了才做,不说就不做;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较大,不讲不会,一讲就会;学习兴趣不浓厚,好像对任何问题都比较淡然;学习自信心不足,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开始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过于懒惰,课前懒得预习,上课懒得思考,课后懒得做作业;这样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成绩上不去,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效果分析本节内容教学难度不大,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本节的基础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教学过程中利用演示实验、自主阅读和学生分组实验与问题讨论,也能较好地实现,特别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控制噪声的途径”,利用学生实验和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通过学习噪声的危害,多数学生也能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总体效果较好,但上课之前,如果实验器材准备不充分,有可能出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效率,因此应在上课之前多备几组实验器材。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这节课理论联系实际较紧密,可通过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噪声危害及际治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分析,归纳出各知识点,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测在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善于捕促学生的亮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及同学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知识点不是太难,可以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对本节课中的知识与技能得以掌握。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活跃气氛,注意多一些单独提问,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但要控制课堂的兴奋度。在做练习评测时,要多一些时间给学生做,再进行提问,尽可能的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注意加强整节课的环节与环节间的过渡连接,要思考怎么让整节课更连贯,更有整体性。

噪声的三个控制途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在突破这方面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多举例子,让学生明白。以后,在讲课时到了突破重难点的地方都要注意和加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材分析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和声音的特性,这对过渡到本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节课同时也为后面的声的利用的学习打下基础。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本节课的特点之一是:联系生活,通俗易懂;特点之二是:涉及面广,实例丰富。日照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议课记录单学校:授课人:学科:物理日期:2016.4.22议课人数:7负责人:何茂奎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班级八.七节次5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优点1、应用课件进行讲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2、教师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3、用普通话授课,教态大方,有亲和力,学生全员参与课堂。4、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的方式学习知识。存在问题1、对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我不是很好。2、个别题目讲解还不够精确。改进建议1、平时多关心学生,多找学生谈谈话,争取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2、多听课,努力钻研课标,多听课向老教师多学习,找一些机会请老教师多给自己指导指导课。注:本表作为学校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存档必备材料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噪声的等级三、【自主学习】(一)噪声的来源和分类1.音乐声和钉子刮玻璃声,你喜欢听哪种声音?2.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听音乐,音乐声对听老师讲课有没有影响?说明理由。观察右边的波形图: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阅读课本P42噪声的来源部分,分别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总结出噪声的概念。从物理学角度上讲,发声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境部保护角度看,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仔细研读课本P43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部分,并对照小资料中表格,完成下列问题。1、记住噪声的等级单位__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dB;为了保护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dB。2.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先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展示)(三)控制噪声自学课本P44控制噪声部分,完成下列题目:(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展示)

1.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出图2.4--3中分别是在哪个方面减弱噪声的?甲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合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环保应该做点什么?四、应用训练:1.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在____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是在____处减小噪声;戴上防噪音耳塞是在___处减小噪声。2.下面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B.某清洁工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的按喇叭D.在高考、中考复习期间,居民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五、课堂小结:1.以自己对声音的感受,说出什么是噪声?2.列举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弱噪声采取的一些措施,并分析分别属于从哪个方面减弱噪声。六、课堂练习:1.关于噪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振动频率过高而发出的声音B.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对人们正常工作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C.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D.在耳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降低听到声音的音调。2.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传播过程减弱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