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鸢尾花栽培技术资料鸢尾花的简介1.1起源鸢尾属属于鸢尾科,该科还包括有唐菖蒲、番红花、小菖兰等,大约200个属,所以鸢尾科是个特别庞大的家族。这些花属中,在北半球发现了几千个品种。“鸢尾”之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彩虹。它表明天上彩虹的颜色尽可在这个属的花朵颜色中看到。人们甚至在古代就已熟悉鸢尾了,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群中就有鸢尾形象的记录,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鸢尾科植物的野生种的分布地点主要是在北非、西班牙、葡萄牙、高加索地区、黎巴嫩和以色列等。1.2分类鸢尾属可分为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宿根鸢尾在许多花圃中作为多年生植物生长,德国鸢尾、西伯利亚鸢尾、黄鸢尾是其最常见的几种。德国鸢尾开花色彩纷呈:白色、蓝色、紫色、紫红色、黄色和复合色;西伯利亚鸢尾则几乎都为蓝色、蓝紫色,极少数的是白色和黄色;而黄鸢尾则都是黄色的。球根鸢尾包含的组群数量可谓非常少。然而,在商业化的花卉生产中,这些组群却是极为重要的。其中,网脉鸢尾组群由一些开花早,开花期短的栽培品种组成。例如蓝紫色的网脉鸢尾和黄色的丹佛鸢尾就是其中两种。西班牙组群包含了所有荷兰的鸢尾、西班牙鸢尾和英吉利鸢尾。然而荷兰鸢尾在这些花卉的生产中是最重要的。荷兰莺尾包括大量栽培品种,“BlueMagic”(兰魔)和“Prof.Blaauw”(布拉奥)就广为种植。利用颜色将鸢尾进行分类,其方法是简单而实用的。可分为紫色类、蓝色类、白色类、黄白色类、黄色与其它诸色相混的混合色类,及多色类。1.3生产条件在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生产试验之后,其结果使我们可通过运用专门的储藏和处理技术,周年种植和提供切花。为了获得品质优良的鲜切花,气候、管理水平等相关因素必须得符合要求。以下章节将详细介绍荷兰鸢尾切花生产情况。温室及设备2.1温室所有温室都可用来进行鸢尾切花生产。作物对温室的专门需要,视气候情况而定。鸢尾是光敏植物,故应在室外光照每天最低为200-300焦耳/平方厘米的阶段种植。在温带地区的冬季种植,温室内的植株对玻璃或塑料膜的遮光率要求较高。脏玻璃、老化且脏的塑料膜,或者温室内外的一些遮光物会大大地削弱照在植株上的光线。在夏季和初秋时节,温室必须要有个好的通风条件,使温度急剧上升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的程度。2.2供热系统有许多地方温度低于5-8°C,所以供能系统是保证花期的基本条件。同时,供能系统和通风设备的应用可使植株免受荫冷、潮湿天气的不良影响。加热系统同时可保证植株如期生长。温室中适宜种植鸢尾的供热系统应每小时向每平方米的土表提供200瓦的热量。管道供热系统是较理想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均匀地分配热能,而且还能控制气候。热气供热系统同样也可采用。当然,采用这些设备先必须确保热能分配适量,燃气燃烧充分,而且还要保证燃气无排出,未经调节好的供能系统能释放乙烯气。而温室中如混入乙烯气会导致花芽枯黄。在苗床上可使用管道加热系统(胶管亦可)。建议为了避免灰霉菌的侵害,使植株保持适当干燥时而采用,应注意勿使植株接触热气管道,否则会叶片焦枯,花朵枯萎。土壤加热和低温加热在室外温度低的地区,冬季给土壤加温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方法。在每个苗床下约40公分处布置4条塑胶管,通过热水的流动来供热。水温控制在35C,并且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14-16C土温能维持4周左右。在这段时期,空气加热可省略。能够代替土壤供能的另一方法是低温加热。这种方法是种植后在走道上排放塑胶管,土壤表面同样覆盖地膜,管道水温维持在35C,土温可保持在17C。4周后撤掉地膜再对整个温室供热。如果种植较早的鸢尾是在温室内进行的,那么,室温在12-13C是可以接受的。地膜的采用不仅可以节能,而且还能减少植株水分丧失,同时不会破坏土壤结构,根系也发育良好。如果栽种的是已经长出新芽的种球,为了预防灰霉菌,在覆盖之前,应对作物喷施杀菌剂。土壤冷却从鸢尾栽种后到根系生长这段时期,如果土温过高,应使温度维持在17-18C。土壤供热系统的设备一样可以用于土壤冷却。2.5遮荫设备在冬季,为了气候的控制和节约能量,建议使用遮荫设备。最好是那种可移动的,在打开时又不会抵消太多阳光的遮荫网。在夏季,尤其是在春天和秋天,移动遮荫网可使土温不会过高,而且荫天还能充分利用光能。固定式遮荫网,例如:光线充分充足时,可以在温室的室外屋顶上覆盖一层白灰或遮荫网。此举可在阳光条件超过设计标准时的任何时间应用,但秋季一定要撤掉。植株开始生长的3—4周内,不需要光照,此时,可用固定式遮荫设备,或将移动遮荫网打开,遮荫物尤以透水透气性强的为佳。在使用遮荫设备时,最好留有一些空隙进行通气。2.6灌溉系统灌溉系统重要的是灌溉均匀。种植前,有必要检测浇灌管道。供水不足或过剩会导致植株生长不一致、延迟植株的发芽和发育,会导致植株高度变矮以及花的败育,并容易引起腐霉菌的感染。顶部灌溉系统可向植株提供均匀的水分,而且在必要时对叶片进行冲洗。因此,这种类型是较好的灌溉系统。以后在叶片长密后,可使用低位喷灌系统。这样,可避免叶片着水,甚至滴水不沾,这样灰霉菌的危害大大降低。灰霉菌是种植时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或季节。顶部喷淋系统必须具备如下技术要求:-管道间距1.6—2.15m。-相邻管道出水口的间距不超过1m。-每个喷头出水量约4升/分钟。-水压为1.5—2巴。-使用的过滤网为1—400微米。由于对土质结构有破坏,所以特别强调不要使用漫灌法。种植的地理条件及土壤准备3.1栽植地点鸢尾不但可以种于玻璃温室或塑料膜温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种植。户外种植配合以临时覆盖物,或使用活动房屋,特别是春秋两季是可行的。为了种植而要选择最合适的地点。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如下:适宜的种植阶段以及理想的栽植气候和温室类型。例如,如果在生产阶段周围的温度在5°C以下,种球必须种植在温室中。这是因为鸢尾较易受到冻害,使植株生长停止。在一年的其它时间,当温度不高于25C时,可在温室中种植。当周围的温度不低于5C,土壤温度不高于20C时,可在室外种植。在温室中种植的好处在于可在外界条件不适宜时,可通过通风、遮荫等方法来尽量维持较均衡的白天和夜间温度和相对湿度。通过加热设备,可提高作物的质量。温带地区,在夏季种植在室外比种植的通风差的温室中产品的质量要好。3.2土壤对于鸢尾切花的生产,实际上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都可以进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湿性强,且不板结者(否则会限制植株生长)。土壤结构好是基本的条件,因为这对经常大量种植生长期短的鸢尾是非常必要的。在重壤土中,建议加入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与25厘米左右深的土壤进行混合,以对土壤进行改良。易板结的土壤,种植后可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诸如稻壳、稻草、松针、黑色泥炭或类似的材料来防止土壤板结。也可用次方法来防止土壤很快变干。3.3排水系统为了使过多的水分应快速排除,应配置功能良好的排水系统。这样也使用水对温室土壤进行淋洗成为了可能。该处理可防止在种植喜肥作物或某种植阶段使用水分较少而引起盐分的积累问题。3.4盐敏性鸢尾是盐敏性植物。盐分过高的土壤中,根系生长缓慢,甚至受损伤,并且限制植株吸收水分,导致花朵脱水。为了降低过高的盐浓度,在种植前需要将土壤彻底淋洗(每平方米土表用200-400毫米水淋洗)。在种植施肥较多的如菊花、玫瑰、康乃馨、西红柿等作物或某阶段浇水较少后,会引起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土壤盐分含量高还有可能是在种植如小菖兰等收获晚的作物后引起。因此,建议在种植前或刚种植后不宜大量使用合成肥料。为此,至少在开始种植6周前做一次土壤抽样调查,这样可以得到土壤中各种盐含量的数值。土壤样本中以下各元素勿必不能超过所推荐的水平:全盐(导电值)1.0—1.5毫摩尔25°C土壤中氯盐(食用盐)1.5—2.0毫当量钾盐0.8—1.5毫当量氮盐1.0—2.0毫当量镁盐2.0毫当量磷盐每升不超过5.0毫克灌溉水的电解电导水平一定不能超过0.5毫西门子/厘米。在温室中使用氯盐浓度不超过50毫克/升;在露地中使用氯盐浓度则不能超过450毫克/升。如果灌溉水不能达到标准,则不能进行鸢尾生产。但是,由于各种情况使灌溉水中盐分浓度超标,土壤应尽量保持湿润,这样可防止因土壤干燥而引起盐浓度的上升。3.5施肥一般来说,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而延缓鸢尾的根系生长。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营养成分。抽样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这样,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肥料来得到。鸢尾对氟元素敏感,因此,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使用。反之,如二磷酸盐肥料则应使用。3.6杂草控制莺尾的生长过程只需8—12周,在这么短的生长时间里,如果对土壤进行过蒸、淹、犁等处理后,那么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不必考虑除草问题。植株种植后,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但施用时注意不能对植株造成伤害。如果植株种植后,地里开始生长杂草,那么只有在种球被埋得足够深的时候才可以施用除草剂。种球新萌生的幼芽至少在土壤以下2厘米处才不会受到除草剂的危害。在植株展叶之前,温室或露地中的小草可通过喷施适宜的除草剂来控制其生长。如果普通除草剂不能有效地控制一些一年生的牧草杂草,就应改用复合除草剂。施用的时候是在天快要黑的时候,喷施在植株上,再喷足够的水。次日清晨,从植株顶部彻底冲洗。由于除草剂有残留性,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每片地一年中施用的除草剂都要限量,以不超过2次为宜;只在十分必要时再使用除草剂;不要种植对除草剂敏感的品种。再有,如果您需要更多的关于使用高效除草剂的有关信息,我们建议您到当地的信息服务部门咨询。购货和栽培管理4.1定货在市场计划和植株种植计划确定后,按品种和种球规格向卖方定货。尤其是在涉及处理鸢尾时,要提前向供货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使供方能对种球进行适合的处理并准时出口。为了对种球进行处理,供货方需了解的内容有:-期望的种植期,开花期;-选择的栽培地点(供热温室、不供热温室、露地);-种植地点的纬度;-当地的气候条件。这些信息应与订单一起交给供货方,以便他们对种球进行处理以符合当地的栽培条件。4.2种球规格鸢尾种球的规格是指其周长,通常用厘米来表示。当有人提出9/10这个标准时,这就意味着这批种球的周径在9-10厘米之间。鸢尾与其他球茎类植物相似,其特点主要也在球茎规格的不同性:即有的规格是适合于切花生产,而有的规格仅适于作为种球养护的种植材料。这两种种球的区别并没有象郁金香那样明显。这是因为:一些鸢尾结出大球茎,而另一些鸢尾则结出小球茎(见第VIII章,表3)。这就是说某个品种种球的可销售规格比另一个可销售种球的规格可能小的多。其区别如下:-小规格的可销售种球,其周径在6-7、7-8、8厘米以上。-大规格的可销售种球,其周径在8-9、9-10、10厘米以上。在切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是:来自供方的可销售的种球在生长季尚未开过花。这些未开花的种球与已开过花的种球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卵圆形的外表和3-4层表皮;后者外表呈扁形且只有一层表皮。开过花的种球很容易受损伤并极快枯萎。4.3.品种的选择尽管莺尾的品种不是很多,但对于花卉生产者来说,选择一个好品种并不容易。此外,最近几年来,有一些不被人们所熟悉的新品种出现。因此下表包括了每一个品种的许多特征。除颜色外,最大的球茎尺寸用以区分是大球根还是小球根的品种。下表还会提供茎的长度,这是在春天一般条件下温室内种植的开花品种测得的平均值,指标中还含有直径、叶量和生长速率。4.4到货和贮藏到货后,种球贮藏的温度必须是30°C!用于切花生产的种球应在到货后马上种植,因此,在种球到达之前对土壤彻底处理是很重要的。如果在收到种球后不能马上种植,在这段过渡期间里,种球一定要在适宜的温度中贮藏。期间,温度一定要符合种球生长的要求,一定要经常调温,要和供方磋商,以保证种球的生长。使温度维持在2C,而且不要超过2-3周,这是最好的选择。高于2C的贮温会延长处理期,并对开花起负作用。接收后立即拆包取出球茎,小心地将其置于底部有空格的容器中。贮温在2C,并保证有良好的透气性。接收或采收后的种球不适于长期贮藏,因为贮藏过久会对将来茎叶所生长不利,而且也会增加根尖受到青霉菌感染的机率。4.5种植前的浇水用于切花生产的莺尾在种植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是特别重要的。种植前几天的土壤要足够湿润,以确保早期根系快速而健康地生长,而且根系不易在种植时受到损伤。使用冷水浇灌尤其是在土壤温度较高时较为合适。土温高,种球生长过快,使切花品质下降。种植应选择在土温较低处。此外还可以在夏季来临前在地上铺盖一层隔热的覆盖材料,阻止土壤受过多的太阳辐射。4.6种植时期秋一春季种植(新收获的种球)一些品种如“BlueDiamond(蓝宝石)”、“BlueSail(蓝帆)”、“Ideal(理想之花)”、“LovelyBlue(爱蓝)”、“WhiteWedgewood”等从10月中旬起即可种植。“Apollo(阿波罗)”、“BlueMagic(蓝魔)”、“Prof.Blaauw(布拉奥)”从11月初起可以种植。种植过程中和种植后,土温均应低于20C。关于球茎的大小,最大球茎(周径10厘米以上)质量相对较高。周径在9-10厘米的种球一般于12月1日种植。由于比前者略小,质量要稍微差些。无论在无供热的温室还是在露地,都可以在11月开始栽种。因为鸢尾易受霜害,所以土壤应适当用稻草覆盖(每100平方米100公斤)。从5月15日起,一些品种如“RoyalYellow(皇家黄)”、“YellowQueen(黄皇后)”已不能再贮藏下去,而且也不能再使用了。在5月15日前,所有种球都可使用。在温带地区,所有的种球(大规格或小规格)都可以在1月1日在加热温室中栽种。夏季种植夏季种植鸢尾有一定风险。因为鸢尾产量直接依赖于生长期的温度。如果预计平均温度高于25°C,那么种植计划将不得不取消。此时,种植只能提前或延期。秋季种植(延迟种植的种球)根据土壤温度(最好低于20C),可在9月1日开始栽培,或者在温带地区使用“BlueMagic(蓝魔)”、“Ideal(理想之花)”和“Prof.Blaauw(布拉奥)”这些品种提前栽种。在此期间,只有种球规格在9-10厘米和10厘米以上的才合适种植。4.7种植方法鸢尾通常用大拇指压入土中。种植前土壤需打松并使其稍微湿润。接着,用拇指轻轻压每一个球茎,直到球茎大部分都没入土中。这种方法称作才旨压法”。上述一系列操作均是为了保护球茎根冠和萌发的根免受损伤。在温室和露地,如果预计植株生长前出现霜降,最好将种球种植在苗床上。种植后,在苗床上盖土,直到球尖刚好被盖住。这种处理方法同样适于在暖气候条件,以防止球根处土温高于20C。4.8种植深度和密度莺尾种球种植时需格外注意。特别在根系开始生长时,尽量避免损伤根系。采用指压法,要小心地将球茎的3/4部分按入土中。苗床种植深度在7-10厘米,然后用土覆盖至球尖处。与浅植相比,深植防止冻害并使球基部的土温维持理想的温度。种植浅的球茎会因土壤干燥而受损。在狂风大作时,植株会倒伏。在一年中的高温期上面土壤易变干,根系湿度不够。基于这种原因,在土壤变干前覆盖土壤(使用稻草、稻壳或遮荫网)。种植密度依不同品种、球茎大小、种植期、种植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以下表格就根据以上因素,给出种植密度。如果是品种归属的问题,请参照第VIII章,表3。为使种植间距合适,通常采用每平方米有64个网格的种植网。表中的种植密度,是每一个品种均采用规格最大的球茎时应保持的种植密度4.9植株的支撑根据种植期、气候和品种的不同,在植株生长期内都应为植株设置支撑物。例如:秋季温带地区种植相对较长,应提供支撑物。其他月份尤其在夏季,当植株高度超过80厘米时,支撑物很重要。采收时切花被摘除而非切除,保护物可使植株避免倒伏。通常作为支撑物的是菊花网。它在确定种植密度时也起到作用。随着植株的生长,支撑网也相应升高。生长习性和栽培管理5.1温室中的生长温度种植后,土壤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最低温为5—8°C,最高温为20°C。土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土温过低会造成开花能力降低,故最适土温控制在16—18C之间。温室内生产鸢尾,最适温度为15C。为了缩短生长期,种植时可使用新采收的种球,前4—3周温室温度保持在18C。此温度可维持到1月1日,但会造成植株弱小。13C或更低的温度会延长生长期,同时增加植株重量,但花朵枯萎的机率增加。为了促进开花,如“BlueMagic(蓝魔)”,如果温室高温已经被保持着,那么把温度降低是明智之举。秋季,植株生长时,特别在温带地区,当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必须下调以防止花朵枯萎。一般控制在10—13C,以“BlueMagic(蓝魔)”为例,温度降低到10—8—5C,尽量保证植株生长。如果在所有阶段吐片显得过多,那么得考虑修剪掉部分叶片。生产的日夜平均温度可在20—23C,最低温度为5C。在高温和光线较弱的温室中,缺少光照是造成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在霜害经常发生的地区,生产只能在温室中进行。其适合的生长温度应安排在夜间。因此,不加热的温室应提早封闭,以尽可能使夜温适宜。白天,则要提早通风,以避免出现温度升至18C以上而造成危害。遮荫也可以达到控温的目的,但合适的光照水平仍需保持。5.2露地生长温度露地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7C,白天持续的高温可用遮荫网遮去。它不仅能减少直接的太阳辐射,而且还能提高温度。露天栽培最低和最高温度为5C和25C。对于土壤温度,应保持和温室生长时相同。5.3湿度较理想的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重要的是注意避免湿度大幅度变动或湿度逐步变化。在温暖的晴天、荫天或潮湿的天气里,相对湿度往往较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需要通过同时加热和通风来降低湿度。5.4通风就控温和降低湿度而言,通风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风时,要注意湿度不能降得过快,否则会使叶片枯萎,从而导致切花品质的下降。5.5遮荫遮荫设备可以控制温室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光照强的月份中,通风的温室和露地温度都过高(高于25°C),在这种情况下,遮荫同时通风可抑制切花品质的下降。参见第II章(遮荫设备)。5.6二氧化碳与百合截然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对鸢尾开花和生长无任何影响。5.7浇灌如前所述,种植前土壤必须浇水,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快速生根。种球种植后,土壤也要保持湿润。此后,整个生长期内,土壤都必须长时期地充分湿润。适合的湿度对鸢尾生长十分重要,因为湿度不够会表现出植株的生长高度不够,而且花朵易枯萎。灌溉量不能精确地计算出来,因为它受天气、温室内的气候、土壤类型、作物生长周期、生长阶段等诸多因素有关。一个最简单的确定土壤湿度是否合适的方法就是,取少量土攥在手中,松开时土块不松散而仍保持原状,这时湿度便适中。空气不流通,又伴随着荫天或潮湿或暖湿的天气,水分过多则病害严重。此时,特别容易引起细菌和真菌病害的发生。同一原因,早晨浇水为好。早晨浇水,植株不同凉干,在收获期间采摘花朵后方可浇水,否则花朵会出现灰霉斑点。灌溉时最好采用出水均匀的顶喷。5.8栽培周期鸢尾的生长周期长短取决于品种、种球的处理、生产地点(温室或露地)和生长温度。因此,不同的品种很难确定确切的栽培周期。在可加热的温室中,温度调整后不同鸢尾品系的栽培周期顺序如下:Ideal类:50—60天Prof.Blaauw类:60—80天BlueMagic类:Tingitana类:7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