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_第1页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_第2页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_第3页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_第4页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8-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三、采用技术环保造纸技术(主要利用国内废纸作为原材料制造高强度瓦楞原纸)四、项目建设单位X公司五、项目拟建厂址X公司拟建厂址位于X省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整个厂区规划占地面积约为166934㎡(合250.40亩,目前X公司已完成了该土地的购置工作)。厂区地形基本上呈南北长,东西短的夹长形,设计南区为职工生活和办公区,北区为生产和仓储区。本项目建设场地开阔,范围内交通运输条件良好,适宜项目的建设。六、项目建设单位简介本项目实施主体为X公司,X公司是由两位自然人共同出资组成,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投资人出资比例为:刘翔占52%;柳堂锋占48%。七、编制依据及项目研究的工作过程1、编制依据:项目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项目咨询合同》及委托书。2、我公司接受项目单位的委托,即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对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工程的合理性、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编制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3、采用的主要建设标准(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69-8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8年12月26日颁布;(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颁布;(5)《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8年3月20日颁布;(6)《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7)《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2-88);(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BG8978-1996);(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GB/T13023-1991《瓦楞原纸》A、B级标准(2)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3)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4)GB/T453-2002《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5)GB/T454-2002《纸耐破度的测定》(6)GB/T455-2002《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7)GB/T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8)GB/T457-2002《纸耐折度的测定(肖伯尔法)》(9)GB/T458-2002《纸和纸板透气度的测定(肖伯尔法)》(10)GB/T459-2002《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11)GB/T462-2003《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12)SN/T0874-2000《进出口纸和纸板检验规程》

八、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分析1、根据1996年8月3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环保局1996年9月12日发布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利用废纸或外购商品浆造纸的可暂缓关闭。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2007年第71号)的规定:新建、扩建制浆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非木浆年产5万吨;新建、扩建造纸项目生产线箱纸板和白纸板年产30万吨,其它纸板项目年产10万吨。本项目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规模符合《造纸产业发展政策》(2007年第71号)的要求。3、国家经贸委2001年6月25日发布的《造纸工业“十五”规划》规定,“充分利用废纸资源是调整造纸原料结构的重点措施”,该规划还提出了“废纸浆比重到2005年以后提高到45%”的目标。4、《关于公布<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的通知》(国经贸行业[2002]716号)的“轻工业近期发展导向”中提出“以造纸原料结构调整为重点,提高木纤维原料和废纸的比重。在造纸原料结构上确立以林木为主要纤维的生产体系。”5、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的通知》(发改环资[2004]73号)的“三、回收和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中提出“38.利用废纸、废包装物、废木制品生产的各种纸及纸制品、包装箱、建材产品。”根据以上5点依据,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的。九、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1、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其产品为高强瓦楞原纸,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日平均生产能力为910吨(工作制度330天/a,负荷80%)。2、项目建设内容根据企业设计的生产规模,项目需建设的工程内容如下:(1)办公、生活设施建设(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①新建办公楼1600平方米(4层、钢混结构)②新建单人宿舍2800平方米(4层、钢混结构、含洗浴设施300平方米③新建职工食堂680平方米(2层、钢混结构)(2)生产设施建设(占地36600平方米①新建制浆车间128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②新建抄纸车间684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③新建洗涤车间3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④新建粉碎车间25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⑤新建质检车间58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⑥新建成品库房64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⑦新建压榨车间3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⑧新建烘干车间5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⑨新建包装车间10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3)辅助设施建设(占地8400平方米①新建污水处理站32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②新建泵房6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③新建设备维修车间8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④新建锅炉房800平方米⑤新建配电间26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4)原料场地建设(占地14800平方米,钢棚结构)(5)道路建设19200平方米(6)绿化面积58500平方米(7)购置满足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的生产设备112台(主要为制浆和抄纸设备)(8)建立废品收购点10处注:考虑到今后发展需要,本项目预留68亩土地作为后备建设用地。十、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同时综合考虑造纸行业人才较为稀缺的现状,本项目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通过一期建成投产后,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熟练工人后,再开工建设第二期。具体计划如下;1、一期工程建设:2010年4月-2011年6月,工期为14个月2、二期工程建设;自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2个月内动工,工期确定为9个月。本项目总工期预计为25个月,即从2010年4月-2012年5月。十一、项目研究结论本项目为X公司新建两条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生产线建设及工艺流程综合采用当今先进的造纸技术,生产绿色环保纸品,以再生利用废纸为主要原料,极大地节约了国家林木资源,同时制造出市场需求量较大瓦楞原纸成品,属于国家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对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以及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资源、产品再到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和造纸技术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也是造纸行业发展必然趋势。项目总投资47157.2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147.61万元,设备购置21411.14万元,安装工程1604.54万元,其它费用18993.95万元(基本预备费1692.56万元,流动资金10278.4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申请银行贷款2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计算期内),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64203万元,年平均销售收入为81000万元,年净利润为9898.69万元,年税金为3599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8.0%,投资利税率为35.6%,税前投资回收期为5.10年,税后投资回收期为5.56年。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一、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X市位于X省西部,2、地形及地貌概况X市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交叉分布,地形比较复杂;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占全市面积的61.7%;其次为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27.1%,河谷平地面积约占11.2%。X市地势东南北大多为山地,地势较高,西部地势较低。一带地势较高,地形险要,海拔在600—900米左右。西部X水河河床最低点海拔只有64米。高低相差悬殊。中部偏东地势较高,成为赣湘水系的分水岭。X市中心城区的地形属丘陵地带,X水河两岸有较平坦的农田和略有起伏的平坦区,一般海拔在89—130米左右,其中安源及青山两面临山,高差较大。3、地质路线区域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出露良好。区域褶皱基底为泥砂质碎屑岩山碎屑岩——喷发熔岩。根据钻探揭露及现场地质调查,自上而下为:素填土:棕红色,主要成份为强风化泥岩,成份单一。淤泥质土:灰褐色,软塑,压缩性大,为池塘淤积而成。耕植土:浅棕一灰褐色,软塑,含水饱和,含植物根茎等腐殖质。该层由于松软,含腐殖质等原因,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置换。砂砾土:黄色、中密、颗粒较均匀,其成分主要为石英燧石等。粉砂岩、石灰岩:前4公里为粉砂岩,棕红色,强、中风化,遇水易泥化,硬塑,具粘性,该层全区域发育,系白垩系紫红色粉砂岩强风化而成。该层泥岩不处在水浸的状况下其稳定性较好。后2.15公里为石灰岩,灰白色,中风化,强度较高,节理较发育。4、气候X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霜期短,冬季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4.8℃,历年最低气温—8.6℃。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567毫米左右,以1962年降水量最多为2083.4毫米,1971年最少为1086.4毫米,历年上半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尤其是4-6月降水量集中,多为大到暴雨,三个月雨量达7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44%。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麻田乡,达到5、水文市域境内主要河流有五条6、地震根据GBl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附录D《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参数过度的说明》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路线经过该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即对应原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因此设计可不考虑抗震设防。二、基础设施条件拟建项目位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其所在地属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规划范畴。该地地形地貌属于开阔平坦,缓丘间谷地,丘陵地貌单一,而且社会依托条件良好,适宜项目的运营生产。1、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区工业园交通便利,东临浙赣铁路,国道经区中心贯通东西,北靠沪瑞高速并设立挂线与至相连。境内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讯发达,经济信息网已全面开通,为及时获取高新技术和产业流通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生产要素条件项目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将根据项目建成后,生产日期(330天),日产高强度瓦楞原纸(910吨),生产、管理等主要建筑物面积(51900平方米),职工人数(451人)以及拟购置设备类型数量等综合因素确定。(1)燃料动力根据相类似项目生产所需燃料动力资源确定,项目燃料动力主要为电、煤资源。①耗电量计算如下:日耗电量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未包含原料场地钢棚等不耗电或极少耗电建筑物面积)耗能20w计算,机械设备耗电量根据企业提供拟购置设备资料进行估算,日用电按282100Kwh计,=37100平方米*20w/平方米*24d*0.6(系数)+282100Kwh=292784.8Kwh/D年耗电量为9661.9万度。距离拟建厂址直线距离1.8公里处已设有110KV西郊变电站,能满足本项目的用电需要。输入电源采用一回路电缆VLV29-6000,3×25直埋地敷设至厂区内,电压降为0.08%,并通过l0KV电缆向各生产车间送电,电源电缆厂区外部为2200米,厂区内部为②耗煤量计算如下:根据项目生产工艺和技术,企业主要用煤环节来源于锅炉蒸汽,按出气量65T/h耗煤4.2吨计算,全日耗煤100.80吨,每年耗煤数量在33264吨左右。X是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俗称“江南煤都”,2008年原煤产量达到了1120万吨,根据X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2004.11.10)的要求,2010年X市原煤产量将达到1400万吨以上,并且还有大约300万吨的外地(湖南、湖北以及安徽)原煤进入X市场,因此本报告认为项目所处区域燃煤供应能完全满足项目生产需要,且价格低廉,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水资源项目生产和职工生活都将会使用水资源,其其耗水量计算如下:日耗水量=日产纸量*吨产用水量(平均数)+职工人数*单人日用水量(平均数)=910吨*18560L/吨+451人*75L=16923.425吨年耗水量为558.47万吨。本项目计划修建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90%以上的生产废水可以重复用于生产各个环节,且纸页干燥蒸发而损失的35%的水量需要补充,固本报告进行估算用水量将按照补充清水量进行计算,其计算如下:日补充用水量=日产纸量*吨产用水量(平均数)*(1-35%)*10%+职工人数*单人日用水量(平均数)+日产纸量*吨产用水量(平均数)*35%(蒸发水量)=910吨*18560L/吨*(1-35%)10%+451人*75L/人++910吨*18560L/吨*35%=7043吨年补充用水量=日补充用水量*330=7043吨/日*330日=232.419万吨因此本项目实际需水量大约为232.419万吨/年,项目区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水资源供给丰富,其城镇集中供水管网也已经铺设至厂区周边,同时通过综合循环利用生产废水,完全可以满足该厂用水需求。3、原材料来源本项目生产的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国内一级废瓦楞纸箱(一般为超市级及挂面瓦楞纸箱,基本剔除烟花炮筒)、AOCC(美废),在本项目周边的城市有X市中心城区、X县城区、X县城区、X区和湖南省的长沙市、株洲市、浏阳市城区、醴陵市、茶陵县、攸县等城区所收集的城市垃圾中的一级废瓦楞纸箱可供应项目生产需求,AOCC(美废)每年从国外进口,货源充足。因此本项目材料来源充分可靠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升,直接带来了纸制品包装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国内高强度瓦楞原纸的需求增长加快,而由于长期以来瓦楞原纸附加值低,国内产能不做,造成国内供求缺口大,大量依靠进口的局面近年难以改变,高强瓦楞原纸的消费量年均增幅近30%。据2007年统计数据来看,其需求缺口已扩大到145万吨左右。2008年-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主要进口纸品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高强瓦楞原纸的进口量却增长了逾10%,接近165万吨,占整个纸及纸板进口量的22%以上。同时据《造纸工业“十一五”规划》预测,2010年,我国高强瓦楞原纸的年消费量将达到2200万吨,供需缺口将高达520万吨。本项目建设投产后,不但能有效满足我国高强瓦楞原纸的自给率,而且还能凭借运输优势和先进的环保循环生产技术,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给下游使用企业直接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二、产品市场分析1、市场供应预测目前,我国高强瓦楞原纸生产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地区三大生产基地:(1)华北地区:京津唐包括河北、山东部分地区,主要企业有河北冀腾纸业、保定满城三联纸业、保定江城造纸厂、保定城东造纸厂、河北承德兴业纸业、天津板纸厂、山东太阳纸业、山东淄博板纸厂、山东晨鸣齐河板纸厂、山东华众纸业等,年总生产能力约为300万吨。(2)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苏州、昆山包括附近的浙江、江苏一些地区在内,主要有上海实宏纸业、无锡荣成纸业、浙江景兴纸业、安徽山鹰纸业、安徽和景、浙江富阳地区等,年总生产能力约为350万吨。(3)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东莞为主,东莞理文造纸厂、玖龙纸业、东莞金洲纸业、中山联合鸿兴纸业等,年总生产能力约为420~480万吨。第一基地覆盖了北京、天津、京津环渤海经济带,第二基地包括上海、苏州、南京、无锡、镇江、南通、张家港等地,第三基地贯通了广州、东莞、中山、珠海、惠州、香港、澳门、佛山、深圳等经济开发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经贸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对生活消费品的包装要求较高,因而高强度瓦楞原纸的需求较大,且具有厚实的经济基础可对其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三大箱纸板生产基地的企业平均规模为年产10-30万吨左右,不少企业正在投资提高产能和扩大规模,有的大型企业已超过100万吨以上。从目前国内箱板纸生产布局来看,生产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地区,中西部尤其是西南片区产量和产品档次都很低,X省瓦楞原纸的实际产量一直在22.5万吨/年左右徘徊,只能满足省内需求的10%左右。2、市场需求预测据资料统计,2007年我国高强瓦楞原纸生产完成820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3.35%,进口145万吨,比上年112万吨进口量有较大幅度提高,高强瓦楞原纸的生产和消费量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这说明高强瓦楞原纸市场蕴涵着巨大的需求潜力。X省目前高强瓦楞原纸消费量约215万吨,主要从省外(国外)调入。专家指出,未来十年,中国造纸工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需求量仍然持续增长。2007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量为6600万吨,较上年5930万吨增长11.30%,人均消费量为50公斤,较上年增长5公斤,接近目前世界平均消费水平。2000~2006年,纸和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13.44%,消费量年均增长10.76%,均高于同期我国的国民经济GDP年均增长率。我国“十一五”包装工业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其中,纸包装制品将达到2000万吨,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尽管纸包装制品增长为最快,但在品种及质量上仍不能满足出口和高档商品的需要,因此约有1/4的缺口还需要依赖进口解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纸品包装材料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而纸品包装材料主要是以箱纸板和瓦楞纸为主。由于国内优质长纤维原料缺乏,目前生产箱纸板主要是以废纸作原料。国内品质最高的箱纸板基本是以100%进口废旧瓦楞纸箱为主要原料生产高强瓦楞纸,或采用采用原生牛皮浆挂面生产牛皮箱板纸,也有采用全进口废纸或配用一部分国内回收废纸生产。高强瓦楞原纸是重要的包装物料,当前,我国的包装正处于良性发展时期,对纸和纸板的需求日益增大。我国的造纸能力充沛,但在高档、高强度的纸板生产上,由于我国长纤维原料的缺乏,迄今为止,在我国也没有采用100%原生牛皮纸浆生产的牛皮箱纸板和瓦楞原纸。在箱纸板中,高强箱纸板约10%,需要依赖进口。X省2007年瓦楞原纸的总产量约为75万吨,其中高强瓦楞原纸总产量约为22.5万吨(占瓦楞原纸总产量的30%),主要是利用国产混合废纸生产的中、低档产品。随着国家提出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展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档箱纸板和高强瓦楞原纸的需求将稳步增长。目前,中西部地区还没有一家大型高档包装纸板生产企业,从高强瓦楞原纸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看,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产量占全国市场供需差额的比例6%左右,而且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装备,其产品质量将达到和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其国内市场销售空间将十分广阔。三、项目建设必要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强瓦楞原纸生产按国家发改委40号令规定,属于限制类项目,但年产量达10万吨及以上的瓦楞纸生产项目属国家允许类项目。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加强环境保护、废物利用及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符合X省和X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2、项目是解决影响区域内对高强瓦楞原纸需求的需要高强瓦楞原纸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品。该项目利用项目周边省市以及国外丰富的废纸和废木屑资源优势,生产替代进口的高强瓦楞原纸,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3、满足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需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寻找新的资源或可再生资源,以及合理的综合利用现有的宝贵资源将是我国今后如何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早在1996年国务院就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倡导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并把节约放在首位,一切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都必须节约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千方百计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重大技术经济政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须依赖的石油、煤炭、水等均属于资源的范畴,均属于全人类、全社会所必须予以保护和合理综合利用的资源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1998)716号)同时废止。对审定合格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主管部门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是各级主管税务机关审批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的必要条件。4、项目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减轻当地劳动就业压力的需要随着国家对造纸行业生产门槛大幅提高,纸业的价格也愈发上涨,X通过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环保循环造纸技术,可最大限度节约林木资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既利润可观,更是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行业,而且高强瓦楞原纸行情形势看好,是理想的投资项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减员增效”、“下岗待业”、“人员分流”,势在必行。本项目可以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并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安排好富余人员,减轻当地劳动就业压力。

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一、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产品为高强瓦楞原纸,年产量为30万吨。二、产品终端用户根据生产的产品分析,本项目所产的高强瓦楞原纸就近销往化工、电子制造、纺织等行业,特别是项目所在地位于我国传统的烟花爆竹生产区域,该行业对B类高强瓦楞原纸的需求特别巨大。三、工艺方案本工程生产主要分为两个工段,分别是制浆和抄纸工段。项目主要以国外和国内废纸为主要原料,经水力碎浆机碎解后,再通过纤维分离、压力筛、多圆盘浓缩、长网抄纸、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卷纸、复卷等工序生产高强瓦楞原纸。(1)废纸制浆:主要包括水力碎浆、高浓除砂、纤维分离、低浓除砂、多圆盘浓缩、磨浆和精筛工段。水力碎浆:经人工拣选后的废纸经链板输送机送至水力碎浆机内和水通过转盘旋转产生的水力旋流及底刀环对废纸的碎解促使废纸碎解为纤维悬浮液,然后经过装配在浆槽下部的筛板筛选后,良浆通过筛孔经过接在草地下的浆管流至贮浆池。槽内留下的粗渣,不能通过筛板的杂质由除渣机连续排出。高浓除渣:来自于水力碎浆机的纸浆从高浓除砂器顶部沿切线方向泵送入除砂器,使浆料在除渣器内作高速的旋转运动,相应的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浆料按螺旋线向下运动,浆料中密度大的重杂质受离心力的作用大而被甩到器壁,沿器壁缓慢旋转下落,沉降到集渣器中。在集渣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压力水,稀释回收混入杂质中的好纤维,粗渣由排渣阀定期排走,良浆沿着中间出浆管外壁作向上的螺旋运动而排出。纤维分离:浆料以一定的压力从槽体呈切线方向的进浆口进入,在叶轮的高速旋转作用下,浆料形成强烈的涡流。浆料中的轻杂质所受的离心力较小,便被集中到涡流中心向槽体大端移动,并从前盖中心的轻杂质排放口连续排出,而重杂质获得较大的离心力被抛向涡流外缘,沿锥形槽体内壁经重杂质排出口被推入呈切线方向安装的高浓除渣器中,然后落入除渣器的集渣器内而被排走。夹杂在重杂质的纤维则有除渣器上出口回收。浆料中未离解的纸片、纤维束在旋转叶轮的作用下被离解,并通过叶轮后面的筛板进入筛鼓内。此时,仍未被离解的细小纸片再借助于鼓状转子的高速旋转以及转子与筛鼓之间形成的紊流再次受到离解作用。通过筛鼓的量将从设在筛鼓外部的良浆管排出,尾浆从设在筛鼓内部一侧的尾浆管排出。纤维分离机排出的轻杂质经振动平筛处理后的排出,尾浆进入安装在复式纤维分离机后的小型的复式纤维分离机离解尾浆中的纸块。中浓除渣器:纤维分离后的浆料进入低浓除渣器后形成涡旋流动,利用纤维和杂质的密度差和形状差将两者分离。多圆盘浓缩机:浆池浆料进入多圆盘浓缩机的网槽后,由于网内外的液位差,使浆料中的水滤入网内。从一端的排水管排出。纤维留在网上形成薄浆层,并被带出水面,从网笼输送到压辊,再从压辊用刮刀浆浓缩浆料刮走。磨浆:经过多圆盘浓缩机浓缩后的料浆进入盘磨后浆料在高速转盘的巨大离心力作用下,从盘磨中心向圆周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纤维受到摩擦力、扭力、剪力、水力及热力等各种作用,对纤维起到撕裂、分丝、帚化、压溃、弯曲和揉搓的效果,而切断作用较小。筛分:磨浆后的浆料在压力筛内利用筛鼓内外的压力差和旋翼头部的正压力作为筛选动力,利用旋翼高速回转所产生的压力脉冲起自清洗作用,未经筛选的浆料从进浆口沿切线方向连续进入筛鼓,合格纤维通过筛孔流向筛鼓外,经良浆管进入调浆箱,留在筛鼓内的渣浆在浆流和旋翼下的推动下经底部的排渣管排出,回磨浆机精浆。(2)抄纸工段:主要为长网纸机抄纸过程,包括流浆箱、网部、压榨、烘干、卷纸和复卷。流浆箱:精选后的浆料经调浆箱调整浆浓后进流浆箱经浆料分布装置、浆料匀整装置和上浆装置把浆料均匀而稳定的流送或喷布到成型网上。采用气垫式流浆箱网部:来自流浆箱的浆料在长网成型,经胸辊、成型板、脱水板、水腿、吸湿箱、真空箱和伏辊等脱水元件脱除大部分游离水分,形成具有一定湿强度的湿纸页进入压榨部。压榨部:来自网部的湿纸页在压榨部经两道大辊双毯压榨脱水成为干度约45-48%的湿纸幅进入烘干部。烘干部:湿纸幅经压榨部压榨后进入烘干部进行烘干,纸机的烘干部采用单挂及双排缸的组合排列方式,纸的两面交替地与平滑的传热缸面相接触,达到纸两面较均匀受热并有较一致平滑度的要求。烘干后的纸幅送卷纸部。卷纸和复卷:干燥后的纸幅经卷纸机成卷后再经复卷机切边后即为成品。复卷机切下的损纸回水力碎浆机回用于生产。项目拟建工程生产工艺及排污环节流程见下图:美废美废国废人工拣选※链板输送水力碎浆※▲高浓除砂器※★:废水※:废渣▲:噪声纤维分离机※▲中浓除砂器※圆网浓缩机★▲双盘磨机▲压力筛调浆池流浆箱上网、真空箱、洗网★压榨★烘干卷纸复卷※成品第一循环水第二循环水第三循环水蒸汽

第五章土建工程一、主要设计依据1、厂址概况本项目位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北纬274°49′,东经114°40′。距X市经济开发区政府2.8公里,距南昌180公里2.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5—18℃年最高气温39年最低气温–36年平均降水量1600mm主导风向东南风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lm/s基本风压:0.30KN/m2基本雪压:0.40KN/m23.抗震设计标准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测区内100km范围内,无地震震中记录。依据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工程不需设防。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X公司拟建厂址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厂区南面(约100亩)已由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初步整平,但比紧靠的320国道高出1.4米左右,北面(约150亩)则低出1.2米左右。X公司拟建厂区地质构造上属乐塌陷带表水复向斜北翼;岩层产状;一般倾向东南,倾角为50°-60°,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洪积、圾积、残积粘性土,含碎石、卵石。厂区优层岩为二送系含泥,炭质石灰炭间夹薄层钙质粉砂岩。二、建筑设计1、建筑平面配置本项目厂房的配置,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工艺流程和生产操作的要求,功能分区明确、合理,交通方便,便于生产操作,力求厂房平面规整、造型美观大方。2、建筑立面设计建筑造型以满足工艺特征为前提,建筑体型力求简洁,装饰协调。3、建筑装修鉴于本项目所使用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且设备多体积大,结构形式采用钢混结构形式,屋面采用彩色压型钢板。辅助生产及生活用房外墙厚度可用240mm厚砖墙,门窗可采用密闭性较好的塑钢门窗,楼地面采用面砖,外墙面采用瓷砖贴面,屋面采用架空隔热屋面,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办公及生活环境。三、结构设计根据厂房特点,结合施工条件,为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避免对现有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经方案优化,分别采用不同结构形式。1、生产厂房和成品仓库车间柱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操作平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系统采用轻钢结构。因该两处车间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因此在此环节必须做好密闭、除尘工作,避免粉尘逃逸到外部环境,造成污染。2、原料库房系统这部分将单层钢棚结构,以其达到减少建材投入,降低投资的目的。3、公用及辅助设施(1)综合维修车间等公用辅助设施采用钢结构钢架形式,柱距6~9m为宜。(2)车间调度室、办公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生活设施生活区建筑层主要是职工住宿及部分辅助性设施。该建筑采用钢混结构。四、车间配置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车间内部的配置,主要应考虑物流、工作人员的合理通畅,尽量减少来回倒运情况的发生,同时认真考虑了消防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等措施。

第六章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一、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工艺物料输送短捷,人、货合理分流,生产管理方便;(2)功能分区明确,建构筑物布置紧凑,路网设置合理,力求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以求节约用地;(3)满足现行的设计规程和规范的要求。2、平面布置项目位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为新建项目,预计征地面积250.40亩,该地地形地貌属于开阔平坦、缓丘间谷地,丘陵地貌单元。本工程为年产高强瓦楞原纸30万吨,日产高强瓦楞原纸910吨(工作日为330天,生产符合80%),主要建构筑物包括:办公、生活设施;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原料场地等设施。考虑到项目建成投产后,车辆进出频繁,交汇行驶量大,因此设计本生产区主干道宽12米,其他通道9米,与各车间横竖贯通;车间之间、厂区道路厂区各车间内根据工作人员的多少,设立卫生间,污水汇入化粪池,经处理后排入场区污水管网。3、竖向布置厂区竖向设计的原则是:在满足生产、运输、安全,卫生及排水等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厂区现有场地地形条件和排水系统,与总平面布置统一考虑,合理设计。厂区排水系统的设计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模式。项目生产中产生的污水经污水系统处理后可回用至碎浆、稀释等生产环节,这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雨水一般都由道路两旁的排水沟顺地势汇集于场区排水系统,最后经初级沉淀汇入厂区清水池用作生产用水。4、运输、运输设备及道路(1)运输场区应布置汽车衡1台,对入场原辅材料,如:废纸、煤等进行计量。购入得分原辅材料基本上由汽车运送至厂内,通过汽车及场内小型运输系统送至原料库房堆存处理。本项目年运入量约为42万吨,外运量约为31万吨,日均运量为2200吨左右。(2)运输设备项目主要运输设备采用的是汽车,公路运输由社会统筹运力解决。(3)道路本项目建设道路设计,厂区内道路路面主干道红线宽度按12m进行设计建设,至各功能区道路路面红线宽度按9m进行设计建设,道路呈宫格形布置,把生活、生产、原料存放区分开,使厂区功能分区明确,以满足生产和管理需要。项目新建道路约长2100m,(含厂区外连接道路30),水泥砼路面铺砌面积约为19200㎡(合28.80亩)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2cm;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5cm;级配砂砾垫层厚15cm。5、厂区排水厂区排水采用明沟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设置盖板沟,收集地表水及路面雨水,汇集后统一排出。6、绿化(1)绿化设计原则厂区绿化本着不影响生产,不影响车间采光,不影响管架和地下管线的铺设,不影响运输,保证道路视距的基本原则,尽量选用适于分宜地区种植、易成活、树叶茂密、抗病害和有害气体的速生树种和花卉。由于厂区有害粉尘相对来说要多于一般地区,因此在树种的选择首先应考虑的是有强吸附能力的树种,由于厂区刚刚新建,应考虑速生树种以便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生态效应。(2)厂区绿化形式本工程的绿化形式主要为道路两侧的绿化以及空场地绿化。在厂区道路两侧植以常绿和落叶树种,使得厂区在夏季有足够的避荫之处,冬季有充足的阳光,以达到采光的需求,这两种树种的搭配可以相互弥补不足。在色彩上,绿色作为冷色系,在视觉上可以软化工业化建筑的生硬,从而达到建筑融于环境的效果。为了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达到除尘降噪,美化工厂环境的目的,考虑在厂房四周植树栽草,选用当地树种进行绿化,如樟树、柳杉、柏树、雪松、月季等,厂区绿地率为35%。二、公用工程1、给排水(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4)《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150-835)工艺专业提供的工艺图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给水项目给水分为生产给水和生活给水两部分。生产用新水来主要自深水井,配套备用水源来自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集中供水系统,建设10000m3清水蓄水池,用作生产及消防水源。其用水量为7050m³/d,经新建供水管道送到各用水点,水压为0.4Mpa。废水处理得再生水再循环使用,由泵送入各使用点循环使用。生活用水来自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集中供水系统,由新建的DN100的自来水管供给,用水量32m(3)消防用水车间内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外按照消防要求设置多个室外消火栓。本工程厂区室内消防用水按10L/S计,室外消防用水按20L/S计,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消防用水来自安源区高坑镇集中供水系统以0.4Mpa的水压送到各消防用水点。(4)排水1)生产废水返回生产系统尽量不外排,少量废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2)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3)厂区雨水经雨水系统收集后汇入清水池。2、供电(1)设计依据1)《建筑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低压配电设汁规范》(GB50054–95)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6)工艺专业提供的工艺图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用电负荷及性质本工业厂房中大部分为三级用电负荷,局部为二级用电负荷。根据计算负荷以及生产安排,车间共设四台变压器,其中制浆车间设两台1200kVA变压器,其余车间公用两台1000kVA变压器就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3)供电方案l)供电电压等级:开闭站至车间输电:10KV低压动力:AC380/220照明:AC220V安全检修照明:AC36V电解车间:DC1.8-2.5V2)线路及电缆敷设高压采用电缆馈电;低压动力采用放射式与干线式相结合方式供配电。(4)车间变配电所设置设4个车间变配电所(10kV/0.4kV),高压开关柜HXZ15-12为变压器供电。根据计算负荷车间共需四台变压器,设置位置分别为制浆车间设两台1200kVA变压器;抄纸车间设两台1000kVA变压器,其中抄纸车间的变压器与生活和办公设施共用。每道工序均设置相应的配电动力箱,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混合式配电及控制方。各车间低压用电设备分别设置断路器或熔断器作短路保护和设置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10kv出线及各车间高、低压进线处分别设置有功和无功电能表。(5)照明1)各车间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照度的要求设置,控制室选用高效节能荧光灯具,厂房选用高效节能混光灯具。2)检修灯采用36V手提式安全灯。(6)厂房防雷及接地1)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的要求设置。2)厂房防雷按三类建筑防雷设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3)车间安全接地采用TN—C—S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4)低压总进线处设电涌保护器。(7)通信由320国道连接场区内通讯线路即可正常使用,各车间设生产电话。

第七章环境保护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本项目厂址位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荒坡地。该厂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多雨,春、秋短,夏、冬长。年平均降雨量1600mm,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低气温-7℃,最高气温40.0区域区内无密集居民区及重要建筑设施,经调查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现象发生。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加速度g<0.05,属区域内稳定性较好地区,项目建设时可不考虑建筑设防。项目周围无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园林、旅游景点等,项目外围范围内有部分梯田及村庄,未被征用的农田及溪流应禁止未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的生产废水排入。项目区域内常见的野生动物有兔、蛇类等,未见国家保护的动物。区域内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地带,阔叶树种以栲属、青刚栎属、石栎属为主,针叶树种以马尾松、杉木、毛竹为主,属人工林。此外,分布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丘陵灌草丛,未发现国家保护的植物。具体的环境保护效果和影响以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准。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1、设计依据(1)《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令第253号文;(2)《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6年12月26日颁布;(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6)国环字第003号文件;(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件。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执行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执行一类区域标准;(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执行二级标准;(4)《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8978-1996),执行二类标准;(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一类标准;(6)《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执行二类标准。三、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1、污染因素分析(1)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施工期的环境污染来源于场地平整及设备布置、选址场地平整、设备的布置、场间道路及其他相关设施的建设,其污染因素包括环境空气污染、噪声、水污染和固体废物。1)噪声本项目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道路、土建、隧洞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和震动。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凿岩机、空气压缩机、风镐、搅拌机、振动碾等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5m处的噪声可高达90~98分贝;交通运输噪声如自卸汽车、载重汽车、农用汽车、拖拉机等噪声一般为70-115dB,属流动噪声源。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将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产生不利影响。2)空气污染施工中由于挖取土(石)、填方、弃土、推土及搬运泥土和水泥、石灰、沙石等的装卸、运输、拌合过程中有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同时,道路施工时运送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都会引起扬尘污染,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扬尘的污染尤其为严重。此外,施工期还有各种燃油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含有少量烟尘、N02、CO、THO(烃类)等污染物废气。施工废气对当地环境不利影响相对较小,但也应予以防治。3)水环境污染A、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的油污染。B、堆放的建筑材料、施工弃土被雨水冲刷对周围水体的污染。C、地表植被的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对水体的污染。4)固体废物A、废弃的建筑垃圾;B、平整场地、修建道路以及其他相关设施所产生的余土及废石。5)生态环境影响A、本工程虽然属于山区建设,但地势相对平缓,土石方总量不大,厂址内部填挖土石方工程整体较平衡,但道路及建筑物基础填挖使周围的植被遭到破坏,少数农田被侵占,地表土壤裸露,从而使附近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由于工程的需要,会改变原有的山涧水的流量,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C、将减少当地的耕地、林地和植被面积。D、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弃土,如堆放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是暴雨引发的地面径流,不但会对附近水体水质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易引发河床抬升,河道阻塞等问题;另外山体的挖掘方式不当,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E、项目建设将改变用地的性质。区内植物被破坏,生物的生产能力降低,对地表径流的蓄积功能丧失,生态系统退化。F、造成景观破坏,开山取石、表土剥离将破坏山体的表层,毁坏植被造成岩土裸露,且植被难以恢复,从而破坏自然景观。(2)项目营运期污染因素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和污染物主要有:物料转运、烘干等过程以及物料堆场散发的粉尘。风机以及磨机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此外,生产中还有少量生产废水及少量生活废水。为了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上述各种污染源,本设计从工艺上和污染治理上均采取了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四、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尽量不选择耕地作取土区,如果工程需要,在挖掘时,应将表层上皮(30cm)保留,用于土地复垦,以使对农业的影响降至最小;2)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缩短临时占地时间,施工完毕,立即恢复植物或复垦;3)尽量减少运输道路的作业面,将植被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保护自然资源,不准乱砍乱伐林木,禁止打猎;5)施工车辆应在临时车道上行驶,以免损坏农地和林地。(2)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灰土搅拌是施工期主要固定尘污染源,对搅拌设备应有较好的密封;2)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泥、石灰等材料运送时运输汽车应完好,不得超载,并尽量采取遮盖、封闭措施,以防泥土洒落,减少起尘量。水泥、石灰等容易飞散的物料,应统一存放,并采取盖棚等防风遮挡措施;砂石的筛料,水泥的拆包等应在避风处进行,起尘严重的场所四周要加设挡风设施;3)为防止施工期挖、填土方,平整场地起尘,应视气候状况定期在施工地面撒水,使表面有一定的湿度,减少扬尘。(3)施工期噪卢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单位应注意施工机械保养,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给在较高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并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业时间或进行工作轮换。2)施工设备及车辆在施工运行时,禁止乱鸣喇叭。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尽量在白天进行,最大限度地控制噪声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避免惊扰附近的野生动物。(4)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尽量避免向山坑中乱倾倒施工垃圾和弃土,严格管理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严禁油料泄漏和倾倒废油料,在雨季期施工时,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水污染。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1)废水污染物情况及治理措施拟建工程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总量约2700m3/h。其中生活污水量约31m3/h,全部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供清水循环系统使用。生产废水包括多拟建工程废水处理工艺根据生产用水的要求分为纤维回收和深度处理两个过程。主要包括斜网过滤和高效浅层气浮,深度处理包括A/O生化处理、气浮和微滤。设计处理能力为16000m3/d,设计出水水质为SS≤30mg/L,COD≤70mg/L。1)纤维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首先满足浊水循环系统用水量要求后;剩余废水通过斜筛过滤和高效浅层气浮分离出废水大部分纤维,回收的纤维送制浆工段回用,经回收纤维后的废水和集水池来水进入A/O生化池和加药气浮处理后的废水水质SS低于50mg/L,满足中清水循环系统用水要求,在满足中清水循环系统用水量要求的基础上,剩余中清水进行微滤处理后供清水循环系统使用。2)A/O生化处理池:废水在A段的主要作用是对菌种的筛选与优化,在A段微生物主要是对有机物进行吸收和吸附,而对有机物的分解主要是在O段完成的。考虑到需要对废水中二次胶黏物、阴离子垃圾、硫酸根、Ca2+等容易产生纸病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A段停留时间约1.5h左右。由于大部分有机物在兼氧槽中被脱磷菌所收咐,因此,在氧化槽(O池)中的丝状菌生长受到抑制,可形成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避免污泥膨胀。污泥由池底排泥管送污泥压滤机,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气浮系统。3)气浮系统:A/O生化处理后的由于生物脱膜和污泥流失等原因使得废水中的SS浓度有所上升,为了满足中清水循环系统用水水质要求。需要对废水中的SS进一步进行处理,废水在气浮槽内加入混凝剂降低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脱稳、絮凝、结合,形成大的絮凝颗粒而有利于分离。气浮系统产生的大量微细气泡吸附在水中的絮凝体、悬浮物和胶体等周围,是其比重小于1而上浮到水面,呈泡沫颗粒状,用机械刮板刮除,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4)微滤:拟建工程选用微滤机对气浮系统出水进行过滤,确保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能够满足清水循环系统用水水质的要求,即SS浓度低于30mg/L。拟建工程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斜筛斜筛高效浅层气浮A/O生化处理气浮微滤进清水循环系统生产废水进中清水循环系统回用制浆工段回收纤维污泥脱水机污泥调节池泥饼外运填埋滤液(2)废气情况及治理措施为减轻和防止燃煤产生的烟气对外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拟在厂区内建设一座供热锅炉房,内设两台总供汽量为65t/h的流化床型锅炉,该类型锅炉具有污染物排放量少、热效率高、供热稳定等优点。因此,锅炉排放的烟气能够被环境所接受。(3)噪声情况及治理措施拟建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复式纤维分离机、振筛、双盘磨、抄纸机以及污水处理站机泵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主要是设备电机运转产生的机械噪声。拟建工程首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且根据噪声产生的特点及位置情况分别采取减振、消声、吸声及隔声措施,拟建工程对噪声的治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设备选型上选用低噪音设备,对泵类设备采取减震基础,设置隔声罩,并且室内设置,在设备基础设置衬垫,使之于建筑结构隔开。设备噪声经降噪处理后车间内噪声值小于70dB(A)。2)对大功率设备采用隔离布置,并采取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如厂房墙壁设吸声材料等。3)在布置有大型噪声设备的厂房为操作工设置隔音的值班室。为操作工配备个人防噪用品。设备布置时远离行政办公室和生活区;设置隔音机房;工人不设固定岗;只作巡回检查;操作间作吸音、隔音处理;厂区周围及高噪音车间周围种植降噪植物。4)对距离厂界较近的噪声源(如水泵房等)重点进行防治。噪声源室内设置,在基础减震的基础上室内墙壁装饰吸声材料。在此基础上水泵房内水泵地下设置进一步降低噪声源强。5)抄纸车间烘干部引风机设置在室外,在1#抄纸车间引风机位置除东侧沿圆周方向3/4范围内设置消声装置;在2#抄纸车间引风机位置除西侧沿圆周方向3/4范围内设置消声装置。在消声装置的侧部为相隔一定距离的消声片组成,消声装置的顶部为吸声隔声盖板,消声片之间的通道,即可满足降噪的要求,同时又能达到通风的目的,可确保降噪量大于25dB(A)。拟建工程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见下表。采取降噪措施后,拟建工程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3)规定的Ⅲ级标准的要求。拟建工程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序号噪声源源强降噪措施降噪效果水力碎浆机80dB(A)减振、室内设置70dB(A)纤维分离机85dB(A)减振、室内设置75dB(A)振筛80dB(A)减振、室内设置70dB(A)压力筛78dB(A)减振、室内设置70dB(A)抄纸机85dB(A)减振、室内设置70dB(A)水泵75dB(A)减振、隔声、室内地下设置65dB(A)污水泵75dB(A)减振、隔声、室内地下设置70dB(A)罗茨鼓风机90dB(A)减振、消声、吸声、室内设置75dB(A)烘干部引风机95dB(A)减震、隔声、半圆型隔声屏80dB(A)(4)固体废弃物情况及处理措施拟建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主要是拣选工序产生的废铁丝及塑料泡沫、水力碎浆产生的泥沙和废塑料、高浓除砂器产生的泥沙、纤维分离机产生的泥沙、振筛产生的废塑料泡沫、中浓除砂器产生的泥沙、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等。本项目废渣总量约23137t/a,均能得到有效处理。五、水土流失防治1、首先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正确执行《水土保持法》和各项农村工作政策,解决受项目影响区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2、工程建设单位应从选址开始正常处理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进厂区道路应尽量避开对植被的破坏,在施工方案及方法上,除了考虑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应尽最维持其原有的自然状态,保护其生态系统相对平衡和稳定;3、随着项目的进展,在项目区周围地区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扩大植被,提高水源涵养林的质量和面积,控制水土流失:4、在项目区周围,特别是生态功能较为脆弱的区域,要积极开展封山育林,对裸露山坡采取人面积植树种草办法,尽快恢复地表植被。补种亚热带常绿树种,培育水土保持林资源,改善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状况:5、加强对项目区周围低山区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工作,积极在项目区周围丘陵上营造水保林、防护林,保护生态平衡;6、根据水保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切实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六、厂区绿化厂区种植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吸附粉尘和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改善小气候,对减弱噪声、美化环境有特殊的功效。本设计考虑在新建厂区周围,设置围墙式常绿与落叶植物,高大乔木绿地区。厂区主干道两侧设置以常绿乔木与绿篱、草皮组成的直结构的树木,因地制宜进行绿化。在厂房等设施咐近,选择对粉尘等污染物有强抗性的树种,高噪声源房外围设置防护林带以阻滞强噪声的传播,达到降噪的目的。在建筑物之间,特意留有空地,用于绿化建设,项目总绿化面积58500m2,总绿化率占利用地的七、环境监测和环保管理机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X公司应设立由总经理负责的环保管理机构,副总经理主管环保工作。公司总部设立环境管理机构,配备5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的具体工作,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环保制度的贯彻落实:环境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的关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和要求,做好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2)按照地方政府给本企业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制定本公司的环境保护年度目标计划,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各种操作程序,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负责监督“三同时”的执行情况,做好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和维修工作,保证各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确保治理效果。建立环保设施的管理档案资料。(4)组织实施本公司的环境监测,监督污水、废气达标排放和厂界噪声达标等工作。负责污染事故的防范,应急处理和报告工作。督促企业搞好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作。(5)负责环保资料的收集,汇总、保管、归档工作,了解掌握污染动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反馈给生产管理部门,防止污染事故发生。(6)企业领导应在环保经费上给予一定保证,每年有计划地拨出专项环保费用用于环保管理和业务培训等。(7)有计划地做好普及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

第八章节能措施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节能。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高强瓦楞原纸30万吨的规模。主要节能措施如下:1、严格按照《节能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2、主要工艺配置和厂房布置要合理,尽可能做到人、物流便捷,实现节能。3、不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设备和高污染的设备进行生产。4、采用合理的配电方式,电气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照明设计推广绿色照明工程产品,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灯具、灯用电器附件和光控开关等,以节约电力能源。较大功率电动机一律采用高压供电。低压系统采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容量大的电机采用与软启动成套的就地无功补偿装置。高压线路导线以及交、直流母线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以降低线路损耗。5、全部搅拌、研磨设备选用高效、节能型;照明光源及灯具采用高效节能光源与灯具;各级配电变压器采用节能型产品,并使负荷处于最佳节能运行状态。6、生产用水按需求尽量循环使用,给排水系统采用新型材料的节能设备,并合理设计控制系统,以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减少新水耗量,节约能源。7、建筑物土建结构设计采用先进合理的设计方案,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以节省建筑材料,节省土建施工时间,减少工作量。工业及民房建筑布置充分考虑朝向,办公室和宿舍均采用单面布置,以充分利用日照。办公室与宿舍的楼梯间,通道均采用声控开关,节约能源。8、热工设备耐火内衬及管道绝热结构合理,材质选用适当,尽量减少系统的散热损失。9、采用自动化检测、控制,保持生产在设定状态下进行。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一、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设计依据及执行的主要规范与标准(1)设计依据本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文件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GBJl6-87)(1997年版)2)《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及附件,劳字[1998]48号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年版)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二类标准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l9-88):8)《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范》(GB4387-84)。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与标准设计执行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与标准主要有: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993年局部修订);3)《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1987);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5)《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LD41-92;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7)《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2、建设地区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主要防范措施(1)主要自然危险因素1)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06-2001图A1),本工程所在地区属于小于6度地震烈度区。地震对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因素比较小。2)雷电:雷击事故有可能造成高耸建(构)筑物和电气设备的破坏。(2)主要防范措施针对以上自然条件,设计考虑了以下主要防范措施:1)防雷:本工程设计的建(构)筑物均属于第三类防雷建(构)筑物,凡高度在15m以上的建(构)筑物均采取防直击雷措施,一般情况下均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带或避雷针。电气防雷与接地保护一并考虑。2)防暴雨:排水为雨、污水分流制,暗管排放。地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流入厂区雨水管道。3、劳动安全措施为确保项目建成投产后有良好的安全、卫生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政策和要求。(1)劳动卫生生产线各工段产生的生产垃圾与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要有专人负责清理,以保护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人员要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要配有男女淋浴室、卫生间等。(2)生产安全1)危险因素分析A、生产过程中各种运转机器设备有可能对人员造成机械损伤。B、各种用电设施有可能发生的跑漏电事故。C、强噪音设备有可能对长期在其旁的操作人员造成一定伤害。2)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A、防火防爆整个建设物采用水消防设施,并辅以化学灭火器材和火灾报警系统。各生产车间按规定距离设置人员疏散口。B、防潮、防雷方面根据生产特点以及规范要求,本项目主要采用的防潮防静电措施有:潮湿房间的电气设备均采用密闭型;所有电气设备均有接地措施;动力杨线采用电缆桥架和导线穿钢管敷设;建构筑物均设有必要的防雷设施。C、防机械伤害方面所有暴露在外的机器运转部分均设置安全罩,车间内设维修间,供日常设备维修用,以保证机械设备运转良好,必要的地方还设置栏杆等,以防止不必要的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D、压力容器本项目所采用的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将严格按照国管件阀门等,均严格按照使用要求进行选型,并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必要时采用进口产品,以防止泄漏。4、管理机构及日常管理工作根据项目实际情况,X公司应设立由总经理负责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副总经理主管这项工作,应在公司设立专职、车间设立兼职或专职人员若干名,具体管理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工作。(一)生产安全管理1、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工厂应建立科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各车间、工段、班组都有专业人员专、兼职管理。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包括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装置开工前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和外来人员安全教育五部分内容,让所有员工了解本厂各种原材料、化工制品、添加剂、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废弃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理特性及其毒性,所有防护措施、环境影响等。3、把好设备进厂关,将隐患消灭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同时加强容器设备、管道、阀门等密封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完好。(二)劳动保护l.对在岗人员及邻近有关人员进行普及性自我救护教育,一旦发生事故迅速进行自我救护,如佩戴防毒面具,敞开门窗等。2.加强防护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的维护保养,保证器材随时处理备用状态。3.加强设备的密封和车间的通风;加强设备管道维护,防止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同时,进行定期检测使之连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一些需要经常打开的设备,必需装备固定式排气系统,减少工作场所可能受到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4.在敞开设备操作和接触物料时,操作人员要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5.凡易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要按规定设计安装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6.所有工人上岗前均按规定进行就业体检,特殊岗位工人需持上岗证上岗,操作人员还应进行定期体检。7.公司应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发给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工作鞋、帽、眼镜、手套、口罩等),并由各级安全员监督这些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5、主要结论和建议(一)主要结论本项目工程设计文件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和措施,包括工艺与设备选型,设备配置、建筑物总体布置、水、电、汽、通风等内容均按有关专业标准,规范考虑安全技术和措施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使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等设施均符合国家的有关的标准、规范及要求。本项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做到循环使用,不外排。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室内工作场所的空气清新,做到清洁生产,使环境不受污染,减少员工职业病危害,也保证了在厂员工和厂区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二)建议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总经理负责制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车间、工段都要设立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对于热力设施,空压机等高温高压设备,更应重点管理,建立安全档案。建立和健全安全、消防应急救援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或灾情,能及时积极应对,防止事故的扩大和恶化,从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2.加强各排放点(废气和污水)的监测,防止排出物超标,这种检测要经常化、制度化,检查时间、地点和检测结果都要做好原始记录。一旦发现超标,要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二、消防1、设计依据和执行的主要规范及规定本工程消防设计依据的主要规范、规定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年局部修订)(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l40—90)(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6B50058-92)。2、火灾危险因素分析项目生产系高温热加工作业过程,并大量使用焦化煤气等燃料物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由于电气事故及使用焦化煤气时爆炸等相关因素而引起的爆燃、火灾事故风险,需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尽可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3、消防技术措施(1)建筑消防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本工程生产厂房的建筑耐火等级均按二级考虑,其防火分区占地面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要求进行考虑。2)防火间距本工程各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除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外,总平面布置中的各建、构筑物间距均满足或超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规定的防火距离。3)消防车道厂区内的道路呈环状布置,可直通所有厂房和构筑物设施,并满足厂区消防需要。4)建筑物防雷保护设施本工程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进行建(构)筑物防雷保护设计,对15m以上的建(构)筑物均设置了防雷接地保护设施。(2)电气消防工程各种电器设备和不带电金属外壳均设置保护接地、接零系统,电动机均设有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对变电所的电缆和电缆夹层中的电缆采取相应的防火、堵火措施。在电气设施集中的重要岗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电气防雷与接地一并考虑。(3)消防给水和消防设备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本工程在主要工艺厂房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室外消防水量均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考虑。在循环水泵站内设两台消防加压泵,每个室内消火栓上设置启动消防加压泵的按钮。厂区室外新水管网为环状,并设有地上式消火栓,间距≤120m。在电气楼主控室设一套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灭火浓度8%,灭火剂喷射时间10s。(4)火灾自动报警为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确保重要电气车间设备及电缆的安全,设计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在车间电气楼设置了一套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感烟、感温探测器、缆式定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声光报警器及相应的控制模块组成。控制器置于电气楼主控室内,能够接收火灾信号、发出声光报警,并联动有关的消防灭火设备。所有火灾报警控制器均置于有人值守的主控制室内。在电气楼各层平面主要设备用房设有火灾报警感烟、感温、缆式探测器或人工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当火灾发生时能发出火警信号并输出控制联动系统进行有关消防设施地启、停。对车间内的各变电所以及需防火地相关部位设烟感或温感探测器。在主要的消防出入口设手动报警按钮,在消防栓内设消防栓报警按钮,在电缆夹层设缆式定温探测器,起到对车间全方位的火警探测。火灾报警线路单独成网,系统内的各类总线及控制电缆全部配管敷设,由电气楼引出的控制电缆利用通廊、桥架进行敷设。4、消防机构、设备和人员配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设计中未考虑设置消防队及消防管理机构,有关工作由企业统筹安排。

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一、项目管理本项目承办单位为X公司。为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拟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1、项目实施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标制和质量管理责任制”的原则进行管理。2、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扩建项目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参建单位的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3、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有资格的监理单位和人员,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理,抓好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4、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设过程中,接受计划、审计等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建成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5、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二、劳动定员与员工培训项目采用连续工作制,年工作日330天,实行三班倒工作制,每班8小时,根据项目的工作制度和设备运转需要,需招聘工人人数451人。本项目设计采用灵活高效的用工管理制度,实行聘任制,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人员和主要生产骨干应从类似企业有经验的人员中招聘。所招聘的工人应具有高中或技校毕业的文化水平,入厂前需经过相应的考试和严格的挑选。项目投产前,要选派部分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进行三个月至半年的经营管理和岗位实践操作的培训。操作人员上岗前,应通过安全教育、操作规程考核,生产前后环节的协作、联系和事故处理等各项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建议企业对职工应有试用期,对管理及生产人员在试用期内不能胜任者,予以辞退,以保证企业投产后高效正常运营。本项目参加培训的人员全部按外委与自培相结合考虑。三、项目实施进度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土建施工阶段、设备安装及调试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