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不同玉米自交系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英文题目:Thedifferentcorninbredlineisnitrogenhighgenotypescreeningandtheappraisal
目录引言…………………………11、材料与方法………………21.1试验品种………………21.2试验设计………………21.3测定方法………………32、结果与分析………………32.1不同施氮水平对自交系的产量生物量的影响………32.2不同氮水平下自交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52.3不同施氮水平下自交系生物次级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62.4不同施氮水平对自交系氮效率的影响………………73、小结与讨论………………8致谢……………………9参考文献……………………10PAGEPAGE12不同玉米自交系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王俊峰(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农艺教育乙班)摘要:通过对自交系植株各器官的氮素吸收、同化、利用效率的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自交系在不同氮水平下产量呈现出明显差异。高氮水平下,黄C产量最高,其次是K12,E28产量最低,黄C、K12在高氮条件下更能发挥产量优势。在高低氮水平下,黄C都表现的产量最高,且具有最高的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效率,表明其在氮素充足与胁迫下,都能充分的吸收土壤中氮素,形成较高的籽粒产量,是氮高效育种中理想的双高效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K12、178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氮效率,是高氮高效型基因型,PH6WC、444、四378、昌7-2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氮效率,表现耐低氮的优势,是低氮高效型基因型,在低氮高效育种中应注意加以利用。关键词:玉米;氮高效;基因型;ThedifferentcorninbredlineisnitrogenhighgenotypescreeningandtheappraisalAbstract:ThroughNC-ⅡThedesign,thedeterminationhybridcombination'sbiomass,thenitrogencontent,analyzevariousnitrogenabsorptionandtheuseefficiency,promulgatesthedifferentgenotypecornnitrogenefficiencyvariancefromthenitrogenabsorptionefficiencyandusingtheefficiencytwoaspects,carriesontheinbredlinedepartmentundertwonitrogenlevelsthecombiningabilityandtheheterosisanalysis,andbreedsselectivelythenitrogenhighlyeffectivestrongsuperioritycombination;Keyword:Corn;Thenitrogenishighlyeffective;Genotype引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对粮食的需求很大,虽然目前世界粮食产量比十年前有所增加,但全球粮食单产增速下降很快,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年均2.7%下降到2008年的0.8%[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目前世界人均粮食收获面积约为0.103公顷,比十年前减少了17.6%[2];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全球粮食需求增加,据人口学家预测,2015年全球人口可达72亿,养活新增加的人口需增加粮食供给23.9亿吨,增加耕地面积15.7亿亩[3],而玉米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年播种面积已超过4亿亩,年产玉米1.41亿吨,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作物的22%和25%;随着玉米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玉米总产量的提高已很关键。中国现有的粮食供给是付出巨大生态成本才实现的,年复一年的重复播种和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已经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的质量[4]。随着发达国家对于依靠多投入化肥、农药而提高单产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越来越重视,粮食单产能否保持以前的增长速度难以确定。目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上世纪90年代初下降0.35个百分点,土地质量每年以0.6%的幅度下降[5],在现代农业生产状况下,进行肥料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环境安全的当务之急。氮肥的大量使用不但使生产成本上升,而且会导致地下水污染[6]。张维理等[7]对我国北方14个县市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调查结果显示,69个点中半数以上硝酸盐含量超过最大允许量(50mg/L)。因而,选育氮高效玉米品种是减少氮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闫湘等对2002~2005年全国20个省、50个养分监测村开展的165个田间试验统计得出,中国小麦、水稻和玉米的氮肥当季利用率在8.9%~78.0%之间,平均28.7%,显然,中国化肥当季利用率较低[8]。同延安研究表明,高肥力地块上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只有18%,这也反映了目前高产地区氮肥利用率低的一个普遍趋势[9]。可见,实现氮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与实现大面积超高产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玉米基因型氮营养特性差异显著。通过培育选氮高效利用的玉米基因型,开发耐低氮胁迫的玉米新品种,发挥玉米生物学潜力,是实现玉米氮肥高效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试验选择自交系27个:郑58、PH4CV、M5168、M3401、9058、齐319、444、铁7922、黄早四、综31、478、合344、B73、四387、P138、中黄204、黄C、K12、吉853、C8605、中17、天四、昌7-2、E28、PH6WC、Mo17、178。1.2试验设计试验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材料选择自交系27个,在高氮(自交系20kg/亩)和低氮(不施氮肥)条件下,裂区设计,氮水平为主区,品种为副区,2次重复。基肥自交系施P2O57kg/亩,K2O3kg/亩,一次性侧深施,其它田间管理同大田。行距50cm,株距24cm,密度5500株/亩。1.3测定方法测定指标(1)成熟期各重复取样2株分器官茎、叶、鞘、穗、籽粒测定生物量及含氮量。(2)收获后,测定穗重、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等指标,计算单产(3)调查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吐丝期和灌浆期测定穗位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1)木质部收集方法新双面刀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勿擦试。晚8时,用刀片迅速于植株茎基部割断,茎基部渗出的第一滴液体弃去(以防污染),然后套上已称重的装有脱脂棉的密封小塑料袋,用像皮筋将口部扎紧,让脱脂棉紧贴切口。第二日早8点,将小塑料袋收回,小塑料瓶取出。塑料袋称重(可得伤流液收集量)、离心取得伤流液,将伤流液于冰柜中冷冻保存,待测。(2)指标测定方法:氮浓度:凯氏定氮仪法;叶绿素:叶绿素测定仪;叶面积:长×宽×0.75;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氮水平对自交系的产量、生物量的影响表1两种施氮条件下自交系产量和生物量的方差分析变异来源自由度吐丝期生物量灌浆期生物量产量F0.05F0.01区组25.948.725.6319.099.0氮处理1158.70267.4174.0618.598.5自交系26110.8994.34121.611.611.942635.2325.7028.381.611.94误差104总变异161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明,不同自交系的生物量和产量区组间差异均不显著,高低氮处理间达显著差异水平,自交系、氮处理与自交系互作的生物量和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因此,不同自交系在生物量和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氮处理和自交系基因型差异造成的。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基因型自交系在不同氮水平下产量呈现出明显差异。高氮水平下,黄C产量最高,达到8004kg/hm2,比平均产量高76.2%,其次是K12,达到7951kg/hm2,比平均产量高75.1%,而E28产量最低。M3401、天四、PH6WC、178产量都明显高于平均产量。低氮水平下,PH6WC产量最高,达到9989kg/hm2,其次是郑58,达到9580kg/hm2,而P138产量最低。黄C、四387、昌7-2、MO17产量都明显高于平均产量。其中,黄C高低氮条件下产量都表现较高,且低氮高于高氮产量。M3401、天四、PH6WC高低氮条件下产量都高于平均产量。K12、178高氮下产量高于低氮,郑58、四387、昌7-2低氮下产量高于高氮,E28在高低氮水平下产量都很低。表2两种施氮水平下玉米自交系的产量kg/hm2序号自交系高氮产量比平均产量增减产%序号低氮产量比平均产量增减产%1郑5846492.411548-64.62PH4CV1589-65.021554-64.53M51684176-8.132783-36.44黄C800476.24842492.55K12795175.1544251.16吉8534505-0.863441-21.47E28552-87.971191-72.88综313704-18.5847388.39478518314.19490412.110C86053417-24.8104059-7.211444537818.4119580119.012铁7922580127.71245854.813M3401737062.313649448.41490584210-7.3143859-11.815B733809-16.11544571.916黄早四1199-73.6162638-39.717合3443344-26.417545524.718四387591530.218637045.619中黄2043749-17.5193161-27.720中173904-14.1201885-56.921齐3191869-58.9212459-43.822P1382905-36.0221410-67.823天四619136.323536722.724昌7-22834-37.624600437.225PH6WC786873.2259989128.326MO17561823.726555927.127178693852.8271786-59.22.2不同氮水平下自交系生物次级性状与产量关系分析表3自交系高低氮水平下穗部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氮水平性状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穗重高氮穗行数0.3001行粒数0.7157**-0.1540穗粒数0.8730**0.4515*0.7713**穗重0.7643**0.11890.4694*0.5302**百粒重0.5855**-0.15660.22520.13390.6377**低氮穗行数0.3310行粒数0.6631**-0.1143穗粒数0.8640**0.4665*0.7723**穗重0.6741**0.05840.4601*0.5325**百粒重0.6303**-0.09460.17230.17580.5083**相关分析(表3)表明,高氮和低氮条件下自交系各穗部性状与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高低氮水平下,相关性都表现穗粒数>穗重>行粒数>百粒重,穗粒数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730和0.8640,而穗行数与产量相关不显著。两个氮水平下,穗粒数都与行粒数和穗行数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穗重与穗粒数和行粒数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相关,而百粒重与穗重表现极显著相关。表明,增加自交系的行粒数、穗粒数、穗重能有效地增加产量,因此选择高产高效自交系应注重这几个指标的表现。自交系在两个氮水平下的5个性状中,行粒数、穗粒数、穗重、百粒重都与产量呈正相关(表3),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2.3不同氮水平下自交系生物次级性状与产量关系分析自交系高氮下生物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表4)表明,高氮条件下,7个生理性状与产量都未达到显著相关。吐丝期和灌浆期生物量与穗位叶叶面积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吐丝期生物量与灌浆期生物量呈极显著相关,表明,在高氮条件下,选择穗位叶较发达的自交系基因型能有效增加植株的生物量。吐丝与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相关都不显著,是由于氮素充足,所以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小,其作用未能体现。表4自交系高氮生物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性状产量株高穗位高穗位叶叶面积吐丝期生物量株高0.0400穗位高0.61**0.17000.32000.19000.15000.22000.24000.24000.51**吐丝期生物量0.51**0.17000.51**0.0300灌浆期生物量0.42*0.25000.46*0.24000.30000.69**表5自交系低氮生物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性状产量株高穗位高穗位叶叶面积吐丝期叶绿素灌浆期叶绿素吐丝期生物量株高0.47*穗位高0.20000.43*穗位叶叶面积0.37000.0700-0.02000.41*0.23000.32000.26000.28000.13000.23000.17000.59**吐丝期生物量0.37000.31000.13000.50**0.27000.2500灌浆期生物量0.28000.23000.30000.16000.46*0.40*0.44*自交系低氮生物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表5)表明,低氮条件下,7个生理性状中,株高、吐丝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而吐丝期叶绿素含量又关系到灌浆期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灌浆期生物量与吐丝期生物量显著相关。因此,在低氮条件下,选择吐丝期叶绿素含量高的生物量较大的自交系基因型有利于产量的提高。2.4不同施氮水平对自交系氮效率的影响表6两种施氮水平下自交系的氮素利用效率序号自交系高氮低氮氮效率氮效率1郑580.4112.455.101.2323.4528.842PH4CV0.2414.743.541.2426.5432.913M51680.2116.323.430.9821.4321.004黄C0.6824.5216.671.7139.2767.155K120.7420.5715.221.2328.5435.106吉8530.4219.658.251.0724.3226.027E280.1317.432.270.7621.4316.298综310.2720.425.510.8725.6722.3394780.2417.534.210.8325.3221.0210C86050.3621.047.571.2031.5637.87114440.3417.545.963.2420.4366.1912铁79220.2418.524.441.4624.3535.5513M34010.3619.567.041.3426.4335.421490580.4518.538.341.6428.4646.6715B730.2524.566.140.8526.4322.4716黄早四0.4721.3210.021.5631.3548.9117合3440.2517.984.501.0423.5324.4718四3870.3218.535.931.5233.5450.9819中黄2040.2516.424.111.0524.5625.7920中170.4219.758.301.4626.4638.6321齐3190.1725.624.360.5623.5613.1922P1380.2114.533.051.1319.6522.2023天四0.3217.535.611.2430.2137.4624昌7-20.2623.546.121.6925.6743.3825PH6WC0.3726.439.781.5428.5343.9426MO170.2319.754.541.3422.3129.90271780.6324.5615.470.5123.4311.95由表6可以看出,不同玉米自交系基因型在两个氮水平下的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与低氮相比,高氮条件下的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效率都呈降低趋势,其中黄C在两个氮水平下都具有最高的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效率,其氮效率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分别为16.67和67.15,是典型的双高型基因型,在氮高效育种中具有良好应用潜力。在高氮条件下,K12和178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氮效率,吸收效率分别为0.74和0.63,氮效率分别为15.22和15.47,是高氮高效型基因型。低氮条件下,444、四387、PH6WC和昌7-2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氮效率,显示出耐低氮的优势,所以要充分发掘耐低氮的具有较高氮效率的遗传资源,以期从中培育出新型氮高效玉米杂交种。3小结与讨论(1)不同氮处理和自交系基因型差异使自交系在生物量和产量表现显著差异。(2)不同基因型自交系在不同氮水平下产量呈现出明显差异。高氮水平下,黄C产量最高,其次是K12,E28产量最低。表明,黄C、K12在高氮条件下更能发挥产量优势。在高低氮水平下,黄C都表现的产量最高,且具有最高的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效率,表明其在氮素充足与胁迫下,都能充分的吸收土壤中氮素,形成较高的籽粒产量,是氮高效育种中理想的双高效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K12、178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氮效率,是高氮高效型基因型,PH6WC、444、四378、昌7-2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氮效率,表现耐低氮的优势,是低氮高效型基因型,在低氮高效育种中应注意加以利用。(3)各自交系在高低氮条件下,对产量促进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穗粒数>百粒重>穗重,而穗重的正向作用较小,选择时可以放宽,穗行数和行粒数中的某一性状不宜过大,但要保证具有较大数量的穗粒数。因此,培育高产高效自交系应注重穗粒数多、百粒重大。(4)高氮条件下,培育高产高效品种,注意选择穗粒数多、百粒重大、穗重大、穗位叶较发达的自交系基因型作为亲本。低氮条件下,培育耐低氮品种,注意选择穗粒数多、百粒重大、穗重大、吐丝期叶绿素含量高、生物量较大的自交系为亲本。致谢本次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指导,在此,我首先要非常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崔文芳老师,在她的细心指导、耐心帮助下才得已完成,同时感谢园艺园林系的各位老师给予的支持和热心帮助;也非常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论文的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才会使我的试验得以顺利进行论文顺利完成。同时也对帮助过我的所有同学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参考文献[1]熊任宇.粮价飙升是亚洲长期“轻农”的结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4,9[2]朱险峰.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J].农业展望,2007,9[3]李世光.无粮食危机也要提高自给率[N].上海证券报,2008,5,6[4]李先德,王士海.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思考[J],2009,9[5]张晓雯.世界粮食危机给我国的警示[J].农村经济,2008,6[6]SchepersJS,BelowFE.Influenceofcornhybridsonnitrogenuptakeandutilizationefficiency.In:WilkinsonD(Ed.).ProceedingsofForty2SecondAnnualCornandSorghumRes.ConfNo42,AmericanSeedTradeAssoc.1987,172~186[7]张维理,田哲旭,张宁等.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5,(1):80~87[8]闫湘,金继运,何萍.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8,(2):450~459[9]赵营,同延安,赵护兵.不同供氮水平对夏玉米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622~627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HY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单元说课课件下载
- 出口委托代理协议书范本
- 出轨家暴协议书范本
- 抽签互换协议书范本
- 定制戒指协议书范本大全
- 房产委托拍卖协议书范本
- 民宿房东分成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件网站
- 空分装置安全管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城镇化施工合同编号
- 麦肯锡《业绩评估操作手册》
-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 化学锚栓承载力计算
- 教育培训机构公司简介范文范本
- GB/T 7409.4-2023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第4部分: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
- 公司合同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看歌词猜歌名
- 中国思想史 马工程329P
- DB65T 2887-2008林业用保水剂应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41813.1-2022信息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测试方法第1部分:语音识别
- SB/T 10569-2010冷藏库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