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远程监控_第1页
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远程监控_第2页
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远程监控_第3页
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远程监控_第4页
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远程监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远程监控第一篇: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远程监控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远程监控一、引言在水源地内,多眼井星罗棋布在水库上。为了确保供水生产的安全、可靠、连续。针对水厂制水过程的特点和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我们采用基于西门子PLC的恒压力供水系统。二、编程控制器概述PLC即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曾作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和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这段话完全道出TPLC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其主要有以下特点:1.可靠性高。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对控制设备安全可靠性的要求,PLC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2.环境适应性强。PLC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可应用于十分恶劣的工业现场。在电源瞬间断电的情况下,仍可正常工作,具有很好的抗宅间电磁干扰的能力,它一般对环境温度要求也不高。在环境温度-20XX5度、相对湿度为35%至85%情况下仍可正常工作。3.灵活通用。在完成一个控制任务时,PLC具有很高的灵活性。首先,PLC产品L三经系列化,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在机型上又很大的选择余地。其次同一机型的PLC其硬件构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任务的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输入输出模块或特殊功能模块组成不同硬件结构的控制装置。4.使用方便、维护简单。PLC控制的输入输出模块。特殊功能模块都具有即插即卸功能,连接十分容易。对于逻辑信号,输入输出均采用开关方式,不需要进行电平转换和驱动放大;对于模拟信号,输入输出均采用传感器仪表和驱动设备的标准信号。各个输入和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十分简单。整个连接过程仅需要一把螺钉旋具即可完成。三、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控翻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主要有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变频器、恒压控制单元、水泵机组以及低压电器组成。系统主要的设计任务是利用恒压控制单元馒变频器控制一台水泵或循环控制多台水泵,实现管网水压的恒定和水泵电机的软起动以及变频水泵与J:频水泵的切换,同时还要能对运行数据进行传输。根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结合系统的使用场所,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1.有供水专用的变频器+水泵机组+压力传感器。这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它将PID调节器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等硬件集成在变频器供水基板上,通过设置指令代码实现PLC和PID等电控系统的功能。它虽然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但对压力设定和压力反馈值的显示比较麻烦,无法自动实现不同时段的不同恒压要求,在调试时,PID调节参数的系统优化比较困难。调节范围小,系统的稳态,动态性能不易保证。其输出接口的扩展功能缺乏灵活性,数据通信困难,并且限制了带负载的容量,因此仅适用于要求不高的小容量场合。2.通用变频器+单片机(包括变频控制、调节器控制)+人机界面+压力传感器。这种方式控制精度高、控制算法灵活、参数调整方便,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但开发周期长,程序一旦固化,修改较为麻烦,因此现场调试的灵活性差,同时变频器在运行时,将产生干扰。变频器的功率越大,产生的干扰越大,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适用F某一特定领域的小容量的变频恒压供水。3.通用变频器+PLC(包括变频控制、调节器控制)+组态软件十压力传感器。这种控制方式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通信接口,町以方便地与其他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通用性强,由于PLC产品的系列化和模块化,用户可灵活组成各种规模和要求不同的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只需确定PLC的硬件配置和UO的外部接线,当控制要求发生改变时,可以方便地通过Pc机来改变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所以现场调试方便。通过对以上这几种方案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变频器主电路++PLC(包括变频控制、调节器控制)十组态软件十压力传感器”的控制方式更适合于本系统。这种控制方案既有扩展功能灵活方便、便于数据传输的优点,又能达到系统稳定性及控制精度的要求。四、变颏恒压供水控制器性能特点1.高效节能。优化的节能控制软件,使水泵实现最大限度地节能运行。由电机学公式可知。系统电机功耗与电机转速成立方关系,在压力不变时。水泵出水量与电机转速成上E比。本设备采用恒压量:r作方式。当用水量减小时,系统保持管嗍恒压,通过降低水泵转速来减少供水量,耗电量按立方特性降低。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设定管网压力,自动控制水泵出水量,减少了水的跑、漏现象。2.设备投资省、占地面积小。本系统与其它供水方式比较,由于主要设备只是控制柜及水泵,省去了大量的设备占地面积,从而大幅度节省了上建投资,而且就设备本身而言,供水量越大,采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价格优势就越显著。3.设备运行合理、可靠性高、配置灵活。采用闭环调节控制技术,达到了恒压供水,避免了由于超压供水造成的电能浪费。变频器采用软起动工作方式,消除了直接起动对电网的冲击和干扰,彻底避免了水泵启动时大电流和水压突增的情况,减少对供电电网的冲击,降低了电机及电气元件的故障率。4.联网功能。采用全中文工控组态软件一Kingview,实时监控各个站点,如电机的电压、电流、工作频率、管网压力及流量等。并且能够累积每个站点的用电量,累积每台泵的出水量,同时提供各种形式的打印报表,以便分析统计。5.减少污染。由于变频恒压调速宜接从水源供水,减少了原有供水方式的二次污染,防止了很多传染疾病的传染源头。五、恒压供水设备的应用场合1.居民区、住宅楼、村镇的集中生活供水系统;2.高层建筑、宾馆、饭店等生活供水系统;3.综合市场、写字楼、商务楼宇的生活供水系统:4.自来水厂、供水加压泵站;5.工矿企业的生产、生活供水、恒压流量供水工艺流程等。湖南智康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www.)强力推荐第二篇:基于PLC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老师;张继涛基于PLC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引言在供水系统中,恒压供水是指在供水网系中用水量发生变化时,出口压力保持不变的供水方式。本文采用计算机(PC)、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组成变频恒压供水监控系统,通过变频调速实现恒压供水、满足节能降耗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及远程监测。用水量变化具有随机性,用水高峰时水压不足,低谷时又造成能量浪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根据公共管网的压力变化,通过PLC和变频器自动调节水泵的增减、水泵电机的运行方式及电机的转速,实现恒压供水,既防止了能量空耗,又避免出现电机启动时冲击电流对设备的影响。工作原理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采用一台变频器拖动两台大功率电动机,可在变频和工频两种方式下运行;一台低功率的电机,作为辅助泵电机启动方式:为避免启动时的冲击电流,电机采用变频启动方式,从变频器的输出端得到逐渐上升的频率和电压。启动前变频器要复位。变频调速:根据供水管网流量、压力变化自动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从而调节电动机和水泵的转速,实现恒压供水。如设备的输出电压和频率上升到工频仍不能满足供水要求时,PLC发出指令1号泵自动切换到工频电源运行,待1号泵完全退出变频运行,对变频器复位后,2号泵投入变频运行。多泵切换:根据恒压的需要,采取无主次切换,即“先开先停”的原则接入和退出。在PLC的程序中,通过设置变频泵的工作号和工频泵的台数,由给定频率是否达到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来判断增泵或减泵。在用水量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辅助泵工作。为了避免一台泵长期工作,任一泵不能连续变频运行超过3小时。当工频泵台数为零,有一台运行于变频状态时,启动计时器,当达到3小时时,变频泵的泵号改变,即切换到另一台泵上。当有泵运行于工频状态,或辅助泵启动时,计时器停止计时并清零。故障处理:能对水位下限,变频器、PLC故障等报警。PLC故障,系统从自动转入手动方式。PLC控制电路系统采用S7-20XXLC作下位机。S7-20XXLC硬件系统包含一定数量的输入/输出(I/O)点,同时还可以扩展I/O模块和各种功能模块。输入点为6个,其中水位上、下限信号分别为I0.0、I0.1。输出点为10个,O0.0-O1.0对应PLC的输出端子。对变频器的复位是由输出点O1.0通过一个中间继电器KA的触点来实现的。根据控制系统I/O点及地址分配可知,系统共有5个开关量输入点,9个开关量输出点;1个模拟量输入点和1个模拟量输出点。可以选用CPU224PLC(14DI/10DO),再扩展一个模拟量模块EM235(4AI/1AO)。PLC通信程序S7-20XXLC硬件功能完善,指令系统丰富。可为用户提供多种通讯方式:PPI方式,MPI方式,自由通讯口方式等。应用自由通讯口方式,使S7-20XXLC可以与任何通信协议已知,具有串口通讯的智能设备和控制器(如打印机、变频器、上位PC机等)进行通信,也可以用于两个CPU之间简单的数据交换。该通信方式使可通信的范围大大增大,使控制系统配置更加灵活、方便。采用PLC自由通讯口方案,PLC工作于从站,PC处于主站模式,PLC从站只响应来自主站的申请。主站向PLC从站发送指令格式的报文,读指令00为向从站PLC申请产生于PLC的数据,读取水压,频率,变频泵号,工频台数,辅助泵状态等数据;写指令01为向PLC传送产生于主站的数据,包括压力设定值和控制器输出值。在自由口通信模式下,通信协议完全由用户程序控制。通过设定特殊存储字节SMB30(端口0)或SMB130(端口1)允许自由口模式,用户程序可以通过使用发送中断、接收中断、发送指令(XMT)和接收指令(RCV)对通信口操作。马勇20XX-4-27第1章绪论目录1.1PLC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目的和意义1.2恒压供水的特点1.2.1恒压供水方式讨论1.2.2恒压供水的实现1.3变频恒压供水的现况1.3.1国内外变频供水系统现状1.3.2变频供水系统应用范围1.3.3变频供水系统的发展趋势第2章变频调速恒压供水分析2.1变频恒压供水的工艺调节过程介绍2.2调速系统的构建2.2.1调速原理2.2.2调节系统的计算方法2.2.3变频恒压供水频率变化分析2.3节能分析2.3.1水泵的基本参数和特性2.3.2水泵调速运行的节能原理第3章恒压供水系统3.1系统概述3.2控制系统的组成3.2.1供水系统的组成3.2.2系统功能说明3.3恒压供水系统的机理及调速泵的调速原理3.3.1恒压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3.3.2调速泵系统构成3.4变频器3.4.1变频器输入输出接口3.4.2变频器外围设备的选择及保养3.5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特点第4章可编程控制器PLC4.1的定义4.2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方向4.3的特点与应用领域4.3.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4.3.2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4.3.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领域4.3.4在现代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4.4我国常用的性能比较研究4.4.1的一般结构4.4.2基本工作原理4.5我国常用的性能特点4.5.1SIMATICS7系列4.5.2S7-20XX列可编程序控制器4.5.3控制系统设计内容4.5.4控制系统设计步骤4.5.5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4.6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4.6.1软件设计概述4.6.2软件设计4.6.3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4.6.4程序设计步骤第5章PLC控制系统的设计5.1概述5.2输入输出分配5.2.1输入口5.2.2输出口5.2.3辅助触点5.3控制系统功能介绍5.4恒压供水系统的流程图5.5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及应用程序设计5.5.1程序的优化设计5.5.2应用程序的设计5.5.3故障检测程序的设计第6章系统调试6.1变频器关键参数的设定6.2PLC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调试参考文献··········································附录··········································第一章绪论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在通常的城市及乡镇供水中,基本上都是靠供水站的电动机带动离心水泵,产生压力使管网中的自来水流动,把供水管网中的自来水送给用户。但供水机泵供水的同时,也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能在提高供水机泵的效率、确保供水机泵的可靠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能耗,将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我国供水机泵的特点是数量大、范围广、类型多,在工程规模上也有一定水平,但在技术水平、工程标准以及经济效益指标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供水质量和供水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衡量供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供水压力是否恒定,因为水压恒定于某些工业或特殊用户是非常重要的,如当发生火警时,若供水压力不足或无水供应,不能迅速灭火,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但是用户用水量是经常变动的,因此用水和供水之间的不平衡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集中反映在供水的压力上:用水多而供水少,则供水压力低;用水少而供水多,则供水压力大。保持管网的水压恒定供水,可使供水和用水之间保持平衡,不但提高了供水的产量和质量,也确保了供水生产以及电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于大多数采用供水企业来说,传统供水机泵存在日常运行费用太高,供水成本居高不下,单位供水的能耗偏大的问题,寻求供水与能耗之间的最佳性价比,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长期问题。目前各供水厂的供水机泵设计按最大扬程与最大流量这一最不利条件设计,水泵大多数时间在设计效率以下运行。导致电动机与水泵之间常常出现大马拉小车问题(如图1.1)。因此,如何解决供水与能耗之间的不平衡,寻求提高供水效率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各供水解水企业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变频调速技术以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稳定可靠的控制方式,在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等高能耗设备上广泛应用。利用变频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在中小型供水企业实现恒压供水,不仅能达到比较明显的节能效果,提高供水企业的效率,更能有效保证从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变频恒水压供水系统集变频技术、电气传动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采用该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地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同时可达到良好的节能性,提高供水效率。所以研究设计基于PLC变频调速的恒定水压供水系统(简称变频恒压供水,如图1.2),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PLC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目的和意义我国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高层建筑供水、工业生产循环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工业自动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用水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低于需求量,出现水压降低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用水低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高于需求量,出现水压升高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水管爆裂和用水设备的损坏。传统调节供水压力的方式,多采用频繁启/停电。机控制和水塔二次供水调节的方式,前者产生大量能耗的,而且对电网中其他负荷造成影响,设备不断启停会影响设备寿命;后者则需要大量的占地与投资。且由于是二次供水,不能保证供水质的安全与可靠性。而变频调速式的运行十分稳定可靠,没有频繁的启动现象,启动方式为软启动,设备运行十分平稳,避免了电气、机械冲击,也没有水塔供水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危险。由此可见,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具有供水安全、节约能源、节省钢材、节省占地、节省投资、调节能力大、运行稳定可靠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2恒压供水的特点恒压供水是指用户段不管用水量大小,总保持管网水压基本恒定,这样,既可满足各部位的用户对水的需求,又不使电动机空转,造成电能的浪费。而变频恒压供水的工艺调节过程特点;1.2.1恒压供水方式讨论泵组的切换开始时,若硬件、软件皆无备用(两者同时有效时硬件优先),1#泵变频启动,转速从开始随频率上升,如变频器频率到达,而此时水压还在下限值,延时一段时间(由内部时间继电器控制,目的是避免由于干扰而引起误动作)后,1#泵切换至工频运行,同时变频器频率由滑停至,2#泵变频启动,如水压仍不满足,则依次启动3#、4#泵;若开始时1#泵备用,则直接启2#变频,转速从0开始随频率上升,如变频器频率到达,而此时水压还在下限值,延时一段时间后,2#泵切换至工频运行,同时变频器频率由滑停至,3#泵变频启动,如水压仍不满足,则启动4#泵;若1#、2#泵都备用,则直接启3#变频,具体泵的切换过程与上述类同。1.2.2恒压供水的实现同样,如水压在上限值,若3台泵(假设为1#、2#和3#)运行时,3#泵变频运行降到,此时水压仍处于上限值,则延时一段时间后使1#泵停止,3#泵变频器频率从迅速上升,若此后水压仍处于上限值,则延时一段时间后使2#泵停止。这样的切换过程,有效地减少泵的频繁启停,同时在实际管网对水压波动做出反应之前,由变频器迅速调节,使水压平稳过渡。以往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在水压高时,通常是采用停变频泵,再将变频器以工频运行方式切换到正在以工频运行的泵上进行调节。这种切换的方式,理论上要比直接切工频的方式先进,但其容易引起泵组的频繁启停,从而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而我们这次的设计的系统中,要求直接停工频泵,同时由变频器迅速调节,只要参数设置合适,即可实现泵组的无冲击切换,使水压过渡平稳,有效的防止水压的大范围波动及水压太低时的短时缺水现象,提高供水品质。1.3变频恒压供水的现况1.3.1国内外变频供水系统现状变频恒压供水是在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外的恒压供水系统变频器成熟可靠,恒压控制技术先进。国外变频供水系统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一台变频器只带一台水泵机组的方式。这种方式运行安全可靠,变压方式更灵活。此方式的缺点必是电机数量和变频的数量一样多,因而投资成本高。国外生产的变频器,特别是供水厂用变频器,相对于国产变频器而言,价格明显偏高,维护成本也高于国内产品。1.3.2变频供水系统应用范围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在供水行业中的应用,按所使用的范围大致分为三类:(1)小区供水(加压泵站)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类变频供水系统主要用于包括工厂、小区供水、高层建筑供水、乡村加压站,特点是变频控制的电机功率小,一般在135kw以下,控制系统简单。由于这一范围的用户群十分庞大,所以是目前国内研究和推广最多的方式.如希望集团(森兰变频器)推出的恒压供水专用变频器(5.sk认叹22kw)。(2)国内中小型供水厂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类变频供水系统主要用于中小供水厂或大中城市的辅助供水厂。这类变频器电机功率在135kV沐320XX之间,电网电压通常为ZOOV或380V。受中小水厂规模和经济条件限制,目前主要采用国产通用的变频恒压供水变频器。(3)大型供水厂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类变频供水系统用于大中城市的主力供水厂,特点是功率大(一般都大于犯OKW)、机组多、多数采用高压变频系统。这类系统一般变频器和控制器要求较高,多数采用了国外进口变频器和控制系统。如利德福华的一些高压供水变频器在本文中,研究和设计的变频器是以第二种应用范围为基础。目前国内,除了高压变频供水系统,多数恒压供水变频系统均声称只要改变容量就可以通用于各种供水范围,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同供水环境对变频器的要求和控制方式是不一致的,大多数变频器并不能真正实现通用。以中小水厂供水环境来说,由于其包括了自来水生产系统,其温湿度及腐蚀程度都大于常见小区和加压泵站,在水泵组搭配上、需要处理的信号(如水质信号停机管理)也多于小区供水系统,所以在部分条件复杂的中小水厂,采用通用的恒压供水变频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实践要求,现部分中小水厂已认识到这一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1.3.3变频供水系统的发展趋势变频供水系统目前正在向集成化、维护操作简单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有不少公司在从事进行变频恒压供水的研制推广,国产变频器主要采用进口元件组装或直接进口国外变频器,结合PLC或PID调节器实现恒压供水,在小容量、控制要求的变频供水领域,国产变频器发展较快,并以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占领了相当部分小容量变频恒压供水市场。但在大功率大容量变频器上,国产变频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r仆网第二章变频调速恒压供水分析2.1变频恒压供水的工艺调节过程介绍变频恒压供水所用水泵主要是离心泵,而普通离心泵如图2.1所示: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口4与吸入管5连接,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排出管9连接。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2.2调速系统的构建水泵的调速运行构建,是指水泵在运行中根据运行环境的需要,人为的改变运行工作状况点(简称工况点)的位置,使流量、扬程、轴功率等运行参数适应新的工作状况的需要。水泵的工况点是由水泵的性能曲线和管网的特性曲线的交点确定的。因此,只要这两条曲线之一的形状或位置有了改变,工况点的位置也就随之改变。所以,水泵的调节从原理上讲是通过改变水泵的性能曲线或管网特性曲线或二者同时改变来实现的。水泵的调节方式与节能的关系非常密切,过去普遍采用改变阀门或挡板开度的节流调节方式,即改变装置管网的特性曲线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但往往造成很大的能量损失。大量的统计调查表明,一些在运行中需要进行调节的水泵,其能量浪费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采用不合适的调节方式。因此,研究并改进它们的调节方式,是节能最有效的途径和关键所在[l0]41气水泵的调节方式可分为恒速调节与变速调节系统。详细划分如下:目前常见的调节方法有节流调节、动叶调节、改变泵的运行台数调节、液力祸合器调节、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串极调速、变极调速、变频调速等2.2.1调速原理水泵的恒速调节主要有节流调节、动叶调节、改变泵的运行台数调节三种.(1)节流调节节流调节是在水泵的出口或进口管路上装设阀门或挡板,通过改变阀门或挡板的开度,使装置需要扬程曲线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泵工作点位置的变化。节流调节优点是调节简单、可靠、方便,且调节装置的初投资很少,故以前各种离心泵多采用这种调节方式。缺点是能量损失很大,目前正逐渐被其它调节方式所取代。(2)动叶调节采用动叶调节的水泵,在泵的轮毅内部安装动叶调节机构,从而使动叶调节得以实现。对于大型的泵,可以采用液压传动调节.动叶调节的优点是:在调节过程中其效率变化很小,能在较大范围保持高效率。缺点是:动叶调节机构复杂,控制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通常适用大容量水泵,对中小供水厂的水泵通常不适用。(3)改变机泵运行台数调节改变机泵运行台数调节是根据不同的流量要求,采用不同数量和型号的机泵进行并联运行,来满足供水量要求.优点是:它不改变电机和水泵的电气及机械结构,在水泵台数众多、搭配合理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好的调节效果。缺点是:不能实现连续调节、需要大量的机泵进行合理搭配、随着供水量的变化要不断启停电机;电能损失较大。因此,目前此种方法虽大量使用,但正逐步被新的流量调节方式取代。从恒速调节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恒速调节要不结构复杂,要不能量损失很大,因此,正逐步被变速调节所取代.这里所指的速度是水泵的转速.水泵的变速调节可分为变速传动装置调节和变电动机转速调节。(1)变速传动装置定速电动机驱动的水泵可以通过传动装置来实现变速调节。变速传动装置按其工作特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级变速装置,如齿轮变速等;另一类是无级变速装置,主要有液力祸合器、油膜转差离合器、电磁转差离合器等。液力祸合器、油膜转差离合器及电磁转差离合器在传动变速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传动装置产生的传动损失在其所传递功率中所占的比例与水泵的转速变化的大小成正比,转速变化越大,传动损失所占的比例也越大,因此,这类变速调节方式也被称为低效变速调节方式。1)液力祸合器水泵通过液力祸合器实现变速调节,从液力藕合器的特性来看,其调节效率等于转速比,故当调节量越大,其转速比越低,传动效率也越低。调速型液力祸合器用于叶片式水泵的变速调节时,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可以输出连续的、无级的、变化的转速;可以平稳的启动、加速;电动机能空载或轻载启动,降低启动电流,节约电能;液力祸合器是无级调速,故便于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各伺服系统控制:与阀门节流调节相比较,节能效果显著。液力祸合器的缺点:在电动机额定转速较低的场合,要求同样的转矩而采用较小的转速时,液力祸合器的工作腔直径将加大,这不但增加了造价,而且还会使祸合器调速的延迟时间增加;大功率的液力祸合器设备复杂;在运转中随着负载的变化,转速比也相应变化,因此不可能有精确的转速比:液力祸合器一旦产生故障,水泵也不能继续工作。2)电磁转差离合器电磁转差离合器又称电磁离合器、涡流联轴器等。电磁调速电动机的主要优点是:可靠性高,只要把绝缘处理好,就能长期无检修运行;控制装置的容量小;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价格便宜。电磁调速电动机的缺点是:存在转差损失,尤其是对凡较低的电磁调速电动机,运行经济性较低;调速时响应时间较长:噪声较大。(2)变电动机转速由电机学得知,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n,与电源频率fl、极对数p之间的关系式为:由式2.4可以看出,要实现交流电动机的调速,可以通过改变磁极对数p和改变电源频率fl实现,下面就两种变速调节方式进行比较1161一即气1)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变极调速原理:异步电动机在正常运行时,通常其转差率5很小,则由式2.4知,在电源频率fl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动机绕组的极对数,就可改变同步转速n:从而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o变极调速的主要优点是:调速效率高,仅是因在设计变极电动机时要兼顾不同转速时的性能指标,与普通的全速电动机相比较,其效率和功率因数要稍低一些:调速控制设备简单,仅用转换开关或接触器;初投资低,特别是中小型变极电动机价钱和定速电动机相差不是很大:维护方便,除轴承外,不需要特别的维修,可靠性较高,在相当恶劣的环境下可使用。变极调速的主要缺点是:有级调速,不能进行连续调速。此外,变极电动机在变速时电力必须瞬间中断,不能进行热态变换,因此在变速时电动机有电流冲击现象发生.高压电动机若需进行频繁地切换变速时,则其切换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尚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因此,变极调速目前应用较少。2)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由式2.4可知,极对数p一定的异步电动机,在转差率变化不大时,转速基本上与电源频率成正比。因此,只要能设法改变fl.即可改变n。基于这个原理,变频调速就是用晶闸管等变流元件组成的变频器作为变频电源,通过改变电源频率的办法,实现转速调节。图2.2为变频调速系统的示意图。在对变速传动装置和变电动机调节方式进行比较时,我们以两者的代表,也是目前运用最广的两种变速方式:液力祸合器调速和变频器调速进行对比,如表21,从中可以看出,采用变频器进行转速调节,具有较大的优势。2.2.3调节系统的计算方法在供水系统中,最根本的控制对象是流量。因此,要讨论节能问题,必须从考察调节流量的方法入手。常见的方法有阀门控制法和转速控制法两种。供水系统中对水压流量的控制,传统上采用阀门调节实现。由于水泵的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因此水泵用变频器来调节转速能实现压力或流量的自动控制,同时可获得大量节能。闭环恒压供水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取代高位水箱、水塔等设施及阀门调节。(l)阀门控制法:即通过关小或开大阀门来调节流量,而转速保持不变(通常为额定转速)。阀门控制法的实质是:水泵本身的供水能力不变,而是通过改变水路中的阻力大小来强行改变流量,以适应用户对流量的要求。这时,管阻特性将随阀门开度的改变而改变,但是扬程特性不变。如图24所示,设用户所需流量为Ox为额定流量的印喊即Ox=60%QN),当通过关小阀门来实现时,管阻特性将改变为曲线③,而扬程特性则仍为曲线①,故供水系统的工作点移至E点,这时:流量减小为Q以=Ox);扬程增加为H。;由式(26)知,供水功率Pa与面积。DEJ成正比,其中Cp为比例常数,Q为流量。恰到好处地满足了用户所需的用水流量,这就是恒压供水所要达到的目的。据有关资料介绍,水泵工作效率相对值(1)水泵工作效率的近似计算公式丫的近似计算公式如(2.17):流量和转速的相对值:(2)不同控制方式时的工作效率由式(2.1刀可知,当通过关小阀门来减小流量时,由于转速不变,n’=1,比值,可见,随着流量的减小,水泵工作的效率降低十分明显。在转速控制方式时,由于在阀门开度不变的情况下,流量Q*和转速n’是成正比的,比值Q’/n’不变。就是说,采用转速控制方式时,水泵的工作效率总是处于最佳状态。所以,转速控制方式与阀门控制方式相比,水泵的工作效率要大得多.这是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具有节能效果的方面之一121冲3].从电动机的效率看节能在设计供水系统时,由于:(1)对用户的管路情况无法预测:(2)管阻特性难以精确计算:(3)必须对用户的需求留有足够的余地。因此,在决定额定扬程和额定流量时,通常裕量较大。所以,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即使在用水流量的高峰期,电动机也常常处于轻载状态,其效率和功率因数都较低。采用了转速控制方式后,可将排水阀完全打开而适当降低转速。由于电动机在低频运行时,变频器具有能够根据负载轻重调整输入电压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电动机的工作效率。这是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具有节能效果的另外一个方面1川4311.图2.5“两种常见调速方式效率曲线”为典型的液力偶合器和常见变频器的效率一转速曲线,随着输出转速的降低,液力偶合器的效率基本上正比降低(例如:额定转速时效率0.95,75%转速时效率约0.72,20XX速时效率约019),而变频器在输出转速下降时效率仍然较高(例如:额定转速时效率住97,了5%以上转速时效率大于0.95,20XX上转速时效率大于0.9)。从曲线数据看,当输出转速降低时,液力偶合器的效率比变频调速的效率下降快得多,因此变频调速的低速特性比液力祸合器要好。当然,有一点我们应该看到,就是用于水泵(风机)类负载时,由于其轴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当转速下降时,虽然液力偶合器效率正比下降,但电动机综合轴功率还是随着转速的下降成二次方比例下降,因此也能起到节能作用。2.2.3变频恒压供水频率变化分析由于变频恒压供水基本上都采用了变频启动,启动频率低,启动电流小,因此,除了对供水机泵和供水管网有保护作用,对供水电机和电网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供水系统电机直接启动与变频启动的对比表如表2.2所示。2.3节能分析恒压供水系统的基本特性。根据扬程特性曲线和管阻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用水流量和供水流量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稳定运行。在供水系统中采用变频调速是由于水泵的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所以调速控制方式要比阀门控制方式节能效果显著.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采取变频恒压供水方式对供水安全积极作用:可以消除水锤效应,减少电机电网冲击,延长系统的运行寿命。2.3.1水泵的基本参数和特性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供水压力是通过对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控制来实现的。确定供水压力和输出频率的关系是设计控制环节控制策略的基础,是确定控制算法的依据。送水泵站所采用的水泵是离心泵,它是通过装有叶片的叶轮高速旋转来完成对水流的输送,也就是通过叶轮高速旋转带动水流高速旋转,靠水流产生的离心力将水流甩出去。离心泵也因此而得名。在给水排水工程中,从使用水泵的角度来看,水泵的工作必然要和管路系统以及许多外界条件联系在一起.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把水泵配上管路以及一切附件后的系统称为“装置”,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真正对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有价值的也是这种成为系统的装置,而不是单单的孤立水泵。在水泵结构和理论中,有一些评价水泵性能的参数,供水系统的主要参数如下:流量(Q):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内某一截面的水流量,在管道截面不变的情况下,其大小决定于水流的速度。常用单位是时/m访。供水系统把水从一个位置上扬到另一位置时水位的变化量,数值上等于对应的水位差。其常用单位是m。轴功率(几):水泵轴上的输入功率(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或者说是水泵取用的功率。供水功率(几):供水系统向用户供水时所消耗的功率几你叨,供水功率与流量和扬程的乘积成正比:式中Cp一比例常数。工作效率为,):水泵的供水功率Pc和轴功率界之比,如式2.6所示。这里所说的水泵工作效率,实际上包含了水泵本身的效率和供水系统的效率。其根据实际供水的扬程和流量算得的功率,是供水系统的输出功率。其中有效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泵的液体从水泵那里得到的能量叫做有效功率。转速(n卜水泵叶轮的转动速度。根据水泵理论,如图2.3所示.2.3.2水泵调速运行的节能原理由于水泵在送水过程中,清水池水位一般高于水泵的测量点,所以不存在进水口抽真空,所以在进水口的真空值为0.水泵进水口与出水口都沿水平方向放置,位置差为0。水泵在正常工作时,动能的变化相对较小。考虑这些具体情况,上式可以改写为:由于水泵是由一台交流感应电动机带动运行的,电机的转速与水泵的转速相同。电机的输出有效功率与水泵的轴功率相等。在电机理论中,感应电机的机械功率为:在变频调速时,由于磁通中m不变,从电机公式(212)可以看出,要使主磁通中m保持不变,则UI/fl必须保持不变。因此在变频调速过程中.电压应该与频率成正比例变化,设代入式(2.n)得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水泵装置在变频调速的工作状态下运行时,有:其中杯为电机的效率。所以,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当用户用水量增大,从而Q增大时,压力表的读数将会变小,即管网供水压力将会降低。为了保持供水压力,就必须增大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以提高水泵机组的转速;当用户的用水量减小时,Q减小,在变频器输出频率不变的情况下,管网的供水压力将会增大,为了减小供水的压力,就必须降低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是始终在变化的,虽然在时段上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但对精度要求很高的恒压控制来讲,在每个时刻它都是一个随机变化的值。这就要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也要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依靠对频率的调节来动态地控制管网的供水压力,从而使管网中的压力恒定。第3章恒压供水系统3.1系统概述从变频恒压供水的原理分析可知,该系统主要有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变频器、恒压控制单元、水泵机组以及低压电器组成.系统主要的设计任务是利用恒压控制单元使变频器控制一台水泵或循环控制多台水泵,实现管网水压的恒定和水泵电机的软启动以及变频水泵与工频水泵的切换,同时还要能对运行数据进行传输。根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结合系统的使用场所,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1)有供水基板的变频器+水泵机组+压力传感器这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它将Pm调节器和P比可编程控制器等硬件集成在变频器供水基板上,通过设置指令代码实现PLC和PID等电控系统的功能。它虽然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但在压力设定和压力反馈值的显示方面比较麻烦,无法自动实现不同时段的不同恒压要求,在调试时,PID调节参数寻优困难,调节范围小,系统的稳态、动态性能不易保证。其输出接口的扩展功能缺乏灵活性,数据通信困难,并且限制了带负载的容量,因此仅适用于要求不高的小容量场合。(2)通用变频器十单片机(包括变频控制、调节器控制)十人机界面+压力传感器;这种方式控制精度高、控制算法灵活、参数调整方便,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但开发周期长,程序一旦固化,修改较为麻烦,因此现场调试的灵活性差,同时变频器在运行时,将产生干扰,变频器的功率越大,产生的干扰越大,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适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小容量的变频恒压供水中。(3)通用变频器+PLC(包括变频控制、调节器控制卜人机界面+压力传感器这种控制方式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通用性强,由于PLC产品的系列化和模块化,用户可灵活组成各种规模和要求不同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只需确定P比的硬件配置和拍的外部接线,当控制要求发生改变时,可以方便地通过PC机来改变存贮器中的控制程序,所以现场调试方便。同时由于P比的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因此该系统能适用于各类不同要求的恒压供水场合,并且与供水机组的容量大小无关。3.2控制系统的组成供水控制系统一般安装在供水控制柜中,包括供水控制器(P比系统)、变频器和电控设备三个部分:(1)供水控制器:它是整个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核心。供水控制器直接对系统中的压力、液位、报警信号进行采集,对来自人机接口和通讯接口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实施控制算法,得出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方案,通过变频调速器和接触器对执行机构(即水泵成行控制.(2)变频器:它是对水泵进行转速控制的单元.变频器跟踪供水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改变调速泵的运行频率,完成对调速泵的转速控制。根据水泵机组中水泵被变频器拖动的情况不同,变频器有如下两种工作方式:1)变频循环式:变频器拖动某一台水泵作为调速泵,当这台水泵运行在50Hz时,其供水量仍不能达到用水要求,需要增加水泵机组时,系统先将变频器从该水泵电机中脱出,将该泵切换为工频的同时用变频去拖动另一台水泵电机。2)变频固定式:变频器拖动某一台水泵作为调速泵,当这台水泵运行50Hz时,其供水量仍不能达到用水要求,需要增加水泵机组时,系统直接启动另一台恒速水泵,变频器不做切换,变频器固定拖动的水泵在系统运行前可以选择。3.2.1供水系统的组成供水控制系统一般安装在供水控制柜中,包括供水控制器(P比系统)、变频器和电控设备三个部分组成。3.3恒压供水系统的机理及调速泵的调速原理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方案有多种,有1台变频器控制1台水泵的简单控制方案,也有1台变频器控制几台水泵的方案,下面将分别加以叙述.(l)单台变频器控制单台水泵单台变频器控制单台水泵的控制方案在国内通常是指是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水泵。由于全部变频系统中,变频器、控制器、电机均无备份设备,出现问题无法切换,故目前多适用于用水量不大,对供水的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该控制方案的控制原理框图见图3.2,电路见图3.3。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或国内少数大企业,也有一种每台变频器只带一台水泵的运行方式,但它的控制方式与上面是不同的,这些泵站往往是同时配备了多台变频器配多台水泵,采用集中控制的办法,这种变频系统与国内水泵站常用的一台变频器控制单台水泵的工作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种系统中,由于有多台变频器,各水泵既可以同时变频运行,也可以分别工频运行,使其可靠性、安全性、可调节性大大优于国内常见的各种控制方式,不过在成本上,也远远高于目前国内的常用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2)单台变频器控制多台水泵利用单台变频器控制多台水泵的控制方案适用于大多数供水系统,是目前应用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案。下面以单台变频器控制2台水泵的方案来说明。该控制方案的控制原理见图3.4。3.2.2系统功能说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系统用水量的变化,控制系统控制2台水泵按1一2一3一4一1的顺序运行,以保证正常供水。开始工作时,系统用水量不多,只有1号泵在变频器控制下运行,2号泵处于停止状态,控制系统处于状态1。当用水量增加,变频器输出频率增加,则1号泵电机的转速也增加,当变频器增加到最高输出频率时,表示只有1台水泵工作己不能满足系统用水的要求,此时,通过控制系统,1号泵从变频器电源转换到普通的交流电源,而变频器电源启动3.3.1恒压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系统用水量的变化,控制系统控制2台水泵按1一2一3一4一1的顺序运行,以保证正常供水。开始工作时,系统用水量不多,只有1号泵在变频器控制下运行,2号泵处于停止状态,控制系统处于状态1。当用水量增加,变频器输出频率增加,则1号泵电机的转速也增加,当变频器增加到最高输出频率时,表示只有1台水泵工作己不能满足系统用水的要求,此时,通过控制系统,1号泵从变频器电源转换到普通的交流电源,而变频器电源启动。2号泵电机,控制系统处于状态2.当系统用水高峰过后,用水量减少时,变频器输出频率减少,若减至设定频率时,表示只有1台水泵工作已能满足系统用水的要求,此时,通过控制系统,可将1号泵电机停运,2号泵电机仍由变频器电源供电,这时,控制系统处于状态3。当用水量再次增加,变频器输出频率增加,则2号泵电机的转速也增加,当变频器增加到最高输出频率时,表示只有1台水泵工作已不能满足系统用水的要求,此时,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2号泵从变频器电源转换到普通的交流电源,而变频器电源启动1号泵电机,控制系统处于状态4.当控制系统处于状态4时,用水量又减少,变频器输出频率减少,若减至设定频率时,表示只有1台水泵工作已能满足系统供水的要求,此时,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2号泵从变频器电源转换到普通的交流电源,而变频器电源启动1号泵电机,控制系统处于状态4。当控制系统处于状态4时,用水量又减少,变频器输出频率减少,若减至设定频率时,表示只有1台水泵工作已能满足系统用水的要求,此时,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可将2号泵电机停运,1号泵电机仍由变频器供电,这时,控制系统又回到了状态1。如此循环往复的工作,以满足系统用水的需要。(3)单台变频器控制单台水泵以及其他水泵单台变频器控制单台水泵以及其他水泵启停的控制方案与控制方案2有许多相同之处,只是方案2中,变频器可在水泵电机间轮换工作,而控制方案3则不同,变频器只控制某1台泵,不能去控制其它泵,其它泵工作在普通电源的控制下.下面以2台泵中的1台由变频器供电,另外1台由普通交流电源供电的恒压供水系统来加以说明。2台水泵中,1台是由变频器供电的变速泵,另外1台为普通交流电压供电的定速泵。当系统用水量较小时,可以只用变频器供电的变速泵,当变频器供电的频率达到最大时,表明1台水泵己不能满足系统用水要求,此时需要启动1台定速泵,由1台变速泵与1台定速泵同时工作。当系统用水量减小到使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低于某一设定值时,此时控制系统就将定速泵停运,只应用变速泵工作。当变频器供电的频率再次达到最大时,又表明1台水泵已不能满足系统用水要求。此时又需要启动1台定速泵,由1台变速泵与1台定速泵同时工作,循环往复。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但在整个供水过程中由变频器供电的变速水泵总在工作,该水泵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供水。采用变频恒压供水,如果变频器出现故障,应及时报替,并使整个供水过程中由变频器供电的水泵改又普通交流电压供电,使水泵全速运行。为了应付这种事情的发生,在选用水泵时就应考虑到用水系统管网的承受压力,选用流量扬程曲线平缓型的水泵,使管网能够承受水泵全速运行时的全扬程水压.当由多台水泵组成恒压供水系统时,对于控制系统也有一定的要求,应选用功能强大的控制器如Pm调节器及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控制。按照先启动先停止,后启动后停止的原则运行,使水泵能循环运行,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使各台水泵的运行概率相同,避免出现某台水泵经常工作,而其他水泵经常停歇,甚至受潮和生锈的情况I32H3slo3.3.2调速泵系统构成从变频恒压供水的原理分析可知,该系统主要有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变频器、恒压控制单元、水泵机组以及低压电器组成.系统主要的设计任务是利用恒压控制单元使变频器控制一台水泵或循环控制多台水泵,实现管网水压的恒定和水泵电机的软启动以及变频水泵与工频水泵的切换,同时还要能对运行数据进行传输。(2)通用变频器十单片机(包括变频控制、调节器控制)十人机界面+压力传感器;通过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我们可以看出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由执行机构信号检测、控制系统、人机界面、通讯接口以及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如图供水泵系统组成3.4变频器变频器是一种改变交流频率的仪器。变频器的电控设备它是由一组接触器、保护继电器、转换开关等电气元件组成.用于在供水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对水泵的切换、手/自动切换及就地集中等工作。3.4.1变频器输入输出接口(1)有供水基板的变频器+水泵机组+压力传感器(2)通用变频器十单片机(3)通用变频器+PLC3.4.2变频器外围设备的选择及保养在停机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对降速时间的预置来延长停机过程,使动态转矩大为减小,从而彻底消除了水锤效应。此外,由于水泵平均转速下降、工作过程中平均转矩减小的原因是(1)叶片承受的应力大为减小。(2)轴承的磨损也大为减小。(3)克服电动机的惯性而使系统急剧地停止。3.5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特点这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它将Pm调节器和P比可编程控制器等硬件集成在变频器供水基板上,通过设置指令代码实现PLC和PID等电控系统的功能。它虽然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但在压力设定和压力反馈值的显示方面比较麻烦,无法自动实现不同时段的不同恒压要求,在调试时,PID调节参数寻优困难,调节范围小,系统的稳态、动态性能不易保证。其输出接口的扩展功能缺乏灵活性,数据通信困难,并且限制了带负载的容量,因此仅适用于要求不高的小容量场合。(包括变频控制、调节器控制)十人机界面+压力传感器;这种方式控制精度高、控制算法灵活、参数调整方便,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但开发周期长,程序一旦固化,修改较为麻烦,因此现场调试的灵活性差,同时变频器在运行时,将产生干扰,变频器的功率越大,产生的干扰越大,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适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小容量的变频恒压供水中。具有良好的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通用性强,由于PLC产品的系列化和模块化,用户可灵活组成各种规模和要求不同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只需确定P比的硬件配置和拍的外部接线,当控制要求发生改变时,可以方便地通过PC机来改变存贮器中的控制程序,所以现场调试方便。同时由于P比的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因此该系统能适用于各类不同要求的恒压供水场合,并且与供水机组的容量大小无关。第四章可编程控制器PLC4.1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可以采用可以编程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拓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4.2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方向全世界几乎80%以上不同品牌的PLC是不能通用的。一个品牌就要使用对应的编程器。有多少种品牌的PLC,就要有多少种编程器。(国内现在出了一些国产PLC,是仿制国外一些品牌PLC的,这些是可以使用被仿制品牌的编程器的。)手提编程器价格昂贵,而且编程使用指令操作(不能用梯形图),可读性不高,非常不方便。所以,做工程的人大多会使用电脑来对PLC编程。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电脑编程还需要有配套的程序下载连线。也是每个品牌都有专门线的(互不通用)。但是这种连线比起手持编程器来说,不知道便宜多少。任何一款手提电脑都可以用来做PLC编程,前提是1支持串行通讯安装相应品牌PLC的编程软件。4.3的特点与应用领域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4.3.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它具有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强大、灵活,易学易用、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的特点。4.3.2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维修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维修方便,最好是插件式;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竞赛;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要很小变更;用户程序存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字节。4.3.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领域PLC已经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例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4.3.4在现代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全世界几乎80%以上不同品牌的PLC是不能通用的。一个品牌就要使用对应的编程器。有多少种品牌的PLC,就要有多少种编程器。(国内现在出了一些国产PLC,是仿制国外一些品牌PLC的,这些是可以使用被仿制品牌的编程器的。)手提编程器价格昂贵,而且编程使用指令操作(不能用梯形图),可读性不高,非常不方便。所以,做工程的人大多会使用电脑来对PLC编程。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电脑编程还需要有配套的程序下载连线。也是每个品牌都有专门线的(互不通用)。但是这种连线比起手持编程器来说,不知道便宜多少。4.4我国常用的性能比较研究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和研究用松下,西门子,三菱,欧姆龙,台达,富士等。各个应用PLC的厂家都会保护自己的程序不被别人抄写,和设备厂家为了能控制使用和回收货款.在程序内设定一些参数进行控制。各厂家都有各自的加密方式:三菱PLC的解密最简单,其中以西门子S7-20XXN的加密最复杂,只有拆机从芯片破解。4.4.1的一般结构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CPU单元还包括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在使用者看来,不必要详细分析CPU的内部电路,但对各部分的工作机制还是应有足够的理解。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读取指令、解释指令及执行指令。但工作节奏由震荡信号控制。运算器用于进行数字或逻辑运算,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的中间结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CPU速度和内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PLC的工作速度,IO数量及软件容量等,因此限制着控制规模。I/O模块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系统,输出模块相反。I/O分为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等模块。常用的I/O分类如下:开关量:按电压水平分,有220XXC、110VAC、24VDC,按隔离方式分,有继电器隔离和晶体管隔离。模拟量:按信号类型分,有电流型(4-20XX,0-20XX)、电压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除了上述通用IO外,还有特殊IO模块,如热电阻、热电偶、脉冲等模块。按I/O点数确定模块规格及数量,I/O模块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数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电源模块PLC电源用于为PLC各模块的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同时,有的还为输入电路提供24V的工作电源。电源输入类型有:交流电源(220XXC或110VAC),直流电源(常用的为24VDC)。底板或机架大多数模块式PLC使用底板或机架,其作用是:电气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联系,使CPU能访问底板上的所有模块,机械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连接,使各模块构成一个整体。PLC系统的其它设备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编程、对系统作一些设定、监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但它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运行。小编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编程器,目前一般由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充当编程器。也就是我们系统的上位机。人机界面: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非常普及。PLC的通信联网依靠先进的工业网络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传送生产和管理数据。因此,网络在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甚至有人提出“网络就是控制器”的观点说法。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之间、PLC与上位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多数PLC具有RS-232接口,还有一些内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协议的接口。PLC的通信现在主要采用通过多点接口(MPI)的数据通讯、PROFIBUS或工业以太网进行联网。4.4.2基本工作原理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非常普及。它采用可以编制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4.5我国常用的性能特点具有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强大、灵活,易学易用、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的特点。4.5.1SIMATICS7系列SIMATICS7系列主要有S7—20XXS7—300、S7--400、m7等。4.5.2S7-3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S7--300周而复始地执行应用程序,控制一个任务或过程。利用STEP7--Micro/WIN可以创建一个用户程序并将它下载到S7--300中。STEP7--Micro/WIN软件中提供了多种工具和特性用于完成和调试应用程序。4.5.3控制系统设计内容EN/ENO的定义EN(使能输入)是LAD和FBD中盒的布尔输入。要使盒指令执行,必须使能流到达这个输入。在STL中,指令没有EN输入,但是要想使STL指令执行,堆栈顶部的逻辑值必须是“1”。ENO(使能输出)是LAD和FBD中盒的布尔输出。如果盒的EN输入有能流并且指令正确执行,则ENO输出会将能流传递给下一元素。如果指令的执行出错,则能流在出错的盒指令处被中断。在STL中没有使能输出,但是STL指令象相关的有ENO输出的LAD和FBD指令一样,置位一个特殊的ENO位。这个位可以用ANDENO(AENO)指令访问,并且可以产生与盒的ENO位相同的作用。4.5.4控制系统设计步骤1.熟悉被控对象,制定控制方案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了解被控对象机、电、液之间的配合,确定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2.确定I/O设备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用户所需的输入(如按钮、行程开关、选择开关等)和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等)由此确定PLC的I/O点数。3.选择PLC选择时主要包括PLC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的选择。4.分配PLC的I/O地址根据生产设备现场需要,确定控制按钮,选择开关、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等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根据所选的PLC的型号列出输入/输出设备与PLC输入输出端子的对照表,以便绘制PLC外部I/O接线图和编制程序。5.设计软件及硬件进行PLC程序设计,进行控制柜(台)等硬件的设计及现场施工。由于程序与硬件设计可同时进行,因此,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周期可大大缩短,而对于继电器系统必须先设计出全部的电气控制线路后才能进行施工设计。6.联机调试联机调试是指将模拟调试通过的程序进行在线统调。开始时,先不带上输出设备(接触器线圈、信号指示灯等负载)进行调试。利用编程器的监控功能,采分段调试的方法进行。各部分都调试正常后,再带上实际负载运行。如不符合要求,则对硬件和程序作调整。通常只需修改部分程序即可,全部调试完毕后,交付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如果工作正常、程序不需要修改则应将程序固化到EPROM中,以防程序丢失。7.整理技术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电气安装图、电气元件明细表及使用说明书等。4.5.5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6台水泵、17个远程I/O分站、1个控制柜(包括变频器、PLC、4个16点DI模块、2个16点DO模块、3个8点AI模块、1个8点AO模块和1个以太网模块等)、1套压力传感器、各种保护装置以及供电主回路等构成。其中,PI。C模块和变频器模块是系统的控制核心。4.6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根据功能要求,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主要采用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加速、恒速、减速三段梯形图。其中主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加速部分流程图如图7所示;恒速部分采用PID算法,减速部分与加速部分类似。4.6.1软件设计概述网络结构采用环型拓扑型式,总体结构采用三层网络结构模式,分别为调度指挥控制中心以太网、1000M工业以太网及接入系统网络。系统由主干千兆光纤工业以太环网、调度指挥控制中心骨干路由网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以及连接用光纤、光配等组成。4.6.2软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和下位机PI。C控制软件设计。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通过以太网方式通信,共同完成整个控制系统的现场流程控制和远程监测管理功能。上位机控制系统主要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功能,利用组态软件进行组态,通过具体运行工况动态显示、实时数据获取及显示、历史数据存储与打印、故障报警等功能,实现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测和控制。由于供水系统是一个惯性较大的系统,不需要过高的响应速度,因而在PI。C程序的设计思想上查询方式为主,中断方式为辅。其具体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核心技术该恒压系统采用PID控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其流程如下所述:当系统开始工作时,首先接通变频器,然后通过接触器把水泵电机接入变频输出电路,实现电机软启动;同时,安装在供水管网出水I:1的压力传感器将水压转换为4~20XXA的电信号,PLC根据给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大小,按照PID控制器的控制策略选择原则,在压力允许范围内,由变频器调整电机转速达到调节压力的目的。在超出压力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结构调整,再结合变频达到调节压力的目的。当用户用水量增加时,使得水管压力下降,此时PLC输出相应控制信号,使变频器带动水泵电机升速,直至变频器输出至工频,把更多的水送往出水管网。电机由变频到工频的转换时间应尽可能短。而电机脱离变频后,在水压的作用下,电机转速下降很快,转换时间过长,会导致电机启动电流增加。因此,应在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中,考虑变频与工频接触器的互锁。通常,PID连续控制算法表达式为具体到本例中,K。一0.18,K.=o.08,Kd=1,压强设定值为0.32MPa,则其控制效果曲线如图5所示。此外,根据日用水量变化情况,用水高峰集中在早、中、晚3个时段,而在深夜用水量处于低谷。因此,如果改变不同时段的压力给定值,就能更进一步地起到节能的作用。4.6.3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主干网络的布置以调度室和水厂的交换机为核心,其它子系统交换机为系统以后的改造、信号的上传预留接口,所有交换机形成环网,并通过光纤彼此相连,从而使得各个子系统的信号可以汇总传送到调度室交换机上,系统网络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图14.6.4程序设计步骤初始化程序:LDSM0.0//开机始终为ONMOVB16#9,SMB30file://自由口通信,选择9600波特,8位数据位,无校验MOVB16#2,VB0file://预设PLC地址MOVD&VB1000,VD20XXile://设置接收缓冲区,将其首地址传给指针VD20XXOVD&VB120XXVD30file://设置发送缓冲区,将首地址传给VD30MOVDVD20XXVD24file://指针值保存MOVDVD30,VD34MOVB8,SMB34file://设置8ms的定时器0时基中断ATCH0,8file://接收字符连接到中断0,连接静止线定时器和接收器ATCH1,10file://定时中断0,连接到中断1ENIfile://开中断为了保证通讯接收的可靠性,程序采用前导符,PLC地址,静止线接收,结束字符。首字符的确认可通过设置前导符来完成,并且通过比较还可以剔除部分干扰字符。首字符确认:Network1file://判断前导符LDSM0.0AB<>SMB2,16#40file://不是前导符则跳出中断RETINetwork2file://终止定时中断LDSM0.0DTCHfile://断开时基中断Network3file://是前导符则连接中断3LDSM0.0AB=SMB2,16#40ATCH3,8静止线是通讯过程中的一个检测用时间,即设定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无任何数据的任意2点的间隔时间。静止线的设计和处理包括长度的确定及定时器和接收器的设计。INT_//静止线定时器LDSM0.0ATCH1,10file://静止线定时器采用8ms的时基中断。INT_1//静止线接收器LDSM0.0ATCH2,8file://开始接收字符尾字符的确认和校验处理:Network1//接收及计算校验码LDNM0.0LDB<>SMB2,16#2A//判断是否为第一个结束符MOVBSMB2,*VD24file://不是则保存数据并计算异或值XORWSMW1,AC0INCDVD24INCDVB40Network2file://如果是第一个结束符,则对M0.0置位,并跳出中断,file://接收下一个字符,看是否为第二个结束符LDNM0.0AB=SMB2,16#2ASM0.0,1MOVBSMB2,AC1RETINetwork3LDM0.0AB<>SMB2,16#0Afile://判断第二个结束符,如不是则继续执行AB<>SMB2,16#2Afile://判断又是第一个结束符?不是则执行保存数据,file://异或运算,并对M0.0复位。XORWAC1,AC0MOVBVB300,*VD24INCDVD24MOVBSMB2,*VD24XORWSMW1,AC0INCDVD24INCDVB40INCDVB40RM0.0,1RETINetwork4file://如果又是第一个结束符,则上一个是有用的数据,需要保存LDM0.0AB=SMB2,16#2AXORWAC1,AC0MOVBVB1300,*VD24INCDVD24MOVBSMB2,AC1RETINetwork5file://如前一个为2A,现在接收到0A,则接收完毕,启动延时中断LDM0.0AB=SMB2,16#0ADTCHfile://断开接收状态,准备组织发送MOVB20XXSMB34ATCH5,10第5章PLC控制系统的设计5.1概述与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相比,PLC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控制柔性,维修方便性,随着PLC的普及和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许多新建项目和设备的技术改造中,常常采用PLC作为控制装置。5.2输入输出分配PLC输入端子板是将机床外部开关的端子连接转换成I/O模块所需的针形插座连接,从而使外部控制信号输入至PLC中。同样,PLC输出端子板是将PLC的输出信号经针形插座转换外部执行原件的端子连接。5.2.1输入口其输入口I模块组的的输入元件组成是由;控制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压力开关、玩控开关组成。输入又分为如图5-15;5.2.2输出口其输入口O模块组的的输入元件组成是由;接触器、继电器、来组成的。而输出方式又分为如图;5.2.3辅助触点主要用于二次回路中,容量小,分常开触电和常闭触电两种,主要用于控制、测量、仪表、信号、保护等回路。我们在进行操作时,就是利用小小的辅助触电去接通和断开主触点去接通和断开主触点的线圈,从而控制主回路。5.3控制系统功能介绍最大限度的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和维护方便。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PLC容量时应适当留有余量。5.4恒压供水系统的流程图5.5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及应用程序设计该系统逻辑控制采用PLC控制变频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