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预习指导_第1页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预习指导_第2页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预习指导_第3页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预习指导_第4页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预习指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预习指导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古诗三首》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顺承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同学学习连续观察。其中,《爬山虎的脚》以准确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细微变化,以及爬山虎向上攀爬的过程。同学们要体会观察的乐趣,养成连续观察的习惯。一、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早年任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49年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馆馆长等。突出成就: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重要长篇小说《倪焕之》。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等二、学习目标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4、学写观察记录三、学习生字词1、会认字本课要求认识4个生字。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学习。如,“柄”字可以读准字音,再联系语境通过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字义,“柄”是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文中指爬山虎的叶和茎相连的部分。再如,“曲”是一个多音字,同学们要发现多音字的读音与它的字义密切相关。2、会写字本课要求会写13个字。其中,“操、均、隙、柄、瞧”左窄右宽。“瞧”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隙”的第三画是短竖,可以与第十画的竖钩对比记忆。“茎、娄”上窄下宽。“嫩”要写紧凑,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与避让,第十画是点,不能写成撇。“固是全包围结构,注意写完里面再封口。3、生词本课的词语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4、多音字(曲是多音字,如图)四、学习课文课文结构清晰,可在读通的基础上,先了解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从发现位置、观察叶子、探究脚的秘密”等方面理清课文顺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细读描写爬山虎叶子、脚以及攀爬过程的语句,在品词析句中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1、主要内容《爬山虎的脚》一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2、段落大意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具体位置。第二部分(2自然段)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3-5自然段)讲了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3、课文分析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着墙时的两种变化,长大后的叶子绿得新鲜,叶尖全部朝下。“均匀”一词,写出了叶子在墙上分布平均,间距相等,“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顺儿”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尖部朝下的形态。课文第3-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细丝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往上攀爬的。它的位置在茎上叶柄的反面,由六七根细丝组成,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突出了细丝嫩红、纤细、柔嫩的特点,描写具体鲜明。爬山虎爬墙时,先是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接着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最后细丝由直变弯拉一把嫩茎,使它紧贴在墙上。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就会逐渐变成灰色。从课文细致、准确、生动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而且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另外,第3-4自然段中的“注意、仔细看”,暗示要看到爬山虎的脚并不容易,需要细致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