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木邱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木邱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木邱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木邱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木邱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木邱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热量,用500mL0.6mol·L﹣1的稀硫酸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中和热为(

)A.﹣68.76kJ·mol﹣1

B.﹣57.3kJ·mol﹣1C.﹣34.38kJ·mol﹣1

D.﹣17.19kJ·mol﹣1参考答案:B略2.如图所示,相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正确关系是A. B.C. D.参考答案:A【分析】锌和铁均为二价金属,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大,相同质量的铁和锌,铁的物质的量更多。锌比铁活泼,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的速度比铁快。【详解】A.相同质量时铁的物质的量大,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多,纵坐标变化情况正确;锌比铁活泼反应比铁快,所以耗时少,横坐标变化情况正确,A项正确;B.将锌和铁调换一下即正确,B项错误;C.横坐标变化情况正确,但纵坐标中应该铁在上,C项错误;D.横坐标变化情况错误,锌耗时应较少,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A项。

3.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为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①NaNO3溶液Na2SO4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②Cu(NO3)2溶液AgNO3加入过量铜粉,过滤③H2HCl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④KNO3NaCl沙子溶解、过滤、蒸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B.二氧化硅融化和干冰气化所破坏的作用力不相同C.非极性键只能存在单质中,不可能存在化合物中D.HBr比HCl的热稳定性差,说明HBr的分子间作用力比HCl弱参考答案:BA.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故A错;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融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干冰是分子晶体,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两者破坏的作用力是不相同。故B正确;C.因为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所以过氧化氢分子中两个氧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键,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为非金属性Cl>Br,所以HBr比HCl的热稳定性差;而分子间作用力是由HBr和HCl的相对分子质量决定的,因为同主族组成的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HBr的分子间作用力比HCl强。故D错误;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的相关知识。还考察了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区别。解答本题时要根据形成的化学键的种类不同,判断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偏移而形成的。极性键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解答本题抓住概念的区别进行判断。5.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A.Al与盐酸的反应B.Na与H2O的反应C.NaOH与盐酸的反应D.Ba(OH)2·8H2O与NH4Cl反应参考答案:D【详解】A、Al和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选项A错误;B、Na和H2O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选项B错误;C、NaOH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选项C错误;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选项D正确;答案选D。6.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识。下列安全标识用错的是

A.浓硫酸

B.天然气

C.小苏打

D.二氧化硫参考答案:C略7.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供计算使用化学键Si﹣OSi﹣ClH﹣HH﹣ClSi﹣SiSi﹣C键能/KJ.mol﹣1460360436431176347

工业上的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已知1molSi中含有2molSi﹣Si键)()A.+412kJ?mol﹣1

B.﹣412kJ?mol﹣1C.+236kJ?mol﹣1

D.﹣236kJ?mol﹣1参考答案:C△H=360kJ/mol×4+436kJ/mol×2-176kJ/mol×2-431kJ/mol×4=+236kJ/mol。答案选C。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F>HCl>HBr

②原子半径:Na>S>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还原性:S2->O2->F-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①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Br,所以HF>HCl>HBr,①正确;②同周期元素的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Na>S,O在Na和S的上一周期,半径最小,②正确;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P,酸性:HClO4>H2SO4>H3PO4,③错误;④因元素单质氧化性越强离子还原性越弱,单质氧化性:F2>O2>S,所以还原性:S2->O2->F-,④正确。9.现有①MgSO4,②Ba(NO3)2,③NaOH,④CuCl2,⑤K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其他试剂,被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④③①②⑤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②③①⑤参考答案:A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Mg2+、Fe3+、Cl-、OH-

B.Ba2+、NO3-、Cl-、Na+C.Na+、HCO3-、H+、NO3-

D.K+、NH4+、SO42-、OH-参考答案:B【分析】A、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Ba2+、NO3-、Cl-、Na+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C、HCO3-、H+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NH4+、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详解】A、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a2+、NO3-、Cl-、Na+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HCO3-、H+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NH4+、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解题关键: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易错点D,NH4+、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学生难理解。11.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l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lmol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

为Q2kJ,形成1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Q3参考答案:B略12.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有如下叙述:①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③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预言新元素;④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寻找某些特殊的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③

参考答案:A略1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

)A.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电子的转移

C.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

D.原子的重新组合参考答案: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为电子的转移,其特征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降,且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14.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Cu(OH)2悬浊液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再加热

⑥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A、④②⑥③⑤

B、①⑤②⑥④③

C、①②④⑤③⑥

D、①④②⑥③⑤参考答案:D1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Cl2

B.HCl

C.SO2

D.活性炭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4分)以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A(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的生产流程如下:

(1)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欲用上图装置制备物质E,回答以下问题:①试管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管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插入右边试管的导管接有一个球状物,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制备重要的有机原料——氯乙烷(CH3—CH2Cl),下面是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甲同学:选乙烷和适量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制备,原理是:CH3—CH3+Cl2CH3—CH2Cl+HCl乙同学:选乙烯和适量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原理是:CH2=CH2+HCl

→CH3—CH2Cl你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2)①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②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③防止溶液倒吸(3)乙同学的方案

由于烷烃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很难停留在某一步,所以得到产物往往是混合物;而用乙烯与HCl反应只有一种加成反应,所以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产物解析:A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为乙醇,乙醇氧化生成C,C氧化生成D,故C为乙醛、D是乙酸,乙酸与乙醇生成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E为乙酸乙酯,则(1)反应①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①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②由于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碳酸钠溶液能够与乙酸反应,还能够溶解乙醇,所以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混合液会分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可以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③吸收乙酸乙酯时容易发生倒吸现象,球形导管可以防止溶液倒吸;(3)烷烃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很难停留在某一步,所以得到的产物往往是混合物;乙烯与HCl反应只有一种加成产物,所以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乙酸乙酯的制备、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知识,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明确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角度等。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5分)生产面粉的工厂都要挂上“严禁烟火”的警示牌,请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面粉厂空气中充满面粉粉尘,这些面粉粉尘是颗粒极小、总表面积巨大的有机物,与空气充分接触,非常容易被引燃而发生爆炸。

18.(9分)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仅有一种条件不同),B和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1从第________min后一定达到化学平衡,实验4比实验1反应速率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实验3反应进行了30min时恰好达到平衡,则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2)实验3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2A(g)B(g)+D(g)是一个放热反应,且容器的体积均为1L,那么实验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