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西山区2021年小学毕业水平测试语文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yāpòyòuzhìtōngxiāokòngzhìzhǒngzhànglǐngyùchèdǐwūyā【答案】压迫幼稚通宵控制
肿胀领域彻底乌鸦【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迫、稚、宵、域、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灵(líng)感侵(qīng)袭倾(qīng)覆苦刑(xíng)B.笨拙(zhuō)寂(jì)寞比较(jiǎo)模(mó)糊C.沸(fèi)腾僻(pì)静浪(làng)漫瀑(pù)布D.处(chù)境不禁(jìn)间(jiàn)断搅合(h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有误,侵袭,读音qīnxí;B.有误,比较,读音bǐjiào;C.选项正确;D.有误,处境,读音chǔjìng。3.选出下列词语中“宁”字的读音与其它不同的一项。()A.息事宁人 B.宁死不屈 C.永无宁日 D.宁静致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宁”为多音字,在“息事宁人、永无宁日、宁静致远”中读音为níng;在“宁死不屈”中读音为nìng。4.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1)A.万像更新B.司空见贯C.自作自受()(2)A.忠生难忘B.别出心裁C.令人欣服()(3)A.焉知非福B.不以为燃C.废尽口舌()(4)A.前所末有B.喜极而弃C.无独有偶()【答案】①.C②.B③.A④.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1)A.万像更新——万象更新;B.司空见贯——司空见惯。(2)A.忠生难忘——终身难忘;C.令人欣服——令人信服。(3)B.不以为燃——不以为然;C.废尽口舌——费尽口舌。(4)A.前所末有——前所未有;B.喜极而弃——喜极而泣。5.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目标明码标价 B.重逢重见天日C.执行各执已见 D.名著见微知著【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A.“目标”的“标”是指标志;记号。“明码标价”的“标”是指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B.“重逢”和“重见天日”的“重”都是指重新;再。C.“执行”的“执”指依照政策、法令、决议、计划等实行。“各执已见”的“执”指坚持;固执。D.“名著”的“著”指著作。“见微知著”的“执”指明显。6.输入拼音“qià”,可以找到的汉字包括如下两个。请借助资料完成练习。洽:①跟人联系,商量;②谐和;③广博,周遍;④沾湿,浸润。恰:①正巧,刚刚;②合适,适当。(1)《说文解字》对其中一个字是这样描述的:“用心也。从心合声。”你认为这个字是______。(2)根据两个字的解释,选字填空。情投意____________如其分(3)在“恰好”一词中“恰”字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恰②.洽③.恰④.①【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1)“用心也。从心合声。”是对“恰”字的描述,从心(忄),表示字义跟人的心思、想法有关;合声,像器盖与器身相合,表示与心中想的相合;本义是适当、正好。(2)情投意洽:情感融洽,心意相通。指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3)“恰好”的意思是正好;刚好。“恰”字的意思是正巧,刚刚。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7.按原文填空。(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_____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被初阳______了。(《匆匆》)(2)虽与之______,____________。(《学弈》)【答案】①.徘徊②.轻烟③.薄雾④.蒸融⑤.俱学⑥.弗若之矣【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句子出自《匆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句子出自《学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8.选出下列成语中与学习无关的一项。()A.囊萤映雪 B.凿壁偷光 C.自相矛盾 D.手不释卷【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出自《萧淑兰》。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该成语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在句中常用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9.选出下列带“月”的诗词句中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A项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表达了作者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触目生情、思念故乡的复杂心情。B项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流露出浓浓的乡愁。C项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特点。没有表达思念之情。D项出自李白的《静夜思》,意思是: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0.选出下列与“一步登天”表达特点不同的一项。()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我住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D.教室里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A“沙如雪”“月似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泥丸、细浪”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C“巴掌大”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D“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题干中“一步登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A。11.选出下列关于口语交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辩论中要抓住漏洞进行反驳。B.说话要根据场合调整自己的音量。C.说服别人时,语言和态度始终要强硬。D.安慰别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C项说法错误。说服别人时,语言和态度不能过于强硬。说服别人时,态度要真诚,除了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外,还外去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说服别人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伤害到对方的尊严和面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于谦借竹子表达了自己的志向。()A.对 B.错13.劝人多读书,多实践,我们常会用“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样的俗语。()A.对 B.错14.有些外国名著读起来比较难,我们可以先大致了解写作背景。如果能在读书时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会更大。()A.对 B.错15.在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说服力。()A.对 B.错【答案】12.B13.A14.A15.A【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本题叙述错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并不是借竹子表达了自己的志向。【13题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理解与运用。本题叙述正确。“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且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再能做到事到临头不慌不乱。【14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的策略与方法。本题叙述正确。有些外国名著读起来比较难,我们可以先大致了解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如果能在读书时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会更大。【15题详解】本题考查习作的方法。本题叙述正确。在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说服力,加强真实性,使文章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看图,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①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②终身不复③猎。注释:①[恐]担心。②[遂](suì)于是。③[复]再。16.联系上下文,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1)中要害()A.zhòng击中B.zhōng中间C.zhōng击中(2)端坐不倒()A.dǎo后退B.dào后退C.dǎo倒下17.选出下列关于文言文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因戏于水:在水中看戏。B.遂终身不复猎:于是此生不再打猎。C.石下溪中有小熊三:石头下面的小溪里有三只小熊。18.选出“近视之”中“之”所指的对象正确的一项。()A.猎人 B.小熊 C.母熊 D.作者19.选出对母熊“死而不倒”的原因描述正确的一项()A.死而不倒,是因为担心石头落下伤害到猎人的孩子。B.死而不倒,是因为担心石头落下伤害到自己的孩子。C.死而不倒,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很害怕石头。D.死而不倒,是因为自己很害怕石头。【答案】16.①.A②.C
17.A18.C19.B【解析】【分析】译文:猎人进山打猎,用枪射中了一只母熊,正中要害,母熊却坐着不倒下。猎人走近一看,发现熊已经死了,却还用脚抱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下面的小溪中有三只小熊在水中嬉戏。母熊死了还不倒下的原因,正是害怕石头落下伤到它的孩子。猎人非常感动,于是终身不再打猎。【16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以及字词解释的能力。(1)中要害:指打中致命的部位。中:击中。可以先排除B,中:作动词,读四声:zhòng,故答案为A。(2)端坐不倒:坐着不倒下。倒:倒下。故答案为C。【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A因戏于水:在水中嬉戏。参考译文和注释,BC翻译正确,故答案为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先找到“近视之”所在位置,仔细对比译文,联系上下文可知是猎人走近一看,原因是“正中要害,母熊却坐着不倒下”,故“之”指代的是母熊。【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原文可找到答案,“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意思是母熊死了还不倒下的原因,正是害怕石头落下伤到它的孩子。故答案选择B。阅读短文。巧夺天工的乌铜走银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曾与闻名天下的景泰蓝齐名,并称为“铜艺双绝”。它以铜为胎,在铜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全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色或金色纹理,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乌铜走银工艺源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年)云南石屏县一名匠师岳富的偶然灵感。在一次炼铜造器时,岳富手上的一枚金戒指不慎掉入坩锅中。戒指一下子熔化了,惋惜之余,岳富将周围放着的银等金属全扔进坩锅里泄愤。气消之后,岳富发现坩锅中出现了一种颜色黑亮的合金铜,黑色中呈现若隐若现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他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成工艺品,又经仔细研究琢磨,终于成就了“乌铜走银”工艺。乌铜走银远比一般的铜银工艺复杂得多,除了独门的冶炼乌铜配方和走银技术,更需要全面掌握造型雕刻、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因乌铜走银工艺复杂,这一独特的传统制铜工艺曾经濒临灭绝,其工艺品存世不多,如今能够制作乌铜走银的艺人更是屈指可数,乌铜走银险成段消失的文化记忆。20.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读短文,选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A.乌铜走银记忆已有近300年的历史。B.乌铜走银是以铜、金、银混合而成,这门技艺已经失传。C.乌铜走银曾被称为“铜艺双绝”之一。D.乌铜走银发源于云南石屏。22.选出不属于乌铜走银工艺特点的一项。()A.乌铜走银以铜为胎,在铜胎上雕刻各种图案。B.将熔化的银或金填入花纹图案后,还需要冷却、打磨。C.乌铜走银远比一般的铜银工艺复杂得多。D.能够制作乌铜走银的艺人屈指可数。23.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评价乌铜走银工艺的创始人岳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本文通过对乌铜走银工艺产生过程的介绍,说明了“乌铜走银”独特的铜制工艺是云南特有的传统工艺,属于一种民间工艺,由于制作难度非常大,工艺复杂,这一独特的传统制铜工艺险些消失。21.B22.D23.虽然因为戒指不慎掉入坩锅中熔化,岳富非常生气,但是气消之后,却仍发现坩锅中出现了一种颜色黑亮的合金铜,黑色中呈现若隐若现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这一情况,体现了岳富善于观察。当有了新的发现,岳富能够仔细研究琢磨,最终成就了“乌铜走银”工艺,体现了岳富的乐于钻研。
【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文章的主要叙述对象是“乌铜走银”工艺。【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过最后一段中“因乌铜走银工艺复杂,这一独特的传统制铜工艺曾经濒临灭绝,其工艺品存世不多,如今能够制作乌铜走银的艺人更是屈指可数,乌铜走银险成段消失的文化记忆”可知选项B“这门技艺已经失传”说法错误。【2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审题,是“不属于”乌铜走银“工艺”特点的一项。选项D是对乌铜走银的“艺人”情况的介绍,并不属于“乌铜走银工艺”。【23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注意结合事例进行分析,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是对岳富成就“乌铜走银”工艺过程的介绍。所以围绕这两个段落分析岳富的形象。
阅读材料。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国家非遗名录分类占比24.阅读材料,选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A.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类。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所有文化表现形式。25.有人说:“中国作为几千年的古国,人民勤劳又能歌善舞。”请结合阅读材料二为这一说法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学校将开展“乌铜走银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活动,你觉得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具体开展哪些活动?请简要写3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4.D25.国家非非遗名录分类占比中,传统舞蹈占比9.55%,传统音乐占比12.39%。占据比例,可以看出人民能歌善舞。26.①.开幕展演②.非遗展区③.民俗文化巡演【解析】【分析】【24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通过材料(二)的分类,可知选项A说法正确。通过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选项B、C说法正确。选项D“所有文化表现形式”说法有误。故答案为D。
【25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语言表达。注意审题,是结合“材料二”简述理由。可以从和“勤劳又能歌善舞”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26题详解】本题开放性试题。围绕“乌铜走银非遗进校园”的文化传承活动写出可以开展的或活动即可。可以是演讲、展览、表演等。第三部分习作27.习作《已死的母熊》是丰子恺老先生的图文作品。丰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阅读《已死的母熊》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书写工整、规范。习作不少于400字。题目_____________【答案】例文:《已死母熊》读后感今天,我正在读小古文《已死的母熊》,颇受感动,写下此篇,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猎人进山打猎,突然,看见一只母熊,猎人便端起枪,瞄准母熊,“啪”地射了过去,正中母熊要害,可母熊竟然坐着没有倒下。猎人很奇怪,他端起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走到母熊身边时,才发现母熊已经死了,可它的四足竟牢牢抱着一块巨石。为什么这只熊临死时还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紧抱巨石呢?猎人不明白为什么,就四处张望,当他往下看时,才明白了原因。原来,下面有条小溪,溪中有三只小熊正玩得不亦乐乎。猎人恍然大悟:之所以母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综合题(含答案)
- 财务工作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体会范文
- 农业项目EPC工程投标的工作流程
- 高科技产品的运输与安装调试计划
- 第三季度疫苗质量监管及整改措施分析
- 石材窗台板安装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 大型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文
-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与预防措施
- 医疗机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 科技项目投资协议书范文
- QBT 2530-2001 木制柜行业标准
- 卫生监督乡村医生培训课件
- 医院保安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槟榔的危害》课件
- 高考前家长会课件
- 外阴及阴道炎症护理课件
- 2024年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内训)
- 2024年江苏武进经济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音视频系统培训资料-(内部)
- 隧道截水沟施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