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汇编--教案.学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汇编--教案.学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汇编--教案.学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汇编--教案.学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汇编--教案.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实际执行课时18.25----8.30一报到数一数人口普查729.2---9.6国土面积森林面积739.9----9.13练习巩固749.16---9.20二线的认识平移与平行759.23----9.27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76.9.30----10.4“十一”放假0710.7------10.11用量角器量角画角7810.14------10.18三乘法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7910.21------10.25计算器探索与发现71010.28-----11.1乘法结合律分配律71111--4-----11.8四图形的旋转除法买文具71211.11-----11.22五路程时间速度国家体育场71311.25-------11.29商不变的规律抗震救灾71412.2----12.6六方向与位置71512.9-----12.13七温度正负数71612.16-----12.20八统计栽蒜苗71712.23------12.27整理与复习71812.30-----1.3复习1912.27-----12.31复习201.6----1.10考试放假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数一数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重点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难点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方法课前准备计数器若干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꯸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2.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三:练习活动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2、3、4、5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作业

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提出数学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通过让学生的拨珠活动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大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人口普查教学目标知识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重点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方法课前准备计数器若干、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读、写更大的数。

1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践练习。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第3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写数时,除了掌握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写出各种较大的数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较大数的意义。先独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板书设计:大数的读、写亿级万级个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1265830000计数单位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国土面积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难点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学具和计数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

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二:实践练习。

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板书设计:大数的改写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9600000=960万10000000000=100亿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重点难点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学具,计数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

2.出示“填一填,说一说。”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二、巩固与应用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三、作业1、练一练1、2、4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并讨论这些近似数的特点。发现取近似数的方法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板书设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精确到千公顷万公顷亿公顷:约2亿公顷。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知识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方法课前准备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多位数的改写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三、读写游戏。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四、多位数比大小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组数游戏: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有关近似数的练习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板书设计:练习一亿级万级个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13820000计数单位一千三百八十二万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线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重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难点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出示第15页的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1、画一画: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2、练一练: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并发现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探索画法板书设计:直线、线段与射线直线:射线:线段: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平移与平行教学目标知识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重点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难点方法课前准备课件、小棒、三角尺、直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平移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二、平行1、移一移: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第2题: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2、折一折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3、说一说根据书中给出的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4、画平行线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实践活动: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移一移折一折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相交与垂直教学目标知识1、借助实际情况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重点认识垂直线难点方法课前准备小棒、三角板、正方形纸一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你们相信用两枝铅笔或两根小棒相交,可以搭很多的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二、摆一摆、量一量1,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2,让学生观察P20的第一行图形、讨论这些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并引出其中的特殊角———直角。3,你们知道哪些是直角吗?知道用直尺怎样检验直角吗?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亲自演示。小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如P20第二行图中AO垂直于OB,O是垂足。三、折一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相互垂直请大家用三角尺的直角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看看哪些线是相互垂直的?。四、巩固知识1,你能说说教室或生活中相互垂直的线段吗?2,说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相互垂直的?五、实践操作1,学生两人一组,你说我摆,相互交换角色,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让学生自己探索检验垂直的方法。学生热情很高,跃跃欲试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学生观察P20的第一行图形、讨论这些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并引出其中的特殊角———直角。: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请学生检验;P20第二行图中AO垂直于OB,O是垂足。学生很聪明,很快就正确的检验出来了有的学生沿边对折,然后再沿边对折;有的按角对折,再按角对折;。。。。。。学生各自动手操作,踊跃回答。学生积极回答1,学生两人一组,你说我摆,相互交换角色,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让学生自己探索检验垂直的方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相交与垂直教学目标知识1、认识垂直,能用三角尺画垂线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重点画垂线难点方法课前准备三角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你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垂线,那么你们知道应该怎样来画垂线吗?二、画一画1,用三角尺画垂线(1)已经有一条直线,你们知道怎样画出它的垂直线吗?(2)教师示范: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用三叫尺的一个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再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就画出了已知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就是垂足,一般用O表示O过A点分别画直线L的垂线问:这道题与上道题有什么不同处?你们想想该怎么画?MACROBUTTONNoMacro[单击]A●O请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后面的两小题三、小实验出示P22的小实验题小结:过直线外一点的垂线最短四,回家后在本上各画一条过直线外一点、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学生学习热情高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用三角尺画垂线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画(教师指名学生上黑板画,教师订正)学生仿画;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用三叫尺的一个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再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就画出了已知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就是垂足,一般用O表示过A点分别画直线L的垂线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后面的两小题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的线最短同学试画几条线,看看、量一量什么线最短。学生回答:垂线最短:过直线外一点的垂线最短回家后在本上各画一条过直线外一点、直线上一点的直线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相交与垂直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重点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难点方法课前准备活动旋转学具,钉子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到过旋转与平移吗?请大家说说。以前我们都学习过哪些角?二、探究新知1,用自己的旋转学具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锐角、直角、再旋转到一个平角、周角。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平角和周角有什么特点?3,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角,平角和周角及它们的特点。三、试一试1,说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2,出示P25的2,图中是围绕哪一点转的?四、练一练1,让学生做P25的12,在钉子板上做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五、课后实践回家观察,除了钟表外,还有别的计量表,它们是否也有和钟表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围绕哪点转的。学生积极回答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周角的两边从重合又旋转到重合。有的说:钟表在六点时,时针和分针是平角,12点时它们是周角。向后转也转了平角,翻书也是平角等等。是围绕圆心转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学生自由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角度的度量教学目标知识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重点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难点方法课前准备硬纸板做的活动学具,量角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角,都有那些角?如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等怎样量角的大小呢?二,探究新知1,出示∠A和∠BMACROBUTTONNoMacro[单击]AB你们知道这两个角哪个大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量角的大小用纸板剪出P26的图∠1,再用∠1分别度量∠A和∠B的大小。这就需要我们把∠1做的再小些,那样测量的结果就会更精确了。请大家把∠1对折得到∠2,再来测量,看看你的结果,请大家交流。3,人们把圆分成360份,把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三,认一认1,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自己观察,再互相交流观察结果。2,老师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和排列特点。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分成180份。,请大家观察读数的排列方式。3,开始时先让学生尝试,再交流方法,然后让学生认真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教师总结:量角时,要注意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五,练一练1,教师先出示一些特殊的角如:30°、60°、45°、90°、180°让学生观察2,练习P28的1——3题六,数学游戏回家后和家人一起玩P28的游戏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等有的说∠A大,有的说∠B大学生量出两个角都是∠1的3倍多一点。还是不能准确比较这次可以比较准确的测量了。同学认为角剪的越小测量的越准确学生小结:人们把圆分成360份,把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让学生自己观察,再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学生分组交流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分成180份。,请大家观察读数的排列方式。先让学生尝试,再交流方法,然后让学生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量角器读数有两种排列方式,两种的度数顺序正好相反,一种从右到左排列,一种从左到右排列学生自由做,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给予辅导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画角教学目标知识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重点会用量角器画和三角板画角难点方法课前准备三角板,量角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我们现在认识了很多的角,也会量角了,那么谁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呢?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画出60°的角讲讲你们的画法。教师归纳方法:用三角板画:先画一条直线,再把三角板的最长边与直线重合,60°的顶点与直线的一端重合,沿60°的另一边画一直线即可用量角器画:先画一直线,再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直线的一端重合,并且把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直线重合,再从直线的一边的刻度上找出60度的点并做记号,拿开量角器,再把直线的端点和记号点相连即可。2,请你们再画一个150度度的角注意:区分量角器的内外圈刻度——作为角的一边的直线与量角器的哪个零刻度重合,就以这个零刻度作在的刻度圈为标准进行度量。三、试一试学生完成P29的1—3题,四、自我评价有的说用量角器画,有的说用三角板画学生口述画法用三角板画:先画一条直线,再把三角板的最长边与直线重合,60°的顶点与直线的一端重合,沿60°的另一边画一直线即可用量角器画:先画一直线,再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直线的一端重合,并且把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直线重合,再从直线的一边的刻度上找出60度的点并做记号,拿开量角器,再把直线的端点和记号点相连即可。学生画一个150度度的角MACROBUTTONNoMacro[单击]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练习二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练习使学生很快的找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线会量角的度数;2、能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角。重点目标1难点会量角的度数,能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怎样的线是相互平行的?怎样的线是相互垂直的?平角是多少度?周角是多少度?练习1,出示P29的1,请同学找出哪些路是相互平行的,哪些是相互垂直的?2,你们的家乡哪些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些道路是相互垂直的?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3,出示P29的3,由学生独立完成。4,独立完成P29的4三,折一折、认一认1,出示P30的5教师强调:折叠前后所得角度数的变化2出示P30第6题师强调:在找角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找以免漏掉要找的角。四,回家仿照P30的实践活动自己设计一个由角组成的艺术图案。学生积极抢答师生共同订正同桌相互找出相互平行和垂直的路。学生汇报找出的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线及共多少对?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看画图口述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同桌互相帮助完成第二小题。学生独立观察,然后进行交流,派代表上台口述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集备人:学科组长签名:内容整理复习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1、强化学生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全面认识。2、进一步画平行线,垂线,角的画法和认识。重点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怎样的线是相互平行的?怎样的线是相互垂直的?平角是多少度?周角是多少度?练习1,出示P29的1,请同学找出哪些路是相互平行的,哪些是相互垂直的?2,你们的家乡哪些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些道路是相互垂直的?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3,出示P29的3,由学生独立完成。4,独立完成P29的4三,折一折、认一认1,出示P30的5教师强调:折叠前后所得角度数的变化2出示P30第6题师强调:在找角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找以免漏掉要找的角。四,回家仿照P30的实践活动自己设计一个由角组成的艺术图案。学生积极抢答师生共同订正同桌相互找出相互平行和垂直的路。学生汇报找出的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线及共多少对?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看画图口述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同桌互相帮助完成第二小题。学生独立观察,然后进行交流,派代表上台口述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课题:卫星运行时间课时:第1课时内容卫星运行时间教学目标知识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重点目标1难点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让学生讲一讲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和地球方面的故事,从中引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探究新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圈、3圈、4圈、8圈┄┄21圈需要多少时间?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如何列式)首先学生估算并加以交流说明理由讲解正确解法114ⅹ21————114228————2394小结(略)巩固新知:练习:第34页试一试第34页第4题练习:第34页练一练第1、2、3题学生讲解自己了解的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等方面的知识,如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学生讨论学生回学生列算式114ⅹ2=114ⅹ3=学生列算式114ⅹ21学生分组讨论估算并加以交流说明理由114ⅹ20=2280114ⅹ1=1142280+114=2394或者114ⅹ21=114ⅹ7ⅹ3=798ⅹ3=2394学生练习板书设计:卫星运行时间教学挂图114×21=竖式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课题:体育场课时:第2课时内容体育场教学目标知识1、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估计。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重点目标1难点对生活中不同的方法估计的掌握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报纸、黄豆、瓶子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查阅到的知识。体场那麽一个体育场能有多少个座位呢?最后出示一个看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对具体的数据进行估计。二、估计一张报纸的一个版面的字数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估计方法,然后进行交流。三、旅游中的估计1、出示图一,也可以提问“如果从北京到广州需要30时,那么从北京到郑州需要几时?”2、第二、三幅图也以估计为重点。所以应多鼓励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说的合理,都应给以肯定。学生可以谈谈查阅到的有关体育场的名称及其他知识。学生可以试图估计一下可以是50000,也可以是10000或150000等学生可以将报纸折一折,在知道一部分的字数的基础上再得到整个版面的字数;也可以数一数某一行的字数与总的行数,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人的方法,反思自己的方法。板书设计:体育场22×32×28=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课题:练习三课时:第3课时内容练习三教学目标知识1、练习乘法竖式、乘法估算。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目标1难点乘法竖式、乘法估算。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乘法口算、竖式练习做第1题:做第2题:二、乘法估算练习1、第3题:不用计算判断乘法计算的对错。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的方法。2、第4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图上的信息,特别是两只挂钟上的时间。学生观察后,可以让他们回答笑笑与淘气的问题。鼓励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3、第6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会观察图上的信息。首先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其次再让他们估计结果。三、数学游戏:这个游戏的策略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先占领棋盘上的哪个格子;二是,怎样估计格子上的积是哪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口算的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小组合作玩游戏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课题:神奇的计算器课时:第4课时内容神奇的计算器教学目标知识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1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认识计算器:1、小组交流计算器的使用2、老师适当补充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出示题目:1+2+3+4+5+……+100=999×9=9999×9=99999×9=12456+4568-3216=48412÷19=46766÷(4728-4661)=三、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1、试一试第一题:用题目中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乘法算式,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全班交流时让学生把自己组的算式写在黑板上。全班讨论黑板上积最大的算式的特点,经讨论让学生体会如何组合才能获得积最大的规律.试一试第二题: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计算器的功能键的作用全班交流计算器的功能键的作用小组活动:用计算器计算以上各题全班交流结果及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全班讨论,请学生再举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本题是一道逆向思维的估计体,先复习估计两个因数的积的练习,再做这道练习题。独立完成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课题:计算工具的演变课时:第5课时内容计算工具的演变教学目标知识通过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渗透数学文化教育。重点目标1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每人查找的资料:二、全班交流查找的资料三、小结。通过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每人读自己查找的资料小组汇总所查资料写出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1、小组汇报2、相互补充资料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课题: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课时:第6课时内容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3、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重点目标1难点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发现问题:1、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估计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三、运用乘法结合律的简算。1、试一试第1题:2、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问题。指名回答小组讨论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结合律让学生尝试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3×(5×4)=6015×25×4=1500(3×5)×4=6015×(25×4)=1500乘法结合律:(a×b)×c=a×(b×c)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课题: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课时:第7课时内容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分配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3、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重点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分配律。难点2、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发现问题:1、出示情境图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三、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简算。1、试一试2、练一练: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题。学生估计墙面上贴了多少块瓷砖。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观察上题算式的特点,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分配律。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6×9+4×9=9040×25+4×25=1100(6+4)×9=90(40+4)×25=1100乘法分配律:(a+b)×c=a×c+b×c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课题:练习四课时:第8课时内容练习四教学目标知识1、练习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看哪个小组连的又对又快,在做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适用的条件。二、花圃中的乘法重点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周长,第2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面积,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含义。三、观察与思考:本题是一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渗透了一些函数的思想。先呈现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接着,可让学生再举例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做第1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简算方法。做第3题:小组活动:比一比独立完成学生观察,再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举例验证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分配律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课时:第1课时内容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知识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难点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方法讲授课前准备图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本活动所介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2)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学生欣赏图案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学生操作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课时:第2课时内容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知识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难点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方法讲授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题

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活动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三角形。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先可以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第2题

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第3题

同样,本题的练习也最好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尝试学生进行操作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课时:第3课时内容图形的变换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能在方格纸上,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难点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方法讲授课前准备图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对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2)本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在图形的变化中,同样得到图形的变换,但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无论是变换到(1)、(2),还是变换到(3)、(4),都有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再进行交流。

学生操作学生进行操作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课时:第4课时内容图形的变换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能在方格纸上,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难点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方法讲授课前准备图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练一练

(1)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的一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变换。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操作一些比较复杂图形的变换。

(2)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全班的交流学生说一说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课时:第5课时内容数学欣赏教学目标知识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设计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图案的过程。难点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图案的过程。方法讲授课前准备图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解决问题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意义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的。本活动的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图案,还要求学生能制作美丽的图案,后者是重点。

(1)欣赏美丽的图案。教师可以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议一议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可以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画一个图案。

(2)制作美丽的图案。在制作时,先把制作的要求交待清楚,为了防止图形的变形,也可以让学生把旋转的中心点用图钉固定下来,然后边旋转边描绘。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任意剪一个简单的图形,随后再进行描绘。选择一部分有意义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学生议一议让学生把旋转的中心点用图钉固定下来,然后边旋转边描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课时:第6课时内容数学欣赏教学目标知识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设计图案。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图案的过程。难点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图案的过程。方法练习课前准备图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实践练习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2、3题

本练习的三道题目都是操作题,教材中的要求是画一画,但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只有学生十分熟悉了摆的过程,才有可能画得好图形的变换。

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仅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些素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类似的内容,以供学生开展活动。

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提倡学生边操作边自语(说一说图形变化后的情况),这样,可以把每一个操作的动作都与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起来。

第4题

有了前面几道题的操作经验,学生头脑中可以初步建立起图形变换的表象图案。因此,开展本题的活动可以采用先想象,后操作的程序,即先让学生说一说某一图形是如何变换的,然后用操作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

第5题

在开展设计时,可以充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设计,然后由每一个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要说说图形是如何进行平移或旋转的。

第6题

对学有余力,又十分喜欢设计的学生安排的内容,不作全班学生的要求,也不作测试。

在电脑中进行,开始时图案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步出示复杂的图案。对于设计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喜爱的程度进行选择,如有的学生喜欢选择自己的名字,也有些学生喜欢一些特殊的图形等,教师不要作过多的干涉。对学生设计后的作品,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说说设计的思想与设计的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学生边操作边自语让学生说一说某一图形是如何变换的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课时:第7课时内容图形的变换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方法练习课前准备图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实践练习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1.第1题学生独立尝试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2.第2题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学生可以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3.试一试:说一说图形A如何形成图形B?4.一些简单的图形,经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可以得到各种美丽的图案。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尝试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学生可以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课时:第8课时内容图形的变换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了解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难点了解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方法讲授课前准备图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打开书本图案:师:这些图案好看吗?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你想学会设计一些图案吗?2、揭示课题。师:要想学会设计图案,需要我们了解一个新的知识--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二、演示操作,了解图形变化过程以第1个图案为例,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图案,说一说:你能看出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吗?学生通过观察,同学间交流得出:整个图案可以分成4部分,各部分图形是相同的。(在图中标出“A”、“B”、“C”、“D”)师:是的,它是由一个图形以过旋转变换得来的,那么,它是如何旋转变换的呢?接着,利用电脑课件演示旋转过程。1、呈现基本图形A。让学生认一认,整个图案是不是同这个基本图形经旋转变换组合而成的。师:怎样可以得到图形B呢?2、呈现第1次旋转后的图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过程,回答图形变换过程:(1)、图形A绕点O旋转;(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旋转90度。3、呈现第2次旋转后的图案。师:怎样得到图形C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旋转过程,得到图案。4、呈现第3次旋转后的图案:师:怎样得到图形D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并让学生看课文,并完成课文中的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图形的旋转过程。)三、课堂活动、课本第54页的“说一说”。第1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第一、先认真观察图形,看一看各个图案是围绕哪个点进行旋转的。第二、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第三、通过旋转,把得到的答案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讨论、交流你的成果。四、巩固练习1、课内作业。课本第55页“试一试”的第1、2、3题。(1)、第1题,可以让学生将题目中的图形描下来,剪出来,通过动手操作,完成题中问题。(2)、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模型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变换操作,等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最后同伴中进行交流、验证。(3)、第3题,同样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涂一涂,先找到通过平移能得到的图形,再找出通过旋转得到的图形。同学间交流学生认一认学生回答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过程,回答图形变换过程学生将题目中的图形描下来,剪出来交流讨论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试题一、“神机妙算”对又快:35分[10+16+9]1、直接写出得数:①30×12=②23×4=③540-310=④4×140=⑤630+70=⑥130×20=⑦180×5=⑧170×5=⑨500×5=⑩210÷7=2、用竖式计算:⑴236×43=⑵208×56=⑶720×42=⑷480×50=3、估算下面各题:⑴89×202≈⑵139×48≈⑶307×53≈二、“认真细致”填一填:29分[2+2+4+2+3+4+6+4+2]1、4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2、()×时间=路程3、75的28倍是(),196与72相乘,积是()。4、一只猎狗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5千米,可写()。小东骑自行车可达每分钟300米,可写作()。5、估算下面各题。①小张身高171厘米,大约是()厘米。②小军爸爸的工资是每月1980元,大约是()元。③某足球场可以容纳观众19800人,大约是()人。6、根据85×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85×64=85×16=85×8=85×320=7、在〇填上“>”、“<”或“=”:30×180〇30×16027×200〇20×270600×10〇10×66023×40〇32×3098×54〇500045×20〇90×108、已知A×B=380,如果A扩大3倍,则积是();如果B缩小5倍,则积是()。9、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米。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6分[6+6+6+6+12]2、同学们2、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5000元买票够吗?1、一个电影院共有812个座位。这场电影的收入是多少元?这场的票都卖完了体育用品种类单价78元36元24元卖出数量113个126副256副⑴每种体育用具各卖了多少钱?⑵一共卖了多少钱?⑶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5、下面是欣欣体育商品店2006年上半年部分体育用品销售情况:4、一辆汽车从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小时,返回时只用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速度是多少?3、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5盆送一盆。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30元/盆第四单元试题一、“认真细致”填一填:25分[3+3+3+3+3+3+3+4]1、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3、常见的四边形有()。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5、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6、()的梯形叫等腰梯形。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8、右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5分1、下面错误的是()。①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②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④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都是3600。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①大②小③一样大④无法比较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的长。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垂直线段4、下面四边形中()不是对称图形。①②③5、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①梯形②平行四边形③三角形三、“实践操作”显身手:50分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2、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测量底和高的长度。底()厘米;高()厘米3、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4、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⑴分成两个梯形。⑵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5、如图,要从东村挖一条水渠与小河相通,要使水渠最短,应该怎样挖?请在图上画出来。东村东村●小河第五单元课题:除法课时:第1课时内容买文具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探索活动,能正确的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2.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能正确的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难点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挂图)让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1、“如何解决8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80元是8个十元,20元是2个十元。因为82=4所以2、练习:14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三、巩固练习1、9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165元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去解决四、课堂作业:完成P62页的第3小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80元可以买多少枝钢笔?8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讨论:“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出现情况如下:(1)买1个剩下60元买2个剩下40元列式:80-20=6080-40=40(2)、买2个是40元买3个是60元列式:20x2=4020x3=60(3)、还可以用80除以20来计算。列式:80除以20可以商41、生独立解决2、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7”独立完成或同伴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单元课题:除法课时:第2课时内容讨论教学目标知识让学生探索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探索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讨论60020=30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活动二:练一练最大能填几?(完成63页的第一小题)活动三:合作交流完成P63页的第2小题、邮书每包捆40本,需要捆多少包?每包捆50本,需要捆多少包?活动四:思考完成63页的第4小题1、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想法全班进行交流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同伴交流,集体反馈。1:小组合作,(只选择一道喜欢的题交流)全班交流反馈1、先独立思考2、合作讨论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单元课题:除法课时:第3课时内容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目标知识1、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目标1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的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两辆不同的汽车以不同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如何解决哪辆汽车跑得快些?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从而引出路程,时间和速度。引出:速度=路程时间三、看一看教科书P64页的看一看安排这些内容是为了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四、巩固练习1、完成P65页的试一试的第1小题,2、完成P65页的试一试的第2小题。3、完成P66页的第一小题。(在书上完成)学生观看录象,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哪辆汽车跑得快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1、看一看哪辆车每时行驶的路程多。列式:1202=60(千米)3=70(千米)2、小气车每时行驶60千米也就是它的速度是60/千米3、显然面包车跑得快。小组合作,相互举例,共同探讨。学生观看,拓展视野1、独立完成2、集体反馈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每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全班交流,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单元课题:除法课时:第4课时内容参观苗圃教学目标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方法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重点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运用所学的方法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苗探索新知活动1:1、出示例题室内培育22种花,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每种花有多少盆?讨论:(1)如何估计算式的得数(2)如何进行试商出示例2注:可能在讨论时学生会提出其他方法,对此,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练习完成P68页的试一试,学生观察挂图先让学生估算独立思考可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22x10=220所以不到10盆。22x5=110比5盆多一些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可以把“22”看作“20”来试商,把154看作150,150里面有7个20.4、20x5=10020x6=12020x7=140所以用7试一试方法和第一个例题一样1、先估算2、独立解决3、全班交流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试商的可让学生相互说一说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单元课题:除法课时:第5课时内容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除法的计算。2、比较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比较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完成P69页的第2小题学生能按照要求正确填出一个数字既可。活动二:完成P69页的第3小题活动三:森林医生(出示算式)如有问题教师可给予指导。活动四:完成P69页的第5小题“谁先到达目的地”1、先让学生自己尝试2、组织交流,归纳出填数的方法。1、独立完成同伴交流全班反馈先让学生观察同伴交流相互说一说病在哪呢?自己尝试“看病”全班交流,集体反馈1、先让学生理解图意2、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哪辆车行驶的快一些估计后让学生自己再通过计算进行验证可让学生之间先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单元课题:除法课时:第6课时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2、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重点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出示P77页表格1、你能算出每个时间段的汽车速度吗?本活动是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因此,教学导入阶段可以先出示统计表,2、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3、能再举一些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4、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行使多少千米。5、试一试6、讨论: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0或者除以0可以吗?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发现计算下列各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24030802044020120409040036090240060让学生先说一说表中的信息进行计算,讨论统计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不同的发现,最后,引导学生怎样举例来验证自己的发现,也可以鼓励他们从问题的实际意义来解释自己发现。1、学生独立解决2、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这是商不变的规律不适用的条件,对于这些条件的发现,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尝试,然后说明理由。1、独立解决2、同伴交流,可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3、集体交流,对个别学生可以引导帮助。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单元课题:除法课时:第7课时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运算重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王叔叔驾车去旅游,下面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记录。(多媒体出示)行驶距离/千米483264行驶时间/分241632行驶速度/(千米/分)步步引导,探索规律1.小组交流:从表中发现哪些信息?2.独立计算:每个时间段汽车的速度?3.组织讨论:观察、比较表中的各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强调各组数据)第第第第一二三四组组组组4832642416322222验证感知:学生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并验证感知商不变规律。运用规律: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行驶多少千米。合理练习,巩固规律口算:并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用什么变化。10÷2=600÷20=20÷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