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前处理助剂应用课件_第1页
项目2前处理助剂应用课件_第2页
项目2前处理助剂应用课件_第3页
项目2前处理助剂应用课件_第4页
项目2前处理助剂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2:前处理助剂应用前处理是纺织品染整加工的开始阶段,主要目的是去除织物表面、纤维表面和纤维内部的杂质。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织物表面的主要杂质来源于纺织加工和储运过程两个环节。纱线表面的浆料是主要杂质。

任务1:退浆剂应用1退浆目的把经纱上的浆料去除,为后续加工奠定良好基础。退浆不仅可去除浆料,还可去除天然纤维上的一部分天然杂质和化纤织物上的油剂。

2浆料基本性质淀粉浆:高温有氧时碱可降解聚乙烯醇:水溶性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酸酯:对碱很不稳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性高分子物质3常用退浆方法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酶退浆热水退浆最常用是碱退浆、氧化剂退浆和酶退浆4退浆剂要求

退浆时不仅要把浆料从纤维表面剥离,还要通过退浆剂使浆料溶于水,不再黏附于织物表面造成二次沾污。

烧碱、双氧水和淀粉酶是常用退浆剂,退浆时加入润湿剂、渗透剂、净洗剂可提高退浆效果。

5棉织物碱退浆工艺条件间歇式加工:碱液温度:70-80℃堆置时间:6-12h(煮布锅)汽蒸温度:100-102℃汽蒸时间:30-60min热水洗温度:80℃6化纤织物退浆工艺条件

轻薄化纤织物退浆在前处理时按相对织物百分比质量加入适量液碱和润湿剂于80℃下加工30min后充分水洗即可。水洗时加入适量分散剂,可避免二次沾污,有利于二次沾污的去除。液碱浓度为36波美度,加入量为相对织物百分比质量的2%以下。7棉织物高温堆置法酶退浆工艺条件浸轧热水温度65-70℃浸轧酶液温度55-60℃pH值6-7轧余率110%-130%堆置温度40-50℃堆置时间2-4h

8生物酶的活力酶的催化能力通常用酶的活力表示,在60℃,pH值为6时,1克酶粉或1毫升酶液经1小时所能转化的淀粉克数来表示。常用的淀粉酶BF-7658的活力通常为2000,9影响生物酶活力的主要因素酶活力溶液pH值退浆温度酶活化剂或抑制剂。对淀粉酶来说,氯化镁和氯化钙可加强催化作用,称为酶的活化剂。而Fe3+、Cu2+等离子可弱化酶活性,称为酶的弱化剂。因此淀粉酶退浆时,只能使用渗透剂JFC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退浆剂应用举例(1)退浆粉M-1035

适用于棉织物、涤棉织物的氧化剂退浆加工①特殊性质低温时稳定,高温时对淀粉、PVA、PA和CMC浆料的分解能力极强;退浆效率高;氧化速度虽温度上升而加快;适应的pH值范围较广,碱性条件下氧化效果更明显。也可用于退浆、煮练、漂白一浴法工艺②基本状态化学组成:无机盐复配物离子性:阴离子外观状态:白色粉末水溶性:易溶于水10%水溶液的pH值:5-7储存:出厂后常温下密封可使用3个月③应用资料用量取决于织物上浆料的种类、上浆率以及织物的基本规格。一般用量在3-6克/升,具体的参考工艺配方如下:M-10354克/升36°Bè液碱90克/升渗透剂8克/升螯合分散剂3克/升10退浆剂应用举例(2)淀粉退浆酶NAL

用于淀粉浆料的退浆,适合于棉织物、涤棉织物和涤粘织物的退浆。①特殊性质浓缩的NAL耐高温,属新型复合酶。可用于淀粉浆料、淀粉衍生物/合成浆料退浆;可迅速将淀粉转化为糊精,使淀粉浆料易在后续加工中去除。

②基本状态活性:2000单位/毫升密度:1.1克/厘米3外观:棕色液体pH值:6.5-7.5连同润湿剂、洗涤剂、精练剂一起使用,可提高退浆效率和除杂效果。③应用资料工艺条件:

工艺温度:60-100℃

pH值:5.5-7.5通常用量:1-5克/升任务2:润湿剂应用1现象描述玻璃板—水滴—展开以试管清洗为例涂蜡玻璃板—水滴不展开以油污菜碟为例涂蜡玻璃板—添加JFC的水滴—展开说明:JFC明显起到了润湿作用2润湿与渗透的关系润湿发生在纺织品表面渗透发生在纺织品内部润湿和渗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3影响润湿的主要因素(1)分子结构:与碳链长度有关;利用HLB值概念;(2)浓度:利用临界浓度基本概念;(3)温度:离子型的升温;非离子型的接近浊点(4)添加剂添加某些盐或长链醇可提高润湿效果4润湿剂基本要求(1)稳定性较好耐酸、耐碱、耐氧化剂、耐硬水(2)润湿效果明显生产效率较高,节省时间;加工以后纺织品的毛细管效应明显提升。纺织品毛细管效应是检验织物润湿性能的最常用的指标之一。通常用水在30分钟之内爬升的高度来表示。5润湿工艺条件(1)退浆退浆时加入润湿剂可明显提高加工效率(2)煮练煮练时加入润湿剂可提高织物毛效(3)漂白漂白时使用润湿剂也可提高织物白度(4)丝光丝光时使用润湿剂可均恒棉纤维结晶程度6润湿剂应用举例(1)耐碱渗透剂M—1039

聚酯织物连续减量及棉织物丝光用渗透剂

①特殊性质常温下耐碱性可以达到300克/升;在强碱浴中具有良好的渗透力。水洗性好,易于洗除。②基本状态化学组成:低碳表面活性剂离子性:阴离子外观:浅黄色透明液体水溶性:易溶于水pH值:12-13稳定性:耐强碱、耐高温、耐氧化剂储存:出厂后常温下密闭容器内可储存1年③应用资料

以减量率15%的聚酯织物连续减量为例,其流程为:浸轧→汽蒸→水洗→烘干配方:液碱(36°Bè):800毫升/升

M-1039:3-5克/升工艺条件:轧液率:60%汽蒸温度:115℃蒸汽压力:0.12MPa水洗温度:60℃烘干温度:120-130℃棉织物丝光加工配方:液碱(36°Bè):600-700毫升/升M-1039:3-8克/升设备:布铗丝光机工艺条件:门幅车速喷淋的淡碱温度(2)精练渗透剂M-170适用于棉及涤混纺织物前处理的精练渗透剂①特殊性质乳化能力较高,抗再沉积性较好;广泛的温度适应范围;可乳化分散附着在织物上的蜡质和油质,确保织物具有较好的白度和毛效;在硬水和漂白浴中均稳定;常温动态下在浓度为200g/L的烧碱中稳定;与淀粉酶退浆液有良好的兼容性。②基本状态

化学组成:高级醇磷酸酯盐的复配物离子性:阴离子外观:褐色透明液体水溶性:易溶于水pH值:6-8稳定性:耐强碱、耐高温、耐氧化剂储藏:出厂后常温下密闭容器内可储藏1年③应用技术资料适用于连续退浆、精练及漂白加工,用量则根据织物特点进行调整。。浸轧-汽蒸法烧碱(36°Bè):90~180g/L渗透剂M-170:5~10g/L螯合分散剂M-1075:1~3g/L轧液率:95%左右汽蒸温度:100~102℃汽蒸时间:60~120min浸渍法烧碱(36°Bè):2~3%(o.m.f)渗透剂M-170:1~2%(o.m.f)螯合分散剂:0.5~1g/L浴比:1:15浸渍温度:100℃浸渍时间:40min任务3:精练剂应用1概述棉织物:煮练加工也可称为精练涤棉织物:前处理以精练为主,一浴法加工涤纶织物:前处理,80℃×30min羊毛织物:去除羊毛脂、草籽和其他赃物丝织物:脱胶精练加工过程中使用助剂为精练剂,主要作用是去除杂质。2

精练剂作用与染化药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耐硬水、耐酸、耐碱、耐高温;有良好的渗透、乳化和分散性能;最好易溶于冷水;有符合设备要求的起泡性;对纤维亲和力小,易水洗,能快速洗净;能防止再次沾污织物,提高织物白度。3精练剂分类①染化药剂烧碱:最常用的精练剂硅酸钠:除锈、吸附杂质,影响织物手感亚硫酸钠:去除棉籽壳,防止纤维素氧化磷酸三钠:软水剂,加入后可调节pH值②表面活性剂

利用表面活性剂与烧碱的协同效应提高加工效率。精练时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可略高于临界胶束浓度。以复配为主。

4精练效果检测检验项目(1)润湿性(2)渗透性(3)白度检验方法

(1)定时法

(2)定高法

(3)滴水法

5

精练剂应用举例例1:低泡浓缩精练剂M-108

适用于各种制品的前处理。①特殊性质具有优良的渗透性和精练性能,天然纤维处理后白度优良,毛效上升明显。具有良好的防止油污返沾能力,确保精练浴中没有浮油和浮蜡。可避免合纤织物出现黄斑,能克服因前处理不良导致的页差现象。低泡、环保、不含APEO(聚氧乙烯醚)。②基本状态化学组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或浅黄色粘稠液体水溶性:易溶于水pH值:6-8稳定性:耐酸碱、耐高温、耐氧化剂储存:出厂后常温下可密闭储存1年③应用资料用量可根据织物含油状况和织物结构而定,通常间歇式前M-108加入量为0.5%-1%。具体参考配方:M-108:0.5%-1%(o.m.f.)液碱(36°Bè):3%-5%(o.m.f.)浴比:1:12精练温度:95℃以上精练时间:40min例2:练染同浴剂M-1016KT适用于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练染同浴。①特殊性质适用于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精练、除油处理,特别适合合成纤维织物的练染同浴加工,具有除油干净彻底的特点。能有效去除合成纤维织物上的油剂,油污、锈迹和油纱。酸性条件下去油效果良好,练染同浴加工中没有消色和阻染现象,不会产生色斑和色花。不含APEO。②基本状态化学组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水溶性:易溶于水pH值:0.5-1稳定性:耐酸、耐碱、耐高温、耐氧化剂储存:出厂后常温下可密闭储存1年③应用资料具体用量可根据织物结油污程度决定,一般用量为1%-2%。间歇式加工配方如下:M-1016KT:1%-2%(o.m.f.)pH值:根据工艺要求调节浴比:1:12工艺温度:95-130℃工艺时间:40min对严重油纱可连同除油剂M-1109ET混用。使用时不调整pH值。例3:精练除油剂M-1109ET

适用于间歇式加工方法①特殊性质可去除合纤和天然纤维制品上的油污。在60-130℃内均有极佳的去污效果。有非常好的分散、乳化能力。使用时无需添加任何溶剂。碱性条件下去油效果更佳。能克服前处理不良引起的黄斑或色花现象。可软化水质,具有较高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不含APEO。②基本状态化学组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复配物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白色粉末水溶性:易溶于水pH值:11-13稳定性:耐强碱、耐高温、耐氧化剂储存:出厂后常温下可密闭储存1年③应用技术适用于间歇式精练。加入量为1-3克/升。参考配方:一般油污处理:M-1109ET:0.5-1g/L工艺温度:80-100℃工艺时间:20-40m重油污处理M-1109ET:1-3g/L工艺温度:100-130℃工艺时间:40min使用时无需加入碱剂碱性时除油效果更佳例4:氨纶精练剂M-1085

用于去除氨纶纤维上的纺丝油剂。①特殊性质可完全乳化力和有效去除氨纶上的纺丝硅油及其硅平滑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使用不影响染色和印花;不会造成经纱条和染色斑点,可用于连续式和间歇式作业。②基本状态化学组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粘稠液体水溶性:易溶于水pH值:4.5-12稳定性:耐酸碱、耐高温、耐氧化剂储存:出厂后常温下可密闭储存1年③应用资料

间歇式:拉幅机上做坯布定形,坯布上卷除皱,精练/清洗配方:浴比:1:10M-1085:1-3g/LpH值:4.5-1270~80℃保温30分钟水洗二次,70~80℃×15分钟/次水洗一次,冷水,溢流实验1:棉织物丝光润湿剂基本性能测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比较强碱条件下不同润湿渗透剂的基本性能。实验原理:棉布丝光后可获得丝一样的外观,提高上染率和尺寸稳定性、改善织物手感。丝光液含碱较高,丝光机车速较快,丝光时间短,因此碱剂必须快速渗透到纤维内部。为提高渗透速度,丝光时需加入丝光渗透剂。因丝光时碱剂较多,工艺温度较高,所以要求丝光渗透剂必须耐强碱,耐高温,不起泡,用量少。实验要求:1、知道润湿渗透剂筛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会比较渗透剂性能的基本操作方法;3、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施实验过程;4、两课时内完成全部实验操作。实验仪器:高型烧杯、鱼钩、铁丝架、电炉、秒表等。实验材料和药剂:棉帆布坯布、待测润湿剂试样2种。实验方法:丝光时使用的渗透剂品种较多,测试方法也较多。常用的有浸没法、帆布沉降法和纱线沉降法。本实验可采用帆布沉降法或纱线沉降法进行润湿剂基本性能检测。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要求实验过程记录详细、数据准确、结论合理。通过试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可充分判定每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水平和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提示:帆布圆片直径相同时,其质量也十分接近。帆布圆片在加有浓碱且浓度相同的不同渗透剂溶液中完全浸没后的时间越短,该渗透剂的润湿渗透性越明显。实验讨论:1、碱的加入量对润湿剂性能有何影响?2、帆布圆片的外形尺寸大小对实验数据有何影响?3、润湿剂的浓度对实验数据有何影响?4、工作液的温度对测试数据有何影响?5、帆布圆片的形状对测试数据有何影响?任务4:双氧水稳定剂应用1概述棉织物氧漂中在碱性下使用双氧水。碱性下双氧水被活化,氧化性增强。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使双氧水过早分解,引起纤维损伤和双氧水浪费。为控制双氧水分解速度,避免纤维损伤,提高漂白效果,要控制漂白液酸碱度,控制双氧水分解速度。能够明显降低双氧水碱性下分解速度的助剂,通常叫做双氧水稳定剂。2氧漂稳定剂的作用与要求双氧水稳定剂作用:(1)钙、镁离子与双氧水之间相互作用,降低双氧水分解。(2)碱土金属吸附于金属胶粒表面并使金属胶粒失去活性。(3)络合剂与重金属离子络合,金属离子失去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氧漂工艺对稳定剂的基本要求

(1)防止双氧水过快分解,对双氧水具有稳定作用,可替代泡花碱或减少泡花碱用量,降低“硅垢”出现机会,改善织物手感。(2)耐强碱、耐氧化剂、耐高温。对重金属离子络合能力强,可避免织物表面产生破洞。(3)与泡花碱合用时,对硅酸盐有分散作用,可避免在织物表面形成“硅垢”。最好能替代泡花碱或减少泡花碱在漂液中的加入量。3氧漂稳定剂分类①硅酸钠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又称泡花碱,可作为双氧水稳定剂。溶于热水后呈碱性,具有较强洗涤作用和扩散作用,可明显提高织物白度。适量钙、镁离子可促进硅酸钠的稳定作用。可直接用硬水。铁、锰等重金属离子可与水玻璃紧密结合,失去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作用。水玻璃既是稳定剂,也是碱剂。当pH=10.5-11时,综合效果最好。通常漂液pH值用水玻璃和液碱共同调节,水玻璃占70%,液碱占30%。水玻璃加过多影响手感。

②磷酸盐类磷酸二氢钠、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可作为稳定剂,不产生硅垢,但白度和渗透性不如硅酸钠。磷酸盐作稳定剂时也需钙镁离子存在。磷酸盐可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使其失去催化作用。有机膦酸盐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使金属离子失去催化作用。非硅类稳定剂被广泛使用。4双氧水稳定剂性能测试①稳定性能评价用该稳定剂组成氧漂液,测定织物白度和强力损失评定稳定剂效果。②金属离子络合力测定稳定剂对铁、铜离子络合能力,就可了解被测稳定剂对织物针洞的防止能力。③对铁离子胶体的吸附溶液中加入阴荷电解质与铁离子产生凝聚。用凝聚物体积的大小表示稳定剂对铁离子胶体的吸附能力。④破洞试验由于织物表面经常会存在铁锈、铁屑等,这些物质可对双氧水强化分解,导致织物表面出现大量的针眼大小的破洞。双氧水稳定剂的加入可明显减少这种小破洞的产生。小破洞试验可作为了解双氧水稳定剂对双氧水稳定效果的常用方法之一。5助剂应用举例例1:氧漂稳定剂M-1021B

适用于棉及混纺织物氧漂①特殊性能使双氧水规则稳定分解,有助于有效去除杂质,保证加工白度和纤维强度。不含硅盐,不影响手感,不污染设备。无磷、符合环保要求。②基本状态

化学组成:有机酸盐类离子性:阴离子外观:浅黄色透明液体水溶性:易溶于水pH值:4-5稳定性:耐强碱、耐高温、耐氧化剂起泡性:无泡储存:出厂后常温下可密闭储藏12个月③应用资料适用于连续式和间歇式漂白。用量过多达不到漂白效果,用两过低不能有效控制双氧水分解,造成纤维损伤。具体参考配方如下:冷轧堆漂白双氧水(35%):30-50g/L

液碱(36°Bè):90-180g/LM-1021B:12-18g/LM-170L:5-10g/L

螯合分散剂:3-5g/L

干布浸轧,轧余率大于100%

堆置时间:16-24h●汽蒸漂白

双氧水(35%):20-30g/L

液碱(36°Bè):调节pH为11M-1021B:5-7g/LM-170:3-5g/L

螯合分散剂:3-5g/L

湿布浸轧,轧余率为70%

汽蒸时间:45min

汽蒸温度:102℃实验2:双氧水稳定剂性能测试实验目的:比较金属离子在棉织物氧漂时对稳定性的影响,判定稳定剂性能。实验原理:金属离子对双氧水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为控制分解,需在漂液中加入适量稳定剂。漂液中无稳定剂时,双氧水分解加快,纤维强力损伤大,织物表面易产生破洞。实验要求:知道稳定剂在棉织物氧漂中的作用;知道金属离子对织物氧漂影响。实验仪器:量筒、烧杯、移液管、玻璃棒、剪刀、烘箱、电炉、放大镜。实验材料和药剂:双氧水、平纹棉织物、稳定剂、氯化铜溶液、甲醇溶液。实验方法:将氯化铜甲醇溶液经0.5毫升移液管移取,均匀滴在两块平纹棉布上后氧漂。其中一棉布漂液中加入稳定剂,另一块不加。漂后水洗烘干,观察棉织物表面破洞。实验步骤:将1毫升氯化铜溶液加入100毫升甲醇溶液后得到氯化铜甲醇溶液;配制两份漂液,一份加稳定剂,一份不加;准备平纹棉织物2块;将氯化铜甲醇溶液用0.5毫升移液管均匀地滴在织物上后放入漂液中;漂后水洗烘干;观察试样表面破洞;总结实验过程,撰写报告。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编写报告。要求记录详细、数据准确、结论合理。根据报告判定实验设计水平和设计能力。实验提示:可根据试样破洞判定金属离子催化能力,也可根据试样破洞判定稳定剂作用。实验讨论:1、双氧水浓度有何影响?2、金属离子浓度对破洞产生有何影响?3、稳定剂加入量对双氧水氧化性有何影响?4、漂液酸碱度对漂白效果有何影响?如何调节工作液酸碱度?5、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氧漂工艺条件?6、如何定量描述稳定剂在氧漂中的重要作用?任务5:酶制剂应用1前言酶是生物催化剂,通常由生物体产生,也叫生物酶酶制剂是各种生物酶在印染应用中的总称所有酶制剂都是有生命的蛋白质酶制剂对环境要求更高纤维素酶也叫做酵素生物酶在印染上的用途棉织物退浆、煮练、漂白麻纤维脱胶丝织物精练毛织物防缩和光洁棉纱筒纱漂白后的除氧莱赛尔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制品的抛光,成衣的仿旧处理牛仔服的石磨整理2酶制剂基本性能①催化专一性:一种酶只对一种或者一类物质具有极强的催化作用。

②催化效率高:双氧水催化剂对双氧水催化作用比铁离子对双氧水催化作用高10亿倍。

③催化条件缓和:55℃55minpH=5.5

60℃60minpH=6④环保:在催化中不产生有毒物质

⑤来源广泛:微生物发酵生物工程技术3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温度:雨伞形酸碱度:大多数需要非碱性环境金属离子:活化剂、抑制剂浓度:通常浓度越高,作用越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CMC浓度4酶制剂性能测试

①淀粉酶活力淀粉遇碘变蓝。在一定量淀粉中加入不同量淀粉酶制剂,一定时间后蓝色消失且酶制剂用量最少那个试液可以认为刚好将淀粉全部分解。根据酶制剂用量、淀粉用量和反应时间可计算出该淀粉酶的活力。酶活力也可用酶制剂的转化力来表示,每小时每克或每毫升酶制剂能够转化淀粉的克数,就是该生物酶的转化力。②纤维素酶活力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有降解作用,在纤维素酶作用下,磨毛棉织物表面的较长绒毛可较快降解,使表面绒毛更加短促、细密、均匀。这个过程就是磨毛棉织物的生物酶抛光处理。通过计算磨毛棉织物生物催化作用前后的重量变化,可定量计算纤维素酶的活力。③果胶酶活力果胶酶对纤维素伴生物中的果胶有裂解、水解作用,产生半乳糖醛酸和寡聚半乳糖醛酸。醛酸有醛基,可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