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_第1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_第2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_第3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_第4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第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讨论: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第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形成的反复循环运动。由于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第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注意:(1)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2)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3)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第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第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碳循环糖、脂肪、蛋白质、核酸都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第七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C循环的图解大气中的CO2燃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动物摄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泥炭、煤、石油第八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碳出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把CO2合成有机物碳进入生物群落碳出生物群落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第九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碳循环的形式:(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6)碳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形式:(7)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要点有机物;第十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二、氮循环第十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十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氮循环的过程第十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岩石库中的硫酸盐主要通过生物的分解和自然风化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化能合成细菌能够在利用硫化物中含有的潜能的同时,通过氧化作用将沉积物中的硫化物转变成硫酸盐;这些硫酸盐一部分可以为植物直接利用,另一部分仍能生成硫酸盐和化石燃料中的无机硫,再次进入岩石蓄库中。从岩石库中释放硫酸盐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侵蚀和风化,从岩石中释放出的无机硫由细菌作用还原为硫化物,土壤中的这些硫化物又被氧化成植物可利用的硫酸盐。三、硫循环第十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十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磷循环的起点源于岩石的风化,终于水中的沉积。由于风化侵蚀作用和人类的开采,磷被释放出来,由于降水成为可溶性磷酸盐,经由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而在生物之间流动,待生物死后被分解,又回到环境中。溶解性磷酸盐,也可随着水流,进入江河湖海,并沉积在海底。其中一部分长期留在海里。另一部分可形成新的地壳,在风化后再次进入循环四、磷循环第十六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十七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思考: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杀虫剂为什么会殃及南极的企鹅?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第十八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周而复始进行循环。(3)循环过程中物质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以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十九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能力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转移、储存、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正是由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才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联系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全球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特点生物圈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范围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反复循环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过程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有机物形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项目第二十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染色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和内质网课堂小练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课堂小练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全面丰收。下图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

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____。(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细菌等生物作为

______。(4)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桑、稻分解者能量利用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原理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⑤_______(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形式进行循环。(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____和大气之间的循环。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