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微课_第1页
短文两篇 微课_第2页
短文两篇 微课_第3页
短文两篇 微课_第4页
短文两篇 微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了解南极吗?冰雪覆盖的南极

南极气候:科学家曾测得-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酷寒)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烈风)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它是阿蒙森-斯科特站

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比斯科特队早5个星期到达南极,并顺利班师,而斯科特等5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2002年2月7日,英国的安妮公主到达南极大陆,开始她为期三天的南极探险之旅。安妮此行旨在纪念英国人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登上南极90周年。

(奥地利)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精神疗法》等。中短篇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等,唯一的长篇小说是《焦躁的心》。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填表复述故事。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鲍尔斯—?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一句话概括复述(六要素)

斯科特一行五人力尽艰辛到达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早一个多月到达,只好踏上归程,归途中,由于遭受到了突然到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一个悲壮地死去。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912.1.16白色雪原1912.1.18南极点1912.2.17埃文斯死1912.3.21912.3.21无法离开账篷1912.3.29帐篷里1912.10.291912.11.12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2.1.16白色雪原斯等发现自己晚到一月12.1.18南极点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12.2.17屠宰场地埃文斯死去12.3.2贮藏点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12.3.21帐篷里无法离开帐篷12.3.29帐篷里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12.10.29营地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12.11.12帐篷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南极点1912年1月18日12.1.16屠宰场地12.2.17搜救队从营地出发12.10.29贮藏点12.3.2离贮藏点还差17公里12.3.29离下一个贮藏点还有20公里12.3.21贮藏点12.11.12发现帐篷5

个人4

个人3个人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束的故事,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失败之悲

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或者:假如你是斯科特探险队中的一员,当你发现失败已经成为事实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如何?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死亡之悲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3.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世人之悲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1、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4、无私的爱。你认为斯科特他们伟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以上认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的?用“悲在

,而

伟大”的句式表述。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挑战人类自己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

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实现生命价值各抒己见同样是南极探险,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的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

----罗曼罗兰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遭到了队员的拒绝。……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些时候。”探险需要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需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没有人去和他握别”,是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因感情崩溃而会阻止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奥茨: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顾全大局的意识。

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讲日志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在他的信中丝毫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坚毅。斯科特在临死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家人。他饱蘸感情写下遗书,既表现了他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又体现了他对妻子深深的爱。斯科特:勇敢坚毅、顽强不屈、无私爱心本文还写到了哪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了科考队员不畏艰难、坚毅执着的优秀品质。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整理你所知道的其他探险家的故事,结合课本P193二,准备展开一次小小辩论赛。正方:探险是有意义的冒险反方:探险是无意义的冒险

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自我,追逐梦想,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和启迪。

1、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之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转,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思考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表现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虚无缥缈,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联系上下文,“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合作探究习题第5小题: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高尚。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这是作者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可靠队员的赞美。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这个消息的时候,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或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nj01.html有空上网浏览以下网站南极:探险家:/explore/index.htm张骞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汉。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玄奘麦哲伦麦哲伦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阿蒙森和他所率领的人员在南极洲的掩蔽所内过冬。他们就在这里修理设备、休息调整,准备向南极冲击。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