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考古学视野下中华龙形象的起源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据表可知,中华龙形象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时代特征仰韶时代以单一动物为原型的龙纹龙山时代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取一两种动物特征的龙纹夏商时期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容鱼、虎、鹿、鸟等多种动物特征的龙纹A.体现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 B.表明先秦时期区域文明特色鲜明

C.反映中华民族图腾意识的不断强化 D.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2.西汉初,刘邦“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置以为三老。县乡三老并不是县廷属吏,没有禄秩,只是享受免服徭役的优待,与县令、丞、尉共同教化百姓。汉初三老的设置旨在()A.扩大统治基础 B.实现地方自治 C.推动儒学普及 D.加强基层治理3.秦汉和隋唐的经济重心位于司马迁所说的“三河”,即黄河中下游地区,呈现“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中唐以降,逐渐转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立国态势。立国态势在唐宋之际的重大转折()A.受到快速发展的海外贸易的刺激 B.导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C.表明中原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加速 D.推动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调整4.如图分别为宋徽宗时期发行的大观通宝和金世宗时期发行的大定通宝。这反映了宋金时期()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书法艺术大放异彩 C.文化认同促进传承 D.铸币工艺推陈出新5.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C.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6.如表是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地域分布情况(注:仅指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呈现这一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区工人人数所占比例地区工人人数所占比例上海3622047.75%天津41805.35%汉口1335017.1%福州32404.15%广州1030013.58%其他地区973412.07%A.通商口岸的开放先后的差异 B.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7.五四运动后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犹如“隔着纱窗看晓雾”,无法分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1919年到1923年,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社会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三次论战,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人们的认识。据此可知,这三次论战()A.结束了思想界的迷茫混乱 B.促进了思想认识的统一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8.1939年,八路军制药厂“倚山打洞做车间,上山挖药谋原料”,不到三个月时间,制药厂就用简单的工具生产出多种片剂、中成药丸以及药棉、纱布等卫生材料,仅西药就生产约七十种药物,某些药物纯度达97%,能与德国产品相比。这()A.捍卫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增强了军民抗战的信心 D.提升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水平9.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国力贫弱,政府应“施仁政”,与民休息,应多发展轻工业,改善民众生活。毛泽东在1953年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是小仁政;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毛泽东的谈话旨在()A.强调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C.加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进程 D.重视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10.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中国、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外联合申遗()A.推动了传统贸易方式的复兴 B.增进了国家间相互理解和认同

C.打开了世界贸易发展新格局 D.促进了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同化11.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该学者意在说明()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 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

C.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12.1784年《印度法案》得以通过,按照这一法案,东印度公司必须由英国国王任命的议会监督局来控制。同时英国人也一改之前横征暴敛的强盗作风,改成了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英国做出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对北美战争的反思 B.印度反英斗争的高涨

C.东印度公司的贫腐 D.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13.如图为查尔斯•巴索罗缪于1898年发表在《明尼阿波利斯日报》的漫画,表现了三个看起来快乐但模式化的新美国人形象,跳舞的土著居民的裙子上写着“夏威夷”“菲律宾”。该漫画反映了()A.“西进运动”的罪恶

B.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C.美国南方的废奴运动

D.跨大洋文明的融合与交流14.在1917到1920年,西方派遣成千上万的军队涌入俄国;在30年代,西方拒绝与苏联合作;1938年,西方试图把希特勒的祸水引向斯大林;西方多次在第二战场问题上食言;1945年,西方还试图进入那些斯大林认为对苏联安全至关重要的地区。这可以用来说明()A.苏联与西方关系破裂具有必然性 B.绥靖政策对苏联伤害非常巨大

C.西方对苏联一直采取对抗的政策 D.苏联反法西斯作战是正义之举15.1959-1960年,西方石油公司两次降低中东和其他地区的石油标价。对此,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随后,阿尔及利亚等九国也加入该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和发展()A.主导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B.推动亚非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C.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D.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0分)16.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乡里组织,是王朝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延伸,以达到直接或间接控制基层社会的目的,是“下县的皇权”。广泛存在于基层社会的宗族组织(族权)与地方势力(绅权),以及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填补了传统国家因受政治资源限制而留下的权力空白,在构建地方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社会权力网络实际运作中,政权、族权、绅权相互联结、互相交融、彼此配合,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不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机制,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稳固而难以瓦解。——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材料二民国时期县下设区进行管理,区逐渐成为县下常设的政区,区下设置的类型不一的组织则类似于以前的保甲管理制度。乡族与近代社团等社会力量并存,华南地区的农民协会、上海的工会以及各地的商会(团)、城镇的自治会(社),使多数人参与协调和解决纠纷、矛盾和冲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各种类型的法律更加细化,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也开始出现配套的法律。——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古代相比,简析民国时期基层治理变化的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8世纪中叶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实施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倡导并赞助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译为阿拉伯语。在哈里发的资助和倡导下,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组成。智慧馆以重金延聘了各地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近百名著名学者和翻译家,集体从事译述、研究活动,将用重金从各地所搜集的一百多种各学科古籍进行了整理、校勋、译述。他们在对原著直译的基础上,作了大量校勘、注释、质疑、摘要、评论等,发挥了自己新的创见。至阿拔斯王朝前期结束时,古希腊典籍中重要著作都已译成了阿拉伯文,其中有柏拉图的《法律篇》《国家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以及医学、天文学、数学方面的译作。这些著作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迷人的智慧,不仅大大丰富和增长了见识、学问,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将阿拉伯人由一神信仰阶段带入了层次更高的理性思辨阶段。——摘编自潘潇寒《阿拔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材料二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深感西方船坚炮利,提出必须“访夷情,译西书”,开近代翻译先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筹建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机构从事大规模翻译活动。徐寿1868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主持译书工作,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传教士傅雅兰口述,徐寿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前后译书17部约280万余字,所印书籍涉及经济、军事、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甲午战争之后,翻译活动迎来新的高潮。随着洋务运动的式微,翻译活动也逐步走向民间,形成了近代晚期新兴的翻译群体。著名的翻译家主要有马建忠、严复等。他们都满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有海外留学或驻外经历,对西方政治、经济、法律等有深入的了解。例如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标准,确立了翻译作品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他在所译作品中都有序言,介绍翻译本书的目的,同时对书中旨意进行阐述。如翻译《天演论》中介绍过达尔文的《物种原始》、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翻译《论法的精神》中对旧思想批判尤为突出,倡导“(立宪之国)主人非他,民权是已”的主张。严复的翻译可以说不独是理论学说的介绍,而且是一种“批判的武器”。——摘编自史日丽《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年翻译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甲午战争前后翻译活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翻译活动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同年代中国外交空间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外交统计年鉴》根据图中的时间标尺,概括图中任意两个时期或几个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也可以补充其他时期),并对其进行说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岗位多集中于纺织业和采掘业,虽然当时己开始实行工厂制,但实际上工厂多而小,与之前的规模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如在1851年英国全国87000名雇主中,雇佣10人以下者达76000人,占总数的87%,雇佣50人以上者仅2000人,占总数的23%,小而散带来的用工不稳定问题,也是当时出现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新技术下的重化工业需要大资金大规模才能满足,大企业相较于之前能为工人提供更多相对稳定且多样化的岗位,这也使得专业化分工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简单化向着复杂化演进。——摘编自李智明《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挑战与思考》材料二:工业革命被称为“创新率的加速器”,它改变了历史的方向,引导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崭新的工业文明时代。这个大转变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大生产力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大转变,是一个完整的过渡时代,必须与历史上迄今发生过的种种变革区别开来迄今为止,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过渡出现了三次大推进的浪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就业产生的不同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化发展模式”任选一项或多项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仰韶时期,中华龙的形象以单一动物为原型的龙纹,龙山时代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取一两种动物特征,到夏商时期,中华龙的形象兼容多种动物特征,通过中华龙的起源与演变可见中华龙特征从单一走向丰富,体现了中华文明不断发展,D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走向融合,排除A项;

材料主要呈现的是文明的演进,而非区域文明的特征,排除B项;

材料主要指中华文明发展日渐丰富,而非图腾意识的强化,排除D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在地方选择德高望重的老者作为“三老”,配合地方官教化基层百姓,可见汉初三老的设置旨在加强基层治理,D项正确;

“扩大统治基础”主要指的是吸纳更多的社会阶层力量支持、认同政权,设置三老主要目的是加强国家治理,排除A项;

汉代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地方自治”的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

三老的主要职责是教化百姓而非传播儒学,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答案】A【解析】秦汉隋唐时,农业经济为立国基础,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猛发展,广州、泉州等大型海港相继兴起,东南沿海地区以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为后盾,经济重心开始表现出向海洋发展的倾向,A项正确;

自然经济自鸦片战争后才走向瓦解,排除B项;

材料无法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

秦至唐宋政府未全面调整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答案】C【解析】A.材料强调宋金货币的相似性,强调文化认同,A项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

B.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

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宋金货币在形制上几乎完全相同,这体现了在宋金对峙过程中,民族交融加强,文化认同促使货币铸造方面金朝继承了宋朝的形制,C正确;

D.材料无关铸造工艺,排除。

故选:C。

本题侧重于考查宋金时期对民族政权的并立,解题关键信息是对材料两个货币的特征的把握。

本题侧重于考查宋金时期对民族政权的并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5.【答案】B【解析】本题以顾炎武的撰书经历的视角来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顾炎武在文献记载中延续传统观念将葡萄牙写入南蛮范围,体现出明末清初知识分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未出现明显变化,故选B项;顾炎武的实证精神在西北等地可以印证,排除A项;

茫然无知过于绝对,排除C项;

材料无法体现对华夷之辨的修正,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答案】D【解析】根据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地域分布情况可知,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的分布主要在通商口岸地区,主要是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中,这种现象和中国遭到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关,D项正确。

通过表格数据不能得出是因为通商口岸开放先后的差异,排除A项;

南北经济水平差异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均非主要原因,排除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地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7.【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前后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比较模糊,通过三次论战,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增强了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项正确;

材料只是涉及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无法得出三次论战结束了思想界迷茫混乱的局面,排除A项;

材料主要体现了通过1919年至1923年三次论战增强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材料并不能表明三次论战促进了思想认识的统一,排除B项;

三次论战持续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不符历史逻辑,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答案】C【解析】根据“不到三个月时间,制药厂就用简单的工具生产出多种片剂、中成药丸以及药棉、纱布等卫生材料,仅西药就生产约七十种药物,某些药物纯度达97%”,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能自己制造药品,提高了八路军的医疗水平,也极大地提升了军民的抗战信心,C项正确;

当时正值全面抗战时期,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工农苏维埃政权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

研制医药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中不仅有中药还有西药,且材料无法体现“理论水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是小仁政;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可知,毛泽东认为应该从长远利益着手,扭转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A项正确;

1956年才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排除B项;

材料强调国家工业发展,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排除C项;

重视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属于小仁政,而毛泽东强调大仁政,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与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联合申遗,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认同,B项正确;

联合申遗的目的并非推动传统贸易方式的复兴,排除A项;

联合申遗没有打开世界贸易发展的新格局,排除C项;

联合申遗促进了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多样化发展,并非同化,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文化遗产,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文化遗产,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可知,非洲和美洲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并建立国家制度,说明非洲和美洲发展具有统一性,B项正确;

A与材料无关,排除;

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统一性,而非强调美洲文明的独立性,排除C项;

材料内容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没有体现其根源,无法得出两者文明的同源性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文明产生,要求学生结合人类文明产生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文明产生,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784年《印度法案》得以通过,按照这一法案,东印度公司必须由英国国王任命的议会监督局来控制。同时英国人也一改之前横征暴敛的强盗作风,改成了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改变了对印度的殖民策略,实行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究其原因可知,英国政府在对美国殖民期间,不断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税收,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英国希望北美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并从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财富。殖民地人民不满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故英国做出材料所述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对北美战争的反思,A项正确;

1930年3月甘地开展第二次不合作运动以后,印度掀起了反英斗争的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英国调整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印度反英斗争的高涨,排除B项;

材料所述与东印度公司的贪腐无关,排除C项;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需要结V国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来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B【解析】材料漫画反映了美国侵占了夏威夷和菲律宾,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实力大增,加紧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扩张,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西进运动”的罪恶,排除A项;南方废奴运动是19世纪30年代初开始在美国北部兴起的要求彻底废除黑人奴隶制的群众运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

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扩张,而不是文明间的融合交流,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苏俄(联)发展过程中,西方长时间与之敌对,虽然二战时期,为了反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双方有过合作,但西方国家过去的作为是双方有着明显的不信任感,因此二战后苏联和西方关系破裂是必然的,A项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西方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变化,与绥靖政策无关,排除B项;

西方与苏联在二战期间进行了合作,排除C项;

材料强调西方与苏联关系的变化,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冲击了西方石油公司对石油价格的控制,有利于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C正确;

发展中国家并没有主导多极化进程,排除A;

推动亚非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是亚非会议,排除B;

材料中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并非是区域集团化,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经济合作,要求学生结合区域经济合作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经济合作,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6.【答案】【小题1】由乡里组织行使国家权力(维护皇权的社会秩序);政府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基层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具有浓厚的宗族色彩;基层治理具有自我修复功能,长期延续。【小题2】救亡图存运动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代社团的推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第一问要结合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民国时期基层治理变化的原因来解答。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特点:官方组织主导:翻译内容来源广泛,涉及科学、哲学等多方面;翻译过程中注意融合创新。

背景:帝国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重视文化发展;帝国经济繁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帝国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小题2】变化:翻译的内容由西方军事、自然科学为主转向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文化;翻译主体由官方的翻译机构到民间个体学者:翻译的水平提高,由文字转述到结合国情时代的翻译阐述,体现翻译者的学术思想主张。

影响:有利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发展;促进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社会救亡变革运动的发展。【小题3】认识:翻译活动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有利于文明的互鉴发展;应该以开放平等的心态,积极推动文明的交流。【解析】1.

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第一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百年翻译运动的特点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第二问结合甲午战争前后翻译活动的变化分析。

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

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第三问结合文明交流的认识分析。

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答案】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选择鸦片战争至一战后这两个时期,并结合所学可拟定论题为:鸦片战争至一战后,中国外交由被动走向主动。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如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传统的朝贡外交体系,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动卷入国际外交体系中,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丧失,被迫割地赔款,传统的朝贡外交体系被条约制度取代。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争取国际平等地位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尝试通过主动参与国际条约,维护国家主权,参与国际新秩序创建的要求,这促进了近代中国外交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与国际接轨。

故答案为:

变化:鸦片战争至一战后,中国外交由被动走向主动。

说明: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动卷入国际外交体系中,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晚清中国参与的双边或多边国际交涉多数是被迫割地赔款、损害主权的屈辱外交,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系逐渐被条约制度取代。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参与大型的多边国际会议,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新的国家形象,并且参与了世界新秩序创建的过程。同时,巴黎和会上中国向全世界坚定提出了修正不平等条约、争取国际平等地位的要求。这反映了中国人尝试通过主动参与国际条约,维护国家主权,促进了近代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与现代国际政治接轨。【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