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1页
八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2页
八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3页
八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4页
八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高频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成语“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C.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解:A、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物体的振动频率超出这个范围,人耳就听不到声音,故A错误;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大,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错误;C、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D、噪声监测装置是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噪声大小,它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总结:此类问题要会根据乐音的特征、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进行分析解答。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都在振动解:A、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是无法听到声音的,故错误;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故正确;C、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是无法听到声音的,故错误;D、一切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会随之停止,故错误;故选:B。总结: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只要我们能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振动,但并不是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解: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要听到声音,还需要传播声音的介质;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正确;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故C错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D错误;故选:B。总结: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知识、声速的不同、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4.下列有关声音知识,正确的说法是()A.正常人的耳朵听到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Hz之间B.声呐可用来探测海底深度C.“请勿高声喧哗”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D.道路旁植树是从“噪声的产生”环节来有效减小噪声的解:A、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故A错误;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的,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它可以发射超声波,然后收测回波进行计算距离,适用于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水雷和关闭了发动机的隐蔽的潜艇,故B正确;C、“请勿高声喧哗”的“高声”的意思是大声说话,应是响度大,故C错误;D、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故D错误。故选:B。总结: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多复习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注意分清易错易混之处。如:生活中说的高低有时是指大小,即响度;不同的人说话声主要是音色不同。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重传播,故A正确;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超声波也是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只要物体振动,能产生声音,但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D错误;故选:A。总结: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速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6.“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因为()A.声音响度太小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频率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频率D.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解:医用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比人的正常听觉频率范围要高,所以人们听不见,故B正确。故选:B。总结: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的特点和人的听觉范围,是一道基础题。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A、人听到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A错误;B、地震发生时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B错误;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故C正确;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所以响度不同,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C。总结: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8.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波能传递能量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解:A、超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电子牙刷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该选项说法正确;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总结:此题结合超声波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知道超声波具有能量。9.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风暴产生的次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次声波的()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解:风暴产生的次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故其频率太低,不在人耳朵的听觉范围内,故D正确。故选:D。总结:超声和次声人们都听不到,但是生活中确实存在。10.超声手术刀是通过从不同角度向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从而实现准确“烧死”病变细胞。手术过程中,与医生、护士之间的说话声相比,超声波具有的特点是()A.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能量集中B.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差,能量分散C.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好,能量集中D.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差,能量分散解:超声波具有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破碎能力强等特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的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属声学基础知识。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某一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5Hz,人类不能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解:(1)昆虫的翅膀在1分钟内振动了300次,1min=60s,它振动的频率f==5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5Hz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故答案为:5;不能。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1)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2)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12.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有些动物能运用超声波进行交流、导航以及寻找食物。例如,有的训狗人常吹一种哨子,发出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超声波,人虽听不见,但狗却向训狗人跑来。海豚都是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信息、领航和寻觅食物的。大象睡觉醒来时,会用脚踏击地面,从而产生频率在20Hz以下的次声波。这种声波传得很远,可以被其他的大象听到。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有些动物能运用超声波进行交流、导航以及寻找食物。例如,有的训狗人常吹一种哨子,发出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超声波,人虽听不见,但狗却向训狗人跑来。海豚都是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信息、领航和寻觅食物的。大象睡觉醒来时,会用脚踏击地面,从而产生频率在20Hz以下的次声波。这种声波传得很远,可以被其他的大象听到。故答案为:20Hz~20000Hz;20000;20Hz。总结:此题考查人耳的听觉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属于识记的内容。1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60次,它振动的频率是12Hz,人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解:(1)昆虫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6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f==12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2Hz不在人类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人不能听到。故答案为:12;不能。总结:本题考查了频率的计算以及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14.“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1500m。解:(1)“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2)超声波从水面传递到海底的时间t=×2s=1s,由v=得海水的深度:s=vt=1500m/s×1s=1500m。故答案为:超声;1500。总结:知道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利用速度的公式解答实际问题,属于基础题目。15.宝岛台湾由于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面,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汇处,板块运动相互挤压造成其地形时常变化,地震时有发生。我们可以利用次声波(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预测地震的发生。解:地震、台风、火山喷发时发出人类所感知不到的次声波,我们可以利用次声波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故答案为:次声波。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特点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三.解答题(共5小题)16.人们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现飞行中的蝴蝶,这是为什么?结合下列图表所给的信息简要回答问题。人和一些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人或动物频率f/Hz动物频率f/Hz蝴蝶5~6狗452~1800人85~1100苍蝇300~500人和一些动物“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人或动物频率f/Hz动物频率f/Hz猫60~65000狗15~50000人20~20000海豚150~150000答: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由表中数据可知,苍蝇飞行时的每秒振翅频率300~500Hz,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的每秒振翅频率5~6Hz,低于20Hz,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们能发觉苍蝇的飞行,而不能发觉蝴蝶的飞行。总结:本题考查声音的频率,需要根据人耳能听到声音的范围进行判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题目先分析,再进行解释。17.在明媚的春天,蜜蜂和蝴蝶都在花丛飞行,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蜜蜂发出的声音而感觉不到蝴蝶的声音?答: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Hz且小于2000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的了解,并能据此判断蝴蝶与蜜蜂飞行的振翅频率的不同,是一道基础题。18.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从上表中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写出两点,意思不可类似)(1)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一般均小于自己的听觉频率范围(2)很多动物可以听到人所听不到的超声波。解:根据题干的图中信息得到:狗的发声范围:452~1800赫兹,猫的发声范围是:760~1500赫兹,而蝙蝠是10000~120000赫兹,海豚的是7000~120000赫兹。狗的听觉范围是:15~50000赫兹,猫的听觉范围是:60~65000赫兹,而蝙蝠是1000~120000赫兹,海豚的是150~150000赫兹。所以猫的发声的频率范围最小。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海豚。根据以上信息可得出其共性的特征:(1)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一般均小于自己的听觉频率范围;(2)很多动物可以听到人所听不到的超声波;(3)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的动物低。故答案为:(1)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一般均小于自己的听觉频率范围;(2)很多动物可以听到人所听不到的超声波。(合理即可)总结:此题考查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要会区分。题目给定信息之后,从信息中搜寻有用的信息,这是中考的热点,也是考查学生根据信息总结结论的能力。19.如图所示,是一台超声波加湿器。当这台加湿器正常工作时,人们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请回答:(1)人们听到的这声音是超声波吗?请简单解释理由。(2)小东想用超声波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请问他能否达到目的?请简单解释理由。答:(1)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听到的声音不是超声波,因为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所以人们听不到超声波;(2)月球周围没有空气,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总结:本题考查了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和超声波的概念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属于基础性题目。20.已知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低于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